- 年份
- 2024(9387)
- 2023(13709)
- 2022(11622)
- 2021(10814)
- 2020(9482)
- 2019(22039)
- 2018(22268)
- 2017(42646)
- 2016(23672)
- 2015(27756)
- 2014(28088)
- 2013(27782)
- 2012(25141)
- 2011(22490)
- 2010(23032)
- 2009(21846)
- 2008(22085)
- 2007(20528)
- 2006(17937)
- 2005(16434)
- 学科
- 济(91750)
- 经济(91626)
- 管理(79323)
- 业(69090)
- 企(59897)
- 企业(59897)
- 方法(43027)
- 数学(37418)
- 数学方法(36766)
- 财(31721)
- 农(24692)
- 中国(24530)
- 制(23334)
- 税(22026)
- 税收(20552)
- 业经(20497)
- 收(20373)
- 务(19614)
- 财务(19520)
- 学(19471)
- 财务管理(19470)
- 地方(18315)
- 企业财务(18194)
- 理论(16970)
- 贸(16614)
- 贸易(16605)
- 银(16336)
- 银行(16301)
- 易(16103)
- 体(15868)
- 机构
- 学院(339677)
- 大学(337369)
- 济(131845)
- 管理(130546)
- 经济(128604)
- 理学(109914)
- 研究(109475)
- 理学院(108703)
- 管理学(106552)
- 管理学院(105907)
- 中国(86925)
- 京(72395)
- 财(70692)
- 科学(68392)
- 所(56702)
- 农(56595)
- 江(54734)
- 财经(53139)
- 中心(51615)
- 研究所(50763)
- 业大(50009)
- 经(47665)
- 北京(45869)
- 农业(44409)
- 州(43305)
- 范(42088)
- 师范(41616)
- 经济学(39488)
- 院(39397)
- 财经大学(38884)
- 基金
- 项目(216443)
- 科学(167923)
- 研究(157664)
- 基金(153902)
- 家(133994)
- 国家(132923)
- 科学基金(113211)
- 社会(96554)
- 社会科(91413)
- 社会科学(91383)
- 省(86173)
- 基金项目(80665)
- 自然(73938)
- 教育(73884)
- 划(72228)
- 自然科(72148)
- 自然科学(72129)
- 自然科学基金(70768)
- 编号(66014)
- 资助(64867)
- 成果(55027)
- 重点(48852)
- 部(47189)
- 课题(46374)
- 发(45244)
- 创(44625)
- 创新(41875)
- 制(41728)
- 科研(41494)
- 项目编号(40466)
共检索到522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友华 袁圆
保税区的功能是根据区位条件和进出口贸易流量及建区目的而设定的。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合时宜的功能将会弱化,而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功能则得到开发。我国的15个保税区区位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其功能定位不应规定统一的模式,厦门保税区物流及“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是保税区未来功能转型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保税区不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是为其功能发挥而设置的。
关键词:
保税区 功能转型 物流模式 管理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长彬
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设立保税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加速经济发展进程的重大举措。本文对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和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保税区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杭州萧山保税区物流运作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及发展策略,对杭州萧山保税区的管理体制和海关监管机制进行重新设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福铁 金波
首先分析了我国的保税区与世界上通行的自由贸易区的区别:然后讨论了厦门象屿保税区向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转换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厦门象屿保税区在向自由港转换中所具备的六大优势;并结合厦门象屿保税区的现状和差距,提出了分两步走的转换过程;最后提出了实现这一过程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保税区 自由贸易区 自由港 策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凤清
论构建保税区经济运行体制的原则与框架张凤清随着我国对开放格局的重组(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中西部与沿海地区同时开放),以及近期国家对一系列有利于保税区的经贸政策的调整(如取消三资企业自用机器设备的免税待遇,建立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银行保证金台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章喜
我国保税区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设立保税区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加速经济发展进程的重大举措。针对目前我国保税区在入世的新形势下功能定位不明确、体制设计不合理、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本文对我国保税区发展的目标定位与体制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
中国 入世 保税区 现状 功能 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富纪 陈宏民 廖刚
本文在对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高桥保税区转型的目标模式,即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把外高桥保税区建设成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按国际惯例运作,依托海港、航空港和信息港建设,国际贸易功能和物流功能强大,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对腹地经济具有强的带动辐射作用的综合型自由贸易区。然后指出了外高桥保税区在实现向综合型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过程中,应摒弃政策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功能创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就外高桥保税区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创新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道明
文章提出了城市水域规划的生态原则和"五位一体"的生态模式,针对厦门市马銮湾的实际情况,从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水安全及水健康"五位一体"的角度,进行了生态化、立体化规划设计,充分展现水域生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城市水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勇
我国保税港区距离国际自由贸易区还有较大差距,本文拟对我国保税港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制度、政策、模式、管理等方面的联系和差异,提出创新我国保税港区政策制度和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路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保税区转型的目标模式研究》课题组
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建设以国际物流为主要功能的自由贸易港区,除需要具备在港区周围已经形成较大的物流需求和港区基础设施较完善等客观物质条件外,一些政策条件亦必不可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贵舫
省级行政区价格管理体制模式表现的是价格中观调控组织制度的一般形式价洛既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微观经济问题。从宏观上讲,中央政府通过制订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确立某一时期经济工作指导方针、货币发行量、财税政策、汇率政策、消费政策等等,对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在宏观价格现象上表现为价格工作方针和总体政策思路的形成,价格总水平变动程度和方向的区界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姚露
自贸区时代背景下财税课程案例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案例教学在案例来源渠道上与实务工作的对接上存在欠缺,以及案例本身存在时滞性等问题,实现学生课堂所学与日后工作所用无缝对接。基于厦门自贸区财税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应侧重教学案例由学生通过调研从企业获取实时案例,并结合相应课程教学内容对案例进行梳理总结,最后在课堂上由学生以独特的方式来展示案例,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主导案例,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调研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经济业务的认知来认识到需要掌握相关理论,再结合实务学习、掌握理论,最后将理论运用到实务,学习效果获得更大的提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许瑞霞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试验田,厦门市作为第一批验收通过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后续建设中不断探索,发挥自身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中坚作用,依托集美新馆探索出“高位嫁接”“空间融合”“服务创新”“技术升级”“深挖资源”的“厦门模式”。文章通过总结“厦门模式”的创建举措、服务成效、创新经验,思考该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其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强
就海关如何改进保税区研发企业保税物流监管问题,赴福田保税区访问了一家音像产品研发公司。从该公司业务流程和现有保税监管规定中,可以看到我国保税区研发企业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启示一些可以改进的方向。现根据该公司业务流程展开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爱娥
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建立济南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需求方程,并对未来几年综保区的国际物流需求量进行预测,以期为综保区国际物流业的规模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
综合保税区 灰色预测模型 物流需求 济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孝勇 金栋昌
在保税区转型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走出去的时代号召下,文化保税区顺势而生。作为文化振兴和"走出去"的境内枢纽与"文化港口",文化保税区发展迅猛、前景广阔。本文在分析我国文化保税区功能属性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以陕西国际文化贸易基地为切入点,对其发展机遇、管理机制、保税形式、产业融合、港区协同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