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28)
2023(15608)
2022(13622)
2021(12704)
2020(10690)
2019(24668)
2018(24201)
2017(47748)
2016(25245)
2015(28427)
2014(28258)
2013(27724)
2012(25115)
2011(22482)
2010(22073)
2009(20251)
2008(19360)
2007(16549)
2006(14308)
2005(11965)
作者
(70266)
(58482)
(57766)
(55196)
(37164)
(27804)
(26304)
(23066)
(22286)
(20551)
(19950)
(19369)
(18238)
(18096)
(17896)
(17579)
(17405)
(17340)
(16714)
(16645)
(14177)
(14155)
(13932)
(13355)
(13018)
(12906)
(12656)
(12646)
(11630)
(11440)
学科
(104239)
经济(104119)
管理(76335)
(72561)
(60842)
企业(60842)
方法(52947)
数学(47021)
数学方法(46475)
(27224)
(27056)
中国(26415)
业经(22101)
地方(20081)
(19896)
贸易(19890)
(19723)
(19236)
(18105)
农业(17601)
(17439)
财务(17368)
财务管理(17329)
理论(16596)
企业财务(16364)
环境(15767)
(15573)
技术(15345)
(13659)
(13617)
机构
大学(355909)
学院(354979)
管理(147079)
(143354)
经济(140319)
理学(129546)
理学院(128191)
管理学(125942)
管理学院(125309)
研究(110232)
中国(81472)
(73816)
科学(67376)
(64201)
财经(53437)
(52530)
(52322)
业大(52135)
中心(51068)
(48955)
(48691)
研究所(47899)
北京(45706)
(45650)
师范(45273)
经济学(43719)
农业(41123)
(40873)
财经大学(40252)
(40059)
基金
项目(252655)
科学(200672)
基金(186432)
研究(183719)
(161304)
国家(160003)
科学基金(139992)
社会(118048)
社会科(112049)
社会科学(112020)
基金项目(99636)
(96768)
自然(91910)
自然科(89841)
自然科学(89821)
自然科学基金(88225)
教育(84641)
(81625)
资助(76726)
编号(74553)
成果(58013)
(56238)
重点(55495)
(52321)
(52118)
课题(49625)
教育部(49037)
国家社会(48914)
创新(48774)
科研(48434)
期刊
(145784)
经济(145784)
研究(99315)
中国(56790)
学报(52349)
管理(51713)
科学(49203)
(47966)
(45784)
大学(40905)
学学(38724)
教育(34165)
农业(32053)
技术(30265)
(26399)
金融(26399)
业经(25488)
财经(25227)
经济研究(24023)
(21489)
问题(20535)
理论(18890)
商业(17655)
实践(17504)
(17504)
技术经济(16749)
图书(16693)
统计(16453)
(16295)
科技(16011)
共检索到490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辛毅  刘力华  李宁  
目前,我国粮食市场出现了"稻强米弱"、"麦强面弱"等现象,成品粮销售困难,市场价格低迷。理顺粮食价格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城市的成品粮销售价格可能会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由于粮食消费支出是城市居民生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能否适应成品粮销售价格的波动,仍取决于其对粮价波动的承受能力。本文通过在北京的实地调研,对城市居民应对粮价波动的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进行分析,并探索居民粮价上涨承受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华  
2009年国家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这一政策给农业部门带来了收益,但是农民只能享受小部分收益,大部分的粮价上涨收益被农资部门获得。因此,提高农民收入不能完全依靠粮食涨价政策,应该采取"加强农民与粮食企业、超市的合作","完善农业协会,增强农民谈判能力","增加农资补贴"等政策措施,以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华  
2009年起,国家将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其中各种小麦收购价格已经确定,同原价格相比,各种小麦的收购价格提高了13%~15.3%。文章通过中国大陆1998~2007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方法研究了此次小麦收购价格提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收入将提高0.49%~0.58%。通过实地调查,本文还发现种植小麦比重较大的农户会从本次小麦提价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士云  郑晓晓  万伟刚  
种粮大户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持续发展不仅关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关乎亿万农户的切身利益。基于安徽省403户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数据,构建粮食收购市场上买卖双方的议价模型,分析粮食销售渠道和收储设施,探讨种粮大户粮食销售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销售渠道主要有政府(国家粮食收储企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体商贩等,但种粮大户的粮食销售渠道过于单一,以个体商贩为主。晒场和仓库等收储设施情况和销售渠道对种粮大户粮食销售价格有显著影响。在粮食收购市场上,晒场和仓库等必要收储设施的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士云  郑晓晓  万伟刚  
种粮大户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持续发展不仅关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关乎亿万农户的切身利益。基于安徽省403户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数据,构建粮食收购市场上买卖双方的议价模型,分析粮食销售渠道和收储设施,探讨种粮大户粮食销售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销售渠道主要有政府(国家粮食收储企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体商贩等,但种粮大户的粮食销售渠道过于单一,以个体商贩为主。晒场和仓库等收储设施情况和销售渠道对种粮大户粮食销售价格有显著影响。在粮食收购市场上,晒场和仓库等必要收储设施的缺乏,使得种粮大户在粮食收获后面临短时期大量售粮的压力,种粮大户在粮食销售时常处于被动地位,被迫接受低于公正基准价格的价格,平均而言最终的销售价格比公正的基准价格低了1.1%。因此,提出通过完善我国的粮食流通市场,完善种粮大户收储设施,解决种粮大户售粮难的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平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今年年初国家决定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制度,50公斤早籼稻、中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70元、72元和75元;在重点粮食品种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由接受政府委托的粮食企业按规定的最低收购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光焰  
本文以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施的背景分析为起点,重点研究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提出把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纳入粮食价格保护体系,建立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与粮食直补政策的联动机制及最低收购价格粮食的分流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奕忠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调控粮食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手段,旨在保障市场供应和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本文从最低收购政策的内涵、经济学特性、市场主体的购销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贤恩  
我国从2005年实施地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地积极性,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本文将对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评析,并提出完善该政策以实现粮食持续增长的思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南昌县物价局联合课题组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出台,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新问题。欢迎广大读者就此问题开展讨论,以完善这一政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胡颖之  袁宇菲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类消费者的动态局部均衡模型,推导出总消费的欧拉方程,从而分析了中国住宅销售价格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均衡关系。基于1998—2011年31个省(直辖市)的年度面板数据,本文采用Pesaran(2006)提出的CCE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房价的持续上涨对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住宅类消费对住宅价格变化的弹性为-0.021。该数值虽小,但考虑到房价增长率的标准差(32.27)要大于消费增长率的标准差(5.89),房价对消费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按全国住宅类商品房销售价格年均增长率8.60%计算,每年该房价增长率带来的消费增长率减少0.181%,1999—2012年累计减少的消费增长率为2.32%。本文的相关稳健性检验证实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方式及利率指标的不同选取均不改变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抑制性影响。最后,本文结合结构模型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负财富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和建  
微观意义上的失业风险是指有着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在劳动力交易中未能让渡其劳动力资源而造成其经济社会损失的可能性。当劳动力资源拥有者难以找到“价值对等”的职业资源,或者职业资源的拥有者拒绝与“价值不等”的劳动力资源相交换时,劳动力资源不能让渡,失业的现象便产生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熊颖佳  杨扬  林惜斌  
本文从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与房地产租赁价格指数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出发,利用计量工具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1999~2005年间的数据进行分组面板分析,认为通过研究销售价格指数与租赁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能够很好地判断各类房地产市场上是投机行为占主导,还是消费行为占主导,从而为判断房地产的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提供新的方法与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湖北省电力物资销售价格形成机制研究课题组  郝惠芳  彭燕  潘珩  
本文以湖北省超能物资公司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从电力物质定价特点出发,分析了现行计价依据存在的弊端,并对制定电力物资销售价格的新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对电力物资供销价格管理新的规范性政策的出台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