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5)
- 2023(5775)
- 2022(4491)
- 2021(3816)
- 2019(6886)
- 2018(6585)
- 2017(13119)
- 2016(6902)
- 2015(7817)
- 2014(7881)
- 2013(7987)
- 2012(7854)
- 2011(7512)
- 2010(7850)
- 2009(7711)
- 2008(7414)
- 2007(7220)
- 2006(6854)
- 2005(6572)
- 2004(6174)
- 学科
- 济(60634)
- 经济(60604)
- 管理(20822)
- 方法(17078)
- 业(16819)
- 地方(15541)
- 数学(14824)
- 数学方法(14776)
- 企(14274)
- 企业(14274)
- 地方经济(12011)
- 中国(11720)
- 业经(10697)
- 学(9975)
- 制(8541)
- 融(8380)
- 金融(8379)
- 农(8006)
- 财(7670)
- 经济学(7278)
- 银(7206)
- 银行(7205)
- 行(7019)
- 体(6916)
- 环境(6784)
- 产业(6590)
- 贸(6461)
- 贸易(6453)
- 易(6114)
- 理论(6042)
- 机构
- 大学(121098)
- 学院(119430)
- 济(65412)
- 经济(64372)
- 研究(45207)
- 管理(41754)
- 中国(35874)
- 理学(34343)
- 理学院(33958)
- 管理学(33614)
- 管理学院(33359)
- 财(29526)
- 京(24791)
- 财经(23335)
- 经济学(22793)
- 所(22660)
- 科学(22184)
- 经(21053)
- 经济学院(20044)
- 研究所(19802)
- 中心(19125)
- 江(18625)
- 财经大学(17132)
- 北京(16231)
- 范(15740)
- 师范(15678)
- 院(15245)
- 州(14834)
- 社会(13693)
- 科学院(13272)
- 基金
- 项目(64832)
- 科学(51947)
- 研究(49771)
- 基金(48584)
- 家(40755)
- 国家(40427)
- 社会(35532)
- 科学基金(34971)
- 社会科(33820)
- 社会科学(33807)
- 基金项目(24336)
- 省(23448)
- 教育(21997)
- 资助(20410)
- 划(19384)
- 自然(19294)
- 自然科(18834)
- 自然科学(18831)
- 自然科学基金(18508)
- 编号(18504)
- 成果(16166)
- 国家社会(15543)
- 发(15534)
- 部(15187)
- 济(14796)
- 经济(14672)
- 重点(14631)
- 教育部(13812)
- 发展(13587)
- 课题(13552)
共检索到201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坚 罗海平
原生市场起源的内在规律同样支配着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形成。市场内在化起源于共同体的边界和尽头,特区模式是我国非均衡、渐进式对外开放和转型市场形成的帕累托改进。作为内地共同体的"人拟边界",特区充当了共同体与外部世界的"市场集聚地"和"交换中介"。而作为"公共产品",特区既要为转型市场提供试验,又需迅速成为渐进市场化"诱致极点"。特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旧体制能否生产出具有"改革家精神"的"改革家"。因为"改革家"是中国式转型经济的独特增长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国王"。
关键词:
原生市场 转型市场 经济特区 改革家精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天祥 魏清泉
从1979年起,我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划出共338.4平方公里的四小块地方,筹办经济特区。三年多来,特区建设进展迅速,举世瞩目。它们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经济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和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区位条件以及各区的发展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清和 潘道远
中国经济特区可分为传统特区和新特区两大类,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传统特区功能定位由"利他性"转变为"互利的自身成长性",新特区功能定位则立足于特区,探索不同地区的差异化改革,促进区域均衡发展。转型时期特区功能转换成为扩大开放的前沿地区、科技创新的源泉地区和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质心地区。调整政府职能和产业结构以适应更高水平开放,发挥企业创新能力和引进创新人才,继续发挥特区"试错权"、促进体制创新是特区实现功能转换的三个途径。
关键词:
转型时期 经济特区 功能定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海平
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渐进式的非均衡制度移植、变迁的过程,但却存在着经济特区局部跃进的空间路径。经济特区正是这种"整体渐进,局部跃进"空间非均衡转型的载体。而特区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试验场所",是市场经济诱致变迁的空间起点,起到了转型空间诱致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制度变迁 非均衡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经济特区"是指主权国家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开辟的实施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根据其特点,经济特区大致可分作五类: 1、自由港。这类经济特区是在国境之内、关税之外的免税区,一般来讲,它与国内其它地区是隔离开的。它通常规定,外国商品进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崇实 翁君奕
论经济特区的重新规范朱崇实翁君奕(厦门大学)中国的经济特区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但是十七年来对经济特区的争议却始终没有停止过,虽然争议的内容有所变化,即从初期的“制度性质问题”,到当前的是否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的原则,以及“不利于缩小地区间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明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关于经济特区的走向便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经济特区将长远存在,是未来国际贸易自由化总趋势与资本等生卢要素国际移动的障碍普遍存在两相矛盾的结果;亚太经济增长迅猛为我国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趋势,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国经济特区在地理分布和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多大改变,但未来经济特区的功能必将有所侧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靖宇 贺祺彦
透视经济特区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市场先导功能的时代背景,分析经济特区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市场先导功能的综合优势、战略定位,以及经济特区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市场先导功能的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经济特区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发挥市场先导功能的推进对策:注重加大环境保护和产业调整力度,努力建设"两型"经济特区;注重提高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水平,努力建设创新型经济特区;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建设开放型经济特区;注重完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建设和谐的经济特区。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 市场先导功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甬军
经济特区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一项创举。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所谓挑战,是指在全国全方位开放的形势下,经济特区的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所谓机遇是指经济特区在新的环境中,有可能通过发挥原有的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在更高层次上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谋求新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经济特区优势的认识、把握和发挥问题。因此开展进一步发挥特区优势的讨论很有必要。现就优势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钟文
金融市场是现代信用制度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市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金融市场,就是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资金市场,从而最大限度地融通资金,为放胆发展海南省的生产力服务。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后,要实现用三至五年的时间赶上全国经济的平均水平,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达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再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进入东南亚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朴贞东 赵凤彬
经济特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韩国于1971年开设马山出口加工区以来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根据笔者从1989年7月至1991年10月对中国南方几个特区、马山出口加工区进行实地考察所取得的宝贵资料,就两国经济特区的几个主要问题做一比较,以供研究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莫世康
一、特区统计改革必须与贯彻《统计法》紧密结合 在内地,国营或集体企业的统计工作出现问题,统计部门可通过企业的主管部门,用行政的手段来解决。但在特区,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资”企业(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众多,许多企业与地方政府并没有直接的所有制方面的联系,其管理及经营方针要由其董事会决定,地方政府难以用行政的手段进行干预。“三资”企业的统计工作出现的问题,统计部门找企业交涉,企业会推说要请示董事会决定。然而,外资企业的董事会在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红
免税区或其他名义的自由经济区域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大亚历山大征服腓尼基岛的时代。虽然免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却迟至近20年才开始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约有70多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近400个免税区。然而,理论界却鲜有人运用贸易理论分析免税区。直到1974年Hamada才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在标准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建设自贸试验区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开放经济最前沿去争夺国际经济运行中的主导权,实现从单纯的"与国际惯例接轨"向"推动规则演化"转变上海自贸区运行已逾一年,天津、广东、福建三个自贸区于2015年4月21日挂牌,再度引燃了国内外对中国自贸区的关注热情。我国设立的这四家自贸区,本质上是旨在发展开放经济的一种经济特区,就开放程度而言,自贸区堪称经济特区的"终极版"。经济特区的前世今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小林 孙安琴
中国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发展方面的进程既定格局,均受到国内、国际背景的规定。迄今为止,以1992年为主要界线,经济特区经历了两种有显著差异的发展背景。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既有突进,也有局限性。90年代国内、国际背景的加速演进,汇聚成了经济特区面临大挑战的场景,改变了其在全国的综合性的优越位势。经济特区需要在国内各区域之间相对平等的、多元化的进取格局中,实事求是地选择新的发展立足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完成阶段性的转变,实现新的跃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