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9)
- 2023(13071)
- 2022(11401)
- 2021(10818)
- 2020(8947)
- 2019(20877)
- 2018(20695)
- 2017(40581)
- 2016(22178)
- 2015(24773)
- 2014(24903)
- 2013(24681)
- 2012(22738)
- 2011(20643)
- 2010(20427)
- 2009(18626)
- 2008(18300)
- 2007(16147)
- 2006(13998)
- 2005(12378)
- 学科
- 济(88099)
- 经济(87997)
- 管理(61268)
- 业(58865)
- 企(49115)
- 企业(49115)
- 方法(42667)
- 数学(36941)
- 数学方法(36498)
- 中国(22485)
- 农(22241)
- 财(21316)
- 学(20988)
- 业经(18752)
- 贸(16445)
- 贸易(16435)
- 地方(16383)
- 制(16000)
- 易(15920)
- 理论(15678)
- 融(14705)
- 金融(14703)
- 农业(14481)
- 银(14406)
- 银行(14357)
- 务(13919)
- 财务(13853)
- 和(13844)
- 财务管理(13830)
- 行(13724)
- 机构
- 大学(320988)
- 学院(316503)
- 济(125886)
- 管理(124495)
- 经济(123169)
- 研究(110193)
- 理学(108137)
- 理学院(106866)
- 管理学(104816)
- 管理学院(104247)
- 中国(82244)
- 科学(69039)
- 京(68802)
- 财(57760)
- 所(56629)
- 农(53022)
- 研究所(51825)
- 中心(49044)
- 业大(48410)
- 财经(47123)
- 江(45303)
- 北京(43584)
- 经(42957)
- 范(42146)
- 农业(41871)
- 师范(41719)
- 院(39769)
- 经济学(38078)
- 州(36833)
- 财经大学(35503)
- 基金
- 项目(218654)
- 科学(171734)
- 基金(160225)
- 研究(156459)
- 家(141016)
- 国家(139887)
- 科学基金(119332)
- 社会(97713)
- 社会科(92574)
- 社会科学(92549)
- 基金项目(85292)
- 省(83448)
- 自然(79866)
- 自然科(78063)
- 自然科学(78041)
- 自然科学基金(76659)
- 划(71704)
- 教育(71681)
- 资助(67022)
- 编号(62388)
- 成果(51288)
- 重点(49024)
- 部(48697)
- 发(45413)
- 创(45017)
- 课题(43047)
- 科研(42274)
- 创新(42029)
- 教育部(41484)
- 大学(40824)
- 期刊
- 济(135055)
- 经济(135055)
- 研究(94543)
- 中国(57957)
- 学报(54111)
- 科学(49514)
- 农(47298)
- 管理(45741)
- 财(42189)
- 大学(40272)
- 学学(37991)
- 教育(32973)
- 农业(32841)
- 融(31237)
- 金融(31237)
- 技术(25433)
- 财经(23454)
- 经济研究(21842)
- 业经(20659)
- 经(19939)
- 问题(17527)
- 业(16934)
- 理论(16777)
- 图书(16482)
- 实践(15358)
- 践(15358)
- 版(15101)
- 科技(15044)
- 技术经济(15020)
- 现代(14103)
共检索到461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淳正杰 唐小我
原油期货市场在调节石油市场供需矛盾和平衡资源分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流动性是关乎原油期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本文首先借助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对原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多重分形波动特征进行了检验,并对其呈现多重分形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后利用趋势熵维数模型对原油期货流动性的波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检验了预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原油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且其多重分形特征由相关多重分形和分布多重分形共同造成;与国外成熟原油期货市场相比,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多重分形程度更低;趋势熵维数模型可以准确识别和预测中国原油期货市场流动性波动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洪涛
分形市场理论从动力学和几何学的角度探讨金融系统的复杂非线性特征,突破传统金融整数维的概念引入了分数维,成为研究金融市场特征的有效分析工具。本文运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MF-DFA),对上海和新加坡的燃料油价格序列进行多重分形特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燃料油价格收益率不符合传统金融理论的随机游走特征,市场具有显著的长期记忆性,广义Hurst指数随波动函数的阶数变化而变化;燃料油期货市场不是一个有效资本市场,并不遵循传统的随机游走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多重分形市场。此外,多重分形谱研究表明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的多重分形谱更宽,其分形波动特征更显著,不能采用单一标度指标描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庆美 吴金克
利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分析法(MF-DFA)对纽约原油期货日收益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发现纽约原油期货市场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纽约原油期货市场的多重分形特征不仅与长程相关性和胖尾分布有关,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柳松 唐婷斐 米运生
本文突破传统波动模型的局限,运用Spline-GARCH模型分离出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低频波动并构建月度低频波动序列,将高频原油期货价格与低频宏观经济数据无缝对接,分析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低频波动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因素,进而检验了市场是否存在"过度波动"现象。研究发现: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波动来源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国际石油基金投机行为的双重影响,该市场存在显著的脱离基本面的过度波动,宏观经济基本面引起的波动仅能解释市场总波动的40%,市场投机氛围浓厚;美元指数波动已取代原油供需因素波动,成为引起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低频波动的首要原因和判断该市场风险的首要预警信号;投机性持仓尤其是投机性的多头持仓波动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蓉蓉 叶圣伟
当前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以及日本地震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冲击较大,其中反应最为强烈的是原油价格。本文通过对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间的WTI国际原油价格进行分析,发现ARIMA(1,1,3)模型可以提供较理想的拟合效果,同时结合美元汇率、地缘政治以及供需状况等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得出WTI将在未来短期内继续保持震荡上行趋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淳正杰 唐小我
证券市场是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性波动及共振的特征关系到金融系统稳定运行,若证券流动性波动异常并通过共振引起证券市场流动性枯竭,就可能会给证券市场带来灾难,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鉴于研究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及共振的特征是预测流动性异常波动和复杂共振的重要前提和理论依据,本文选取我国上证50指数及18个行业数据,利用多重分形去趋势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了流动性波动及共振的多重分形特征。研究发现,上证50指数与18个行业指数的流动性均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并且行业指数与市场指数之间的流动性共振也存在多重分形特征。因此,流动性波动和流动性共振均具有可预测性,从而监管层可通过监测流动性的波动与共振,实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庆柏 章鑫 郑凯鑫
在利用MRS-SGED模型对正常与异常波动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不同交易制度下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决定、流动性溢价及其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和其决定要素在正常和异常波动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对称性。首先,随着换手率的增加以及波动率和峰度的减小,市场的流动性会得到改善;其次,无论在正常还是异常波动情况下,流动性均与换手率、波动率、峰度密切相关,与收益关系较小,而偏度只有在异常波动情形下才会对流动性起作用;最后,异常波动下的换手率、偏度和峰度对流动性的解释能力更强。
关键词:
异常波动商品期货 流动性 高阶矩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玉良
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率和流动性指标相互影响的关系。利用流动性指标的一阶差分代替流动性指标进行VAR分析,发现波动率对限价订单簿的流动性存在显著影响,而限价订单簿的流动性对股指期货波动率的影响不显著,条件波动率构成市场价差、深度和冲击成本的Granger成因,但后者没有构成条件波动率的Granger成因。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率导致流动性的变化,是流动性变化的原因,市场波动率越大意味着市场中不同投资者拥有信息集的差异越大,对未来价格预期的差异也就越大,因此市场中买卖价差越大,市场深度越小,流动性也就越差。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发现,波动率对流动性的影响不具有长期可持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文文 秦博
文章采用国债期货股与指期货高频数据,基于非对称GARCH-BEKK模型,分析国债期货推出前后对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波动溢出及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国债期货推出后降低了股指期货波动性与流动性,提高了股指期货对新信息反应速度。国债期货与股指期货之间存在显著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股指期货表现出较强的溢出效应。国债期货与股指期货市场本身均存在非对称效应,股指期货市场对国债期货市场上的"坏消息"做出反应且降低股指期货市场波动。
关键词:
国债期货 股指期货 波动溢出 非对称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苑莹 庄新田
基于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对国际上3种主要的国际汇率收益序列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收益时间序列进行重排处理和相位随机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收益序列多重分形强度与原始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国际汇率的多重分形特征是由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其中收益序列的波动相关性起主导作用,是形成多重分形特征的主要原因,而收益序列的胖尾概率分布对多重分形特征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玉晶 宋林 王锋
随着金融市场关联度的加深,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在加强。本文作者通过离散小波变换技术对期货数据进行去噪与重构,采用VAR(6)-GARCH(1,1)-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我国主要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小麦期货、大豆期货、玉米期货、棉花期货)的波动溢出关系。研究发现,原油期货市场与农产品期货市场均存在自相关性,且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其中,原油期货与玉米期货、大豆期货均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原油期货与小麦期货仅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原油期货与棉花期货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据此,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监管框架,降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风险累积程度,防止农产品...
关键词:
原油期货 农产品期货 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郑玮 张家玮 曹高航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我国原油期货市场,进而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本文选取2003-2018年具有代表性的原油期货价格和各因素的日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原油期货价格与原油现货价格、美元汇率、原油期货持仓量、原油库存、原油供需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除供需因素外,以上四个因素均对原油期货价格有显著影响,其波动与期货价格变动存在相关性,各因素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时间和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本文从完善原油期货市场、构建风险预警机制以及提高石油定价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东明 魏先华
自2010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股指交易成为国内关注的又一热点。本文通过引入保证金流动性成本概念,构建描述市场保证金与市场波动性关系的数理分析模型,从而首先从理论角度得出保证金与市场波动性及流动性关系的一般性结论;继而运用S&P500股指期货的真实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结论的有效性。本研究分析并验证了如下结论:股指期货保证金水平对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有反向的影响,而对市场波动性则有着正向影响。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保证金 流动性 波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小剑
本文从早期商品期货价格发现的理论研究、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微观结构及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发现的跨市场有效性等四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关于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有效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国际原油 期货市场 价格发现 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强龙 朱燕建 贾璐熙
本文借助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高频交易数据,采用基于非参数估计的VPIN方法对股指期货市场的知情交易概率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考察了市场知情交易概率与未来流动性水平和波动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绝大多数时候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知情交易概率值都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市场运行总体有序。(2)不论是在日内高频还是在日间低频的环境下,市场知情交易概率对流动性水平和波动状况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与未来的市场流动性水平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而与波动状况则呈现正相关关系,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市场知情交易概率的升高会对流动性交易者发生逆向选择并对市场质量产生负面影响。(3)对某些特定时点和事件前后的知情交易概率和...
关键词:
知情交易概率 流动性 波动性 股指期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