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4)
2023(4906)
2022(3403)
2021(2943)
2020(2253)
2019(5117)
2018(5352)
2017(10668)
2016(5837)
2015(6768)
2014(7011)
2013(6793)
2012(5983)
2011(5445)
2010(5410)
2009(4974)
2008(5010)
2007(4345)
2006(3940)
2005(3935)
作者
(16102)
(13279)
(13109)
(12857)
(8645)
(6220)
(6107)
(5170)
(5059)
(4705)
(4521)
(4484)
(4336)
(4272)
(4199)
(4190)
(4072)
(3943)
(3868)
(3707)
(3512)
(3302)
(3129)
(3127)
(3127)
(3082)
(2949)
(2911)
(2645)
(2629)
学科
(27476)
经济(27453)
管理(13453)
(13222)
方法(10480)
(9951)
企业(9951)
中国(9079)
数学(8965)
数学方法(8919)
(7630)
(7358)
贸易(7351)
(7218)
业经(6853)
(6499)
金融(6499)
(5520)
银行(5515)
(5306)
(5275)
(5070)
地方(5010)
(4921)
农业(4883)
理论(4551)
产业(4458)
发展(4422)
(4416)
(4287)
机构
大学(83398)
学院(82349)
(39027)
经济(38280)
研究(30302)
管理(28800)
中国(26326)
理学(23936)
理学院(23716)
管理学(23325)
管理学院(23196)
(18308)
(17573)
科学(15610)
(15045)
财经(14396)
中心(14315)
研究所(13336)
经济学(13308)
(13202)
(12216)
经济学院(12048)
(11784)
北京(11290)
(10822)
财经大学(10817)
金融(10660)
(10586)
(10559)
师范(10466)
基金
项目(50676)
科学(40061)
研究(38346)
基金(37459)
(32110)
国家(31895)
科学基金(27255)
社会(25594)
社会科(24411)
社会科学(24405)
基金项目(19012)
(18290)
教育(17363)
自然(15947)
(15740)
自然科(15623)
自然科学(15621)
资助(15604)
编号(15509)
自然科学基金(15368)
成果(13333)
(11597)
重点(11565)
(11271)
国家社会(11228)
课题(10842)
(10322)
教育部(10253)
(10052)
中国(9924)
期刊
(42984)
经济(42984)
研究(28813)
中国(16850)
(16063)
金融(16063)
(13494)
(11753)
管理(11078)
学报(11003)
科学(10304)
大学(8864)
国际(8700)
教育(8378)
学学(8253)
农业(7836)
经济研究(7655)
财经(7486)
(7163)
技术(6509)
问题(6494)
(6471)
业经(6238)
世界(5506)
理论(4450)
(4392)
现代(3999)
实践(3916)
(3916)
商业(3881)
共检索到134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明  高卓琼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采用了"结算货币+离岸市场"的主导模式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由于跨境套利动机的转弱,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明显放缓。2018年开始,中国政府似乎转为采用"计价货币+金融开放"的新模式来推动新一轮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2018年3月,具有鲜明特征的使用人民币计价的上海原油期货交易正式推出;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显著加快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原油交易有助于增强外国投资者持有人民币作为交易支付手段的规模,而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则有助于增强外国投资者长期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两者能够相辅相成,并形成人民币流入中国以及回流国内的资金闭环。为进一步推动"计价货币+金融开放"新模式下的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政府应该将QFII与RQFII的新增额度适当向来自中东、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以及亚太地区主要用油国的机构投资者倾斜,将原油期货人民币计价、石油人民币回流机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以及控制好相关各种金融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倩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原油计价面临着重大机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出口国利益互补、亚洲缺少原油定价中心、全球出现"去美元化"的趋势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具备强有力支撑等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本管制与原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冲突、较低开放度的中国金融市场无法为人民币提供畅通的回流路径以及"新特里芬难题"等挑战。借鉴相关发展经验,应积极推进人民币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推进金融市场开放构建人民币环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贸易往来、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民币计价功能等,努力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原油计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新伟  谢竺纳  
期货交易方案的设计是期货市场建设的关键。本文对我国今年即将推出的原油期货交易方案进行了评析,深入探讨了保税交割存在的问题、不同计价货币的优缺点,提出实物与现金交割相结合的多点交割模式,以美元计价、人民币结算的交易方式和构建结算机构支持系统、政府异常状况处理系统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超  吴志平  李诗雨  姚海祥  
通过构建cross-quantilogram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原油期货波动与东南亚国家金融市场回报的分位数依赖性和可预测性。结果表明,人民币原油期货价格(INE)波动对东南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汇率市场回报均具有方向可预测性。当原油期货价格波动较小时,金融市场极端收益发生概率较低,反之金融市场极端收益发生概率较高;且对不同国别不同金融市场的可预测性存在异质性,其中对股票市场的预测性最强;与我国经济贸易额大的国家的可预测性强于贸易额小的国家。结果证明了人民币原油期货已具有区域性国际影响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芳  何青  郭俊杰  刘舫舸  
利用1995-2013年间世界主要货币的全球交易分布数据,本文采用重力模型对影响国际货币地区分布的决定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流入国和流出国之间的贸易和资本往来、流入国的经济规模和法律体系,以及两国是否使用共同语言对于国际货币的地区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地理距离的作用则不显著。进一步而言,国际货币更集中分布于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等)。依据重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本文构造和模拟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全球分布情况,对当前人民币走出去的战略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刚  
当前,我国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构建以人民币为中心的互联网货币金融体系数字货币的出现和本质互联网金融的深远影响2013年被认为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元年,互联网企业凭借用户、渠道、流量等独特优势,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信息科技,探索出一套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网络支付、P2P等网络信贷、众筹平台、互联网货币基金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等典型的互联网金融生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2009年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与多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开展了货币互换。分析表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提出了人民币需求,货币互换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增加了人民币供给。三项制度配合使用,产生了相辅相成的积极效果。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需要通过货币互换拓宽向国际市场输出人民币的渠道,扩大人民币的流出规模与使用范围,逐步摆脱对现有国际货币的依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王景武  
本文综合运用比较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汇率预期因素对国际货币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测度其影响方向及程度。研究结论表明: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预期稳中有升对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利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贬值预期对人民币在贸易计价、投资和储备等不同领域跨境使用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时变非对称性影响,升值预期以及汇率波动减小的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振"作用明显强于贬值预期以及汇率波动加大的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抑制"作用;相对于贸易计价货币和投资货币,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对汇率预期变动的弹性相对较小;人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珠明  张翔宇  
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适时推出在岸人民币外汇期货有助于满足国内市场主体的外汇风险规避需求,提升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定价影响力,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但目前开展在岸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定价权旁落、制度设计缺陷可能导致监管过度或监管不足、外汇期货市场中的投机风险较大、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对外汇期货市场造成冲击、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储备人才不足、国内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等。建设我国在岸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需要做好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制度的顶层设计,积极开展交易试点;完善金融产品体系,助力实体经济规避汇率风险;落实风险管控,完善外汇期货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引进和培养外汇交易和管理人才,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创新外汇期货市场监管方式,防范外汇期货市场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德森  
根据交易模式的不同,人民币外汇期货的交易可以采取做市商报价交易、撮合竞价交易、混合交易三种模式,本文建议未来我国人民币外汇期货应该采取混合交易模式,并在做市商资格、交易指令执行、交易时段和熔断机制等四个方面做出了制度设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东民  
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正在推动全球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变革也因此而进入“加速窗口期”。伴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于2016年共同发起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已经在水资源、经济、卫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宇  
自4月份沪港两地监管部门共同发布沪港通的联合公告之后,沪港通就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话题之一。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沪港通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实质性步伐。市场期待沪港通将带来资金的快速流动,交易量可能出现快速上升。然而,事实上沪港通开通三周以来,成交低迷。除了在沪港通启动首日,沪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支撑。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要立足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支持高水平双向开放,也要立足增强国际经贸和金融竞争力,更好地维护海外经贸利益。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际比较来看,金融强国离不开货币国际化,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绪彪  
面对全球气候、环境及生态问题,世界各国开始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碳排放权开始广受关注并越来越具有鲜明的金融产品特性。探索"碳金融"这一新事物,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家强  赵雪情  
我国应当密切关注英国脱欧进程,加强风险防范,完善欧洲人民币战略布局,以"一带一路"贯通中欧,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近年来,中英金融合作不断深化,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成为人民币走进欧洲、迈向全球的重要平台。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近期内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英国脱欧将在中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