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695)
2022(2445)
2021(2458)
2020(1959)
2019(4526)
2018(4702)
2017(8485)
2016(5100)
2015(6040)
2014(6528)
2013(6263)
2012(5930)
2011(5244)
2010(5610)
2009(5118)
2008(5378)
2007(5162)
2006(4788)
2005(4603)
2004(4021)
作者
(15375)
(12372)
(12328)
(12109)
(7939)
(6130)
(5740)
(5011)
(4824)
(4756)
(4323)
(4315)
(4196)
(4016)
(4005)
(3922)
(3768)
(3737)
(3627)
(3599)
(3343)
(3133)
(3095)
(3063)
(2977)
(2965)
(2743)
(2705)
(2669)
(2554)
学科
(15453)
经济(15420)
管理(14988)
(13082)
(10808)
企业(10808)
(6492)
(6461)
中国(6008)
(5696)
理论(4954)
教育(4494)
(4430)
业经(4322)
方法(4258)
(4219)
教学(4189)
(4187)
银行(4182)
财务(4180)
财务管理(4154)
农业(4026)
(3882)
企业财务(3848)
地方(3790)
(3595)
(3401)
(3398)
贸易(3393)
(3309)
机构
学院(71638)
大学(68797)
研究(23571)
(22994)
管理(22324)
经济(22100)
中国(20773)
理学(17104)
理学院(16888)
管理学(16373)
管理学院(16257)
(16033)
科学(15056)
(14671)
(14458)
(13124)
(11982)
中心(11896)
(11312)
研究所(11072)
(11023)
北京(10992)
师范(10910)
技术(10559)
(10488)
财经(10196)
职业(9628)
业大(9401)
(8830)
(8672)
基金
项目(35327)
研究(29460)
科学(25321)
基金(21052)
(17834)
国家(17576)
(15603)
教育(14863)
社会(14765)
编号(14658)
科学基金(13875)
成果(13697)
社会科(13672)
社会科学(13668)
(12394)
课题(11247)
基金项目(10490)
(9825)
资助(9736)
项目编号(8503)
(8479)
自然(8364)
重点(8284)
自然科(8099)
自然科学(8097)
自然科学基金(7915)
(7714)
(7369)
(7358)
阶段(7338)
期刊
(36615)
经济(36615)
研究(25614)
中国(19778)
教育(15931)
(13836)
(11164)
学报(10237)
管理(9687)
(9469)
金融(9469)
科学(8708)
技术(8375)
大学(7815)
业经(6970)
农业(6943)
学学(6885)
图书(6151)
职业(5247)
财经(5009)
财会(4896)
问题(4797)
书馆(4684)
图书馆(4684)
经济研究(4484)
会计(4463)
(4355)
(4242)
(4211)
论坛(4211)
共检索到13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金玲  冀田野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定,存货的期末成本采用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法进行计量。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期末价值以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比较为基础加以确定。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多种材料共同生产产品时,各种主要材料的减值准备该如何分配的问题,会计准则中既没有明确规定,各个行业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对此问题,文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用可变现净值系数法来确定企业多种原材料的实际可变现净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卫红  王志刚  李月梅  
基础原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主要结合当前国内外低碳经济的趋势,从目前三大基础原材料所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出发,以低碳经济为战略理念,就制约我国基础原材料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锁定效应、技术工艺和相关政策法规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原材料政策应该系统地进行调整,同时要积极推进原材料技术创新,特别是其中木质聚合复合材料的新技术对未来基础原材料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贵荣  
本文在结合当前国内外成本管理先进方法的基础上,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全生命周期可分为市场分析、设计、生产、销售4个阶段)的角度对原材料成本降低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谷栗  梁丽媛  王骞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5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国际会计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林  洪宝华  
一、引言钢料、铝材、塑料和水泥等基础材料是国民经济、国防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物资。建国以来,我国的材料工业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现在国内对于各种材料的需求增长情况研究得较多,不同的材料部门均强调自己的材料工业要优先发展。当然,都有各自的道理。党的十二大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比1980年翻两番。对于四种原材料来说,无疑地届时也要翻上去,问题是如何翻,哪种材料多翻,哪种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贺小勇  
WTO争端解决机构(DSB)在处理贸易争端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难题是对WTO涵盖协定的解释问题。在涉及中国争端中,法律解释问题尤为重要。例如,在中国"汽车零部件案"(DS339)中有关关税与国内税的解释,在"出版物案"(DS363)中涉及TRIPS协定第61条的"商业规模"的解释,在中国诉美国"双反"措施案(DS379)中有关《补贴与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亓凤华  
本文主要针对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在实际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材料采购"科目的应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及发出材料分摊差异的账务处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笔者的改进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谷强平  倪云珍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其应用指南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核算进行了规范。其中,涉及增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慧  林卫贞  
中小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以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对T公司原材料管理流程进行再设计,以期提高原材料管理水平,进而强化管理者和员工的内控意识。中小企业其兴也勃,其衰也忽,多是由于公司在高速发展之际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完善的、行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丽霞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照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葛柳燕  郑淘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荣  
自1999年起,各公立医院执行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制定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取消了"制剂收入"和"制剂支出"科目,改为"在加工材料"科目,避免了核算上虚增收支的现象。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在制剂核算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成果不直观。制剂生产完成入库按售价借记"药品",按实际成本贷记"在加工材料",其差额贷记"药品经销差价",这就是说,制剂的利润是通过"药品进销差价"核算的。而"药品进销差价"包括中成药、中草药、西药和制剂药品,把制剂利润混入其中,如制剂出现报损,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洪杰  
建筑装饰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教材材料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建筑装饰材料课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南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对"发包人提供材料和工程设备"作出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理解偏差,造成甲供材料结算错误。为规避此问题,本文通过对甲供材供货方式及甲乙双方应承担的责任以及风险进行分析,讨论甲供材供货方式下甲供材料的计算方法,并提出做好结算的三点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陶维,李琪  
一、基建工程项目材料结算审计的意义 (一)正确反映基建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 一般来说,材料费约占基建工程总造价的60%~70%。因此,不少施工单位在材料结算上巧立名目,挖空心思向建设单位多收各种材料费。有的基建工程项目材料决算价格高于实际造价15%以上。进行基建工程材料结算审计,可以纠正材料结算费用过高的现象。控制工程造价,有利于考核基建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果。 (二)提高建设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