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94)
2022(1470)
2021(1320)
2019(2641)
2018(2751)
2017(4782)
2016(3030)
2015(3439)
2014(3572)
2013(3566)
2012(3500)
2011(3386)
2010(3791)
2009(3838)
2008(3981)
2007(4007)
2006(3792)
2005(3778)
2004(3484)
2003(3649)
作者
(10179)
(8356)
(8173)
(8063)
(5320)
(4158)
(3734)
(3249)
(3242)
(3164)
(2941)
(2919)
(2868)
(2808)
(2725)
(2605)
(2507)
(2433)
(2415)
(2405)
(2355)
(2123)
(2065)
(2007)
(1990)
(1968)
(1927)
(1917)
(1752)
(1729)
学科
(11456)
经济(11430)
管理(9497)
(8187)
(7200)
企业(7200)
(4673)
中国(4465)
教育(4156)
(4150)
理论(3904)
(3887)
(3725)
(3376)
银行(3375)
(3247)
业经(3140)
(2812)
地方(2807)
方法(2797)
(2759)
金融(2758)
(2529)
制度(2475)
(2475)
(2350)
农业(2311)
(2233)
体制(2223)
税收(2147)
机构
大学(51300)
学院(49076)
研究(17506)
(16843)
经济(16288)
管理(14522)
中国(14499)
(11597)
(11508)
理学(10751)
科学(10607)
理学院(10550)
(10511)
管理学(10337)
管理学院(10227)
(9661)
(9178)
师范(9135)
(8957)
(8549)
中心(8490)
研究所(8282)
(8141)
财经(8096)
北京(7796)
师范大学(7189)
(7022)
农业(6958)
教育(6644)
(6507)
基金
项目(22237)
研究(17918)
科学(16602)
基金(14762)
(12702)
国家(12531)
社会(10503)
社会科(9823)
社会科学(9818)
科学基金(9795)
教育(8950)
成果(8877)
(8865)
编号(7933)
(7796)
基金项目(6915)
课题(6393)
资助(6232)
(5419)
自然(5393)
重点(5282)
自然科(5246)
自然科学(5244)
(5196)
自然科学基金(5143)
(4912)
项目编号(4828)
(4734)
(4723)
阶段(4721)
期刊
(26819)
经济(26819)
研究(21011)
中国(14024)
教育(11436)
(10612)
学报(10163)
(9212)
(7435)
金融(7435)
科学(7317)
大学(7268)
管理(6620)
学学(6257)
图书(6152)
财经(5744)
农业(5332)
书馆(5160)
图书馆(5160)
(4986)
技术(4165)
问题(3891)
业经(3661)
(3377)
(3240)
论坛(3240)
(3187)
经济研究(3138)
理论(2902)
实践(2660)
共检索到94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锦春  盖翠杰  
原本《玉篇》引《诗》非常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本文通过例证指出,在版本方面,这些引《诗》可以考证汉至唐前的《诗经》著述体制。在校勘方面,因原本《玉篇》为目前较早引用《诗经》的文本,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在辑佚方面,可以作清代三家《诗》辑佚的重要补充。在提供异文方面,可以为重新考察清代辑佚三家《诗》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考。同时指出,原本《玉篇》所引《诗》之经、传、笺文字与今传《毛诗》不同,除了有钞胥手误外,也存在顾野王为《玉篇》体例而故意改易传、笺文字的情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苏芃  
文摘《原本玉篇残卷》保留了大量的古籍书证引文,本文以其中征引《左氏传》为例,尝试探讨这些书证引文的文献学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中旺  
明末僧人释法藏所著的《三峰藏禅师山居诗》卷首,收录有钱谦益《山居诗引》一文,该文为钱仲联整理的《钱牧斋全集》所未收。通过对该文的考察,可知其未刊入钱谦益亲自编订的文集之因,从中可反映出钱谦益对释法藏及钟惺前后截然不同的评价,对研究钱谦益的佛学及文学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冯先思  
本文通过校勘,认为四库诸本所收《玉篇》底本为楝亭本,但是荟要本、文津阁本又经过校勘,增补了泽存堂本的内容。四库诸本经过学者校勘,各个校勘程度不同,有些校勘是校好之后再行缮写,而有些可能是直接在原本增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海涛  
明代张綖的《诗馀图谱》在词谱史和词论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它的版本问题,前人研究尚有缺憾。笔者经过查考,已知至少存在10种明清刻本。其中嘉靖十五年本为初刻本,研究张词学理论当以此本为主要依据。其他版本与初刻本相比,普遍存在"简单化"和"粗糙化"的倾向。8种明刻和2种清刻的时代分布反映出《诗馀图谱》作为一部实用填词工具书盛于明、衰于清的嬗变过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世中  
袁枚是清代性灵诗派的代表性人物,一生著述宏富。王英志先生主编的《袁枚全集》,于袁枚诗文搜辑整理方面贡献尤多,为学界研究袁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种种原因,袁氏诗文仍有散佚。笔者最近在研究袁枚的过程中,发现袁枚集外文三篇,集外诗二首,现标点抄录于下,并略作考述,以就教于方家。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苗贵松  
文章以近年来大型古籍整理成果《清代诗文集汇编》为考察依据,梳理出常州词派主要作家左辅、恽敬、张惠言、陆继辂、李兆洛、董士锡、谭献7家所创作的72篇题画散文作品。常州词派作为有清一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强调寄托的文人群体,题画散文作品成为他们抒发儒家理想、与论词依据"温柔敦厚"的"诗教"一脉相承的不二法门。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雪莹  
经学文本的解读及其阐释方式的呈现,可反映出注经者的真实意图和深层思想。王安石推崇《诗序》,他对《诗经》的解读,不仅是以经学家的角度汲取了汉代以来的政治性经学策略,而且是在熙宁变法的重要历史关头,以改革家的身份借助经学文本来传达政治理想。本文将焦点放置于政治与经学文本的互动关系之中,以此来考察《诗经新义》如何在"一道德"的指引下形成《诗》学注本的话语策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静  
南宋后期诗人方岳有论诗诗数十首,这些论诗诗依托日常吟咏、题书题画、次韵往复的形式表达诗学主张。其论诗诗的主要内容体现在3个方面:一为本体论,即诗之淡雅、诗之奇、诗出本意等诗歌问题;二为作家论,即谈论杜甫、方干、林逋等人的诗歌,从而体现方岳诗兼有唐音宋调的诗歌特征;三为作品论,即从谈论《离骚》追溯方岳田园诗中出世与入世的内在矛盾。从论诗诗"体"与"义"的二律背反而言,方岳的论诗诗诗性更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新芳  孙微  
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集注解》是清初重要的杜诗注本之一,该书吸收了钱谦益《钱注杜诗》、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取得的笺释成果,进一步对杜诗艺术技法及艺术成就作出深入的阐释,并在朱鹤龄的基础上,对全部杜文进行了解评,受到后代注家的广泛征引。该本还是清代杜诗全集笺注本中有着重要海外影响的本子,为杜诗的海外传播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肖桐  
历史源流(3)从一篇诗歌看商末的筑室营城肖桐诗经大雅绵一篇,商末建筑文中看。先行相地后占卜,纠集民力城郭建。木制构架版筑墙,皋门宫宣礼为先。民族文化互渗透,“筑之登登”响彻天。这是对《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的概括,下面是诗歌的全文。一章绵绵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戎小红  
作家冯骥才在《岁月的诗篇》中说:"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时光匆匆流过,转瞬间我已进入工作的第十个年头。蓦然回首,有很多事情值得回味和总结。一、回首: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1.脚踏实地,业务水平稳步上升。我是2003年8月进入现在这家国有企业的,在生产车间、仓库实习了3个月之后走上了财务工作岗位。从企业的出纳会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金侠  
从汉代刘向校定《管子》八十六篇开始直至清代,历代重要官私目录对《管子》一书的著录也不尽相同。从汉至清,《管子》一书的篇卷数主要有八十六篇、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四卷的变化。这其中既有书写载体和印刷技术不断革新的客观原因,也有《管子》一书自身的原因。针对《管子》的篇卷变化情况,文章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梳理了《管子》篇卷变化的轨迹并分析其原因;二是对二十四卷本《管子》有争议的相关问题单独进行考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苏金侠  
"十八篇本《管子》"最初由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提出,之后引发了学者们对这一说法的讨论。学者主要分为赞同派和反对派两派,赞成存在十八篇本《管子》的学者,其最核心的理论依据只是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对《七略》的引用。通过多方面论证可以确定张守节这句话是引用错误,即便张守节这句话没有错误,赞同派学者所做的考证工作中也有诸多前后矛盾、逻辑不严谨之处,难以证明确实存在十八篇本《管子》这一事实。可见,"十八篇本《管子》"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