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1)
- 2023(13705)
- 2022(12332)
- 2021(11567)
- 2020(10099)
- 2019(23326)
- 2018(23532)
- 2017(45557)
- 2016(25250)
- 2015(28708)
- 2014(29067)
- 2013(28970)
- 2012(26893)
- 2011(24047)
- 2010(24047)
- 2009(22228)
- 2008(22138)
- 2007(19707)
- 2006(16804)
- 2005(14698)
- 学科
- 济(100742)
- 经济(100644)
- 管理(73539)
- 业(70933)
- 企(58641)
- 企业(58641)
- 方法(50552)
- 数学(44393)
- 数学方法(43925)
- 财(27633)
- 农(27590)
- 中国(24124)
- 学(23516)
- 业经(21385)
- 地方(20071)
- 贸(18619)
- 贸易(18612)
- 务(18579)
- 财务(18506)
- 财务管理(18463)
- 农业(18381)
- 易(18049)
- 制(18025)
- 企业财务(17460)
- 理论(16241)
- 环境(16021)
- 和(15922)
- 银(14992)
- 银行(14925)
- 技术(14792)
- 机构
- 大学(362973)
- 学院(361468)
- 管理(142832)
- 济(140594)
- 经济(137322)
- 理学(123951)
- 理学院(122576)
- 管理学(120379)
- 研究(120371)
- 管理学院(119753)
- 中国(88757)
- 科学(78558)
- 京(77456)
- 农(66913)
- 财(63739)
- 所(62614)
- 业大(59713)
- 研究所(57409)
- 中心(55373)
- 农业(53156)
- 江(53097)
- 财经(51372)
- 北京(48699)
- 经(46579)
- 范(46502)
- 师范(45971)
- 院(43192)
- 州(43118)
- 经济学(41685)
- 技术(38928)
- 基金
- 项目(249053)
- 科学(192885)
- 基金(178646)
- 研究(177588)
- 家(157278)
- 国家(156002)
- 科学基金(132063)
- 社会(108515)
- 社会科(102672)
- 社会科学(102641)
- 省(98612)
- 基金项目(96020)
- 自然(88540)
- 自然科(86374)
- 自然科学(86341)
- 自然科学基金(84762)
- 划(83148)
- 教育(81381)
- 资助(74499)
- 编号(73221)
- 成果(58873)
- 重点(56074)
- 部(54450)
- 发(52886)
- 创(51158)
- 课题(49929)
- 科研(48556)
- 创新(47808)
- 计划(46958)
- 大学(46124)
- 期刊
- 济(150199)
- 经济(150199)
- 研究(100929)
- 中国(65188)
- 学报(63446)
- 农(59883)
- 科学(55842)
- 财(50129)
- 管理(49182)
- 大学(46483)
- 学学(44002)
- 农业(41518)
- 教育(36710)
- 技术(31274)
- 融(28627)
- 金融(28627)
- 业经(24784)
- 财经(24388)
- 经济研究(23490)
- 业(22131)
- 经(20672)
- 问题(20106)
- 图书(18815)
- 版(18411)
- 技术经济(18296)
- 理论(18015)
- 科技(17673)
- 实践(16676)
- 践(16676)
- 业大(16304)
共检索到516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园 葛武鹏 马海峰 刘志宏 秦立虎
【目的】研究原料奶生产环节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确定防控微生物污染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测定原料奶生产各环节微生物菌落总数,分析微生物污染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奶牛乳房清洗消毒方式、舍弃奶量、贮存温度、运输条件等对原料奶中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影响,进而获得有效防控微生物污染的措施。【结果】奶站设备的卫生状况是造成不同奶站原料奶中微生物菌落总数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奶牛乳房卫生状况、设备的卫生状况及贮存运输条件是造成同一奶站不同环节微生物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温水清洗后擦干再用质量分数0.1%KMnO4溶液消毒奶牛乳房并擦干后,原料奶中菌落总数由未清洗时的2.65×104 cfu/mL降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邵佳 周文晶 宋瑶 潘洋 秦华 陈俊辉
【目的】探究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质炭能否缓解长期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胁迫效应,为污染土壤生物质炭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竹材边角料(BB)、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蒲壳(PB)和玉米Zea mays秸秆(CB)制备的3种生物质炭分别以3%比例(炭土质量比)添加到长期受铅、镉污染土壤中,分析生物质炭短期施用下土壤养分、重金属有效质量分数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3种生物质炭添加均未影响土壤重金属全量,而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氯化钙可提取态铅、镉质量分数。与不施生物质炭处理相比,BB、PB和CB分别使可提取态铅质量分数显著(P<0.05)降低了69%、84%和72%;使可提取态镉质量分数显著(P<0.05)降低了26%、63%和36%,且PB处理显著(P<0.05)低于BB和CB处理。PB和CB添加均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pH(0.79和0.51个pH单位)、有机碳质量分数(37%和74%)、全氮质量分数(12%和41%),而BB添加对其影响不显著。BB、PB和CB分别使土壤磷脂脂肪酸总量提高了33%~56%、革兰氏阳性菌提高了30%~41%、革兰氏阴性菌提高了40%~66%、放线菌提高了34%~52%、真菌提高了33%~79%,但3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除PB和CB处理的磷脂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BB处理)。3种生物质炭均显著(P<0.05)提高了脱氢酶活性(2~6倍),但未影响土壤基础呼吸速率,而PB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细菌胁迫指数(13.9%),提高了底物诱导呼吸速率。【结论】山核桃蒲壳制备的生物质炭可作为较好的改良剂,降低土壤铅镉有效性,恢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图4表3参29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黎佳茜 韩诗雯 丁宇宁 梁志宏
目的:调查高校图书馆室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析不同楼层、藏书室和走廊的微生物分布,为加强高校的图书馆卫生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高校图书馆共4层11个采样点进行细菌总数及霉菌总数的检测,并对细菌和霉菌进行初步分类。结果:楼层微生物总数在385cfu/m3-822 cfu/m3之间,细菌以G+为主,杆菌多于球菌,霉菌主要是青霉和曲霉;温度在24℃~26℃之间,相对湿度范围是70%RH~85%RH。结论:本次实验调查依据空气微生物标准,校图书馆属于微生物的清洁水平。走廊微生物数量高于阅览室,通风、环境因子、人员数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图书馆 空气 细菌总数 霉菌总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淑霞 孙冰洁 梁爱珍 陈学文 张士秀 魏守才 刘四义 陈升龙 张晓平
【目的】利用东北黑土13年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研究耕作措施(免耕和秋翻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土壤微生物角度分析免耕是否有利于土壤有机碳(SOC)的固定,为合理评价农田黑土碳"源"与"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连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耕作处理包括免耕和秋翻。免耕除播种外不扰动土壤,秸秆覆盖地表。秋翻处理的田间管理包括人工除草、中耕起垄和秋翻,秋翻时将秸秆翻于地表之下。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通过PVC环在野外采用动态气室法(Li-Cor8100)直接测定(去除植物根系),定期监测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并在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最高的季节取样分析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柳玲玲 李渝 蒋太明 秦松
为黄壤旱地合理施肥与养分综合管理提供依据,实现黄壤旱地可持续利用,以选择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不施肥(CK)、常量有机肥(M)、常量有机肥+常量氮磷钾肥(MNPK)和常量氮磷钾肥(NPK)4个处理,分析贵州黄壤长期定位施肥18年后的旱地土壤微生物量C和微生物量N。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对土壤中的微生物量C和N均有增加作用,并且影响趋势一致,含量依次为M+NPK>M>NPK>CK。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微生物对有机碳、全氮的利用率,其中全氮的利用率提高最明显,M+NPK处理中土壤微生物对氮利用
关键词:
黄壤 微生物量C 微生物量N 长期施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跃峰 徐冰峰 吴国娟
甲醛是家庭室内装修后存在的主要污染物。本文对昆明市室内外甲醛浓度进行了随机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就甲醛导致的室内污染的特点、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为有效防治居室环境污染,改善居室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甲醛 人体危害 调查 防治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晨霞 来航线 韩刚 李凯荣 韦小敏
【目的】研究在不同石油污染胁迫水平下,适合陕西延安气候与土壤条件的4种耐性植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模拟法,在含0,5,10,15和20g/kg石油的土壤中栽植油松、沙棘、刺槐、紫穗槐4种植株,待苗木生长6个月后采集其根区周围土壤,采用微生物平板培养法、酸碱滴定法及Biolog微平板法,从微生物区系、呼吸强度及功能多样性角度,对不同石油污染胁迫水平下植株根区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栽植4种植株均能促进根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增加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高水平石油污染胁迫下,4种植株对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具有保护作用,其中刺槐植株表现最为明显;5~10g/k...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中利 崔利霞 黄彦 闫新 何健 李顺鹏
农药污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环境污染热点问题。微生物因其种类丰富、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和代谢途径多样的特点显现出自身在农药污染治理方面的优势。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方面取得的进展,从降解性微生物资源的分离收集,到微生物降解代谢途径分析、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或基因簇的克隆,及在微生物遗传操作方法 SEFA PCR(self-formed adaptor PCR)、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为降解性微生物在环境修复、生物转化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珣 陈宝楠 孙丽娜
为探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佳乐麝香(HHCB)与镉(Cd)复合污染土壤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相关修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采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与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两种植物配合HHCB降解菌,对HHCB,Cd复合污染土壤进行联合修复研究,并使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在微观层面上进一步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孔雀草对Cd的富集效果要好于紫茉莉,且两种植物地上部分对于Cd的富集效果更好。HHCB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降解菌的降解效率降低,在HHCB含量为100Mg·kg-1时,最好的降解效果可达到63.58%,在HH...
关键词:
佳乐麝香 镉 联合修复 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耀蓉 李登煜 张小平 梁如玉 陈强
研究了施用五氯酚钠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主要生化活性以及微生物的优势菌群。结果表明, 五氯酚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明显的影响, 对土壤细菌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有强烈的刺激效应, 而放线菌和霉菌则被严重抑制; 土壤呼吸作用强度、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 而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减弱; 芽孢杆菌B3、B4、B5菌株为污染土壤的优势细菌,青霉属为霉菌的优势属, 淡紫灰类群、粉红孢类群、白孢类群、金色类群、烬灰类群、轮生类群、青色类群从污染土壤中发生缺失。
关键词:
五氯酚钠污染 土壤微生物活性 优势菌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少福 杨太保
通过对近十年来兰州市噪声监测资料的系统分析研究,得出了近十年来兰州市噪声源构成、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和城区各区噪声的污染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原因。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监管、城市规划、技术、声环境网络化建设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针对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兰州市 噪声污染 分析 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巨天珍 林郁 贾丽
通过检测黑臭水体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说明其对周围空气质量的影响。采用自然沉降法收集空气微生物,在某大学活动区域的黑臭水体确定了4个断面,代表不同的地被物在距离臭水沟不同距离的16个样点进行了空气微生物的取样,最后针对特殊区域提出了环境卫生管理的近期和远期建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邓秋穗 唐霞 蔡润 许瀚月 张睿韬 李冰洁 李司晨 徐恒 汪红
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的钝化作用,制备微生物钝化剂并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通过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性质,筛选出能有效处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优良菌种CQ7与FQ2;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表征,并测定其生长曲线,鉴定FQ2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进一步对筛选出的菌种进行理化条件测定,测定得CQ7与FQ2的最适生长条件均为p H=5、转速180 r/min、温度25℃。经金属耐受和吸附实验,选定FQ2为工程菌,测序确定其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 marcuscens)。将筛选所得菌种与相应理化条件相结合,
关键词:
微生物钝化剂 重金属污染 自动化修复仪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衣海青 刘训理
重金属污染与土壤微生物山东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衣海青,刘训理重金属污染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人们已做了大量工作研究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在土壤有机质降解和矿质营养转化等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并与某些植物病害直接相关,因此这一研究领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建光 姜瑞波 任天志 王立刚 徐晶
重金属以及化学农药(除草剂)残留和多化芳烃等有机污染是造成我国农田复合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影响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问题。水体氮磷污染和富营养化也是我国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微生物在农田污染治理和水体富营养化修复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了我国农田的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以及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严峻形势,讨论了微生物资源在农田与水体污染修复中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