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7)
- 2023(5580)
- 2022(4749)
- 2021(4431)
- 2020(3803)
- 2019(8703)
- 2018(8692)
- 2017(15462)
- 2016(8453)
- 2015(9385)
- 2014(9446)
- 2013(8744)
- 2012(7864)
- 2011(6883)
- 2010(7166)
- 2009(6490)
- 2008(6228)
- 2007(5602)
- 2006(4599)
- 2005(3923)
- 学科
- 济(30977)
- 经济(30961)
- 业(28555)
- 管理(28333)
- 企(27077)
- 企业(27077)
- 方法(17792)
- 技术(14973)
- 数学(14931)
- 数学方法(14583)
- 技术管理(11468)
- 理论(9471)
- 中国(9055)
- 业经(7862)
- 教育(7221)
- 农(6624)
- 教学(6058)
- 学(5884)
- 财(5708)
- 地方(5510)
- 划(5289)
- 和(5218)
- 产业(5152)
- 策(4712)
- 研究(4583)
- 农业(4421)
- 制(4340)
- 银(4272)
- 银行(4260)
- 学法(4132)
- 机构
- 学院(114460)
- 大学(111741)
- 管理(46187)
- 济(41586)
- 经济(40682)
- 理学(40655)
- 理学院(40232)
- 管理学(39204)
- 管理学院(38981)
- 研究(34036)
- 中国(23665)
- 京(22656)
- 科学(21795)
- 江(17637)
- 财(17508)
- 业大(16860)
- 农(16466)
- 所(16300)
- 范(15873)
- 师范(15686)
- 中心(15626)
- 技术(15439)
- 研究所(14998)
- 州(14263)
- 财经(14235)
- 北京(13954)
- 经(12931)
- 农业(12855)
- 院(12615)
- 商学(12493)
- 基金
- 项目(81397)
- 科学(65396)
- 研究(60476)
- 基金(57120)
- 家(49680)
- 国家(49235)
- 科学基金(43467)
- 社会(37620)
- 省(35868)
- 社会科(35687)
- 社会科学(35682)
- 教育(30693)
- 基金项目(30068)
- 划(29221)
- 自然(28598)
- 自然科(28095)
- 自然科学(28091)
- 自然科学基金(27600)
- 编号(24313)
- 创(23777)
- 资助(23034)
- 创新(20970)
- 成果(19059)
- 重点(18830)
- 课题(18470)
- 发(17344)
- 部(17102)
- 业(15813)
- 规划(15664)
- 大学(15470)
共检索到164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佳笛
原创文化在转型阶段面临复杂形势,需要应对两种不同性质的挑战。模仿文化与原创文化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原创文化发展的内部问题又引致诸多负面评价,文章对两类矛盾予以分别讨论,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
原创文化 模仿文化 负面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显章
当前,中国正在加速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国家的基础与内涵。大学是国家创新事业的重要生力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高地,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营造创新文化,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成果的积累,并肩负起积极的引领社会发展的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构建激励创新的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创新文化培育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必须将创新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之一,作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原则、总依据和总要求。创新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大学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创新更侧重于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但这丝毫不影响创新文化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对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南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杰
科技创新呼唤创新文化先行,创新文化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加以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现实文化的土壤里不断成长的。构建科技创新文化就是在承传传统基础上,又要立足于现实,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 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天伟
创新文化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创新能力的根源。求异也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做法。创新文化不是短期形成的,不能急功近利。大学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大学多年来形成的核心学术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是创新与文化的交集,它是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普遍认同、崇尚并参与下形成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跃平 王开盛
本文在分析创新文化内涵、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中西方不同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指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制约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并以某公司为案例分析了供应商、生产商和用户之间的创新网络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原因,指出在创新网络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各个参与分工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创新效率。技术创新受文化的制约,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必须首先对传统文化进行变革和创新,使之具备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关键词:
创新文化 创新网络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四平
党的十七大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需要我们努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作为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和知识创新的高地,大学理应是建设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首善之区。如何认识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发挥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对大学自身科学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琼英 朱智敏
在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创新成为一个经济体中经济绿色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原始型创新是创新体系的内核。为了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加强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型创新能力的培育。原始型创新的流程按照生产和流通的过程分为直觉、解释、扩散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不仅需要不同的知识提供支撑,而且拥有这些知识的人才如何被发掘和重用同样值得研究。我国的原始型创新能力培育应该有个全局性的战略思维,并建立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个人通力合作的整体性保障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阮琼英 朱智敏
在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创新成为一个经济体中经济绿色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原始型创新是创新体系的内核。为了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加强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型创新能力的培育。原始型创新的流程按照生产和流通的过程分为直觉、解释、扩散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不仅需要不同的知识提供支撑,而且拥有这些知识的人才如何被发掘和重用同样值得研究。我国的原始型创新能力培育应该有个全局性的战略思维,并建立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个人通力合作的整体性保障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工匠培育的实质是自然人塑造社会化角色的嬗变过程,一般会经历"匠人""匠技""匠艺""匠心"四层渐进的发展境界,在培育过程中面临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取舍的问题、"实用标准"与"完美标准"追求的问题、"大脑"与"双手"碎化的问题以及"知识"与"经验"学科的问题。基于此,工匠培育的职业教育表达方式包括树立劳动之美、追求工艺之美、塑造身心合一之美、融合理实之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覃世利 张洁 杨刚 刘亚
在全球技术差距不断收敛的情境下,仅依靠创新要素的物理堆集难以取得成功。在创新文化催化下,让创新要素迸发出最大活力并重新组合,有助于突破障碍、提升创新绩效。借助生物学的基因双螺旋结构,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基因模型,分析其演化机理。其中,企业战略和知识管理构成双链,创新价值观是决定基因,制度创新是助力基因,自主创新是动力基因,创新成果是能力基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应用思路。
关键词:
双螺旋 企业创新 创新文化基因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超中 武夷山
目前,我国创新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不能适应自主创新的现实需求。其基本原因在于:一方面,人们没有意识到"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范畴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范畴,另一方面,人们对自主创新差序格局的内在张力认识不够,旧的创新文化难以解决原创性资源稀缺问题。以原创性为中心开展创新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创新文化自身的转型,并需要中国文化创新的支撑。在自主创新条件下,传统文化创新与新型创新文化建设能够相互为用,并促进和推动自主创新差序格局的生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书良
本文认为 ,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 ,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 ,而企业创新文化是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因此 ,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必须建设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应 :(1)营造技术创新环境 ;(2 )确立企业创新价值观 ;(3)树立企业创新精神 ;(4)塑造创新进取的企业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