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8)
- 2023(14272)
- 2022(12128)
- 2021(11086)
- 2020(9801)
- 2019(22343)
- 2018(21883)
- 2017(42286)
- 2016(22747)
- 2015(25264)
- 2014(24912)
- 2013(24558)
- 2012(22486)
- 2011(20145)
- 2010(19793)
- 2009(18423)
- 2008(18056)
- 2007(15853)
- 2006(13249)
- 2005(11422)
- 学科
- 济(94811)
- 经济(94707)
- 管理(66738)
- 业(65088)
- 企(54280)
- 企业(54280)
- 方法(50568)
- 数学(45628)
- 数学方法(45112)
- 财(26863)
- 农(23302)
- 中国(21702)
- 贸(19074)
- 贸易(19071)
- 学(18980)
- 业经(18730)
- 易(18560)
- 务(18199)
- 财务(18149)
- 财务管理(18113)
- 企业财务(17283)
- 地方(16077)
- 制(15835)
- 农业(15624)
- 技术(14151)
- 环境(13283)
- 理论(13152)
- 融(13103)
- 金融(13100)
- 和(13097)
- 机构
- 大学(324875)
- 学院(322165)
- 济(132570)
- 经济(130146)
- 管理(128097)
- 理学(112702)
- 理学院(111544)
- 管理学(109538)
- 管理学院(108971)
- 研究(102463)
- 中国(76467)
- 京(65736)
- 科学(64415)
- 财(59876)
- 农(58996)
- 业大(52718)
- 所(51103)
- 财经(49393)
- 中心(49094)
- 农业(47093)
- 研究所(46898)
- 江(46028)
- 经(45183)
- 经济学(41359)
- 北京(40013)
- 范(38998)
- 师范(38436)
- 经济学院(37857)
- 财经大学(37169)
- 院(36913)
- 基金
- 项目(227715)
- 科学(179710)
- 基金(169121)
- 研究(157605)
- 家(149717)
- 国家(148540)
- 科学基金(127910)
- 社会(102229)
- 社会科(97212)
- 社会科学(97181)
- 基金项目(90040)
- 省(88538)
- 自然(86175)
- 自然科(84290)
- 自然科学(84261)
- 自然科学基金(82820)
- 划(75223)
- 教育(73462)
- 资助(69369)
- 编号(61182)
- 重点(51434)
- 部(50773)
- 创(47736)
- 成果(47715)
- 发(47196)
- 科研(45328)
- 创新(44670)
- 教育部(43621)
- 计划(43466)
- 国家社会(43167)
共检索到445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燕梅 魏建 白彩全
根据2015年法院关于著作权一审判决书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原告诉求金额与法院判决金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原告诉求金额与法院判决金额之间呈倒U型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著作权保护强度的增加而递减,且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小于西部地区;此外,诉讼当事人主体特征也会影响法院判决金额的大小。为了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原告应搜集真实有效的、具有竞争力的证据信息,并将其诉求金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增强其谈判实力。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於勇成 魏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於勇成 魏建
在司法行政化背景下,法院内外部多种因素严重妨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使得当事人资源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生了变异。以四个直辖市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书为研究对象,按照与政府的亲密程度将当事人分为体制内当事人和体制外当事人,并对当事人及其律师的归属地进行分类,研究当事人资源对判决的影响。结果发现:体制内当事人基于来自体制的资源优势,在诉讼中获得显著高于体制外当事人的胜率;基于地理优势,本地的诉讼参与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接近本地体制核心,以获取诉讼相关资源,使得本地原告在司法判决中获取显著更高的胜率,本地律师也能显著提高其当事人的胜率。由此,提出相应司法改革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义海
2011年1月24日,H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原告L公司通过Z银行开立的一单见单日期后90天自由议付信用证(来单金额为USD3,159,747.20,寄单银行为N银行上海分行)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第三人Z银行终止支付3,159,747.20美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延龙 刘一鸣
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和北大法宝手工收集整理的广东和北京两地行政案件判决书信息,构建相应的微观数据集,实证研究被告的行政级别对原告胜诉可能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在以区县级政府单位作为被告的案件中,原告胜诉的可能性远低于乡镇级被告的案件,甚至低于直辖市级被告的案件,这不仅证实了行政干预司法的存在性,而且与理论解释相一致,同时也揭示了行政干预司法的作用渠道。而在二审中,区县级被告案件的原告胜诉可能性则高于乡镇级被告的案件,说明二审判决具有纠正一审司法偏误的积极作用。此外,一审和二审行政案件中均存在"审判长固定效应",尽管司法审判要求法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但在司法实践中,案件判决显著地受到审判长个人特征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建国 曾斌
江西省首例价格仲裁行政诉讼案──法院一审判决:维持仲裁决定新余市渝水区物价局邮编:336500肖建国,曾斌近日,一起由价格仲裁而引发的行政诉讼,由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终结。此类诉讼在江西省还是首例。本文对此案作一个回顾和介绍,希望能对我们今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悦 王守杰 闫华红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会影响股票市场反应,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CFO权力和会计盈余质量。笔者依托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一审判决后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公告的相关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独董非规定性辞职与市场反应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实证检验证实:独董非规定性辞职引起了股票市场显著的负向反应;较大的CFO权力或较高的盈余质量对独董非规定性辞职的负向市场反应起到了抑制作用;CFO权力与盈余质量具有正向交互作用,CFO权力大且盈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抑制独董非规定性辞职负向市场反应的作用更强。本研究拓展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应用边界,从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证实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研究结论能够为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建涛 巨珣 李松
面对日益增多的保险理赔(诉讼),亟需加强索赔原因及索赔特征对法院判决结果的影响研究。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涉及人身伤害的交强险判决案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索赔原因与索赔人损失大小、就业状况、法律规定的赔偿上限有关;索赔人在交通事故中承担的过错责任与其性别、医疗费支出状况、是否死亡有显著相关性;索赔人就业状况、医疗费用支出、误工损失、是否住院等特征对其从保险公司获得的损失赔付金额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理赔(诉讼) 索赔人 索赔特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程雪军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区块链技术快速兴起并深度介入货币金融行业,促进了非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对主权国家的法定货币体系造成巨大冲击。为维护法定货币主权与竞争优势,发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构建现代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法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规范分析方法剖析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发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由指定机构运营并向社会公众发售,具有法偿性、等价性、可控匿名性的数字货币。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数字货币”为关键词检索得到2 147份判决书并基于此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主要面临经济法层面的货币法偿性困境、民法层面的货币所有权转移困境、刑法层面的货币金融犯罪(主要是货币造假、洗钱犯罪)法治困境。对不同经济体发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发展中经济体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态度普遍更积极,但因前期研发准备不足、法治体系不完善,常以失败告终;发达经济体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态度普遍更保守,秉承审慎发展与法治原则,选择契合本国国情的可行性路径,但需要警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法律地位与法偿性难以得到保证的法律风险。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法治体系,应从经济法上厘定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无限法偿性,即通过立法明确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法偿性,并设立过渡期特别规制;完善民法,适用“占有即所有”原则,以交付转移作为货币所有权转移的生效要件;建立健全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金融犯罪刑事法治制度,特别是逐步完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防范假币机制,构建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反洗钱犯罪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清
刑事判决书的结构是指判决书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通过分析刑事判决书的构成以及结构形式,并结合我国历史上的做法,参照我国台湾地区及大陆法系代表国家德国的判决书结构形式,对我国刑事判决书的结构及其构成形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刑事判决书 结构 构成形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鲍海君 周文章
研究目的:以司法—过程为导向探讨征地拆迁领域司法裁判中的对接与阻断机制,为行政与司法中现有冲突的化解提供判断依据。研究方法:判决书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征地拆迁案件判决时空观察,司法管辖的时空层级与原告胜诉率呈负相关。管辖体系内高层级法庭的对接—阻断之网更倾向做出不利于原告的裁判。(2)从被诉主体观察,被诉机关的行政定位影响裁判结果。高职权关联部门与高层级部门的行为更符合对接—阻断之网的预期,并有更大概率作出原告败诉的裁判。(3)从诉讼案由观察,不同案由的原告胜诉率偏差明显。原告进行选择性起诉与外部施压的运作,使自身诉求贴近司法终局的判断。研究结论:司法管辖、作为被诉人的行政机关定位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平
判决理由作为判决结果正当性的根据,是判决书的灵魂,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判决理由的形成是依据一定的程序而产生的,其理由本身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规则,只有符合程序正当性的理由,才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
判决理由 判决书 程序正当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税务执法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基于238份税务机关败诉行政判决书的分析
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应然与实然:从体系解释到实证研究——以2012—2016年57份判决书为例
对最高人民法院提审德发公司案判决的法律分析
个人信息公法保护机制的现存问题及完善对策——基于295份行政判决书的定量研究
基于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法院判决途径的劳动者讨薪维权成本分析
学生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现状及特征分析——基于517份民事判决文书的实证研究
论投保欺诈背景下的保险人合同撤销权——以一起投保欺诈案件的两级法院判决为线索
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制裁:分歧与跨境交易风险——基于欧盟法院系列判决的分析
关于涉外著作权侵权案件赔偿认定的实证分析
图书馆在著作权保护中的义务与责任研究——基于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