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3)
- 2023(12084)
- 2022(9961)
- 2021(9353)
- 2020(7404)
- 2019(17058)
- 2018(17043)
- 2017(30425)
- 2016(17679)
- 2015(20005)
- 2014(20182)
- 2013(18922)
- 2012(17531)
- 2011(16196)
- 2010(16589)
- 2009(14989)
- 2008(14438)
- 2007(13011)
- 2006(11634)
- 2005(10686)
- 学科
- 济(69230)
- 经济(69160)
- 管理(42058)
- 业(38466)
- 企(29596)
- 企业(29596)
- 中国(27261)
- 方法(24482)
- 教育(21401)
- 数学(21141)
- 地方(20925)
- 数学方法(20702)
- 农(20150)
- 学(16297)
- 业经(15983)
- 理论(15009)
- 财(13845)
- 发(13606)
- 制(13527)
- 农业(13423)
- 融(12503)
- 金融(12495)
- 银(12372)
- 银行(12352)
- 行(12084)
- 技术(11793)
- 地方经济(11420)
- 贸(10967)
- 贸易(10954)
- 环境(10722)
- 机构
- 大学(238201)
- 学院(237833)
- 研究(89698)
- 济(89121)
- 经济(86865)
- 管理(82414)
- 理学(69744)
- 理学院(68795)
- 管理学(67082)
- 管理学院(66619)
- 中国(62343)
- 科学(54530)
- 京(53345)
- 所(45728)
- 范(42219)
- 师范(41838)
- 财(41474)
- 研究所(41354)
- 农(40608)
- 中心(39738)
- 江(38728)
- 教育(36266)
- 北京(34762)
- 业大(34039)
- 师范大学(33709)
- 院(32685)
- 财经(31793)
- 农业(31456)
- 州(31338)
- 技术(30977)
- 基金
- 项目(154759)
- 科学(122724)
- 研究(120359)
- 基金(106610)
- 家(92648)
- 国家(91705)
- 科学基金(77464)
- 社会(73215)
- 社会科(69057)
- 社会科学(69044)
- 省(64385)
- 教育(61988)
- 划(55273)
- 基金项目(54645)
- 编号(51407)
- 自然(47589)
- 自然科(46523)
- 自然科学(46515)
- 自然科学基金(45622)
- 成果(44314)
- 资助(43480)
- 课题(40030)
- 发(39452)
- 重点(36574)
- 部(34444)
- 年(32921)
- 创(32742)
- 发展(31827)
- 展(31245)
- 规划(30878)
共检索到382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上洪
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可以分为原初型和更新型两种类型。原初型高等教育是未成人教育的高级阶段,普通高校是办学主体;更新型高等教育是已接受高等教育的成人因应社会发展、个性完善及职业生活需要,旨在与时俱进,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教育,开放教育是主要形式。原初型高等教育培养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是个体成功接受开放式更新型教育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原初型 更新型 个体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邹晓平
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按功能分化,而不是趋同。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作为两个体系,既是概念层面的划分,也是操作层面的划分。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有清晰的定位,或者属于精英高等教育,或者属于大众高等教育。有质的差别的教育应该在不同质的教育机构内完成。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的关系既是冲突的,又是和谐的。我们既要防止精英高等教育压抑大众高等教育,又要防止大众高等教育消解精英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兴德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依附发展的讨论既凸显了学界对于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热切愿望,同时也折射出中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及缩小这种差距的现实困难。近年来较流行的中国高等教育"依附发展"观点从前提到结论都有可商榷之处,其实质是混淆了高等教育"依附发展"与"借鉴-超越"两种发展道路的根本区别。中国高教强国建设应当在"借鉴-超越"思想指导下,通过文化自觉与自主创新,努力构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
关键词:
依附发展 自主创新 文化自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光礼 耿孟茹
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是雄安新区打造全球科学、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关键一环。基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关系,以面向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为常模团体,从高校知识创新驱动、企业技术创新驱动两种模式出发,结合常模参照法与回归预测模型对不同人口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下雄安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及结构进行预测,并据此提出构建雄安新区高等教育系统的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振天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理论,即两类发展理论,是我国学者提出的具有本土性的原创概念和范畴,是认识、理解和指导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思想及方法。两类发展理论本身应随时代的发展而拓展、深化和提升,它不仅指通常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关系,而且涵盖两种教育哲学(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及两大教育规律(内部关系规律与外部关系规律)所揭示的基本内容,如此才能更有力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和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的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殷企平
两种文化和英国高等教育(上)殷企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高等教育思想界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争论,即“两种文化”之争。这场争论不仅牵涉到英国高等教育的根本思想,而且对当今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仍然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这场争论的来龙去脉以及由此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殷企平
两种文化与英国高等教育(下)殷企平二、跨越文化鸿沟的努力从50年代开始,英国不少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尝试了跨越文化鸿沟的各种办法,其中以苏塞克斯大学的文理渗透项目以及工科类院校中的“自由教育科目”最为典型。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具体的办法。1.苏塞克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云川 刘徐湘
在边疆多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过程中,客观存在着"普适化"和"特色化"两大语境。在普适化语境中,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判断采用普遍性、形式化的标准;而在特色化语境中,高等教育价值往往选取特殊性、个性化标准。对不同语境的反思有助于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作出理性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石慧霞
高等教育随着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与终身教育的界限逐渐模糊。高等教育要能够真正吸引每个人自愿参与其中并获得满足感。适应个体需求的教育质量观从本质上讲更接近教育的本真状态。《仁川宣言》提出2030年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关键词:全纳、公平、有质量、全民终身学习,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振海
1960年总体规划奠定了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制度基石,使加州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质量优异、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在总体规划的引领下,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确立了系统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在实现高等教育的规模化、优质化、多样化和协调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区域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和普及,满足现代社会的多样化与规模化需求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文曜
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召开,恰逢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之时,这对于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次论坛延续了过去9次论坛的发展脉络,主题为"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伍海泉 钟菲菲 陈翊
由于计量目标差异,教育成本有两种不同形式:基于成本管理目的下的实际成本和基于学费定价目的下的标准成本。学费定价和教育成本有着必然的互动关系,生均教育成本是学费定价的重要基础,但学费定价应该以标准成本为基础。由于学费定价的复杂因素以及教育成本计量的困难,教育成本不能成为学费定价的唯一决定。
关键词:
教育成本 标准生均成本 学费 次优定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文东 雷培梁 孙柏璋 林晓萍
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两岸关系的一个战略性构图和可行性发展路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应用与生动实践。高等教育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引擎。聚焦两岸融合发展需求,构建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体系,形成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教育支撑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从中世纪至今,以大学作为主要组织形式,高等教育衍生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并最终形成不同的理想类型。当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有四种理想类型,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理想类型,无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还是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是从一定角度对高等教育现实中某类成分的抽象,现实中不存在某种纯粹的、理想性质的高等教育。作为分析问题的工具而不是规范性的概念,理想类型的分析方法不仅有利于厘清高等教育的复杂性,而且可为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红
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实施机构,高校理应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尽职尽责。为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高校应在办学定位、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师资结构、职能体系及科研取向等六大方面合理做好战略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均衡发展 高校 战略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