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1)
- 2023(8762)
- 2022(7466)
- 2021(7079)
- 2020(5784)
- 2019(12901)
- 2018(12888)
- 2017(24617)
- 2016(13203)
- 2015(14685)
- 2014(13918)
- 2013(13507)
- 2012(11965)
- 2011(10744)
- 2010(10574)
- 2009(9608)
- 2008(8712)
- 2007(7394)
- 2006(6547)
- 2005(5662)
- 学科
- 济(45133)
- 经济(45077)
- 管理(33120)
- 业(30272)
- 企(23867)
- 企业(23867)
- 方法(16474)
- 农(15835)
- 数学(13982)
- 中国(13822)
- 数学方法(13774)
- 地方(13511)
- 财(12426)
- 业经(10945)
- 农业(10751)
- 学(10604)
- 制(9228)
- 贸(8424)
- 贸易(8419)
- 易(8096)
- 理论(7632)
- 环境(7425)
- 发(7271)
- 务(6910)
- 财务(6887)
- 银(6878)
- 财务管理(6869)
- 银行(6851)
- 融(6797)
- 金融(6795)
- 机构
- 学院(168606)
- 大学(166502)
- 济(62915)
- 经济(61409)
- 管理(60341)
- 研究(59880)
- 理学(51943)
- 理学院(51244)
- 管理学(50056)
- 管理学院(49738)
- 中国(44886)
- 科学(39020)
- 京(35719)
- 农(32759)
- 所(30383)
- 财(29496)
- 中心(28155)
- 研究所(27600)
- 业大(27116)
- 江(26663)
- 农业(25862)
- 范(24381)
- 师范(24073)
- 财经(23038)
- 院(22758)
- 北京(21817)
- 州(21078)
- 经(20945)
- 省(20417)
- 技术(19260)
- 基金
- 项目(119426)
- 科学(93201)
- 研究(87211)
- 基金(85000)
- 家(75761)
- 国家(75110)
- 科学基金(63320)
- 社会(53857)
- 社会科(50727)
- 社会科学(50715)
- 省(48341)
- 基金项目(44990)
- 自然(41872)
- 划(41126)
- 自然科(40829)
- 自然科学(40814)
- 自然科学基金(40044)
- 教育(39870)
- 编号(35985)
- 资助(34010)
- 成果(28743)
- 重点(27532)
- 发(27050)
- 课题(25575)
- 部(25245)
- 创(25180)
- 创新(23449)
- 科研(23306)
- 计划(22601)
- 国家社会(21925)
共检索到253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菲 翟国方 万膑莲 袁程远 李文超
基于原住民视角对灾后重建效果进行评估,采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且分别对北川新县城和映秀镇灾后重建满意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建成环境重建已完成并且满意度较高,而经济重建急需重视,为未来灾后重建提出借鉴性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生
5·12四川大地震的重灾区汶川县城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作者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次生地质灾害严重,但是可以治理,治理之后,从地质灾害影响角度而言,汶川县城完全可以在原址重建。重建规划定位为地震地质公园和旅游山水城市。汶川县城的重建应与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应尽早启动应急防治工程,防止城市继续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
关键词:
汶川县城 地震灾后重建 可能性 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运哲
一、背景介绍汶川因汶水得名。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镇,位于川西北高山河谷地区,汶川县岷江河谷两岸,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与川西北高原的商贸、交通、旅游重要节点,阿坝州的副中心、教育科研基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万明
四川省北川县城作为"5.12"特大地震后唯一一座需要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在灾后重建进程中,科学推进北川新县城建设与发展成为一个世人关注的课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别从推进北川新县城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北川新县城的规划力求体现五个特性、建设妥善处理五个关系、发展着力强化五个重点等值得思考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地震 北川新县城 建设 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万明
四川北川新县城规划与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辩证的思维,以"回头看"的方式,通过深入分析北川新县城建设与发展的比较优势,力求正确把握优势,巩固发展优势,借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北川新县城 建设与发展 再思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骏 张照
以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为例,在对其灾后三个不同阶段规划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小城镇灾后重建规划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安排规划时序,处理好应急建设与长期发展关系;突出小城镇特色,加强防灾和减灾规划;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特色产业振兴规划,并及时统筹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
小城镇 灾后重建规划 映秀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汶川"5·12"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尽快重建家园,恢复和提升发展能力,是今后几年四川省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灾后重建工作浩繁、持久、面广,为了使灾后重建免走弯路,减少甚至避免未来可能的类似灾难,在承受巨大创痛的同时更需要对灾后重建规划进行理性思考。
关键词:
灾后重建 需求评估 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海 杨顺 田尤 谢忠胜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泥石流灾害,灾损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是灾区产业重建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北川县都坝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灾损土地禀赋、灾害特征、土地需求,采取多因素耦合和关键因子限制分析法,探讨灾害胁迫条件下的经济活动与生态修复之间的互馈作用,结果表明:(1)流域新增土地供给源主要为泥石流灾损土地,土地资源化利用受灾害、聚落和产业结构控制;(2)灾损土地根据成因划分为沟口堆积型、沟道冲淤型以及岸坡侵蚀型,三者的肥力、安全性及交通条件等特征具有显著差异;(3)基于"因灾分区、耕地优先、产业共建、美居造景"的原则,建立了灾损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生态修复模式,并选取杨家沟进行验证,沟域灾损土地利用方式为生态林地、产业林地及优质耕地,分别占比28.5%、56.3%、15.2%,生态修复措施主要为提高土地安全度、提升植被覆盖率和增强水保功能。该研究建立的震区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模式可有力协调人地矛盾、发展绿色经济和提升人居环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果 王沛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诞生于灾后重建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与常规规划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汶川县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分析中的KJ法,逐步解析KJ法应用步骤,得到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结构图。通过将其与常规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灾后重建规划在规划内容和应对上位规划方式两方面的特征,并对未来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出借鉴性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土木 吴一中
县城小建制镇地价评估方法探讨宋土木,吴一中小建制镇的地价评估,是整个土地估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地价评估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由于建制镇数量很多,如果用常规办法一个一个去估价,在短时间内完成地价评估显然是有困难的。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捷 张光媛 蒲泓宇
自数字媒体出现以来,一直存在手机阅读效果的争论,手机与纸媒阅读效果差异分析对于个体阅读模式的选择、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在理解层面上比较数字原住民手机与纸质阅读效果,找出影响阅读效果的因素。在进行新闻与小说阅读时手机与纸质阅读效果不存在差异,读者的学历、沉浸状态、性格和文本类型影响阅读效果。建议从提升阅读素养、优化阅读体验、提供个性化服务、重视易读性阅读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数字阅读推广工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灾后重建的目标不仅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后果和影响、满足当前救灾的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实施生产和生活重建、持续改善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本文认为,在开展灾后重建项目时,尤其要注意项目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发展性,以体现项目本身对社区和农民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灾后重建 调查研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本文对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业灾后重建进行研究,阐述了对羌族文化保护的科学认识。本文剖析了羌文化的基因与根本载体羌人自身,提出了保护羌文化的挖掘、提炼、交流、传承四原则。从灾后的实际出发,本文建议将中国羌族民间艺术团作为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
关键词:
羌文化 保护 旅游产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松志 张晓明
中央在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毫无疑问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我国城镇化的严重滞后。城镇化反映在地域实体上就是城镇空间的扩展和空间资源的优化。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山区龙川县城城镇空间结构现状、存在问题,从城镇空间拓展方向、景观空间、功能分区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序推进城镇化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
欠发达山区 城镇空间结构 优化 龙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金伟 谢伶 张赛茵
近年来,黑色旅游已成为自然灾害地灾后恢复重建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国内外旅游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社区居民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在黑色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现有相关研究却十分缺乏。文章以吉娜羌寨为例,运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法,探讨了社区居民对黑色旅游发展的感知及其应对旅游业发展演化所采取的参与行为。研究发现:(1)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地震遗址是见证和纪念灾难、缅怀逝者、传承社区记忆的“物”和“场”;(2)当地居民对发展黑色旅游普遍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黑色旅游是推动灾区恢复重建、促进传统文化保护和族群认同的重要力量;(3)社区居民与“他者”(游客、外来商户)角色关系的重构,导致了“我者”和“他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给当地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4)社区居民采取了多种“自觉”参与旅游发展的行动,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当地的社区参与已开始从“外部推动”向“内部自觉”转变。
关键词:
黑色旅游 自然灾害 社区居民 汶川大地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平灾结合视角下灾后重建乡村公共空间韧性重构路径及规划响应——以北京佛子庄村为例
自然灾害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管理和发展——以四川北川羌城旅游区为例
灾后重建能力与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区县级政府为例
新生的旅游地: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地方重构——以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为例
我国灾后重建的思考与探索——以汶川地震为例
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资金支持研究——以四川省宝兴县为例
贫困村灾后重建资金投向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为例
灾后重建多元化融资体系的可行性分析——以汶川灾后重建为例
中国模式的灾后重建:精英化的景观改造实践——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例
城市更新背景下小城市建筑物拆除的影响因素探究——以四川岳池县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