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8)
- 2023(2192)
- 2022(2036)
- 2021(1978)
- 2020(1709)
- 2019(3807)
- 2018(3719)
- 2017(6576)
- 2016(3771)
- 2015(4307)
- 2014(4394)
- 2013(4368)
- 2012(4333)
- 2011(4108)
- 2010(4432)
- 2009(3942)
- 2008(4175)
- 2007(3595)
- 2006(3330)
- 2005(2957)
- 学科
- 济(15503)
- 经济(15482)
- 管理(9204)
- 业(8794)
- 企(7046)
- 企业(7046)
- 方法(6550)
- 数学(5421)
- 数学方法(5297)
- 学(5181)
- 中国(4340)
- 农(3889)
- 地方(3600)
- 财(3562)
- 贸(3167)
- 贸易(3167)
- 融(2984)
- 金融(2982)
- 易(2977)
- 制(2943)
- 业经(2841)
- 理论(2765)
- 银(2710)
- 银行(2694)
- 农业(2603)
- 行(2578)
- 和(2326)
- 教育(2146)
- 务(2100)
- 财务(2087)
- 机构
- 大学(62546)
- 学院(59834)
- 研究(24696)
- 济(21695)
- 经济(21229)
- 管理(19564)
- 中国(17805)
- 理学(16721)
- 科学(16525)
- 理学院(16378)
- 管理学(15833)
- 管理学院(15692)
- 所(13907)
- 京(13782)
- 农(13006)
- 研究所(12790)
- 财(10671)
- 农业(10424)
- 中心(10247)
- 业大(9998)
- 江(9903)
- 范(9650)
- 师范(9532)
- 院(8684)
- 北京(8670)
- 财经(8408)
- 师范大学(7914)
- 州(7730)
- 经(7665)
- 科学院(7425)
- 基金
- 项目(39303)
- 科学(30418)
- 基金(28807)
- 家(26344)
- 研究(26259)
- 国家(26136)
- 科学基金(21250)
- 社会(16001)
- 社会科(15080)
- 社会科学(15072)
- 基金项目(14944)
- 自然(14882)
- 省(14581)
- 自然科(14556)
- 自然科学(14548)
- 自然科学基金(14294)
- 划(13449)
- 教育(12414)
- 资助(12283)
- 编号(9733)
- 重点(9405)
- 成果(9195)
- 部(8894)
- 发(8198)
- 计划(8151)
- 科研(7803)
- 创(7787)
- 课题(7541)
- 创新(7339)
- 教育部(7316)
共检索到94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林春
本文通过分析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后认为,香港回归后,内地和香港可通过原产地规则的运用,使彼此的出口商品享受到一些现在无法享受的优惠待遇,并提出了如何利用原产地规则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德修
英资在香港一些经济部门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香港经济起飞和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形势,为英资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新的机遇。“九七”香港回归,宣告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英资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某些英资公司可能转移资本。香港回归后英资作为外资不会轻易放弃香港这块阵地,已经转移出去的资本还会通过各种形式回港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毛敏 龙伟
一、香港回归后,原经济繁荣的诸因素仍然存在 (1)国际社会普遍看好香港。据港府公司注册处提供的最新统计,1996年香港新注册的公司有49,734家,其中外国公司有4,604家,在港设立办事处的外国公司有665家,分别比1995年增加16,726家、287家和增加14%。近期流入香港的海外资金达200亿美元,目前世界前100家大银行中就有85家在港设立了分支机构,今年香港回归前后,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发展,前景继续普遍看好。毫无疑问,香港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机遇更多。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地位将更加巩固和提高。此外在国际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中,...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钟棣 刘立
在分析香港回归后与上海的经济关系时,必须把视角扩大到两地的经济地位比较。本文先分析回归对香港经济地位的影响,再分析上海未来的经济地位和贸易地位变化,最后分析香港回归后与上海的经济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铮
香港回归后的中国证券市场姚铮“九七”之后香港证券市场将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部分,这必将对大陆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影响。近期来看,对大陆证券市场的发展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期而言,将对大陆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期而言,将使大陆证券...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建权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成为福建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转运港口,闽港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仅次于粤港关系。本文详细总结了当前闽港经贸关系的特点,同时对香港在闽台经贸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分析。认为香港回归后,闽、台、港三地经贸合作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并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廖文
香港回归后:粤港金融的衔接与发展廖文(佛山大学香港回归之后,内地和香港都将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两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中,如何顺利实现两地金融的衔接,是关系到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内地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杰武
采用文献法对香港回归后粤港地区旅游政策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经研究发现粤港旅游演变经历了初步探索期、核心推进期、全面协调期三个阶段,在综合旅游政策研究的视角下对三个阶段政策背景、合作重点、政策目标、典型政策、受益主体、政策主导、政策弹性以及政策效果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粤港旅游合作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从旅游者流动调控到多领域合作、从国家包揽到地方参与、从零散调节到框架式统合、从优先受益到双方方互惠的演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学俊
香港回归后沪、深股市功能定位探讨范学俊内容提要:股票市场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是否合理,关系到一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战略问题,决定着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水平和配置效率。回归后的香港将继续保持并强化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成为我国企业筹集外资的主要场所。目前沪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绍熙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实现“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的伟大事业。由于中国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以及民族感情等方面的原因,未来香港的长期稳定和更大繁荣是有保障的。香港和内地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将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昌文
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的金融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内地的金融体系、金融制度、金融市场将会更加完善。内地与香港的投资关系将在保持数量进一步扩大的同时,不断提高投资质量、技术含量和规模水平。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关系将会在结构调整中不断发展,香港作为中国内地最主要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加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厉力
内地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香港CEPA)自2004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双边贸易和投资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截至2010年,内地已对原产于香港且已制定原产地标准的1587个税目商品实施零关税。原产地规则是判定一项国际贸易流通领域的货物原产地的所有法律法规和行政决定的总称,决定着一个区域贸易协定能否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行。本文以香港CEPA为对象,介绍了香港CEPA及其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在与我国签署的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优惠原产地规则相比较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香港CEPA原产地规则的独特性,并对其在应用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存在问题作出了评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