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6)
- 2023(11375)
- 2022(9711)
- 2021(8872)
- 2020(7654)
- 2019(17747)
- 2018(17546)
- 2017(34259)
- 2016(18491)
- 2015(21108)
- 2014(20940)
- 2013(20526)
- 2012(18810)
- 2011(16862)
- 2010(17234)
- 2009(15942)
- 2008(15927)
- 2007(14221)
- 2006(12043)
- 2005(10499)
- 学科
- 济(77611)
- 经济(77538)
- 管理(56839)
- 业(52449)
- 企(43709)
- 企业(43709)
- 方法(40710)
- 数学(36343)
- 数学方法(35742)
- 农(20565)
- 财(20174)
- 中国(18778)
- 业经(16448)
- 贸(14689)
- 贸易(14685)
- 学(14610)
- 易(14281)
- 制(13853)
- 地方(13737)
- 农业(13151)
- 理论(13105)
- 务(12287)
- 财务(12247)
- 财务管理(12216)
- 和(11557)
- 企业财务(11539)
- 技术(11454)
- 环境(11279)
- 银(10679)
- 银行(10657)
- 机构
- 学院(267690)
- 大学(266171)
- 济(110204)
- 经济(107995)
- 管理(107811)
- 理学(94448)
- 理学院(93477)
- 管理学(91675)
- 管理学院(91167)
- 研究(83102)
- 中国(61459)
- 京(54148)
- 科学(51018)
- 财(49963)
- 农(42463)
- 所(41146)
- 财经(40610)
- 业大(39587)
- 中心(39215)
- 江(38656)
- 研究所(37527)
- 经(36862)
- 经济学(34586)
- 农业(33540)
- 范(33455)
- 北京(33292)
- 师范(33128)
- 经济学院(31596)
- 州(31038)
- 财经大学(30323)
- 基金
- 项目(183433)
- 科学(145307)
- 基金(134030)
- 研究(133287)
- 家(116528)
- 国家(115606)
- 科学基金(100168)
- 社会(85892)
- 社会科(81554)
- 社会科学(81529)
- 省(72423)
- 基金项目(70700)
- 自然(64698)
- 自然科(63304)
- 自然科学(63290)
- 教育(62756)
- 自然科学基金(62149)
- 划(60747)
- 资助(54991)
- 编号(54326)
- 成果(43251)
- 重点(41387)
- 部(40954)
- 创(38981)
- 发(38817)
- 课题(36916)
- 创新(36288)
- 国家社会(35788)
- 教育部(35640)
- 科研(35419)
- 期刊
- 济(112705)
- 经济(112705)
- 研究(71777)
- 中国(45904)
- 学报(40200)
- 财(39597)
- 农(38045)
- 管理(37792)
- 科学(37408)
- 大学(30611)
- 学学(28956)
- 教育(27172)
- 农业(25694)
- 技术(24507)
- 融(20402)
- 金融(20402)
- 财经(19864)
- 业经(19691)
- 经济研究(19049)
- 经(17071)
- 问题(15212)
- 统计(15201)
- 业(14387)
- 技术经济(14201)
- 策(14155)
- 商业(13315)
- 图书(13123)
- 版(12775)
- 决策(12552)
- 科技(11934)
共检索到372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朱强
原产地品牌是以地理框架下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所形成的公共品牌,对内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但对外区域优势资源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原产地品牌的形成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良好的原产地品牌具有区域认知趋同光环效应、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区域范围经济效应。原产地品牌光环效应能够给产地内企业品牌和整体区域带来超额溢价、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使区域内企业品牌获得原产地品牌的溢价价值,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基于公共品牌效应影响,分析了原产地品牌塑造的四种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朱强
原产地品牌是以地理框架下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所形成的公共品牌,对内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但对外区域优势资源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原产地品牌的形成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良好的原产地品牌具有区域认知趋同光环效应、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区域范围经济效应。原产地品牌光环效应能够给产地内企业品牌和整体区域带来超额溢价、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使区域内企业品牌获得原产地品牌的溢价价值,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基于公共品牌效应影响,分析了原产地品牌塑造的四种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企业自治型、中心领导型和品牌协会主导型;其次,分析了原产地品牌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对原产地品牌建设和治理作用的博弈过程;最后,给出了原产地品牌治理的若干启示与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华 方向阳
文章从论述高职院校教育品牌的内涵界定入手,引入CBBE模型(基于消费者的品牌权益模型),介绍了该模型的构成要素,并且提出应用CBBE模型塑造高职院校教育品牌的途径,包括构建正确而清晰的高职院校品牌标识、创造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个性品牌内涵、引导积极正面的高职院校教育品牌反应等。
关键词:
CBBE模型 高职院校 品牌塑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钰 程晋石 孙浩
随着海运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海运各主体之间通过横向或纵向协作等方式来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现有文献梳理得知,学者们较多关注海运行业主体的横向协作,却鲜见不同主体之间的纵向合作。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由一个船公司和一个货运代理企业组成的海运服务供应链系统,加入品牌效应,建立了双方集中决策、船公司领导的斯坦伯格博弈以及纳什均衡三种权力结构下的博弈模型。通过比较三种权力结构下的最优解及最优利润,得到如下结论:双方集中决策时,船公司过高的品牌效应可能会对整体利润造成不利影响;船公司领导博弈优于双方同时决策的市场权力结构;船公司的品牌效应较高时反而不利于其自身利润的提高,导...
关键词:
货运代理 运输服务供应链 品牌效应 博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彧 彭鑫
基于人们对科技强国具有刻板印象,探究来自非科技强国的品牌如何从科技创新和消费者思维的角度突破“来源国偏见”。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验证明相比于来源于非科技强国的品牌,来自科技强国的品牌将会让消费者产生更高的再购买意向,而实现科技创新中的技术创新能有效扭转非科技强国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建构思维也将调节消费者固有的来源国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以及消费者层面提出具体的突破路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静
针对我国城市经营的信息过度和模仿雷同现象,需要对城市品牌进行精准化的定位,一定要认清城市品牌所处的运行阶段,把塑造城市品牌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并持续地塑造、建构和维护城市品牌。在城市品牌的经营过程中,要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一方面,注重城市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培育;另一方面,注重企业家精神对城市品牌建构的参与和企业品牌对城市品牌塑造的支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磊 刘蓉洁 朱庆伟
城市品牌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品牌的塑造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应该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塑造体系。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趋势,打造出成功的城市品牌,在对城市品牌的构成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考察城市的各个发展力要素、城市品牌定位、城市C I设计、营销和城市品牌管理构成的城市品牌塑造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海忠 赵平
品牌原产地是国际市场营销领域重要研究议题。在欧、美、日等地区广泛实证和推广 ,但迄今仍缺少对中国市场品牌原产地评价及其对品牌信念及购买的效应的系统研究。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 ,建立了品牌原产地效应的理论模型 ,提出理论关系假设 ,抽取京、沪、穗、渝四市共 10 0 5个成人消费者样本 ,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测量出中国市场对欧、美、日、中四地的原产地评价 ,发现国产品牌形象评分总体上为负面 ,并低于美日品牌 ,但在某些产品类别已显示出相对优势。研究结论证实了品牌原产地对消费者品牌信念和品牌购买意向的显著性作用。本文讨论上述研究结论对中外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借鉴 ,并提出进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小军 窦强
任何社会组织要想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都离不开公共关系传播,高校当然也不例外。社会功能特殊的高校要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必须借助于公关传播这一软平台推动文化、科技、人才等硬实力的展示和发展。本文以公共关系传播为切入点,探索了高校品牌传播之路,以期为高校品牌化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校 品牌塑造 公共关系传播 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东强 刘子洋 程序
重庆市政府正在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但就重庆会展品牌而言,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缺乏特色,主题不明确,知名度不高;缺乏名牌会展和精品会展,竞争力不强。本文从品牌生态系统的特性和功能出发,认为完善各子系统职能,通过构建重庆会展品牌生态系统,引导重庆会展走向品牌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是促进重庆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品牌生态 会展品牌 塑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松
本文基于1991—2013年中国省域数据,使用传统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产业品牌效应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产业集聚存在着空间自相关,与传统计量模型相比,空间计量模型更为适合。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区域产业品牌对本地产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产业集聚不仅受到本地区区域产业品牌的积极影响,还受到周边地区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品牌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大政府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支持力度,引导区域产业品牌向绿色化和高级化发展;以信息化为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指导作用;加强不同地区间区域产业品牌的多层次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促进金融创新,为区域产业品...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鹏 庄贵军 董维维
由于当前市场上品牌名称的繁杂,很多消费者都无法准确区分某些品牌的具体来源地。根据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地存有的困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和购买经历对于中国消费者品牌形象感知和品牌偏好的影响作用,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如下:第一,当境外品牌被误认为是中国本土品牌时,消费者会对该品牌形成较差的品牌形象感知;而当中国本土品牌被误认为是境外品牌时,则发现消费者在品牌形象的感知上与本土认知时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第二,购买经历对本土和境外品牌形象感知及品牌偏好均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蕙馨 吴炜烽
品牌首先是代表商品的一个独特的名字或排他性符号,其基本功能在于市场以及商品的区分和识别,可以从供给、需求两方面来分析。就品牌的供给面而言,品牌具有产权保护、形成差异、建立声誉等作用和功能。品牌供给的主要成本在于商标设计注册费、品牌塑造费用等。从品牌的需求面来看,品牌的存在大幅降低了消费者商品识别中的搜寻成本以及选择成本,而其弊端在于消费者必须要为厂商塑造品牌所花费的费用买单或被品牌所"锁定"。对供需两方面的分析,可以因之决定品牌塑造行为的强度。
关键词:
品牌 品牌塑造 搜寻成本 选择成本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廷有
赞助营销日益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企业如何选取有价值的事件进行赞助,如何从有价值的赞助营销中提升企业品牌的内在价值,是众多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赞助营销为研究对象,分析赞助营销与赞助商品牌的关联因素、关联路径,结合宏观环境和企业特点寻找有效策略,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市场营销 品牌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