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5)
- 2023(7654)
- 2022(6453)
- 2021(6022)
- 2020(5192)
- 2019(11690)
- 2018(11618)
- 2017(21752)
- 2016(12010)
- 2015(13032)
- 2014(13287)
- 2013(12821)
- 2012(12098)
- 2011(11019)
- 2010(11443)
- 2009(10576)
- 2008(10711)
- 2007(10044)
- 2006(8989)
- 2005(8370)
- 学科
- 济(45280)
- 经济(45221)
- 业(34515)
- 管理(33547)
- 企(27540)
- 企业(27540)
- 农(15744)
- 方法(15643)
- 中国(13693)
- 学(13162)
- 财(12256)
- 制(12233)
- 数学(12136)
- 数学方法(11894)
- 业经(10604)
- 农业(10416)
- 理论(10390)
- 体(10379)
- 地方(9382)
- 银(9239)
- 银行(9220)
- 行(8879)
- 融(8623)
- 金融(8615)
- 教育(8251)
- 策(8149)
- 贸(7711)
- 贸易(7705)
- 易(7458)
- 务(7262)
- 机构
- 大学(172564)
- 学院(171104)
- 济(64167)
- 研究(62895)
- 经济(62582)
- 管理(59452)
- 理学(49812)
- 理学院(49133)
- 管理学(48070)
- 管理学院(47698)
- 中国(46578)
- 科学(39068)
- 京(37406)
- 财(33195)
- 农(33142)
- 所(33030)
- 研究所(29803)
- 江(28280)
- 中心(27372)
- 农业(25742)
- 业大(25700)
- 财经(25457)
- 范(25230)
- 师范(24924)
- 北京(23620)
- 经(22968)
- 州(22649)
- 院(22545)
- 省(20852)
- 技术(20091)
- 基金
- 项目(107761)
- 科学(83628)
- 研究(79151)
- 基金(76643)
- 家(67932)
- 国家(67333)
- 科学基金(56037)
- 社会(48458)
- 社会科(45716)
- 社会科学(45700)
- 省(42591)
- 基金项目(39050)
- 教育(37329)
- 划(36296)
- 自然(35769)
- 自然科(34983)
- 自然科学(34970)
- 自然科学基金(34357)
- 编号(32447)
- 资助(31585)
- 成果(28881)
- 重点(25036)
- 课题(24295)
- 部(23533)
- 发(23233)
- 性(22290)
- 创(22074)
- 创新(20558)
- 科研(20300)
- 教育部(19845)
共检索到27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黎虎
由"下吏"与普通农民为主构成的"吏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吏民"一体的社会基层结构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不替,是由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形态不仅要求普通农民而且管理和服务于他们的地方政府属吏和乡里吏员也实行"务本去末"和"地著",亦"吏"亦农;适应这种经济形态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色之一是,君主赖以统治广土众民的"吏"被分别为施政性的"吏"与事务性、劳役性的"吏"两个部分和层次,前者脱离本乡本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后者固着于本乡本土,他们来自于民,复归于民,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是长期保持地缘关系与血缘宗族关系的结合及相互为用,而地缘性的编户制度是"吏民"一体的政治保障,血缘性的...
关键词:
吏民 一体性 社会基层结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筱莉
【史海钩沉】(于成龙)最著在广西罗城,时罗城无城郊,公廨在丛篁深箐间,……平寇盗,垦土设学,民以大安。公子来省,有咸鸭,割其半予之为路菜。人谓之"半鸭知县"。——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卷一【品读】于成龙(1617—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明末清初山西永宁人(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一带)。其父曾在明朝任鸿胪寺基层官吏,以孝义闻名乡里。受其父影响,于成龙自幼研习儒家经典,崇祯年间考中副榜贡生,清初,赴吏部应选,被授予广西罗城知县。后历任知州、按察使、巡抚、总督等职,以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世辉
本文从人类学整体性视角,结合波兰尼的嵌入理论,论述农民组织整体性发展的必然和应然。发展整体性的农民组织,有利于农村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统筹解决,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生活的保护与重建。
关键词:
整体性 农民组织 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松仁 姚枋
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主体性问题就是人在自己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社会中,农民的主体性被包裹在客体性之中而发挥不足。作为农民的存在方式和实践形式,休闲可以促进农民的自我实现,实现农民的自由个性,发展农民的主体属性,实现农民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发展农民的主体性。
关键词:
休闲 农民 主体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绪民 桑爱友
农民主体性是其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是成功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要保证。但由于外部制度保障薄弱和自身素质支撑乏力,我国农民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自主性、自为性不强,选择权不充分,创造性尚未充分显现。增强农民的主体性,应以满足农民需要为切入点,以创新制度为着力点,以提高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点。
关键词:
农民 新农村建设 主体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蒋红斌
道德与经济具有内在一体性,道德内生于经济并具有不容忽视的经济价值。二元思维将道德与经济对立,导致道德的经济价值被遮蔽,道德乱象丛生。审视二元思维下道德与经济的对立,厘清道德的非独立性存在样态,明晰道德与经济的内在一体性,是确立市场经济道德法则,走出当前经济领域道德困境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道德 经济 内在一体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福亚
"米"是《嘉禾吏民田家莂》地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最大,"税米"和"租米"便是其专有名称。《竹简(一)》中"税米"和"租米"的涵义同样如此。完整的《吏民田家莂》有两种组合形式:"吏民田家别莂"加"吏民田家莂顷亩旱熟收米钱布付授吏姓名年月都莂";"吏民田家别莂"加《竹简(一)》中吏民缴纳"税米"、"租米"的简牍,再加"吏民田顷亩收钱布牒"。后一种组合早于前者,嘉禾四、五两年还继续存在着。在这一制度中,"税米"亩租额1.2斛恒定不变,正是其核心和性质的集中体现;"租米"的由高及低和其它方面的变化,只是其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产物。估计这一制度最晚在黄武前期便已出现。
关键词:
税米 租米 吏民田家莂 制度 组合形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绍强
明代官府工匠、民间工匠和农民的身份及负担在前后期是不同的。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广大工匠的斗争下 ,官府工匠所受剥削由明前期的徭役征派逐渐向货币转化 ,且日趋减轻 ;而民间工匠和农民的负担却与官匠相反 ,工商业税收和赋役征派日益加重。这种剥削重点的转移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又是明政府腐败加深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反映。
关键词:
明代 官匠 民匠 农民 身份 负担 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楚建德 崔建华
不同性质的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有差异的。通用性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增速缓慢,使农民收入提高缺乏基础;专用性人力资本水平低下,使农民收入难以较快增长;动力性人力资本缺乏,使农民收入提高内在动力不足;交易性人力资本不足,使农民收入提高不能持续。因此,可采取夯实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通用性人力资本水平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立梅
为吏品格与执法公正是儒法两家思考的重要问题。韩非"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思想,推崇法治的根本意义,强调官吏执法教民的治国理念。睡虎地秦简中出现的两种不同"吏道"思想,以及汉代循吏与酷吏的急剧分化,则揭示了韩非"以法为教"思想的终结。《说苑》儒法结合的"为吏之道"为执法公正提供了坚实的人道基础。
关键词:
为吏品格 以吏为师 循吏 酷吏 儒法结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二震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只有在生产力发展阶段、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文化程度等大体接近的国家之间,才能形成一体化经济集团。按照一般的理解,经济一体化就是指在组成一体化集团的成员国之间逐步消除所有歧视性贸易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阻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应该承认,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组建经济一体化集团,摩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谢芳
王夫之认为治吏"必严",而且必须"严于上吏",同时必须依托于法律、道德、榜样力量三条路径形成强有力的保障制度,并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言放弃的决心和力量。王夫之治吏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启示意义。
关键词:
王夫之 治吏思想 廉政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林英 钟语嫣 何祖峰
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和动力。我国农民的市场经济人角色是从传统小农经济的自然人角色中演进而来,逐渐开放的。从生存理性,转向于经济理性。当前农民市场经济主体性还面临着主体意识缺乏、主体权利支撑缺位、主体地位缺失等困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 市场经济 主体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恩波
略论市场经济与中国农民的基本关系徐恩波市场经济与中国农民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市场经济与农民怎样结合才能更有力地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力这一根本问题,关系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在中国农村的特殊表现形式及其相应的发展道路,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燕英
分析了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改进财政支农支出方式;取消农业税;精简县、乡行政机构。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民收入 农民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