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23)
- 2023(4510)
- 2022(4079)
- 2021(3712)
- 2020(3471)
- 2019(8334)
- 2018(8285)
- 2017(16352)
- 2016(9296)
- 2015(10751)
- 2014(11199)
- 2013(11362)
- 2012(10846)
- 2011(9932)
- 2010(9984)
- 2009(9461)
- 2008(9651)
- 2007(8966)
- 2006(7550)
- 2005(6722)
- 学科
- 济(41602)
- 经济(41565)
- 业(24252)
- 管理(24078)
- 方法(22757)
- 数学(20629)
- 数学方法(20464)
- 企(18744)
- 企业(18744)
- 农(11500)
- 财(10423)
- 学(9855)
- 中国(9253)
- 贸(8395)
- 贸易(8395)
- 易(8146)
- 地方(7895)
- 农业(7459)
- 业经(7142)
- 制(6938)
- 务(6480)
- 财务(6463)
- 财务管理(6442)
- 和(6393)
- 企业财务(6052)
- 银(5779)
- 银行(5740)
- 环境(5540)
- 融(5506)
- 金融(5504)
- 机构
- 大学(143120)
- 学院(141884)
- 济(57822)
- 经济(56558)
- 管理(52410)
- 研究(49001)
- 理学(45167)
- 理学院(44638)
- 管理学(43751)
- 管理学院(43487)
- 中国(36204)
- 科学(32590)
- 农(30744)
- 京(30371)
- 所(26690)
- 财(25762)
- 业大(25144)
- 农业(24754)
- 研究所(24537)
- 中心(22966)
- 江(21830)
- 财经(20795)
- 北京(19007)
- 经(18732)
- 经济学(18236)
- 范(18065)
- 师范(17822)
- 州(17109)
- 院(17105)
- 经济学院(16742)
- 基金
- 项目(93246)
- 科学(71116)
- 基金(66152)
- 研究(64647)
- 家(58810)
- 国家(58350)
- 科学基金(48060)
- 社会(39004)
- 省(37154)
- 社会科(36877)
- 社会科学(36861)
- 基金项目(35446)
- 自然(32196)
- 划(31551)
- 自然科(31387)
- 自然科学(31374)
- 自然科学基金(30819)
- 教育(30046)
- 资助(28021)
- 编号(26598)
- 成果(21861)
- 重点(21429)
- 部(20845)
- 发(20211)
- 创(18798)
- 科研(18755)
- 计划(18631)
- 课题(18327)
- 创新(17677)
- 大学(17244)
共检索到202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少奎 张新辉 杨坤 高泽霞 王卫民
为了解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了厚颌鲂的染色体核型并对其DNA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经Giemsa染色,对厚颌鲂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2n=4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4m+20sm+4st,臂数NF=92,具有1对特大染色体,未发现性染色体。以厚颌鲂外周血细胞为样本,鸡血细胞DNA为标准(2.30pg),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厚颌鲂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厚颌鲂DNA含量为鸡血的1.23倍,绝对含量为2.82pg。
关键词:
厚颌鲂 染色体 核型 DNA含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宾 李福贵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为了解我国主要鳊鲂鱼类细胞遗传学特征,用肾细胞体内培养法分析鳊鲂鱼类染色体核型,并首次测定了广东鲂、三角鲂、长春鳊等的DNA含量。结果显示团头鲂核型为2n=24m+20sm+4st,NF=92,DNA含量为2.66 pg;广东鲂核型为2n=26m+18sm+4st,NF=92,DNA含量为2.57 pg;厚颌鲂核型为2n=26m+18sm+4st,NF=92,DNA含量为2.81 pg;三角鲂核型为2n=24m+20sm+4st,NF=92,DNA含量为2.60 pg;长春鳊核型为2n=26m+22sm,NF=96,DNA含量为2.34 pg。鲂属鱼类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核型存在着趋同性,与长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梦 郑永华 胡文达 唐洪玉 李洪泽 黎学练
以(30±2.3)g/尾的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通过观察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厚颌鲂幼鱼各组织酶活性的影响变化及其休药期。结果显示,在同一浓度下,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肝脏、肌肉和鳃组织SoD活性出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而随着浓度的增加,则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肝脏、肌肉和鳃组织MDa,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厚颌鲂各组织SoD和MDa受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影响最小的是肌肉,其次是鳃、肝脏;通过SoD和MDa变化情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坤 王子健 祝东梅 方礼豹 王卫民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对麦穗鱼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以麦穗鱼外周血细胞为样本,鸡血细胞DNA为标准(2.30pg),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Cell LabQuanta SC流式细胞仪测定了麦穗鱼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结果显示:麦穗鱼染色体数目2n=50,未观察到次缢痕及性染色体,亦未发现有随体,核型公式为18m+22sm+10st,NF=90;麦穗鱼二倍体细胞DNA含量为鸡血对照的1.38倍,绝对含量为3.18pg。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志强 李云 郑凯迪 朱仙珍 刘彪 张磊
利用RT-PCR的方法获得了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NPY基因的编码序列。结果显示:厚颌鲂NPY基因长度为302 bp,包含了NPY基因291 bp的整个开放阅读框,共编码96个氨基酸,其分子量预测值为10987.4,理论等电点为5.72。通过ClustalX软件,将厚颌鲂与21个物种NPY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再结合Blastp分析的结果发现,厚颌鲂NPY氨基酸序列与鲤、中华倒刺鲃、鲫、斑马鱼、岩原鲤等鲤科鱼类的同源性最高,其同源性分别为100%、97%、95%、93%、93%。根据包括厚颌鲂在内的22个物种的NPY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构建进化树,其同源性与各鱼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中 向科翰 邹远超 岳兴建 王永明 覃川杰 谢碧文 王淯 齐泽民
通过向活体白乌鳢(OpniOcepnalus argus)腹腔注射植物血凝素(pHa)和秋水仙素进行短期药物处理后,制备染色体标本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以鸡血细胞Dna含量为标准(2.50 pg),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白乌鳢外周血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表明:(1)白乌鳢的染色体组为2 n=48,核型公式为4 m+22 st+22 t,总臂数nF=52,无性染色体。(2)白乌鳢的Dna含量为鸡血对照的0.59倍,其Dna含量为(1.48±0.04)pg/n。白乌鳢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均显示其具有二倍体特征。依据实验结果推论白乌鳢为乌鳢的白化变异个体。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玉红 李欣 李小菊 周浩 李登文 石建党 张金红 赵立青
对经典生物化学实验项目"动物组织中DNA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实验进行改革。在传统浓盐法提取基因组DNA、二苯胺法检测DNA含量的实验基础上,新增试剂盒方法提取DNA以及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DNA两大现代实验技术内容,对经典实验进行拓展、升级。此外,针对实验中比色杯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精密度和准确性的困扰难题,提出2种简便易行的清洗方法,提高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DNA提取 DNA检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冯文荣 柳淑芳 庄志猛 马骞 苏永全 唐启升
本研究旨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线粒体DNA(mtDNA)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优化。通过质粒标准品的线性化处理、模板DNA的酶切和超声处理、mtDNA和核DNA(nDNA)基因引物的筛选实验,建立半滑舌鳎mtDNA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质粒标准品的构象对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影响较大,线性化的质粒更适合用作标准品;酚-氯仿方法提取的模板DNA适用于mtDNA含量测定,无需进行预处理;用D-loop和ND1这2对引物所得的拷贝数较小且结果一致,适用于mtDNA拷贝数的测定;以不同核基因为参照所得的mtDNA含量可能存在差异,当以单...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谢程亮 马家海 张华伟 陆勤勤 许璞 黄健 宋武林
按照国标GB19643-2005《藻类制品卫生标准》中测定无机砷的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HG-AFS)对来自我国福建、江苏以及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紫菜样品中的无机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使用HG-AFS法测定的紫菜样品无机砷含量均明显超过该标准中规定的无机砷限量值;在不同的酸度3%、8%、20%,添加还原剂或不添加还原剂的条件下对二甲基砷(DMA)产生氢化物的效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HG-AFS法的测定条件下,DMA产生氢化物的效率可达到34.4%。根据实验结果认为使用HG-AFS法测定的紫菜样品无机砷含量超标的原因是按照HG-AFS法的前处理方法处理紫菜样品后,提取液中含有的砷糖降解物二...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紫菜 无机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文静 王剑伟 谭德清 但胜国
以人工繁殖所得的仔鱼为材料,观察了厚颌鲂胚后发育过程,对各个发育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厚颌鲂胚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2个阶段16个时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4.78±1.12)mm,肌节数43对。孵出后115.5h卵黄吸尽,仔鱼完全依赖于外源性营养,进入晚期仔鱼阶段,此时仔鱼全长(7.11±0.90)mm。发育至47d时开始出现鳞片,标志着进入了幼鱼阶段,此时全长(19.75±3.71)mm。在22.2~25.0℃条件下经过68d的发育,全长(31.82±3.87)mm的鱼苗,鳞片出齐,基本具备成鱼特征。在胚后发育过程中,鱼体长度生长、鱼体长度性状间的比例关系并不相同,其中,孵出期的生长...
关键词:
厚颌鲂 胚后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文静 王剑伟 谢从新 谭德清
以鳞片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对龙溪河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种群开展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轮特征显著,可用于年龄鉴定,3~4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时间。种群由0~7龄共8个龄组组成,以低龄个体为主,1~3龄个体占83.14%,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30~250 mm间(77.71%)。体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50~250 g(64.33%)。群体总性比为♀∶♂=1∶1.03,符合1∶1理论比值。体长和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因此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相...
关键词:
厚颌鲂 特有鱼类 年龄 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殷文健 顾若波 周国勤 茆健强 徐钢春
本实验以鸡(Gallussp.)红细胞DNA含量(2.5pg/N)为标准对照,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龙池鲫鱼的红细胞核DNA含量、采用T型标技术标记了2倍体与3倍体龙池鲫鱼并研究了2倍体与3倍体龙池鲫鱼的形态特征,为阐明龙池鲫鱼的遗传背景及资源增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实验检测的265尾龙池鲫鱼中,42尾龙池鲫鱼样品红细胞核的相对DNA含量接近76,占15.85%,223尾样品接近110,占群体数的84.15%;二倍体龙池鲫鱼的DNA含量为3.96pg/N,三倍体龙池鲫鱼的DNA含量为5.38pg/N。龙池鲫鱼是由二倍体和三倍体两种类型的鱼组成的混合群体;侧线鳞数量可作为二倍体龙池鲫鱼与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钢春 殷文健 顾若波 周国勤 茆健强
以鸡(Gallus sp.)红细胞DNA含量(2.5 pg/N)为标准对照,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龙池鲫(Carassius auratus in Long Lake)的红细胞核DNA含量,采用T型标技术标记了2倍体与3倍体龙池鲫并研究了2倍体与3倍体龙池鲫的形态特征,为阐明龙池鲫的遗传背景及资源增殖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实验检测的265尾龙池鲫中,42尾龙池鲫样品红细胞核的相对DNA含量接近76,占15.85%,223尾样品接近110,占群体数的84.15%;二倍体龙池鲫的DNA含量为3.83 pg/N,三倍体龙池鲫的DNA含量为5.38 pg/N。龙池鲫是由二倍体和三倍体两种类型的鱼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秋菊 刘丽娜 彭健 孙智达 蒋思文
【目的】测定纯种大白猪(LW)、长白猪(L)、梅山猪(M)及其LW×L、L×LW、LW×M和M×LW等杂种猪血液和肌肉组织DNA甲基化含量,比较亲本与杂种DNA甲基化含量的差异,为揭示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和肌肉组织中甲基化含量。【结果】163份肌肉组织DNA样平均甲基化含量为16.92%,182份血液样平均甲基化含量为6.49%,两者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血液中DNA甲基化含量均低于10%,L×LW杂交猪最高,达到了9.93%,而长白猪最低,仅为2.97%;大白猪和长白猪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大白猪和梅山猪之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DNA甲基化 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玉萍 李应金 赵立红 刘亚丽 夏振远
为了提高土壤样品中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研究了连续流动法在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回收率、精确度进行了试验,并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微波消解,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较理想,连续流动法在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及方法稳定性上具备优势。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全磷在0.06%~2.28%、全钾在0.03%~1.66%;全磷、全钾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5 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105.2%;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方法为土...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法 全磷 全钾 土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