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3)
2023(3439)
2022(3045)
2021(2798)
2020(2457)
2019(5493)
2018(5359)
2017(9951)
2016(5558)
2015(6337)
2014(6388)
2013(6178)
2012(5563)
2011(5142)
2010(5132)
2009(4701)
2008(4324)
2007(3836)
2006(3360)
2005(2914)
作者
(18616)
(15807)
(15612)
(14703)
(9877)
(7688)
(7030)
(6288)
(5861)
(5599)
(5412)
(5305)
(5061)
(4982)
(4919)
(4861)
(4829)
(4763)
(4616)
(4436)
(3981)
(3883)
(3802)
(3629)
(3489)
(3465)
(3425)
(3398)
(3208)
(3192)
学科
(22310)
经济(22300)
管理(15975)
(14904)
方法(12867)
(12311)
企业(12311)
数学(11604)
数学方法(11490)
(6468)
(5804)
中国(4811)
(4645)
业经(4346)
环境(4175)
农业(3963)
技术(3748)
(3670)
(3498)
贸易(3496)
地方(3430)
(3386)
理论(3351)
(3213)
(3102)
银行(3070)
(3039)
财务(3027)
财务管理(3023)
(2995)
机构
大学(83249)
学院(82313)
(31467)
管理(31306)
经济(30823)
研究(29755)
理学(27734)
理学院(27357)
管理学(26728)
管理学院(26590)
中国(21847)
科学(21847)
(19672)
(18270)
业大(17120)
(16281)
农业(15894)
研究所(15391)
中心(13688)
(12517)
(12239)
北京(11159)
农业大学(11012)
(10772)
财经(10466)
(10383)
师范(10173)
(10130)
科学院(9846)
(9636)
基金
项目(62349)
科学(48974)
基金(46462)
(43212)
国家(42907)
研究(39030)
科学基金(36069)
自然(26273)
自然科(25673)
自然科学(25667)
自然科学基金(25226)
基金项目(25148)
(24442)
社会(24418)
社会科(23297)
社会科学(23291)
(21483)
资助(19408)
教育(18271)
重点(14785)
编号(14198)
计划(13952)
(13337)
(12871)
(12739)
科研(12511)
科技(12504)
创新(12114)
教育部(10823)
大学(10719)
期刊
(29489)
经济(29489)
研究(19463)
学报(19086)
科学(16645)
(16197)
中国(15448)
大学(13521)
学学(12947)
农业(11197)
管理(11125)
(9366)
技术(7329)
(6473)
教育(6163)
资源(6068)
业大(5743)
(5492)
金融(5492)
财经(4974)
经济研究(4908)
科技(4776)
林业(4755)
(4714)
农业大学(4654)
统计(4429)
业经(4385)
(4301)
技术经济(4240)
(4219)
共检索到113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范慧慧  申展  黎祖尧  张艳华  李应兰  李苑  孙娅东  
为了揭示厚竹孕笋成竹过程中竹鞭系统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探索内源激素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对厚竹孕笋成竹的调控作用。采集厚竹笋芽萌动期、竹笋速生期和新竹长成期竹鞭的鞭节间、鞭节、鞭根和鞭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质量分数,分析4种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动态变化及各种激素间的比值。结果表明:厚竹在孕笋成竹过程中,竹鞭系统4个器官中各个时期均是IAA和AB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GA和ZR,新竹长成期鞭根中IA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ABA,鞭节中AB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IAA。同一发育期仅竹笋快速生长期鞭节间的G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鞭根;同一器官中各种内源激素的绝对质量分数排序在不同发育期不同。随着竹林系统生长中心的转移,竹鞭系统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会发生相应变化,但不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不同。相同发育期内不同器官中各种内源激素所占的质量份数差异较小,但同一器官中相同的内源激素比值在不同发育期之间却差异较大。从孕笋到成竹,4种器官中ZR/GA值均逐渐增大且差异显著,笋芽膨大期鞭芽中ZR/IAA值显著偏低,鞭节间、鞭根和鞭芽中GA/IAA值显著高于新竹长成期。综合分析得知:不同的内源激素对厚竹生长发育的影响和调控作用不同,内源激素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较大,其中ZR和GA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影响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应兰  申展  张艳华  李苑  孙娅东  黎祖尧  
为了研究厚竹群落在孕笋成竹期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内源激素及其相互作用对厚竹孕笋成竹的影响,采集不同时期的竹鞭、竹笋和母竹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的质量分数,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表明:厚竹群落中IAA和AB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ZR和GA,但IAA和ABA之间及GA和ZR之间的差异因生长系统及发育期不同而程度不同。笋芽膨大期,竹鞭、竹笋和母竹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均是ABA> IAA> GA> ZR,竹鞭中促进生长类激素偏高,ABA显著偏低,冬笋中ZR和GA质量分数占内源激素总质量分数的比例显著高于竹鞭和母竹。竹笋生长期,竹鞭和母竹中是ABA>IAA> ZR> GA,春笋中是IAA> ABA> ZR> GA;春笋中的ZR质量分数及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竹鞭,ABA的质量分数及所占比例显著低于竹鞭,GA/IAA值显著高于母竹;母竹中的内源激素总量明显偏多,并且是促进生长类激素比例较高,ZR/GA值显著高于竹鞭。新竹长成期,3个生长系统中均是ABA> IAA> ZR> GA;母竹中IAA质量分数显著偏低,ABA质量分数显著偏高。在孕笋成竹过程中,母竹和竹鞭中的IAA和ABA动态变化规律刚好相反。在新竹个体发育中,GA/ABA和GA/IAA值逐渐降低,其他激素间的比值均呈抛物线变化。综合分析得出:厚竹群落中IAA和ABA的质量分数显著偏高;在孕笋成竹过程中,不同生长系统及不同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不同;内源激素及相互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对孕笋成竹有显著调控作用,相对较高的IAA和ZR质量分数可能是竹壁增厚的原因之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黎祖尧  张艳华  张雷  李苑  孙娅东  
为了揭示厚竹Phyllostachys edulis‘Pachyloen’在孕笋成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探索内源激素对厚竹孕笋成竹的调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潜伏芽(鞭芽)、笋芽、冬笋、春笋和新竹中的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质量分数,并分析差异性。结果表明:厚竹中IAA和ABA质量分数显著高于GA_3和ZR。笋芽膨大期同种内源激素及内源激素总量在潜伏芽、笋芽和冬笋之间差异不显著。竹笋快速生长期,春笋笋箨中的IAA和ZR显著高于潜伏芽,IAA,ABA和ZR显著高于笋肉,笋肉中ABA显著低于潜伏芽。新竹长成后,竹枝和竹叶中内源激素质量分数表现为ABA>IAA>ZR>GA_3,而竹秆和蔸根中则为IAA>ABA>ZR>GA_3。孕笋成竹过程中,不同内源激素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不同,其中孕笋过程中IAA,ABA和GA_3,ZR/IAA,ZR/GA_3和GA_3/IAA变化显著,成竹过程中IAA,ABA,ZR/ABA,ZR/IAA,GA_3/IAA和ZR/GA_3变化显著。内源激素的种类、质量分数及相互间的协调或拮抗作用对厚竹的孕笋成竹具有重要的促进或调控功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金爱武  张卓文  
在竹鞭侧芽分化过程中,脱落酸仅在秋末冬初已分化的侧芽即将进入冬季休眠前出现痕迹。赤霉酸和玉米素含量均为分化前期高,分化后期低。侧芽无论在早春、夏季还是在秋末冬初分化皆遵循这一规律。不同鞭龄的侧芽分化时,随鞭龄的增大赤霉酸呈上升趋势,玉米素则呈下降趋势。夏季分化的侧芽,上述两种激素含量均高于秋末冬初和早春分化的侧芽。吲哚乙酸含量随分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加,随鞭龄和分化季节而变化,与赤霉酸含量变化相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坚钦  刘力  章滨森  裘丽珍  
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了雷竹 (Phyllostachyspraecox)地下鞭侧芽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在 1a生鞭中生长促进激素 (IAA ,ZT ,iPA)具相似的月波动规律 ,而与ABA变化规律相反 ;未覆盖 1a生鞭梢部侧芽的生长促进激素 3月份快速增长 ,比其基部侧芽早 1个月形成高峰值 ;覆盖后 1a生鞭基部侧芽同样比对照基部早 1个月形成生长促进激素。 7月份 ,ZT、iPA在 1a生鞭侧芽内含量较低 ,IAA则相对较高 ,ABA在鞭基部侧芽具较高的含量 ,而在鞭梢部具较低的含量。因此 ,生长素 脱落酸与芽的萌动有关 ,产鞭与产笋则与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有关。并探讨了覆盖提早出笋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楼一平  吴良如  刘耀荣  
微肥、激素对竹鞭笋芽萌发的影响*楼一平吴良如刘耀荣关键词竹鞭微肥激素鞭芽萌发激素、微肥和稀土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以促进植物生长[1~4]。万兆良[5]研究了稀土对水稻(OryzasativaL.)的根系活力的影响。马瑞昌等[6]报道了稀土对种子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毛达民  陆媛媛  郑林水  李(石玄)川  吴礼栋  
研究挖掘鞭笋8 a后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笋材两用林基地中竹鞭的鞭径、节间长、岔鞭数量和跳鞭等情况,旨在为鞭笋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①岔鞭鞭径比主鞭鞭径减少0.10 cm。②挖鞭笋比不挖鞭笋试验之间的竹鞭整体鞭径平均增加0.30 cm。③不同母竹年龄(1,2,3度)的主鞭鞭径大小,挖掘鞭笋的比不挖鞭笋的增加了0.30~0.70 cm。④挖鞭笋比不挖鞭笋之间的平均竹鞭节间长度增加0.31 cm。⑤岔鞭的条数平均增加2条。t=6.006>t0.01=3.355,存在极显著差异。⑥挖鞭笋后的样地中没有找到跳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波  赵君全  王孝娣  史祥宾  王宝亮  郑晓翠  刘凤之  
【目的】通过研究花芽分化进程中葡萄新梢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明确激素对设施促早栽培葡萄花芽孕育的影响,为解决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隔年结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贝达嫁接的‘京蜜’(V.vinifera cv.Jingmi,耐弱光品种,在日光温室促早栽培条件下不需采取任何措施即可连年丰产)与‘夏黑’(V.vinifera-V.labrusca cv.Summer Black,非耐弱光品种,在日光温室促早栽培条件下需采取更新修剪措施方能连年丰产)为试材,进行设施促早栽培(‘京蜜’和‘夏黑’)和露地栽培(‘夏黑’)处理。采集基部第1节粗度大于0.5 cm的葡萄新梢,选取其上2—3节冬芽主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邱尔发  陈礼光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 1~ 6年生毛竹笋期的竹叶、竹秆、竹鞭和当年正常生长的竹笋中IAA、GA3、KT、ABA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促进植物生长或细胞分裂的IAA、GA3和KT都是大年竹株含量高 ,小年竹株含量低。竹株中IAA的含量随年龄增大而下降 ,抑制植物生长的ABA在竹叶、竹秆中的含量则大年低小年高。 4种内源激素以叶部含量较高 ,GA3的含量分布规律是叶 >鞭 >秆 ,KT为鞭 >叶 >秆 ,IAA和ABA都是叶 >秆 >鞭。吲哚乙酸在竹叶中的含量呈向基性增加 ,而脱落酸在竹叶、竹秆中的含量呈向基性减少。生长在同一鞭系上的各株竹子及其所连竹鞭代谢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子武  江志标  陈双林  许波  叶生月  李明良  
部分竹种的幼嫩鞭梢可以食用,生产中称为鞭笋。鞭笋营养丰富,是群众喜爱的绿色森林食品和时令蔬菜,特别是在夏秋季鲜笋供应淡季,质优、味美的鞭笋既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也能切实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目前生产鞭笋的竹种很少,主要是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 Le-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尚  马履一  段劼  苏曼琳  荣贵纯  苏淑钗  敖妍  
【目的】研究文冠果花期和果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内源激素对其开花、坐果等过程的调控机制,为外源激素喷施等增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文冠果植株为试验材料,分别于花期(花序伸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果期(果实膨大期到成熟期)从树体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采集花朵和果实鲜样,经液氮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时期内可孕花、不孕花及果实种子中的内源激素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核苷素(ZT)的含量。【结果】花期内,文冠果可孕花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星  吴君  李秉钧  李士坤  荣俊冬  陈礼光  何天友  郑郁善  
以笋用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长周期母竹留养模式在福建省漳平市进行试验,以(2 250±100)株·hm~(-2)立竹密度毛竹林为对照组(CK),分别设置(1 365±100)、(1 950±100)、(2 550±100)和(3 150±100)株·hm~(-2)立竹密度毛竹林为A、B、C、D处理组,分析立竹密度对竹鞭数量结构特征、年龄结构特征、鞭芽特征和鞭根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大,毛竹竹鞭的总鞭长、总鞭质量和鞭节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CK平均节间长最大,D处理最小;幼壮龄鞭受立竹密度的影响大于老龄鞭,C处理的幼壮龄鞭总鞭长、总鞭质量、鞭节数和平均节间长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D处理的老龄鞭总鞭长、总鞭质量、鞭节数和平均节间长均最大;总鞭芽数、弱芽数、壮芽数随立竹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趋势;D处理的空节芽数最多,CK最少;毛竹鞭根系活力随立竹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表明C处理最有利于毛竹竹鞭系统的生长繁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自生  
目的研究采后竹笋贮藏期间的木质化机理,探讨采后竹笋内源激素对木质化进程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采收后雷竹笋和毛竹笋为材料,分析了两个品种竹笋在(2±1)°C下贮藏期间内源激素(IAA、GA3、ABA)含量和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雷竹笋和毛竹笋贮藏期间,GA3和IAA含量都逐渐减少,而AB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雷竹笋的GA3、IAA和ABA含量高于毛竹笋的。两个品种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先增加后减少,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导致竹笋组织硬度增加。经相关分析发现,两个品种竹笋的PAL、4CL和POD活性与AB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喜  王绍中  代西梅  尚玉磊  姜丽娜  
1997~ 1999年在大田条件下用ELISA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分蘖特性的小麦品种分蘖发生与分蘖节内源吲哚乙酸 (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 (ZR)和玉米素 (Z)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分蘖特性的小麦品种在分蘖发生过程中其IAA和ZR +Z的动态变化明显不同 ;不同品种的分蘖特性与IAA/ (ZR +Z)比值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春性小麦分蘖初期较高的IAA/ (ZR +Z)比值利于小麦分蘖发生 ,冬性小麦分蘖初期较低的IAA/ (ZR +Z)比值利于小麦分蘖的发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华宏  童再康  廖望仪  毕春晖  楼雄珍  
以香榧Torrega grandis‘Merrillii’雌花芽为材料,研究了芽体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的提取、纯化方法和色谱测定条件。结果发现以石油醚作萃取剂,并结合添加水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过Sep-PakC18小柱处理可达到较好的提纯效果。采用ODS-C18反相柱和Waters 486型紫外检测器。用甲醇-水(体积比为50∶50,用乙酸调节pH为3.0)作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柱温设为25℃,进样量20μL,分离IAA和ABA时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分析GA3时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选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