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6)
2023(12709)
2022(10225)
2021(9163)
2020(7481)
2019(16783)
2018(16084)
2017(31048)
2016(16480)
2015(18071)
2014(17945)
2013(17861)
2012(16651)
2011(14799)
2010(15614)
2009(15004)
2008(14409)
2007(13208)
2006(11979)
2005(11481)
作者
(46781)
(38705)
(38674)
(36290)
(24910)
(18459)
(17520)
(14909)
(14865)
(13949)
(13333)
(12888)
(12731)
(12282)
(12159)
(11932)
(11406)
(11332)
(11133)
(11033)
(9719)
(9577)
(9429)
(8977)
(8775)
(8756)
(8705)
(8688)
(7675)
(7648)
学科
(80420)
经济(80337)
(79617)
(71647)
企业(71647)
管理(62584)
业经(29591)
中国(28631)
方法(27415)
(27091)
金融(27091)
(26704)
(26354)
(24771)
银行(24758)
(24149)
地方(22381)
(20619)
财务(20591)
财务管理(20575)
农业(20395)
企业财务(19617)
数学(19487)
(19449)
数学方法(19379)
技术(17531)
理论(14888)
(14549)
(14339)
(14268)
机构
学院(239237)
大学(230943)
(107393)
经济(105431)
管理(95082)
理学(79853)
研究(79231)
理学院(79092)
管理学(78321)
管理学院(77864)
中国(69816)
(52562)
(49057)
科学(43354)
财经(40506)
(39352)
(39253)
(38594)
中心(37726)
(36606)
研究所(34737)
经济学(32622)
北京(31538)
(31425)
业大(30915)
农业(30262)
财经大学(29695)
经济学院(29429)
(28554)
商学(28230)
基金
项目(146467)
科学(117785)
研究(112563)
基金(106151)
(90002)
国家(89079)
科学基金(78817)
社会(74308)
社会科(70684)
社会科学(70671)
(59739)
基金项目(55675)
教育(49972)
自然(47940)
(47681)
自然科(46852)
自然科学(46845)
自然科学基金(46093)
编号(45231)
资助(42576)
(37584)
成果(36070)
(34794)
(34363)
重点(32797)
(31914)
课题(31831)
发展(31278)
创新(31151)
国家社会(30758)
期刊
(130690)
经济(130690)
研究(77217)
中国(53646)
(44021)
管理(42019)
(40038)
金融(40038)
(38770)
科学(29837)
学报(28498)
农业(26082)
业经(24062)
教育(23891)
大学(23159)
技术(22865)
学学(22046)
财经(21127)
经济研究(20319)
(18270)
问题(16364)
(15725)
技术经济(14386)
现代(12953)
世界(12880)
(12726)
商业(12664)
财会(12294)
国际(12004)
经济管理(11925)
共检索到388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锋  赖炜炜  
声誉资本和声誉风险是企业声誉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上不论学界、行业或监管对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的重视程度均显著提升,然而人们在声誉风险应对的研究过程中,因方法论的差异走向了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根源在于对声誉资本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分歧。本文分析了两个方法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结合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一飞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协同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以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科技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深刻融入金融血脉、铸入金融灵魂。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技创新进行前瞻谋划和系统布局。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推动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取得卓越成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贵新   韩坤宇  
采用2011—2020年北京市16区的金融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北京市16个区的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的金融效率是逐年提高的;各区金融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北京市各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不同的阶段;海淀区受益于金融科技的普遍推广与使用,金融效率水平最高。据此,文章建议北京市各区应根据各自实际的金融发展水平,制定适应于本区的金融发展模式,以更好地促进金融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汝仕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热点话题,但是金融业如何高质量发展目前并不是特别清晰。文章提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应该采取五个标准:创新性、盈利性、服务性、结构性、安全性。创新性标准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标准;盈利性是指金融业效率标准;服务性是指金融业的实体性标准;结构性是指优化市场、行业和金融产品结构;安全性标准是指降低贷款风险和其它金融风险。通过这五个标准的分析,可以得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宏观和微观相统一,目标与结构相统一,自身发展与助推经济相统一;自身结构与自身效率和增长的统一;自身增长与防范风险相统一。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放在与经济的关系中进行考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汝仕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热点话题,但是金融业如何高质量发展目前并不是特别清晰。文章提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应该采取五个标准:创新性、盈利性、服务性、结构性、安全性。创新性标准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标准;盈利性是指金融业效率标准;服务性是指金融业的实体性标准;结构性是指优化市场、行业和金融产品结构;安全性标准是指降低贷款风险和其它金融风险。通过这五个标准的分析,可以得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宏观和微观相统一,目标与结构相统一,自身发展与助推经济相统一;自身结构与自身效率和增长的统一;自身增长与防范风险相统一。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放在与经济的关系中进行考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易纲  
201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金融领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不断加强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持力度,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一是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强化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作用,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二是精准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三箭齐发",即在贷款投放、支持民营企业债券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汪红驹  李原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发展阶段、金融制度等多重因素影响。通过对新兴市场国家和OECD国家(地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行国际比较发现,与新兴市场国家和OECD国家相比,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存在明显波动,20102015年进入快速上升期,2015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明显偏高。但中国金融业增加值的质量并不高,金融业效率较低。今后应通过穿透式监管,打掉我国金融市场中过多的中间融资环节,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控制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提高金融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常建新  
基于2000—2019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资本错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2)资本错配显著降低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资本错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负面影响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3)资本错配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因素,且各地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4)依赖增加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加消费、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镇化水平以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京阳  
2017年开始,内蒙古金融业出现了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增速加速下降;二是实体部门新增贷款创历年新低;三是同业拆借市场相较于全国逆势上行。这些明显的金融特征表明内蒙古金融业出现了"流动性下降"的问题,与之对应是内蒙古经济活力下降、实体经济融资难加剧和金融业经营状况欠佳,这对于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融资和发展制约影响会显得更加突出。因此,面对当前内蒙古金融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制定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国柱  李晓壮  
首先构建了新金融业态风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然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新金融业中四类金融风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最后运用偏态t分布估计重点考察新金融业中重要事件的发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击作用。研究表明:三个期限维度内,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显著,市场风险则为负向影响。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在低分位数下抑制作用显著,在高位数下促进作用显著。当经济处于下行趋势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期望与标准差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偏度呈负相关性。宽松(收紧)的新金融决策虽然在短期内促进(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对中长期的影响效应不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生柳荣  成海波  汤奎  
2021年6月21日,经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审议通过,我国银行业决定对存款定价机制进行改革。本次存款定价改革有助于统一金融市场产品定价标准,增强货币政策精准传导效能,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便于银行主动管理利率风险,并切实保障广大客户合法权益。文章就进一步推进存款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编者按】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是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新时期做好金融工作确定的三项任务。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在可持续运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微观经济,有效维护国有金融资本权益,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财政部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于2021年1月发布《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这是自2009年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制度建立以来的第三次修订完善。本期专题围绕此次修订从以下角度进行阐释和研讨:分析此次修订完善的重要背景和主要思路,详细对比新旧评价办法,明确完善优化的重点内容;新评价办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挑战及商业银行的应对对策;省级财政部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地方法人银行等主体推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落地实践的具体思路及相关建议。希望这些思考与探讨,能够对商业银行顺利实施新绩效评价办法有所助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观富  
主持人语:2021年,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多次强调"高质量发展"。从产业层面来看,高质量发展是指产业布局优化,组织结构合理,不断推进转型升级,并显著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本专题重点阐释了数字金融对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影响,指出数字金融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数字金融具有普惠性和精准性,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遥  刘苏阳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谋划经济工作的根本方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应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