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3)
- 2023(4912)
- 2022(4051)
- 2021(3878)
- 2020(3363)
- 2019(7710)
- 2018(7508)
- 2017(13691)
- 2016(7887)
- 2015(8590)
- 2014(8704)
- 2013(8740)
- 2012(8048)
- 2011(7476)
- 2010(7386)
- 2009(6874)
- 2008(6912)
- 2007(6017)
- 2006(5205)
- 2005(4595)
- 学科
- 济(29852)
- 经济(29826)
- 管理(22606)
- 业(20635)
- 企(17207)
- 企业(17207)
- 方法(15459)
- 数学(13681)
- 数学方法(13472)
- 学(9768)
- 财(7562)
- 中国(7245)
- 农(6995)
- 和(6398)
- 资源(6001)
- 业经(5502)
- 地方(5483)
- 制(5355)
- 环境(5319)
- 务(5270)
- 财务(5255)
- 财务管理(5243)
- 企业财务(5077)
- 技术(5040)
- 理论(4966)
- 农业(4938)
- 银(4483)
- 银行(4449)
- 融(4392)
- 金融(4391)
- 机构
- 大学(115599)
- 学院(113875)
- 研究(42948)
- 管理(41709)
- 济(40993)
- 经济(39989)
- 理学(36171)
- 理学院(35701)
- 管理学(34796)
- 管理学院(34597)
- 科学(31386)
- 中国(30956)
- 农(26873)
- 京(25387)
- 所(24053)
- 研究所(22447)
- 业大(22245)
- 农业(21464)
- 中心(19152)
- 财(18854)
- 江(17134)
- 北京(15876)
- 院(15639)
- 财经(15290)
- 范(15152)
- 省(15118)
- 师范(14923)
- 经(13964)
- 州(13947)
- 科学院(13937)
- 基金
- 项目(83938)
- 科学(64144)
- 基金(60033)
- 家(55857)
- 国家(55438)
- 研究(53614)
- 科学基金(45653)
- 省(33525)
- 社会(32753)
- 自然(32517)
- 自然科(31644)
- 自然科学(31626)
- 基金项目(31604)
- 社会科(31078)
- 社会科学(31065)
- 自然科学基金(31053)
- 划(28774)
- 资助(25762)
- 教育(24543)
- 编号(19923)
- 重点(19757)
- 计划(18356)
- 部(17889)
- 发(17483)
- 科技(17208)
- 创(16599)
- 科研(16595)
- 成果(15808)
- 创新(15675)
- 课题(14518)
共检索到164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谭美 杨志玲 杨旭 程小燕
[目的]对2个回归样地内8个不同种源厚朴幼苗生长适应性进行评价,为厚朴野生资源回归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测幼苗生长性状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评价其回归适应性。[结果]表明:(1)厚朴回归苗木与理想种关联度为0.794 7;(2)1号回归样地(浙江磐安)和2号回归样地(浙江遂昌)与理想种关联度分别为0.774 1和0.815 4;(3)8个回归种源与理想种关联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浙江遂昌>浙江磐安>浙江安吉>福建光泽>杂交幼苗>江西庐山>福建建宁>江西铜鼓种源。[结论]厚朴野外回归幼苗总体长势良好,适应性较好,不同种源、同一种源在不同回归样地内生长差异较大,回归幼苗来源和回归地可能是影响其回归保护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厚朴 回归 苗期性状 适应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玲 杨旭 谭梓峰 舒枭 王洁 檀国印
【目的】掌握厚朴不同种源苗期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及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特征,为厚朴幼苗生产管理和优良种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对15个不同种源及2个种源区厚朴幼苗在苗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并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苗高、地径、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厚朴不同种源间苗高生长节律基本一致,速生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和线性生长持续期最多分别相差21,22和18d,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该时期为幼苗生长的关键期;种源间幼苗地径的线性生长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苗高与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
关键词:
厚朴 种源 苗期 生长模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增金 郑风英 任可 吴佳木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为了解凹叶厚朴不同种源苗期性状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育苗的凹叶厚朴优良种源.以21个种源的凹叶厚朴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并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开展种源试验.结果表明:凹叶厚朴不同种源间的苗期性状除平均根径外,其它性状均有显著差异,苗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67%~48.76%,除地径、总根长和平均根径外其余性状遗传力均达到90%以上;苗高与茎生物量、总生物量、平均根茎、叶总酚含量、茎总酚含量、全株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地径与茎生物量、总根长、叶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年降水量与地径、总根长、平均根径呈显著相关,平均根径与纬度、经度呈显著相关,年日照时数与苗期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初步筛选出适宜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生长的优良种源,即江西九江庐山、浙江杭州淳安、浙江丽水景宁、湖北黄冈蕲春、湖北恩施5个种源.
关键词:
凹叶厚朴 苗期性状 种源 地理变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志玲 杨旭 舒枭 严琳香 谭梓峰 王洁 檀国印 刘毅 俞文仙
研究了15个厚朴种源间生物量变异、分配格局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厚朴种源间总生物量及各指标生物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种源间生物量分配格局有4种类型,其中12个种源生物量分配格局为叶>茎>根;苗高和地径在地点及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基因型对苗高的影响大于环境,环境对地径的影响大于基因型;略阳等7个种源苗高遗传稳定性较好,城固等5个种源的地径遗传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厚朴 种源 生物量 分配格局 遗传稳定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仁祥 黄莺 陆永旭 蒋光华 杨双剑 雷红梅
为了提高烟草单倍体育种中花粉苗的利用效率,采用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对花粉植株染色体倍数性鉴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叶绿体数平均值分别为11.559,20.458,35.056个,差异极显著;通过对叶片进行失水处理,解决了幼嫩叶片不易制片的问题,结合第3,5,8,13,17叶的叶绿体数分布,将鉴定时期提到了移栽前的第5叶,得出了每株只计数1个气孔叶绿体数的一种快速、准确的计数方法——叶绿体数倍性分界法.该方法准确率高达98.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萍 侯万伟 刘玉皎
选用16份不同来源的基因型蚕豆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蚕豆苗期植株形态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指标与蚕豆品种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蚕豆植株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抑制作用明显,并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轻度干旱胁迫下,敏感型蚕豆品种的株高、茎粗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底部叶片干枯,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耐旱和中抗旱型蚕豆品种抑制作用不显著,植株生长良好。重度胁迫下,中抗旱型蚕豆品种胁迫指数小,抗旱系数高,表现出明显的抗旱能力;耐旱型蚕豆品种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也表现出弱抗旱性。3种保护性酶活性整体上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呈现出先升后降的...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蚕豆 植株形态 保护性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旭 杨志玲 雷虓 陈慧 麦静
凹叶厚朴为我国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其较高的药用价值,野生资源遭到无节制的盗砍,造成种群数的衰退和群落残败。调查浙江省遂昌县桂洋林场不同群落野生凹叶厚朴的更新状况,结果表明:凹叶厚朴种群大小级为不典型的"J"型,种群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凹叶厚朴以萌生更新为主,随着群落郁闭度的增加,萌生苗的比例增高,但不同群落平均萌枝数量、平均胸径及株高无显著差异。实生苗随着郁闭度的增加植株呈现变矮、变细的趋势;凹叶厚朴实生和萌生苗在不同群落中年龄结构差异均极大,针阔叶混交林中更新良好,针叶林大量高龄幼苗生长缓慢,且植株不易进入上层空间,常绿阔叶林中存在严重的更新不良现象;各群落中,更新幼苗株高和胸径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亚雄 李向林 袁庆华 万里强 孟芳
【目的】对披碱草属野生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盐性评价,并对其生理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用以发掘和利用具有优良耐盐性状的披碱草野生种质资源,并为利用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苗期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对照(0)、0.4%、0.6%、0.8%和1.0%等5个土壤盐浓度水平,对披碱草属20份野生种质材料的苗期生长参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极差分类进行种质材料的耐盐性排序。测定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供试材料的株高、分蘖、存活率及植株干重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不同材料对盐胁迫的响应有较大差...
关键词:
披碱草 耐盐性 脯氨酸 过氧化物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永福 牛燕芬 任禛 夏体渊 王定康 耿开友
【目的】为探明铁、钼营养对毛苕子苗期根瘤及植株生长生理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曲靖市的毛苕子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在去除铁盐和钼盐的Hoagland’s营养液中分别或同时加入0.01 mmol/L钼酸钠和0.2 mmol/L硫酸亚铁,研究铁、钼营养对毛苕子苗期根瘤及植株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铁、钼营养显著增加了毛苕子根瘤数目和重量,其中单独钼处理效果最好,在播种后的第105天时其根瘤数和根瘤重量分别高于对照近100%和150%;铁、钼营养使毛苕子的茎长度和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根长度和根
关键词:
铁 钼 毛苕子 根瘤 生长生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沙 代剑峰 高琼 刘灏 张华 赵伟 毛建丰 李悦
为了检测高山松在高海拔生境下苗期适应性是否优于其亲本种(油松与云南松),阐明高山松相比于亲本种在其特有的高原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特点,选择了代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遗传变异的多个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对比分析了3个种13个苗期适应性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苗期适应性性状指标在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差异显著,主要变异存在于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并且10月保存率、10月封顶率和二次生长率等性状方差分量大部分居于种间,种内变异稳定,是体现种间苗期适应性差异的重要指标。高山松大多数的适应性指标居于亲本种之间,其出苗率、保存率高于云南松,低于油松;封顶期晚于油松30d左右,而云南松不封顶(2年生苗部分封顶);在苗木生长...
关键词:
高山松 油松 云南松 苗期适应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潘心平 斯金平 刘饶 梅小林
本文分析了厚朴苗木留苗密度与地径、苗高、根系和叶面积等苗木主要生长因子的相关关系,认为厚朴播种育苗的最佳留苗密度为25.7万株/hm ̄2。
关键词:
厚朴 育苗 苗木密度 实生苗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天颖 杨亚琦 田茂再
在带有罚函数的变量选择中,调节参数的选择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但遗憾的是,在大多数文献中,调节参数选择的方法较为模糊,多凭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方法。本文基于含随机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提出分位回归中适应性LASSO调节参数的选择标准惩罚交叉验证准则(PCV),并讨论比较了该准则与其他选择调节参数的准则的效果。通过对不同分位点进行模拟,我们发现当残差ε来自尖峰分布和厚尾分布时,该准则能更好地估计模型参数,尤其对于高分位点和低分位点而言.选取其他分位点时,PCV的效果虽稍逊色于Schwarz信息准则,但明显优于Ak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天颖 杨亚琦 田茂再
在带有罚函数的变量选择中,调节参数的选择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但遗憾的是,在大多数文献中,调节参数选择的方法较为模糊,多凭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方法。本文基于含随机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提出分位回归中适应性LASSO调节参数的选择标准惩罚交叉验证准则(PCV),并讨论比较了该准则与其他选择调节参数的准则的效果。通过对不同分位点进行模拟,我们发现当残差ε来自尖峰分布和厚尾分布时,该准则能更好地估计模型参数,尤其对于高分位点和低分位点而言.选取其他分位点时,PCV的效果虽稍逊色于Schwarz信息准则,但明显优于Akaike信息准则和交叉验证准则。且在选择变量的准确性方面,该准则比Schwarz信息准则、Akaike信息准则等更加有效。文章最后对我国各地区多个宏观经济指标的面板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展示了惩罚交叉验证准则的性能,得到了在不同分位点处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回归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斐鹏 江源 杨艳刚 李俞萍 陶岩
以2007年北京东灵山300株野生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植株形态因子和根资源量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分析与模型模拟等方法对3种典型生境下北柴胡根资源量与地上植株形态因子之间关系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生境类型下,株高和叶片数平均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林地>灌丛>草甸,而分枝数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类型下植株地上形态特征株高、叶片数和分枝数差异性显著;③所选3种模型对根资源量(Y)与株高(x1),叶片数(x2)和分枝数(x3)之间关系模拟效果排序为,广义可加模型(GAM)>广义线性模型(GLM)>多元线性模型(MLM),最优模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筱涵 宋思情 龙丽君 马英姿
【目的】探究凹叶厚朴对铅锌胁迫的耐受性及生理机制,为将凹叶厚朴作为铅锌污染地区生态修复植物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设置不同浓度的铅、锌单一及复合3种胁迫方式处理,分析比较其对铅锌胁迫的光合及生理响应特征。【结果】在Pb~(2+)质量分数高于200 mg·kg~(-1)、Zn~(2+)质量分数高于400 mg·kg~(-1)、Pb~(2+)-Zn~(2+)复合质量分数高于(200+200)mg·kg~(-1)时,凹叶厚朴叶片光合色素合成受到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逐渐下降;单一铅和铅锌复合胁迫下,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同时都伴随着气孔导度的下降和胞间CO_2浓度的上升,表明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凹叶厚朴叶片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因素。当Pb~(2+)质量分数低于600 mg·kg~(-1)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增加;当Zn~(2+)质量分数低于600 mg·kg~(-1)时,抗氧化酶活性均不断上升;当Pb~(2+)-Zn~(2+)复合质量分数低于(300+300)mg·kg~(-1)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AT活性逐渐上升。3种胁迫方式处理下的丙二醛(MDA)含量均随胁迫质量分数增加不断上升,且显著高于对照。随着Pb~(2+)胁迫质量分数的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呈上升趋势,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Pb~(2+)质量分数高于600 mg·kg~(-1)时是降低的,但降低幅度小;Zn~(2+)及Pb~(2+)-Zn~(2+)复合胁迫下,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随胁迫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Zn~(2+)质量分数低于600 mg·kg~(-1),复合质量分数低于(300+300)mg·kg~(-1)时逐渐增大。【结论】在Pb~(2+)、Zn~(2+)质量分数小于600 mg·kg~(-1),Pb~(2+)-Zn~(2+)复合质量分数小于(300+300)mg·kg~(-1)时,凹叶厚朴幼苗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过程来应对铅锌胁迫,在高质量分数铅、锌胁迫下植株仍能生长,表明凹叶厚朴幼苗对铅、锌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