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7)
2023(2480)
2022(2262)
2021(2245)
2020(2176)
2019(3985)
2018(3886)
2017(6635)
2016(4206)
2015(4722)
2014(4532)
2013(4622)
2012(4610)
2011(4330)
2010(4592)
2009(4198)
2008(4356)
2007(3899)
2006(3435)
2005(3117)
作者
(17461)
(14707)
(14466)
(13662)
(9541)
(7344)
(6393)
(5784)
(5703)
(5408)
(5178)
(5056)
(5056)
(5019)
(4833)
(4815)
(4450)
(4365)
(4332)
(4298)
(4129)
(3874)
(3838)
(3435)
(3396)
(3382)
(3316)
(3285)
(3244)
(3179)
学科
(11244)
经济(11224)
(8065)
管理(7276)
(6731)
(5308)
企业(5308)
教育(5156)
方法(5078)
研究(4276)
数学(4167)
(4136)
数学方法(4053)
(3777)
研究生(3528)
(3491)
中国(3119)
(3074)
贸易(3073)
(2998)
理论(2907)
(2767)
制度(2762)
(2643)
水产(2555)
及其(2477)
(2430)
服务(2392)
业经(2360)
(2285)
机构
大学(70563)
学院(66361)
研究(31399)
科学(24621)
(23967)
农业(19605)
中国(19245)
(18588)
(18426)
经济(17731)
研究所(17568)
管理(17256)
业大(17016)
(16195)
理学(15080)
理学院(14683)
管理学(13929)
管理学院(13829)
(13116)
农业大学(12914)
中心(12067)
实验(11867)
(11728)
(11590)
实验室(11509)
(11389)
重点(10966)
(10481)
(10212)
科学院(10024)
基金
项目(48623)
科学(36033)
基金(34582)
(33950)
国家(33706)
研究(27614)
科学基金(26276)
自然(20701)
(20309)
自然科(20236)
自然科学(20219)
自然科学基金(19861)
(18141)
基金项目(17940)
资助(14655)
社会(14465)
教育(13965)
社会科(13532)
社会科学(13526)
计划(13050)
科技(12648)
重点(12304)
(10333)
科研(10290)
专项(10170)
(10056)
(10012)
编号(9736)
(9721)
创新(9538)
期刊
学报(23831)
(21744)
(21680)
经济(21680)
研究(18487)
科学(17717)
中国(17039)
大学(16236)
学学(15605)
农业(14922)
教育(10606)
业大(8144)
(7662)
农业大学(7148)
(6562)
(6243)
(6010)
管理(5612)
自然(4812)
中国农业(4628)
林业(4540)
自然科(4163)
自然科学(4163)
科技(4042)
(3934)
金融(3934)
技术(3630)
农林(3532)
(3532)
财经(3406)
共检索到98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昊东  刘璐  阳宗欣  王月  杨金月  何建瑜  张晓林  何梦岚  严小军  廖智  
为深入了解组蛋白及其衍生肽在贻贝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实验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厚壳贻贝组蛋白H2A和H2B进行微生物胁迫后的表达量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厚壳贻贝组蛋白H2A和H2B基于其N端序列设计的衍生肽段(分别为Coruscusin-I和Coruscusin-II)进行固相化学合成、圆二色性光谱分析以及抑菌活性验证。结果显示,厚壳贻贝组蛋白H2A和H2B在不同组织中,对不同微生物胁迫均产生明显的表达量上调,且在血细胞中表现出对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敏感性,在鳃组织中表现为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敏感性;而在消化腺组织中,H2A对革兰氏阳性菌较为敏感,但H2B对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较为敏感。厚壳贻贝组蛋白衍生肽段Coruscusin-I和Coruscusin-II在非极性溶液中,其螺旋含量明显上升,且二者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但Coruscusin-II对真菌的抑制活性较Coruscusin-I强。进一步的螺旋结构预测结果表明,2种衍生肽序列中碱性氨基酸的种类及分布特征可能是其抑菌活性差异的内在原因。本研究为了解组蛋白及其衍生肽在贻贝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发贻贝组蛋白衍生肽为来源的新型生物抗生素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箫  张亚  刘钰珠  李一峰  BATISTA M F  POWER D  杨金龙  
为探究灿烂弧菌对厚壳贻贝免疫指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用1×10~6、1×10~7、1×10~8个/mL 3个浓度的灿烂弧菌刺激厚壳贻贝,探讨弧菌刺激后厚壳贻贝的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等免疫指标和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灿烂弧菌刺激48 h后,厚壳贻贝足、鳃、消化腺等组织中仅消化腺的NOS活性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且酶活性随初始细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选用消化腺来测定灿烂弧菌刺激后72 h内的免疫指标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灿烂弧菌刺激后,48 h内NOS活性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NO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与NOS显现相同变化趋势。SOD活性在各浓度灿烂弧菌刺激下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而MAD含量在实验组中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淀粉酶活性在实验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各实验组中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灿烂弧菌对厚壳贻贝免疫指标和蛋白酶活性的升高有诱导作用,但对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初步探明了厚壳贻贝对灿烂弧菌的免疫应答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灿烂弧菌和厚壳贻贝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厚壳贻贝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箫  刘钰珠  陈珂  李一峰  杨金龙  
为理解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MyD88)基因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细菌胁迫的响应,本研究克隆了厚壳贻贝MyD88基因(命名为McMyD88-4)cDNA全长序列,其全长3 930 bp,开放阅读框2 607 bp,编码868个氨基酸。其中,13~109位的氨基酸序列为死亡结构域(death domain,DD),347~481位的氨基酸序列为TIR(toll/interleukin-1 receptor)结构域,TIR结构域包含3个高度保守的区域Box 1、Box 2和Box3;McMyD88-4蛋白的空间结构包含6个α螺旋(α-helix)和4个β折叠(β-sheet)。同源性分析显示,McMyD88-4蛋白序列与长牡蛎MyD88最相似,其一致性和相似性分别为60%和77%;其次,与虾夷扇贝、海湾扇贝和菲律宾蛤仔相似度较高,其一致性和相似性分别为40%~51%和58%~67%。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McMyD88-4先与长牡蛎和扇贝聚为一支,然后与黑腹果蝇聚为一支,脊椎动物单独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发现,McMyD88-4基因在厚壳贻贝各组织和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外套膜和鳃中的表达量最高,而血细胞中表达量最低。厚壳贻贝经沙氏弧菌感染后,McMyD88-4基因表达量在免疫相关组织中急剧上升,分别在感染后3和6 h达到峰值,且在消化腺中的上调水平显著高于鳃和外套膜。研究表明,McMyD88-4在厚壳贻贝抵御外界病原体侵染过程中,尤其是弧菌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日昕  刘梅  廖智  鲁涛  武梅  何光源  
厚壳贻贝是我国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水产养殖贝类,对其抗菌肽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厚壳贻贝的免疫机制。为了解厚壳贻贝血清中抗菌肽Mytilin的分子组成和特性,采用多维高效液相色谱对厚壳贻贝血清进行分离纯化,从中获得3种对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肽分子,序列分析表明3种抗菌肽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均属于贻贝抗菌肽Mytilin家族,分别命名为Mytilin-1,Mytilin-2和Mytilin-3。其中,Mytilin-1为3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其分子量为3885.17u,含8个半胱氨酸,形成4对二硫键。根据所测Mytilin-1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菌落PCR方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洪鹏志  章超桦  杨文鸽  郝记明  张静  
对翡翠贻贝肉酶解动物蛋白 (enzymolyticanimalprotein ,EAP)进行的营养特性研究表明 :粗蛋白含量达72 .8% (干基 ) ,蛋白营养价高 ,氨基酸价为 93(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 ) ;且富含赖氨酸、精氨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Glu、Asp、Gly等呈味物质含量丰富 ,是制作营养保健食品或海鲜调味料的理想原料。经动物实验表明 :翡翠贻贝肉EAP剂量为 32 0mg·kg-1体重时 ,对昆明小鼠移植性肿瘤S - 180的抑瘤率可达 5 0 .6 % ,且有增强免疫力的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毋瑾超  汪依凡  方长富  
以贻贝(Mytilus coruscus)为原料制取降血压肽,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探讨了不同酶解条件对其ACE(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抑制活性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其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并利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饲喂试验检测其降血压活性。结果表明,对于P1酶来说,酶量从25-175IU.mL-1,酶解时间从2-7h,随着酶解程度的提高,其ACE抑制率下降;其最高的ACE抑制率为88.08%,对应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量25IU.mL-1,酶解时间2h,pH7.0,酶解温度60℃。此外发现降血压肽的相对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牟嘉仪  胡晓梦  彭莉华  竹攸汀  梁箫  杨金龙  
为研究海洋细菌的运动性在生物被膜形成和贝类附着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marina)野生型菌株和ΔcheW菌株不同时间段的运动性能分析,调查了运动性能不同的细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膜厚、细菌密度以及胞外产物的动态变化,探究了其生物被膜的动态演替对厚壳贻贝附着的影响。研究发现,野生型菌株和ΔcheW菌株在6、12、24、48、72和96 h等不同时间的运动性能差异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廖智  刘梅  王日昕  武梅  杨丽佳  鲁涛  徐田军  石戈  
抗菌肽是贻贝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海洋生物抗菌肽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贻贝抗菌肽家族中,mytilin和myticin是目前贻贝抗菌肽研究中发现成员最多,丰度最高的两个家族,在贻贝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解厚壳贻贝抗菌肽mytilin和myticin的基因组成及其多样性机制,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厚壳贻贝血细胞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以筛选文库,共克隆到8条mytilin的同源cDNA序列和9条myticin的同源cDNA序列,并对其基因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序列比对和变异位点初步分析。上述研究为将来深入研究厚壳贻贝的免疫机制及筛选具有开发价值的抗菌肽分子奠定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箫  刘红雨  杨丽婷  常睿珩  彭莉华  李一峰  杨金龙  
为探讨生物被膜动态演替过程中如何影响海洋无脊椎动物附着,实验选取了对厚壳贻贝附着具有不同诱导活性的弧菌Vibrio cyclitrophicus、V. chagasii和Vibrio sp. 22形成单一生物被膜,观察弧菌动态演替中生物被膜细菌密度、膜厚度和胞外产物等生物学特性变化,探究其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结果显示,弧菌生物被膜动态演替过程中,被膜细菌随着时间推移出现聚集现象,细菌密度和膜厚度也随着时间变化呈先增多后减少。除了Vibrio sp. 22,V. cyclitrophicus和V. chagasii生物被膜细菌密度和膜厚度与稚贝附着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测弧菌生物被膜胞外产物的显微激光共聚焦结果分析发现,胞外多糖随着时间先增多,然后开始下降。相对比而言,胞外蛋白和胞外脂质无显著性变化。因而,胞外多糖变化规律与稚贝在被膜上附着变化相一致,表明胞外多糖是生物被膜动态演替过程中调控厚壳贻贝附着的重要因素。本实验初步探讨了生物被膜动态演替特征及其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对于后续进一步在海区开展生物被膜的动态演替与海洋底栖动物附着相互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对于人工鱼礁礁体生物附着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金龙  于相冰  胡晓梦  贺楚晗  梁箫  
为探讨存在于人工鱼礁表面的海洋细菌与贝类附着之间的互作关系,本实验从自然海域中的人工鱼礁表面上分离了9株海洋细菌,并分别构建单一细菌生物被膜,探索不同细菌种属形成的生物被膜特性与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稚贝附着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9株人工鱼礁表面细菌形成的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诱导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esoflavibacter sp.2对稚贝附着的诱导活性最高,Phaeobacter sp.2的诱导活性最低。Sutcliffiella sp.1和Jeotgalibacillus sp.1的细菌密度与诱导活性呈显著正相关,Cytobacillus sp.1和Phaeobacter sp.2的细菌密度与诱导活性呈显著负相关。通过比较分析Mesoflavibacter sp.2和Phaeobacter sp.2生物被膜的蛋白质及多糖含量发现,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诱导活性与多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人工鱼礁表面细菌形成的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为后续在自然海区进一步开展人工鱼礁表面生物被膜与海洋无脊椎动物附着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理论研究意义,同时对于人工鱼礁表面海洋生物附着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陈瑞盛  
2001年3~9月在青岛海区自然养殖状态下,利用沉积物收集器测定厚壳贻贝(Mytiluscrassitesta)的生物沉积及其对物质的输运,并采用灰分比例法计算厚壳贻贝的同化率。结果显示,厚壳贻贝的同化率分别为:小个体(壳长42~49mm)43 2%~59 9%、中等个体(壳长54~60mm)41 3%~56 1%、大个体(壳长65~74mm)47 6%~53 5%,平均值分别为51 6%、49 5%和52 5%。厚壳贻贝通过生物沉积作用加速海洋中颗粒物质的沉积,生物沉积率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小个体[(42 3±4 4)~(77 9±10 8)]mg·ind-1·d-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俊杰  张显  郭行磐  陈芋如  沈和定  丁德文  杨金龙  
为探讨厚壳贻贝稚贝对自然微生物膜中海洋细菌的附着行为反应,研究了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与硅烷基化附着基表面、微生物膜密度以及细菌种属系统发育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所测海洋细菌均能显著促进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其中Staphylococcus sp.1和Cobetia sp.1表现出较低诱导活性,且这两株细菌形成的微生物膜密度与稚贝附着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其他7株海洋细菌均表现出中等程度诱导活性,且所形成的微生物膜密度与稚贝附着率之间呈显著相关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测海洋细菌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诱导活性与细菌种属无关。研究表明,硅烷基化表面的海洋附着细菌对厚壳贻贝附着有着显著性促进作用,本研究将为后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闻婧   陈传悦   梁泽玮   廖智   严小军   张晓林  
为探究贻贝在饥饿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分子适应机制,本研究以2龄厚壳贻贝为对象,开展了正常投喂(对照组)和饥饿处理(饥饿组)条件下的存活率统计、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以及性腺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厚壳贻贝在90 d的饥饿处理下存活率高达86%;饥饿胁迫下贻贝性腺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显著增加,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均显著降低。通过Illumina Hiseq ×1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对照组和饥饿组厚壳贻贝性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31 596 762和26 810 506个在其基因组上具有唯一注释的有效数据,并筛选出4 13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 082个上调和2 048个下调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在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器组织以及酶活性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DNA复制、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等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代谢通路上。研究表明,贻贝在饥饿下通过降低细胞的能量代谢以及减缓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来维持饥饿胁迫下的生存。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厚壳贻贝在饥饿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和分子调控机制,为今后深入解析贻贝应对饥饿胁迫的分子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揭示其适应饥饿胁迫的能量利用和再分配以及生理对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宏  吴锦艳  尹双辉  尚佑军  郑海学  刘湘涛  
鉴于猪瘟病毒不能使家兔发病,但能使之产生免疫原性,而且猪瘟兔化弱度苗能在兔体的定型热反应。本研究选用家兔为试验模型,将自制的亚单位疫苗用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家兔,持续一定的免疫周期后,用猪瘟活疫苗(II)攻击免疫及对照试验家兔。根据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阻断ELISA及攻毒保护试验对所制备的抗原进行了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免疫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而且能保护免疫家兔为4/4。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以期该疫苗能为猪瘟的防治做出贡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江立  陈廷荣  穆淑梅  张晗  康现江  
精子发生是指由精原细胞发育为成熟精子的过程。在大多数的物种中,此过程涉及到与DNA结合的碱性蛋白的变化。体细胞类型的组蛋白全部或者部分被过渡蛋白替代,随后又被碱性更强的鱼精蛋白替代,伴随蛋白的逐级替换,此类动物精子核为浓缩的,染色质包装紧密。中华绒螯蟹的精子染色质呈松散的结构,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利用PCR技术克隆了中华绒螯蟹组蛋白H2A基因的编码区,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荧光检测了组蛋白H2A在精子发生中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组蛋白H2A基因编码区为369 bp,编码12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3.1 ku。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H2A与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的同源性极高,均为99.19%。免疫荧光显示,H2A存在于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的整个过程,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的H2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有表达,在精细胞和成熟的精子中的H2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华绒螯蟹成熟精子核内组蛋白H2A的保留可能与其非浓缩核有一定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