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7)
- 2023(10535)
- 2022(8839)
- 2021(8004)
- 2020(7011)
- 2019(16249)
- 2018(16374)
- 2017(32147)
- 2016(17916)
- 2015(20633)
- 2014(21111)
- 2013(20718)
- 2012(19145)
- 2011(17201)
- 2010(17594)
- 2009(16748)
- 2008(16878)
- 2007(15699)
- 2006(14001)
- 2005(12784)
- 学科
- 济(80850)
- 经济(80689)
- 管理(52536)
- 业(49160)
- 企(40607)
- 企业(40607)
- 方法(38943)
- 数学(33069)
- 数学方法(32540)
- 农(23145)
- 中国(21989)
- 财(19795)
- 业经(18266)
- 学(16894)
- 地方(15893)
- 制(14760)
- 农业(14758)
- 环境(14753)
- 理论(14125)
- 和(13998)
- 贸(13237)
- 贸易(13232)
- 易(12826)
- 务(12108)
- 财务(12059)
- 财务管理(12027)
- 划(11782)
- 银(11500)
- 银行(11475)
- 企业财务(11364)
- 机构
- 大学(266052)
- 学院(265194)
- 济(108955)
- 经济(106560)
- 管理(100464)
- 研究(90093)
- 理学(86046)
- 理学院(85091)
- 管理学(83192)
- 管理学院(82723)
- 中国(68652)
- 京(56771)
- 科学(56295)
- 财(50478)
- 所(47174)
- 农(46566)
- 研究所(42504)
- 中心(41969)
- 江(41636)
- 业大(40044)
- 财经(39826)
- 农业(36372)
- 北京(36084)
- 经(35836)
- 范(35653)
- 师范(35322)
- 经济学(33419)
- 州(33064)
- 院(31540)
- 经济学院(30153)
- 基金
- 项目(170983)
- 科学(134085)
- 研究(123841)
- 基金(123245)
- 家(106966)
- 国家(106088)
- 科学基金(90593)
- 社会(79561)
- 社会科(74365)
- 社会科学(74339)
- 省(67803)
- 基金项目(64589)
- 自然(58180)
- 教育(57841)
- 自然科(56826)
- 自然科学(56812)
- 划(56799)
- 自然科学基金(55760)
- 资助(51626)
- 编号(51036)
- 成果(42404)
- 重点(38927)
- 部(37877)
- 发(36891)
- 课题(35614)
- 创(34582)
- 科研(33188)
- 创新(32301)
- 教育部(32292)
- 国家社会(32209)
共检索到399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文军 李蜀庆
由于工业化造成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经济的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但是由于压缩型工业化国家进行工业化的背景和条件不同,环境问题表现出与传统工业国家不同的形态,存在着多样性和复合性,因此,在应用循环经济理论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时应注意发展中国家的压缩型特征,各国应根据基本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生态经济的循环道路。
关键词:
压缩型工业化 循环经济 环境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玲丽 许宁
中国农村工业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正在朝着和谐社会中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深蒂固,农业一直以来是为城市工业服务的,农村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状况使得农村工业化发展出现诸多与和谐社会要求不符的问题。针对这些不和谐因素,我们要认识到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走科技含量高、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颛慧琳 耑健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社会自身的客观需求决定了对保险的需求 ,而保险本身的特性又决定了保险在解决我国老龄问题中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对社会、家庭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曼琳
关注小康问题最难于回避的是社会差距问题。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的新阶段 ,如何防止由于社会差距的原因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稳定问题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忽视社会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尤其是忽略地区差距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深刻影响 ,那么中国社会的小康目标将显得底气不足、苍白无力。因此 ,客观地分析并适时地找到相应的对策成为我们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性觉醒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社会差距 政治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树安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依法维护农民的权益 ,保护农民的利益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是“二元”结构的矛盾。“二元”结构的核心是工业化迅速而城市化滞后。“二元”矛盾不是趋向于缓解 ,而是趋向于加剧。这说明“三农”问题将更趋严重 ,不能靠局部性 ,临时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只有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促进城市的生产因素向农村流动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市化步伐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才是根本途径。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三农 解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平欲晓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社会正从生产社会走向符号主导的消费社会。消费社会中,自然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和功用性加深了人们对资源的欲望和索取,导致生态环境陷入困境,人类也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本文描述了消费社会中面临的生态困境,认为消费过程中技术理性的滥用、资本的利益驱动、消费文化的传播、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是产生生态困境的深层原因,提出应从生态价值观转变和生态消费的公众参与方面消除生态困境,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消费社会 生态环境 困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科翔 周雄飞
在人情社会中,制度安排要适应文化环境。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自发性、非强制性和广泛性特征体现了这种制度安排在自发形成过程中社会伦理文化的决定性作用。正式制度安排具有强制性,但是,也必须与文化环境兼容,否则这种制度安排就将是无效的,或者是不可持续的。本文基于行为互动的博弈方法,以监考制度为例,以说明人情与制度的冲突,以及如何设计制度以实现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兼容,制度与人情兼容问题。
关键词:
人情与制度冲突 机制设计 激励兼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博 金淑婷 陈兴鹏 石培基 达福文 庞家幸
以封建社会中国城市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相关计量地理学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初步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1整个研究时段内中国城市空间分布均处于凝聚状态;2中国城市具有向东南沿江沿海地区不断分散的趋势,尤其在宋朝时期,基本形成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两大高阶城市热点区;3封建社会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通过构造不同分维函数发现,中国城市空间分形正趋于不断完善,其整体具有明显分散的趋势,但局部地区集聚特征显著;4封建社会城市设置相对集中于地形平坦、气候适中而且靠近河流的地区。
关键词:
空间结构 计量分析 城市 封建社会 中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保建云
权钱交易不仅激励权力出租者的扩权和护权行为,使掌权者围绕公共权力配置与权力租金分配形成官僚同盟与竞争型官僚集团,还会导致社会公众的逃避权力控制和反抗权力行为与现象的发生;分权、充分信息与竞争性官僚市场构建是治理权钱交易与官员腐败的关键。
关键词:
权力出租者 寻租 权钱交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训
经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经济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保障、积蓄、平和、推动、支持、润滑、调节、引导等不同的作用。同样,社会和谐可以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科学地、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经济和谐 社会和谐 角色承担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康之
在工业社会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行动目标与目的间呈现出辩证关系。总的说来,目标是目的的具象化。一个目的可以通过多个目标来加以体现,而多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意味着逼近了目的。目的是包含在目标之中的,也存在于朝着目标行动的过程中,而行动目标必须在合乎科学理性、技术理性的意义上具有合理性。组织是行动者,一切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都是通过以组织形式出现的行动而实现的。工业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官僚制组织,而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适切的行动者是合作制组织。官僚制组织总是基于目标开展行动,除了组织的领导者,几乎没有人关注组织的目的。合作制组织不同,行动基本环境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它无法确立目标,但它始终贯彻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目的,直接地基于目的而承担任务和开展行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迎生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给现代社会婚姻家庭关系所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是离婚问题日益突出,离婚率趋向上升。究其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社会由家庭所承担的各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如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性生活功能、生育功能、抚育功能、情感功能、娱乐功能、赡养功能等,在现代社会逐渐外移、淡化或社会化,夫妇共同的责任与义务随之削弱,从而导致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传统纽带愈益松弛乃至消失。 第二,现代社会成员社会流动性强,人们活动的空间大大拓宽,选择的自由度大大增强;但同时也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1)现代社会不同地区、职业乃至不同国别之间的横向流动的增加,使人们接触面扩大,在婚姻家庭关系上重新选择的可能性增多;现代社会阶层体系日益开放,人们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上升,这种变化同时伴随着个人身份、地位、声望的升降,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可能难以维系而要作出相应的调整。(2)由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宪恩 王寒凝 夏菁 赵婧辰 段海燕
国家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征因各国工业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典型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趋势,可为其他国家未来工业化进程中实现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美国、日本等8个典型国家为例,运用修正后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其1961-2011年的国家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1年期间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工业化完成国家经历了完整的工业化进程,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呈现明显的"U"型变化趋势,而美国、法国等后工业化国家因处于后工业化阶段而处于"U"型曲线右侧的上升阶段,埃及、马来西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