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2)
- 2023(6004)
- 2022(4862)
- 2021(4501)
- 2020(3694)
- 2019(7881)
- 2018(7313)
- 2017(13828)
- 2016(7408)
- 2015(7726)
- 2014(7221)
- 2013(6941)
- 2012(6166)
- 2011(5505)
- 2010(5226)
- 2009(4717)
- 2008(4660)
- 2007(3946)
- 2006(3227)
- 2005(2594)
- 学科
- 济(27405)
- 经济(27360)
- 管理(22895)
- 业(22368)
- 企(17484)
- 企业(17484)
- 方法(13586)
- 数学(12372)
- 数学方法(12269)
- 农(8284)
- 财(8140)
- 中国(7423)
- 贸(7087)
- 贸易(7085)
- 易(6924)
- 业经(6538)
- 学(6226)
- 农业(5961)
- 技术(5531)
- 环境(5025)
- 务(4976)
- 财务(4974)
- 财务管理(4967)
- 制(4792)
- 企业财务(4753)
- 银(4378)
- 产业(4347)
- 银行(4347)
- 划(4329)
- 融(4287)
- 机构
- 大学(105991)
- 学院(104484)
- 济(43436)
- 经济(42775)
- 管理(41997)
- 理学(38140)
- 理学院(37619)
- 管理学(36914)
- 管理学院(36741)
- 研究(35295)
- 农(25563)
- 中国(25297)
- 科学(24335)
- 业大(21431)
- 京(21323)
- 农业(20706)
- 所(18228)
- 财(17633)
- 研究所(17185)
- 中心(16011)
- 财经(14934)
- 农业大学(14438)
- 经(13850)
- 江(13541)
- 经济学(13388)
- 北京(12680)
- 范(12491)
- 院(12480)
- 经济学院(12337)
- 师范(12208)
- 基金
- 项目(81052)
- 科学(64428)
- 基金(62009)
- 家(57444)
- 国家(56959)
- 研究(50843)
- 科学基金(48605)
- 社会(35445)
- 自然(34194)
- 社会科(33698)
- 社会科学(33688)
- 基金项目(33582)
- 自然科(33525)
- 自然科学(33511)
- 自然科学基金(32975)
- 省(30977)
- 划(27037)
- 资助(24101)
- 教育(22983)
- 重点(18274)
- 创(17589)
- 编号(17584)
- 部(17493)
- 计划(17107)
- 发(16541)
- 创新(16471)
- 科研(16440)
- 国家社会(15540)
- 业(15469)
- 科技(14844)
共检索到136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倪士光 李虹 张平 徐继红
探讨流动儿童压力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希望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采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社交焦虑量表(SASS-CS)、儿童希望量表(CHS)对广东省中山市1345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压力知觉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希望对压力知觉与流动儿童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压力知觉与希望的主效应显著,共同解释16%的总变异,压力知觉与希望的交互作用显著,三者共同解释19%的总变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希望在流动儿童压力知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压力知觉 社交焦虑 希望 流动儿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小明
文通过对高职生的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心理焦虑的影响关系研究,并分析心理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调节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心理焦虑关系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高职生的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对高职生的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数据分析还显示,女生整体就业压力、心理焦虑比男生低,而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比男生高,反映出女生较男生成熟乐观、待人热情、心理稳定、与社会融入度比较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岩 谭顶良
目的:探讨希望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学校适应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儿童希望量表、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对江浙地区61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希望、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负相关;希望和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正相关;②把性别、转学次数、流动时间作为控制变量之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希望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③希望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学校适应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高希望水平能够降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叶一舵 熊猛
为考察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影响以及流动时间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当前经济压力量表以及班级环境问卷对1772名城市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相对剥夺感与家庭社经地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纪律以及竞争气氛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学习负担呈显著正相关;(2)流动时间对家庭社经地位与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随着流动时间的延长,家庭社经地位对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的负性影响存在减弱的趋势,说明流动时间是消解不良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相对剥夺感负性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元元 张灿
本文探讨了营销学领域中顾客所产生的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通过对收集的332份问卷数据运用SPSS25.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促进性心理所有权正向影响顾客公民行为;防御性心理所有权负向影响顾客公民行为;相比低程度的感知支持,高程度的感知支持可以增强促进性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相比低程度的社交焦虑,高程度的社交焦虑可以增强防御性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公民行为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为心理所有权与顾客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企业和相关的管理者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常淑敏 宋育珊 郭惠
为考察家庭环境纷杂度对流动儿童安全感的影响及性别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及家庭环境纷杂度量表(confuSion,Hubbub and order Scale),调查了370名5~8年级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结果表明:(1)女生的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都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显著高于女生;(2)控制儿童性别对安全感的影响后,家庭环境纷杂度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3)性别在家庭环境纷杂度与流动儿童人际安全感之间起调节作用,简单斜率检验分析表明,高家庭环境纷杂度对女生人际安全感的消极影响更大...
关键词:
家庭环境纷杂度 安全感 流动儿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鹏 孙元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749名流动儿童的居住稳定性和感知到三类重要他人关注的变化对其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父母和同伴相比,流动儿童感知到教师关注的变化更为显著地调节了其居住稳定性和积极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当感知到教师关注的变化较小时,居住稳定性对流动儿童的积极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当教师关注感知变化较大时,上述预测作用不显著。该调节效应揭示了家庭单元的稳定性在不同的社交处境下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黎君 叶宝娟 倪林英
为考察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网络消极情绪体验的调节效应,使用社会排斥量表、社交焦虑量表、网络消极情绪体验量表与网络偏差行为量表对8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社会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2)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消极情绪体验调节了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快 何丹 涂勤建 牛更枫 周宗奎
为探讨学历歧视知觉对专科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学历歧视知觉量表、就业焦虑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和专业认同问卷对1 230名专科学校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历歧视知觉、学习投入、专业认同和就业焦虑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学历歧视知觉对专科生就业焦虑不仅有直接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还能通过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影响专科生就业焦虑;专业认同调节学习投入中介作用的前半段,具体而言,在专业认同水平较低时,学历歧视知觉对学习投入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研究揭示了学历歧视知觉影响专科生就业焦虑的作用机制,深化了我们对专科生就业心理和行为的理解,能够为专科生就业焦虑和学历歧视知觉的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青云 王艺静 刘正奎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725名小学5、6年级学生(包括300名公立混合校流动儿童、129名公立混合校常住儿童和296名打工子弟校流动儿童)进行调查,考察公立混合校和打工子弟校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自尊与焦虑的现状与关系。结果发现:(1)公立混合校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社会支持和自尊显著高于打工子弟校流动儿童,其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显著低于打工子弟校流动儿童。公立混合校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社会支持、自尊和焦虑水平无显著差异。(2)不同安置形式下的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其自尊在社会支持与焦虑间都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自尊的中介效应在公立混合校流动儿童、打工子弟校流动儿童和公立混合校常住儿童三个群体间的中介效应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支持 焦虑 自尊 安置形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文革 黄聪
在数字化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对职场环境和员工心理状态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与认知匹配理论,探讨技术冲击意识对职场焦虑的影响机制。通过对1235份企业员工的两阶段问卷数据进行分层回归与Bootstrap分析,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冲击意识对员工职场焦虑具有正向影响,工作不安全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此外,悖论思维在技术冲击意识与工作不安全感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同时对技术冲击意识与职场焦虑之间的关系也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技术冲击意识对职场焦虑的影响机制,强调了悖论思维在缓解技术冲击带来的不安全感和焦虑中的重要作用,为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行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翠翠 杜晓新 宿淑华 杨宇然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特殊儿童家长正念水平影响焦虑情绪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五因素正念觉知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74名特殊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1)求助、幻想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且女性家长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家长;不判断维度存在在职与否的显著性差异,且非在职家长的得分高于在职家长;其他正念因素、焦虑及应对方式维度不存在性别及在职与否的差异;(2)正念与积极应对方式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呈显著负相关;(3)应对方式在正念影响焦虑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特殊儿童家长的正念水平通过应对方式对焦虑程度产生影响。
关键词:
正念 应对方式 焦虑 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学校幸福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质量指标,许多国家都将其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以检讨自身的教育系统。学校幸福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关,学习价值观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也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本研究以1167名36年级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学校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学校幸福感与学习价值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较好,学校幸福感较高;流动儿童学习价值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幸福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流动儿童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价值观与学校幸福感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对于学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陆 卞玉薇 王雅丽 游志麒
采用手机成瘾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对湖北省某高校64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社交焦虑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公正世界信念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公正世界信念在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随着公正世界信念的提升,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的关系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童林 陆桂芝 张璐 闫萌智 刘艳丽
探讨人际需求、社交焦虑及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以7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人际需求问卷、社交焦虑问卷及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人际需求、社交焦虑以及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人际需求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3)人际需求通过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社交焦虑在人际需求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需求 社交焦虑 网络偏差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