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7)
2023(9835)
2022(8718)
2021(7947)
2020(7134)
2019(16147)
2018(16170)
2017(30805)
2016(16934)
2015(19096)
2014(18714)
2013(18561)
2012(17404)
2011(15891)
2010(16030)
2009(15014)
2008(15068)
2007(14004)
2006(12027)
2005(10519)
作者
(49960)
(42117)
(42086)
(39725)
(26559)
(20170)
(19180)
(16529)
(15550)
(14932)
(14113)
(14019)
(13395)
(13255)
(13221)
(12989)
(12973)
(12427)
(12090)
(12043)
(10494)
(10451)
(10171)
(9591)
(9523)
(9483)
(9294)
(9205)
(8665)
(8520)
学科
(68476)
经济(68422)
管理(54138)
(52905)
(44956)
企业(44956)
方法(33875)
数学(29284)
数学方法(29035)
技术(18549)
(18319)
中国(17662)
(17020)
(15463)
业经(15298)
地方(13405)
(13294)
贸易(13289)
技术管理(13284)
(12844)
(12476)
农业(12168)
理论(11925)
(11008)
(10736)
银行(10691)
(10492)
财务(10477)
财务管理(10447)
(10316)
机构
大学(245826)
学院(244243)
(98930)
管理(97181)
经济(96820)
理学(84303)
理学院(83311)
管理学(81915)
管理学院(81445)
研究(80941)
中国(59931)
科学(51345)
(51326)
(44543)
(43724)
(41808)
业大(38916)
研究所(38293)
(37775)
中心(37705)
农业(35403)
财经(35143)
(32310)
师范(31978)
北京(31847)
(31806)
(29791)
经济学(29661)
(28418)
经济学院(26898)
基金
项目(164021)
科学(129555)
研究(118344)
基金(118064)
(103510)
国家(102601)
科学基金(87918)
社会(74830)
社会科(70950)
社会科学(70925)
(66170)
基金项目(63700)
自然(57355)
自然科(56142)
自然科学(56127)
教育(55556)
(55439)
自然科学基金(55229)
编号(48007)
资助(46938)
(39641)
成果(39360)
重点(36781)
(36256)
创新(36118)
(35300)
课题(33104)
科研(31444)
教育部(30954)
(30896)
期刊
(105653)
经济(105653)
研究(67081)
中国(49814)
学报(40443)
(39265)
科学(37185)
管理(36012)
(34297)
大学(29772)
教育(28551)
学学(27861)
农业(26439)
技术(21877)
(19879)
金融(19879)
业经(17820)
财经(17265)
经济研究(16799)
(15571)
(14866)
科技(14154)
技术经济(14019)
问题(13915)
图书(13407)
(11977)
商业(11958)
(11743)
理论(11590)
(11458)
共检索到356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世勇  林琦  
本文以知识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13.0)对回收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并将数据处理结果与现有理论相结合,探讨了知识员工的压力源、压力后果和应对策略与创新兴趣、创新胆识和能力信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不同压力状况的知识员工在创新兴趣、创新胆识和创新能力信念上都具有不同表现,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具体差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万思  
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型知识员工的创新状况直接反映了该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的实质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比较,其重要载体是技术型知识员工;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最重要主体。本文通过对上海企业技术型知识员工的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电话访谈和QQ笔谈等方式,了解上海企业技术型知识员工的创新现状,指出本土企业是上海自主创新的关键力量,并进一步提出促进上海企业技术型知识员工加速自主创新的若干对策建议。希望对提高上海乃至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助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吕秀云  王增清  龚景兴  吕元康  丁兰兰  
本文对华东师大、同济大学、湖州师院三所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状况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用Excel建立原始数据文档,采用SPSS V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就统计结果分析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欧阳红红  
本文通过对我校师生的信息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师生在信息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所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闵锐  和金生  
知识管理是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引入员工状态为研究对象,就领导变量、员工状态及共享行为进行了基本的数据分析,构建了员工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且得到验证;分析了领导变量、员工状态及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领导因素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因素以员工职业倦怠为中介变量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继明  卞冉  车宏生  
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的增加,对于组织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如何从个性特征方面选拔“耐压”的员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明确界定了压力应对素质的结构,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建君  杨继平  刘红云  
为了探讨青少年适应状况对人际素质的影响,以及个性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心理素质调查研究"课题组编写的有关适应、人际与个性的测量问卷对1702名青少年进行了测查,并对数据进行多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之后,个性和适应两个变量在人际素质上的标准回归系数均为正,且达到显著水平;随着个性因素上表现的提升,适应对人际素质变量的影响逐步增加。由此结果得出结论:个性因素在适应对人际影响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君  李清如  董鹂馥  
文章综合2012-201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相关数据,使用观察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创新状况。研究发现创新指数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创新效率与收入水平相关性不大;一些创新指数略低的国家利用较高的创新效率,可以促进指数的迅速提高,但这种趋势尚不明显;金砖五国整体创新能力优于新钻十一国,中国和韩国表现突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正视资源约束和发展阶段,向同类别或临近类别中优秀国家学习创新发展经验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汉清  况志华  王庆生  居里锴  
对江苏地区426名大学生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智力水平达到极优秀,但是在创造力倾向上则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国大学生在文、理、工三学科之间,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创造力倾向上,都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学科内部,文科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差异明显大于理、工科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教育,虽然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文化除外)没有明显提高,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异明显缩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志平  周海云  李立  马文慧  
山区农村的中学由于缺乏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和创新的体育指导理念,学生得不到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是导致中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低下的重要原因。提高山区中学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将创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体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在简陋的条件下,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文辅相  
面对时代的创新要求,面对知识积累多、增长快的双重特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怎么办?本文提出了两项应对办法:针对知识积累多的特点,需要选择、比较,选择最基本的,比较最重要的,并把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品质,这就要加强素质教育;针对知识增长快的特点,需要讲究方法,让学生尽可能灵活多样地获取知识、扩大知识面,这就要加强方法教育。文章针对这两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论述,强调了素质教育与方法教育的相辅相成。结论是:既提高素质,又掌握方法,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光茂  
企业积极的创新行为是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创新不足,对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发现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供应渠道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对此,我国经济学界已有所认识,但讨论尚未充分展开。在政府的经济工作中,甚至还没有把企业活力与企业的创新行为紧密联系起来看待。本文拟以经济体制的变革为标志,分两个阶段来分析我国企业创新的状况与创新不足的原因,以启发人们重视这个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京军  蒋传发  郭爽  姚宏城  邹亚超  
本文选取珠江三角洲3家大型创新型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企业员工创新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分析企业员工创新心理素质的结构与特点,及其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团队员工创新心理素质成员的结构和特点有明显的差异。创新角色认同是促进或阻碍企业员工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建议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和制度,提高员工对创新角色的认同感,形成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