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5)
- 2023(6447)
- 2022(5241)
- 2021(4996)
- 2020(4252)
- 2019(9436)
- 2018(9205)
- 2017(17221)
- 2016(9279)
- 2015(10509)
- 2014(10250)
- 2013(9862)
- 2012(9640)
- 2011(8490)
- 2010(9181)
- 2009(8906)
- 2008(8395)
- 2007(7787)
- 2006(7098)
- 2005(6548)
- 学科
- 济(32514)
- 经济(32463)
- 管理(27152)
- 业(26780)
- 融(26602)
- 金融(26600)
- 银(24232)
- 银行(24212)
- 行(23517)
- 企(23448)
- 企业(23448)
- 中国(17405)
- 方法(13239)
- 财(12946)
- 制(12802)
- 中国金融(11066)
- 数学(11000)
- 数学方法(10733)
- 务(9397)
- 财务(9372)
- 财务管理(9345)
- 企业财务(8970)
- 业经(8746)
- 农(8716)
- 学(8660)
- 地方(8305)
- 体(7990)
- 理论(7850)
- 体制(6835)
- 贸(6354)
- 机构
- 大学(130528)
- 学院(129689)
- 济(49323)
- 经济(47998)
- 研究(45443)
- 管理(44430)
- 中国(44085)
- 理学(37010)
- 理学院(36521)
- 管理学(35542)
- 管理学院(35316)
- 京(28440)
- 科学(28112)
- 财(27560)
- 所(23935)
- 中心(23864)
- 农(23101)
- 研究所(21607)
- 财经(21220)
- 江(20997)
- 银(19214)
- 经(19173)
- 业大(18447)
- 银行(18372)
- 农业(18243)
- 北京(18212)
- 州(17674)
- 融(17518)
- 金融(17207)
- 行(17188)
- 基金
- 项目(80945)
- 科学(62487)
- 研究(58166)
- 基金(58047)
- 家(51149)
- 国家(50698)
- 科学基金(42605)
- 社会(35720)
- 社会科(33900)
- 社会科学(33890)
- 省(31502)
- 基金项目(30162)
- 自然(27698)
- 自然科(27127)
- 自然科学(27117)
- 教育(26829)
- 划(26732)
- 自然科学基金(26641)
- 资助(24767)
- 编号(23435)
- 成果(20793)
- 重点(18858)
- 部(17589)
- 发(17058)
- 创(16848)
- 课题(16757)
- 创新(15832)
- 性(15733)
- 科研(15645)
- 大学(15253)
共检索到213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鹏
本文介绍和分析银行业应用压力测试方法的产生、原理、应用及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压力测试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应用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压力测试 金融监管 VaR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宇飞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风险估值模型或称VaR模型(ValueatRisk)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尤其有意义的是,不仅金融机构可以运用它来评估和管理个别资产或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而且金融监管部门还可以将其纳入到对金融机构进行审慎性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慧中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金融监管中监管信息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有效监管的前提是监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监管信息 监管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辑
金融监管的效果可由金融产品向量和金融监管向量的点积的期望值来表示,由此构建一个解释金融监管漏洞产生机制的模型。模型的分析表明,不仅有关金融产品的监管力度和范畴不够完善、金融混业经营的分业监管会产生监管漏洞,而且基于金融产品新特性的金融创新以及在监管力度不一的分层监管架构下有监管来源级别的选择权时,也必然会产生监管漏洞。具体应用于我国的金融监管现状,漏洞的产生则主要基于监管方法的局限性和监管力度的不足,而非机制设计的缺陷。
关键词:
监管漏洞 金融创新 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襄城县支行课题组
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正变为以非现场监管为主要形式。要健全中央银行微机网络,强化超前监管意识,统一完善金融机构业务核算系统,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信息安全体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微机网络 信息安全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文岩
对于缺乏完备监管系统、详细监管数据和清晰风险底数,且混合着互联网信息科技因素的多样化新兴金融而言,金融监管科技的引入对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互联网信息科技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存在高度虚拟性、迅速迭代性、技术同源性等自限性,但金融监管科技底层支撑技术的实时性、敏捷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征,使其能较为容易、便捷地将金融监管从传统的命令性、时滞性、封闭性、分散性监管向智能化的协同性、过程性、包容性、集成性监管转变,并在实践中逐步构建具有公私协同性、数据自动化、人机交互性科技型金融监管体系。推动传统金融监管与科技型金融监管的衔接与融合,破解互联网信息科技应用于金融监管创新的自限性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优化金融监管系统:一是以数据为核心,设计新兴金融监管信息系统,二是统筹安排传统与新兴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的协同和链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亮
VaR方法是目前国际上运用最广泛的风险管理技术。本文介绍和分析VaR方法的产生、原理、运用及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VaR方法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
关键词:
风险管理 VaR方法 金融监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制度安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筱清 李萍 吕婷婷
金融改革目标与金融监管目标总体上是一致的。两者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主要是实现金融改革目标与实现金融监管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为保证金融改革目标和金融监管目标的顺利实现 ,必须利用好两者互动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并有效克服其消极因素。金融监管立法在授予监管者权力的同时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责任制度。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金融监管 权责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宁 孟文博
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也是一个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殊行业。纵观金融发展史,便是一部金融风险史,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创新浪潮方兴未艾,各种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也正是金融业内部早已不断积累的风险在短时间内的爆发。虽然我国金融业由于自身发展及政策等原因并未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无法逆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监管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朔州市基层央行金融监管的绩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前的金融监管受信息、交易和工具三方面的约束;第二,上述约束条件使监管不再是决定金融安全的唯一因素;第三,突破三种约束,形成提高监管效率的创新激励。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约束 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钟震
国际金融监管变迁史表明,金融监管协调是金融监管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协调的传统认知带来诸多挑战,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传统监管哲学和基础理论的缺陷,寻求制度框架演变路径和运行规律。本文基于金融监管权冲突的视角,突破传统研究侧重表象的局限性,重构基本理论框架,对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演变规律进行归纳并提升至理论高度,提出"通道"理论和构建"矩阵"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理论分析的平面化和定性化局限,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提供国际范式和未来方向,同时也为国内外监管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准则。本文的结论是规范金融监管协调需要通过程序化路径来实现,通过研究和分析国际范式,力图构造一种程序化的结构来引导和规范各方参与金融监管协调活动,最终实现金融监管统筹协调的有序创制与传播。
关键词:
金融监管协调 国际范式 “通道”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