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
2023(1433)
2022(1336)
2021(1268)
2020(1114)
2019(2739)
2018(2704)
2017(5530)
2016(3053)
2015(3408)
2014(3575)
2013(3587)
2012(3466)
2011(3142)
2010(3249)
2009(3155)
2008(3077)
2007(2862)
2006(2658)
2005(2524)
作者
(9314)
(7746)
(7415)
(7316)
(4854)
(3652)
(3423)
(3052)
(3026)
(2809)
(2714)
(2626)
(2582)
(2464)
(2394)
(2363)
(2344)
(2204)
(2124)
(2036)
(1917)
(1886)
(1794)
(1789)
(1769)
(1761)
(1706)
(1633)
(1561)
(1506)
学科
(17098)
经济(17087)
管理(8508)
土地(7733)
(7510)
(6680)
企业(6680)
方法(6470)
(5372)
数学(5335)
数学方法(5291)
(4893)
经济学(4019)
(3384)
贸易(3384)
(3320)
问题(3295)
(3290)
业经(3132)
中国(3025)
市场(2854)
产品(2769)
(2720)
物价(2598)
价格(2288)
(2267)
(2197)
城市(2185)
(2131)
农产(2091)
机构
大学(45614)
学院(44790)
(20394)
经济(19933)
管理(18637)
研究(16274)
理学(15633)
理学院(15453)
管理学(15218)
管理学院(15134)
中国(14463)
(10763)
科学(9517)
(9449)
(9220)
(8349)
(8032)
中心(7983)
业大(7624)
农业(7518)
研究所(7341)
财经(7200)
北京(6730)
(6522)
(6189)
(6185)
经济学(6133)
经济学院(5508)
(5481)
财经大学(5364)
基金
项目(27366)
科学(21800)
基金(20876)
研究(19102)
(18356)
国家(18252)
科学基金(15638)
社会(12609)
社会科(12034)
社会科学(12030)
基金项目(10982)
自然(10570)
自然科(10255)
自然科学(10252)
自然科学基金(10071)
(9769)
资助(8886)
(8494)
教育(8351)
编号(7839)
(6559)
成果(5921)
重点(5799)
国家社会(5421)
教育部(5379)
(5284)
(5274)
科研(5256)
课题(5172)
人文(5145)
期刊
(22899)
经济(22899)
研究(12829)
中国(12595)
(7723)
科学(7417)
(6521)
管理(6424)
价格(6086)
学报(5951)
理论(5477)
实践(5209)
(5209)
农业(5044)
国土(4682)
(4609)
金融(4609)
大学(4536)
土地(4376)
学学(4280)
业经(3743)
财经(3528)
问题(3309)
资源(3199)
(3054)
经济研究(3031)
技术(2992)
(2912)
(2864)
教育(2754)
共检索到74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忠明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招商引资的成果甚至成了地方领导职位升迁的重要指标。相对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的可替代性很强,于是,不少地方纷纷打出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招商的旗号,土地价格战愈演愈烈。6月12日报载,某直辖市开发区工业用地大幅降价,每平方米最低价60元,最高折扣价只收取10元。而1993年6月4日的《人民日报》,以很长篇幅报道了这个开发区经营土地的做法,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显化土地价值,不肯低价出让土地。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用市场机制经营土地,为什么有人还是对价格杠杆弃而不用呢?地价高真的会吓跑投资者?早在1988年,日本决定在辽宁省大连市投资建水泥厂,一开始地价很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明义  
高校从事产业活动得不偿失孟明义对于高等学校发展产业的问题,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好得很,是中国特色,应当大力发展;有人则持否定意见。我同意后一种观点,并就此谈点意见,和大家讨论。一、所讨论的命题的含义第一,这里所说的高等学校是指普通高校,不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旬  
研究目的:通过对当前地方政府间土地“价格战”的分析,为未来改革方向提供参考建议。研究方法:借助于公共选择理论,利用经济学中基本的供求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的土地市场。研究结果:为达到引资的目的,中国地方政府间的土地“价格战”导致了整体社会福利的降低,是政府失灵的一种表现。研究结论:为扭转政府失灵的局面,应改变当前不合理的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使他们由利用廉价的土地资源吸引外资转向本辖区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丰付  裘文龙  
地价快速上涨和土地财政一直是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然而对土地市场的结构性扭曲及其作用机理还缺少足够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相对价格入手,利用2004~2010年中国35个主要大中城市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土地与纵向分权和横向竞争的交错作用机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薛白  
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和政府竞争是导致土地价格结构性偏离的根本原因。地方政府存在拉升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出让价格的倾向,金融宽松环境和投机行为盛行会使这两种土地出让价格存在正向偏离其理论地价的可能;而地方政府对流动性税基的争夺过程会导致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低于其理论价格。工业用地价格与商业和居住用地价格正是在政府这两种反作用力量的作用下出现结构性偏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春圆  
元代地价资料并非是有意识地系统记录的结果,因此首先应对相关文本作历史学的解读。元代徽州地契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祁门县南部阊江流域中下游的土地交易情况,通过把地契中土地转换为标准"上田",可以初步实现价格的"序列化"。主要由石刻文献记载的江浙地价相对丰富,但存在真实交易与"投献"的区别。其他中原地区也有可供参考的地价资料。松江、大都等城内地价显著高于农地,且受城市经济影响。云南昆明、通海等地石刻记载的地价体现出元后期这一地区土地交易活跃,且价格能够有效反映土地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强  靳香玲  
论土地价格的形成机理马国强靳香玲土地作为财富和财富之母,已被视为生产力要素之一,土地具有价格是毋容置疑的。那么土地的价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一些学者认为:土地的价格是凝结在土地之上的人类劳动产品的价值和土地权属关系所决定的;一些学者则认为:土地的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爱国  
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基础,为了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和规划城市土地,我们必须研究城市土地价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瀛通  
读了《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2期乔晓春同志写的《对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文的几点看法》(以下简称《几点看法》),作为原作者,我仅就《几点看法》提出的三个商榷问题作一简要的回答。对于《几点看法》提出的商榷意见,只要能做到正确理解原文,不将自己的误解移花接木,并具有一点量性分析知识及正确运用概念的能力,就能找到勿需我再做一遍重复的答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继明  王继强  张木存  
目前市场经济正悄然进入一个新国企时代,新国企、核心员工、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构筑成为经济领域和企业家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人称新国企的核心员工要具备的能力不应是一维单向的,而是多维度且复合型的。新国企员工作为一位管理者要有计划与组织能力,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有指挥与激励能力,作为一个战略家要有预见与决断能力,作为一个政治家要有谋略与干预能力,作为"地球村"的一个"知本家"要有文化融合与知识整合能力。这些能力的融合就成为营造新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全部内涵。针对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实际,以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的做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柏东  
我国城市土地的经营步入了务实的阶段。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抵押等流通行为日益增多。作为土地流通尺度的地价,究竟如何确定?地价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城市地价由劳动价值和土地权属两大基奉要素决定。前者反映土地上长期的大量的社会劳动投入;后者反映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权属转移与转让的经济代价。既不能用劳动价值把土地的交易界定成雷区,又不能用土地价格否定劳动价值论;既不能过分强调土地权属关系对土地价格形成的影响,又不能把土地权属变成空洞无物的法律条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道林  李瑶瑶  张立新  
研究目的:论证土地价格的本质及来源,凝练土地经济学规律。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人类社会出现土地私人占有以后就出现了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是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是土地占有或放弃占有的对价;土地价格是土地利用能力的标尺,是土地财产价值量的经济表征;土地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土地价格变化的特殊性;土地价格最终取决于土地利用能力,土地价格是其预期收益的购买价格。研究结论:土地价格最终来源于土地产出品价格,应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认识和解决土地经济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