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1)
2023(7612)
2022(6220)
2021(6019)
2020(4988)
2019(11515)
2018(11183)
2017(21333)
2016(11157)
2015(12500)
2014(12201)
2013(12004)
2012(11213)
2011(10267)
2010(10542)
2009(10241)
2008(9169)
2007(7782)
2006(7186)
2005(6849)
作者
(28185)
(23367)
(23164)
(22501)
(14970)
(11125)
(10704)
(9161)
(8882)
(8241)
(8180)
(7875)
(7600)
(7452)
(7405)
(7393)
(6757)
(6736)
(6695)
(6077)
(6045)
(5618)
(5445)
(5376)
(5297)
(5278)
(5112)
(4873)
(4674)
(4674)
学科
(45751)
经济(45686)
(26689)
金融(26689)
(25996)
管理(25949)
中国(24058)
(23873)
银行(23869)
(23299)
(20964)
企业(20964)
方法(17403)
数学(16058)
数学方法(15973)
(15378)
(14053)
(11991)
(11690)
贸易(11677)
(11563)
中国金融(11275)
业经(10339)
(10183)
地方(8962)
体制(8821)
农业(7958)
(7811)
财务(7793)
财务管理(7778)
机构
大学(150483)
学院(147509)
(75963)
经济(74767)
研究(59182)
中国(55065)
管理(51916)
理学(43280)
理学院(42810)
管理学(42399)
管理学院(42113)
(36999)
(32633)
科学(29197)
(28987)
财经(28426)
中心(27880)
经济学(26607)
(26239)
研究所(26051)
经济学院(23960)
北京(22029)
财经大学(21487)
(21484)
金融(21131)
(20846)
(20318)
(20199)
(20199)
银行(19445)
基金
项目(91236)
科学(72711)
研究(71805)
基金(68677)
(59013)
国家(58553)
科学基金(49502)
社会(48646)
社会科(46358)
社会科学(46350)
基金项目(34644)
教育(32601)
(30886)
资助(28835)
编号(27670)
自然(27663)
(27233)
自然科(27067)
自然科学(27061)
自然科学基金(26633)
成果(24463)
(22730)
中国(22264)
国家社会(22065)
重点(21037)
(20781)
教育部(20342)
(20032)
课题(19624)
(19506)
期刊
(81644)
经济(81644)
研究(55759)
中国(34924)
(34593)
金融(34593)
(27434)
管理(20649)
(19220)
科学(18293)
教育(17994)
学报(17820)
财经(15093)
大学(14987)
经济研究(14940)
学学(13734)
(13140)
农业(12391)
(11891)
国际(11757)
世界(11319)
技术(10923)
问题(10767)
业经(9878)
理论(7546)
(7514)
改革(6634)
(6634)
经济问题(6610)
技术经济(6496)
共检索到248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安毅  
自1929年经济危机至今,国际上不断发生大型金融危机。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人们再次领略到危机形成过程的异常复杂性。每一次危机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并紧随着一场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中国恰逢经济周期回落。对中国而言,不仅需要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防止危机向国内传染,同时更需要总结历次危机形成的原因和演化机制,深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确保今后不发生中国式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钦梅  
不合适的经济增长方式、信息不对称、金融自由化过度及超前消费导致了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基本影响不大,但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必须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稳步推进中国金融自由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毅  
自1929—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至今,国际上不断发生金融危机。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全世界再次感受到大型危机的破坏力。对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并且迅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受到本次危机的冲击更加明显。历史表明,每次危机都紧随着一场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我国应深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的复杂形成机制,并根据本国国情,积极调整发展思路,稳步推动金融乃至全社会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安毅  赵婷  
自1929年大萧条后,每隔一定时期,国际上就会发生一次金融危机。每次大型危机都有其独特的形成原因,不仅需要进行持久深入的理论诠释,而且需要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进行纠偏。对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并且迅速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而言,要少走弯路,避免危机,加快发展,就需要全面总结历次金融危机成因,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思路。金融改革的设计思路切忌生搬硬套国外模式;应及时化解经济和金融体制中的各类主要内部矛盾;确立合理的金融创新路径和节奏;理顺金融机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配套措施确保金融体系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满红智  
自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美国经济深受重创,虽然美国政府采取了大幅降息、增加流动性、巨额注资等多种救市方式,均无法扭转次贷危机的继续深化,最终引发了美国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从美国政府资助摩根大通290亿美元收购贝尔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鲁桐  
公司治理的失效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国际社会在金融危机后的公司治理改革,重点应放在提高董事会的责任、加强风险控制和改善薪酬制度等方面。从近年来公司治理改革的发展趋势看,维护监管与灵活性的平衡已经成为新一轮公司治理改革的出发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公司治理规范的"服从或解释"规则。在给予公司充分的治理选择权的条件下,通过提高透明度,加强市场约束和问责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易建华  成钢  
在去年冬季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韩国成为全球瞩目的新焦点。韩国金融危机带有显著的外债型特点。到1997年,韩国外债额高达1530亿元,60%以上为短期外债,其中400多亿美元外债今年一季度到期。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银行与企业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呆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苟文均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苟文均1.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实际经济和金融体制的脆弱性而不在于投机无论是拉美还是东南亚的金融危机,都反映了实际经济和金融体制早已存在的脆弱性。金融危机的根源不仅在于金融体系本身的残缺,而且更深刻地植根于金融体系赖以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商季光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商季光自1997年4月以来,东南亚即开始发生了一场较为广泛的金融危机,从而逐渐陷入经济危机。泰国从7月初爆发严重的货币大幅度贬值以来,整个东南亚地区像患上感染症一样,接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香港、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仁杰  
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也让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金融监管成为了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金融业虽然未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对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和监管联席会议的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存在功能性监管缺失、监管联席会议不具备决策职能和执行决策的能力、割裂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关系等问题。故本文提出:明确法律法规的授权,组建一个有明确法律权限、有实体组织的协调机构,以完善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陶士贵  
韩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启示陶士贵继东南亚金融危机后,1997年韩国成为金融动荡的新焦点。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增长曾受到世人瞩目,被称为“东亚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90年代以来,韩国GDP年均增长率为7%,通胀率为5%以下,国民储蓄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灏  
本文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但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上存在的严重缺陷。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吸引外资、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率等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有祥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使世界面临着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从根本上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所决定的。同时,从技术和管理层面研究金融危机的成因,深刻总结其中的教训,认真探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应对之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纪平  张连起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争论的焦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表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认为,"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其中一个关键挑战,就是要改善公允价值会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