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6)
- 2023(4618)
- 2022(3738)
- 2021(3794)
- 2020(3177)
- 2019(8024)
- 2018(8361)
- 2017(16047)
- 2016(8710)
- 2015(9736)
- 2014(9812)
- 2013(9271)
- 2012(8062)
- 2011(7337)
- 2010(7731)
- 2009(7293)
- 2008(7223)
- 2007(6059)
- 2006(5572)
- 2005(5135)
- 学科
- 济(36354)
- 经济(36303)
- 管理(23820)
- 业(20600)
- 企(19012)
- 企业(19012)
- 方法(18762)
- 数学(16796)
- 数学方法(16299)
- 制(9323)
- 中国(8709)
- 农(8506)
- 业经(8504)
- 理论(7752)
- 体(7646)
- 财(6907)
- 学(6463)
- 体制(6025)
- 教学(5703)
- 银(5434)
- 银行(5425)
- 和(5289)
- 融(5271)
- 金融(5270)
- 行(5243)
- 地方(5112)
- 策(4998)
- 贸(4987)
- 贸易(4981)
- 农业(4941)
- 机构
- 学院(117319)
- 大学(117296)
- 济(48053)
- 管理(47423)
- 经济(47075)
- 理学(40844)
- 理学院(40463)
- 管理学(39436)
- 管理学院(39228)
- 研究(38732)
- 中国(29903)
- 京(24919)
- 科学(22941)
- 财(22603)
- 所(19166)
- 江(17780)
- 研究所(17288)
- 中心(17178)
- 财经(17171)
- 农(16482)
- 业大(16038)
- 北京(16014)
- 范(15673)
- 经(15663)
- 师范(15516)
- 经济学(14237)
- 院(14060)
- 州(13978)
- 技术(13096)
- 财经大学(12842)
- 基金
- 项目(76735)
- 科学(61139)
- 研究(56741)
- 基金(55491)
- 家(47952)
- 国家(47611)
- 科学基金(41688)
- 社会(35626)
- 社会科(33799)
- 社会科学(33788)
- 省(30255)
- 基金项目(28268)
- 教育(28200)
- 自然(27236)
- 自然科(26662)
- 自然科学(26658)
- 自然科学基金(26139)
- 划(25362)
- 资助(24032)
- 编号(23428)
- 成果(19231)
- 重点(17415)
- 部(17088)
- 课题(16730)
- 创(16321)
- 发(15840)
- 创新(15238)
- 教育部(15026)
- 大学(14712)
- 国家社会(14589)
共检索到178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陆军
自18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先后出现了以蒸汽机、电动机和计算机为先导技术的三次工业革命,相应的是,企业的组织模式实现了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工厂制到U型组织,再到M型组织的动态演进。当前的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加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则引领企业的组织模式向网络型组织和平台型组织发展。
关键词:
工业革命 组织模式 动态演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健 戚聿东
产业组织模式转型所形塑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具有适应性更好、抗风险能力更强、更高的生产和组织柔性、更强的协同效应、更优的创新模式、更低的生产成本等特征。应遵循"经济环境驱动主体行为,主体行为形塑产业组织"的科学思路,从经济环境和市场主体两个层面入手,通过优化经济环境和健全体制机制来驱动主体行为,助推产业融合,从而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实现产业组织模式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产业组织模式 转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薇 李青
"新工业革命"带来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大工程""大数据""大科学""大产业""大知识"的发展趋势,为高职会展人才培养提供历史性发展机遇。基于CDIO模式,秉承其"大教育"观、"大教学"观、"大发展"观,高职会展专业应坚持实践智慧置首位的顶层设计,协同项目贯全程的实践路径,契合"新工业革命"诉求,与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与全球工程创新同步发展。
关键词:
新工业革命 CDIO 高职 会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鲍成中
当今世界,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交互融合与创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给全球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挑战,我国教育改革应该积极应对,顺势而为,构建中国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出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各类人才。从转变思想观念做起,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将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速教育国际化进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推进相关教育立法。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董小君
当前正在掀起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必由之路。新一轮工业革命是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制造业革命,智能金融将形成第四次金融革命,新能源发展则成为突破成本制约的关键因素。这意味着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类别"变化,而不是"程度"的变化。针对此次变革,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2.0(AMP2.0),德国提出"工业4.0";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差异在于:德国的优势在制造业中间环节,美国的优势在技术创新,我国的优势在市场创新。各国表达方式不同,其根本是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与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词:
新一轮工业革命 技术经济范式 生产方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俊骥
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交互融合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正扑面而来,它必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基于此,从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人才素质要求入手,从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手段、机制、师资等方面,整体构建高职教育应对并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根良
按照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有关经济追赶的两种机会窗口理论,"第一种机会窗口"不可能存在追赶机会。但是,由于产品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第一种机会窗口"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也大量地出现了,那么,这是否有追赶成功的可能呢?本文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案例研究,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模式无法承担起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重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仍然试图通过"第一种机会窗口"即继续沿袭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应对新工业革命。为了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第二种机会窗口",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亟须重大变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柳 延建林 周源
对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各种范式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收集各国发展的历程及制定的发展计划,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计划的影响分析,评价国家计划及现有制造范式的先进性及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创新理论归纳对制造业发展最有促进作用的国家计划及制造范式,并对现有制造计划及范式的发展提出建议。从而获得完成清晰的制造业发展路线,为国家及企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制造范式 发展战略 生态系统 发展路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WILLIAM PASCRELL 朱关鑫 李富明
[期刊]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
刘云浩
深度互联,开启智慧革命,你准备好了吗?[从人类群体智慧的角度解读工业互联网]本书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和浅显易懂的语言为读者一一细解新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精准剖析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和本质,解开对这场新变革的种种困惑与谜团,帮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6月28日,为期3天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降下帷幕。本次论坛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主题,广受关注。跟主题一样引人瞩目的,是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中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经历了一场空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正酝酿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尽管目前各界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人们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注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露露 韩超
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各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但学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基于此,本文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论争论进行了梳理,并在分析历次工业革命技术演进的基础上,界定"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结合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经验,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再工业化 新能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朝山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依照关键技术、主导产业变革等标准,世界经济史中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历次工业革命演进所引致的要素投入结构、企业组织和商业模式以及产业体系和宏观经济结构等的突破性创新,推动了新旧动能的根本性转换。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处在产业化突破和规模化应用的临界点。这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机会窗口和重要载体。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于加快新工业革命前沿共性通用技术突破,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建立激发要素活力的体制机制,实现传统经济转型和"四新经济"快速成长。
关键词:
工业革命 新旧动能转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韩旭 胡顺顺
工程硕士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存在培养过程和评价标准与工学硕士生同质化的问题。从工程创造力及其提升障碍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外四所高校的工程硕士生培养经验,从目标、过程、支撑、评价四个维度构建了面向工程硕士创造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塑造创造性人格、面向重大需求为目标指向;通过革新培养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引入项目式学习、创新思维与方法等重构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以校政企协同、科教融合与创新文化环境等为支撑保障。同时建立了针对工程硕士生创造力、教学效果和综合质量的评价方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易 邱国栋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组织需要从一元集权制向多元治理转变,本文通过对通用电气公司(GE)和海尔的跨案例研究发现组织从一元集权制向多元治理转变的"四反"演进路径。其中,"反集权"的本质是组织权利分化,组织演进逻辑是从"垂直"到"水平",以构建赋权赋能为核心的扁平网络化组织。"反边界"的本质是组织边界扩张,组织演进逻辑是从"有形"到"无形",以构建动态无边界的虚拟组织。"反分工"的本质是组织流程再造,组织演进逻辑是从"分散"到"整合",以构建人机融合智能型组织。"反范式"的本质是管理范式转变,组织演进逻辑是从"有序"到"无序",以构建平台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管理范式。进一步对"四反"路径进行整合分析,构建了基于"四反"的多元智能组织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后现代管理哲学为理论基础,符合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组织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将引领未来的组织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新工业革命 “四反”路径 多元智能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