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3)
2023(7522)
2022(6421)
2021(5802)
2020(4884)
2019(10547)
2018(10175)
2017(18971)
2016(10637)
2015(11452)
2014(11110)
2013(10812)
2012(9881)
2011(9048)
2010(8968)
2009(8302)
2008(8087)
2007(7204)
2006(6240)
2005(5615)
作者
(35567)
(29919)
(29876)
(28031)
(18951)
(14729)
(13306)
(11771)
(11276)
(10395)
(10292)
(9859)
(9848)
(9428)
(9422)
(9333)
(9223)
(8802)
(8522)
(8461)
(7960)
(7236)
(7143)
(6839)
(6649)
(6634)
(6581)
(6504)
(6211)
(6152)
学科
(37618)
经济(37581)
管理(29855)
(26677)
(20376)
企业(20376)
方法(16418)
数学(14035)
数学方法(13875)
(12507)
(12267)
环境(11378)
中国(10076)
(9312)
贸易(9309)
业经(9145)
(9087)
(9069)
农业(8598)
地方(7918)
(7359)
(6911)
(6675)
技术(6624)
(6541)
生态(6528)
银行(6494)
(6166)
(6115)
金融(6113)
机构
学院(152826)
大学(152583)
研究(59293)
(57609)
经济(56410)
管理(55264)
理学(48306)
理学院(47641)
管理学(46569)
管理学院(46337)
科学(42511)
中国(42358)
(41146)
(33571)
(33118)
业大(33046)
农业(33044)
研究所(31051)
中心(26537)
(23203)
(22751)
农业大学(21866)
(21650)
北京(21114)
(20174)
科学院(19662)
(19272)
财经(19142)
师范(18847)
(18503)
基金
项目(113614)
科学(87004)
基金(81965)
(77253)
国家(76628)
研究(72156)
科学基金(62845)
(45391)
社会(45167)
自然(44618)
基金项目(44271)
自然科(43486)
自然科学(43466)
社会科(42790)
社会科学(42778)
自然科学基金(42727)
(39320)
资助(32710)
教育(31634)
重点(26610)
编号(26208)
计划(25466)
(24694)
科技(23809)
(23704)
(23341)
科研(22857)
创新(22279)
(21256)
成果(19451)
期刊
(60023)
经济(60023)
学报(38260)
研究(36535)
(35750)
科学(31164)
中国(28637)
大学(26735)
学学(25814)
农业(24642)
管理(18722)
(16078)
(14033)
业大(11795)
(11460)
金融(11460)
业经(10923)
教育(10857)
技术(10779)
(9871)
经济研究(9855)
农业大学(9667)
科技(9436)
林业(9363)
资源(9104)
财经(8625)
问题(7928)
(7380)
自然(7011)
中国农业(6925)
共检索到216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瑞  赵峰侠  
【目的】优势种功能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即"质量比例假说"。【方法】本文基于"质量比例假说",通过线性拟合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历山山地草甸优势种的5种功能性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除了优势种株高与土壤有机碳关系不显著外(P>0.050),优势种叶面积、比叶面积和株高与群落生产力和土壤养分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0);通过5种优势种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优势种株高是影响群落生产力的主要功能性状,优势种叶面积是影响土壤养分的主要功能性状。【结论】"质量比例假说"在山地草甸具有一定适用性,但受功能性状类型的影响。因此,在群落管理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过程中,建议可以注重优势种的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峰侠  张瑞  徐明  郑云普  
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同生物多样性、优势种功能性状和土壤性质等多因素紧密关联,因此,受到多变量过程的综合调控。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山西历山山地草甸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优势种功能性状和土壤等多变量因素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物种多样性外(γ=0.10,P=0.69),优势种功能性状(γ=0.61,P=0.00)、功能多样性(γ=0.47,P=0.04)和土壤因素(γ=0.34,P=0.02)直接影响群落生产力,并且土壤因素还通过改变优势种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的方式间接影响群落生产力(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35、0.27)。优势种功能性状是预测群落生产力变化的最佳变量,其次是功能多样性和土壤因素。因此,理解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应在引入多元方法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优势种功能性状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华  欧阳志云  赵同谦  李振新  徐卫华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人类在利用生态系统提供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的多种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在强烈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除部分人类活动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与提高外,更多地则导致了一系列危及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危机与灾难。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后果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重大问题和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论文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义,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重点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尚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新苗  郑度  
近十几年来,长江源区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冰川退缩、湖泊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高寒草甸是长江源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在全球变化影响下,以耐低温寒冷的嵩草属(Kobre-sia)植物为建群种的高寒草甸将面临更严重的生态胁迫。以长江源地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模拟高寒草甸生物量、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等的动态变化,并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莹莹  李捷  周俗  齐昊昊  冯甘霖  苟文龙  庞晓攀  郭正刚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干扰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是全面评价高原鼠兔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地位和角色的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和单位服务功能价格法,同步评价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家畜食物生产、水源涵养、碳固持、土壤养分物质循环和物种多样性维持等服务价值的影响,以确定适宜高原鼠兔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方法。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均表现为高原鼠兔干扰降低了家畜食物生产和水源涵养价值;采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时高原鼠兔干扰降低了碳固持、土壤养分物质循环和物种多样性维持的价值,而采用单位服务功能价格法时则表现为高原鼠兔干扰增加了碳固持、土壤养分物质循环和物种多样性维持的价值,说明两种方法评价高原鼠兔干扰与高寒草甸生态服务价值影响时既有趋同性,又有分异性。相比,单位服务功能价格法能够更好地评价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东  钞然  万志强  杨劼  包铁军  高清竹  
全球气候变化情景下,植物功能属性对于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开顶式生长室(open top chamber,OTC)人工模拟增温和降雨,量化分析了羊草植物功能性状对增温和增雨处理的响应。得到以下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增温增水和增温处理都显著增加了羊草植物株高、茎鲜质量和茎干质量,对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增水处理对羊草所有指标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2)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增温增水对植物的功能性状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3)各处理下,叶片干物质含量与比叶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在内蒙古典型草原,未来气候暖湿化对羊草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起促进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耿晓东  旭日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主要的草地生态系统类型,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交换对升温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青藏高原中部地区的高寒草甸,使用开顶箱法(open-top chambers,OTCs)设置不增温对照(T_0)以及4个不同程度的增温处理(T_1、T_2、T_3、T_4),采用CO_2红外分析仪对生长季期间的碳交换进行连续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4个增温处理的5cm土壤温度较之于不增温对照分别增加1.73(T_1)、1.83(T_2)、3.03(T_3)以及3.53℃(T_4);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瑞  王平  高永恒  马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牛莹莹   袁在翔   谷雨晴   吴茜   邹朋峻   关庆伟  
【目的】明晰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细根功能性状在序级间的变化特征,为深入理解不同根序细根在地下生理生态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金山3种优势乔木糙叶树、朴树和枫香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20 m×20 m的样方,采集优势树种的细根,分析不同树种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C、N及P含量等功能性状随序级的变化特征。【结果】1)树种对细根形态性状和化学性状都有显著影响,而序级只对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细根N、P含量和C/N有显著影响。2)随着序级升高,3种优势乔木的细根直径和C/N呈现增加趋势,比根长、比表面积、N含量和P含量整体呈现减小趋势,根组织密度和C含量随序级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3)在1~5级根中,朴树的直径最小,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最大;糙叶树的根组织密度最大;朴树的C含量最高;枫香的C/N最小。在1级根中,糙叶树的N含量最高,朴树的P含量最高。糙叶树和枫香的细根生物量随着序级升高而增加,朴树的1级根生物量大于2、3级根生物量。4)主成分分析表明,3种优势乔木的细根功能性状分为两个变异维度,糙叶树偏向于资源获取型,朴树偏向于自主觅食资源获取型,而枫香偏向于不同策略的权衡。【结论】细根功能性状和多维度根系策略在树种之间存在差异,表明糙叶树和朴树细根对养分的获取效率较高,枫香细根养分获取效率较低;但枫香细根的分解速率可能快于糙叶树和朴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闫巍  张宪洲  石培礼  杨振林  何永涛  徐玲玲  
以涡度相关技术为基础,研究了青藏高原当雄县高寒草甸生态系统2003—2005年共3个生长季的潜热通量L(E)、CO2通量F(c)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地区2004和2005年的太阳总辐射最高值可分别达到1563和1640Wm/2,瞬时净辐射最高值分别为896和925Wm/2,瞬时潜热通量最高值分别为592和597Wm/2。净辐射能量的转化形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6—8月份,净辐射能量多用于潜热蒸发,5月和10月净辐射则多用于显热交换。就2004年5—10月份所选6个代表性晴天来说,LE占Rn的比例分别为0.355%、0.916%、0.738%、0.818%、0.609...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天胜   付宇鹏   陈生云   戎战磊   赵传燕  
分布在海拔2500~3800m之间的亚高山草甸是祁连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在区域碳固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动态特征至今缺乏研究。本文利用2021年全年的涡度相关系统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祁连山中部天涝池小流域典型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碳组分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亚高山草甸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平均通量呈单谷曲线,生态系统呼吸(Reco)、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平均通量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且均在11:00-13:00之间达到碳吸收峰值,夜晚则是碳排放。(2)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日尺度上NEE受5 cm土壤温度(Ts)控制,Reco与空气温度(Ta)、土壤温度和5 cm土壤含水量(SWC)关系极显著(p<0.01),GPP与Ts、SWC关系极显著(p<0.01)。(3)在月尺度上Reco、NEE、GPP均与叶面积指数(LAI)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生长季开始,NEE、Reco、GPP逐渐增大,随着生长季结束,各通量组分迅速减小。年NEE为-267.9 gC·m-2·a-1,碳汇作用较强。研究结果为评估祁连山北麓区域围封禁牧的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安海龙  谢乾瑾  刘超  夏新莉  尹伟伦  
【目的】比较分析水分胁迫、种源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种源黄柳叶功能性状的影响,并探讨种源地气候与种源差异的关系。【方法】采用盆栽水分梯度法,选取来自6个种源地的当年生黄柳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水分(CK)、轻度干旱(T1)、中度干旱(T2)和重度干旱(T3)4个水分胁迫梯度,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量苗木的光合指标,在Arc Gis9.2中从World CLIM全球高分辨率(1 km×1 km)气候数据库中提取出各种源地的气候数据,并以此计算年平均降水量(MAP)和年平均气温(MAT),用ANOVA分析不同种源黄柳叶功能性状对不同水分胁迫处理的响应,结合一般线性模型(G...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光琛  
一个良好的优势生态系统,能给员工提供适宜发挥和增强优势的土壤和气候,使员工的优势在其中不断获得强化。优势导向管理理论认为:找出、培育和发挥员工的优势,是实施优势导向管理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有效构建一个良好的优势生态系统,让员工的优势得以发挥和强化,并成为持续推动员工成长和企业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克龙  李双成  周巧富  朵海瑞  陈琼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本文基于青海湖流域1977年MSS影像、1987年TM影像和2000年ETM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算法,揭示了青海湖流域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77年的423×108元降低到2000年的364×108元,年均损失2.57×108元;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来讲,废物处理和水源涵养价值贡献率超过了58%,单项服务功能价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气候调节功能缺失最明显减少达32%;就生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格  鲁春霞  谢高地  
草地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净初级物质生产、碳蓄积与碳汇、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产品和服务,但是只有部分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得到人们的认识和计量,并具有市场价值。目前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而言,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还进行的较少。总结发现,关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动态性研究;②缺乏空间异质性研究;③缺乏评价和计算的生态经济学逻辑框架体系;④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完善;⑤缺乏人类干扰下服务功能的变化与响应研究;⑥对各类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针对性不强;⑦缺乏适合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的评估体系与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