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8)
2023(7530)
2022(6123)
2021(5614)
2020(4511)
2019(9983)
2018(9757)
2017(18540)
2016(10225)
2015(11305)
2014(11352)
2013(11235)
2012(10331)
2011(9236)
2010(9344)
2009(9162)
2008(9332)
2007(8689)
2006(7939)
2005(7346)
作者
(27446)
(22847)
(22813)
(22168)
(14466)
(10913)
(10296)
(8627)
(8584)
(8429)
(8057)
(7663)
(7531)
(7476)
(7380)
(7118)
(6723)
(6669)
(6626)
(6540)
(5932)
(5619)
(5491)
(5360)
(5217)
(5212)
(5178)
(5102)
(4596)
(4462)
学科
管理(36050)
(34513)
经济(34440)
(28987)
(25251)
企业(25251)
(21687)
税收(20244)
(20075)
(17448)
(13222)
中国(12244)
(11319)
方法(10365)
业经(10078)
(9135)
财务(9107)
财务管理(9088)
(9049)
企业财务(8633)
数学(8135)
数学方法(8041)
体制(7637)
环境(7433)
财政(7382)
地方(7166)
(7089)
银行(7084)
农业(6964)
(6921)
机构
大学(141379)
学院(140560)
(56259)
经济(54877)
管理(50381)
研究(47194)
理学(41903)
理学院(41440)
管理学(40891)
管理学院(40603)
(37380)
中国(36896)
(29895)
财经(26582)
科学(25442)
(24240)
(23875)
(22658)
中心(21566)
财经大学(19434)
研究所(19379)
北京(19182)
(18473)
(18424)
(18388)
师范(18241)
经济学(17931)
(17339)
(17185)
业大(16683)
基金
项目(86358)
研究(69157)
科学(68181)
基金(61742)
(52430)
国家(51944)
社会(44823)
科学基金(44732)
社会科(42297)
社会科学(42289)
(33192)
教育(32204)
基金项目(31581)
编号(29192)
(27785)
成果(26421)
自然(25543)
自然科(24886)
自然科学(24882)
自然科学基金(24447)
资助(24062)
(23906)
课题(20921)
(19849)
(19647)
重点(19586)
国家社会(18968)
项目编号(18495)
(18285)
(18241)
期刊
(70379)
经济(70379)
研究(52393)
中国(35691)
(31411)
教育(21383)
管理(20411)
学报(19149)
(18404)
科学(16807)
(16118)
大学(15549)
(15468)
(14106)
金融(14106)
学学(14005)
税务(13738)
财经(13392)
技术(12319)
农业(11817)
(11414)
经济研究(10467)
业经(10404)
问题(8890)
会计(7811)
财会(7763)
图书(7447)
(6846)
(6841)
职业(6795)
共检索到236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云  杜崇珊  
在政治实践中,税收公平的受益和量能两大原则逐渐出现分野。量能原则虽然对税法的制度设计和解释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该原则也难以与现实保持一致。笔者以理论分析和历史经验总结的方式探究了政治现实对量能原则的遵循和违背中隐藏的规律和动机,提出西方国家税制公平性实践体现了一种补偿理念,且它是对公平和效率的策略性调和。依据这样的历史逻辑,新冠肺炎疫情或将推动新一轮税制公平性改革。补偿理念也可用于解释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但与西方的被动式补偿不同,我国通过主动地、有计划地战略部署,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化解、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共同富裕之中。此外,笔者还对国际国内的税制公平性建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伟域  
税收治理理念是主宰税收治理实践的"灵魂",其形成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探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税收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从管理走向治理,从经济层面提升至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在此过程中,税收不仅较好地服务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革。回溯和透视我国税收治理理念演进的历程,梳理并提炼其中的演进规律和理论判断,对于践行新时代税收治理理念,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进  陈志刚  肖洁  
公平与效率是税制建设古老而重要的话题,税收制度的变革意味着税制公平或者效率逻辑的演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税收制度历经了数次改革,总体而言,历次税制改革都与经济体制的变迁紧密相关。从税收公平的角度看,我国的税制改革历经了平均主义——忽视公平调节功能——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公平与效率并重——更加注重公平的变化;此外,从公平的内涵来看,税制建设则从注重起点公平逐步转向注重结果公平和过程公平。为建立更加公平的现代税收制度,今后我国的税制改革应在落实税收法定的基础上,继续发挥税收在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方面的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伟域   许评  
税收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税收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本文将税收现代化置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大历史观中进行审视和分析,从税收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发展逻辑和理论特质三个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税收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以期为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视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永勤  
税收共治是国家治理模式转变在税收领域的必然体现,对立统一税收征纳关系变迁发展的必然结果,化解多重目标导致的税收征管困境的现实需要。本文在探索分析税收共治的宏观背景、理论渊源以及现实需要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时代和"互联网+税务"战略的实施为实现税收共治带来的新机遇,提出了税收共治的实现路径是引导征纳双方在完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基础上,相互制约,合作共赢,在公平正义和低税收成本的状态中实现税法义务履行的目标。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石卫祥  
税收公平是指取得税收收入过程的涉税公平,它是政府进行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税收公平原则虽然被认定和信奉为一个重要的税法原则,但税收实现公平收入分配有其局限性。税制改革中应强调税收的规则公平、竞争公平,以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金霞  
一、我国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现状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而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晓滨  赖勤学  
税收由于是对私人财产权利的侵犯,因此从立法源头上进行规范便显得尤为重耍。本文对历史上既有的三种税收立法权属进行了总结,并归纳出了贯穿其中的财产权主线,同时以史鉴今,对税收立法权的现实建构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楠楠  
一直以来,我国的税收立法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在税收立法方面处于无权状态。然而,无论是从理论逻辑上,还是现实考量上,甚至是宪法规定上,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都具有正当性。事实上,地方想要真正获得税收立法权更需要的是规范依据的支撑。可是,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可以发现,地方税收立法权的规范依据不足,地方行使税收立法权还存在诸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立法法》等法律制度障碍。因此,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真正实现,需要以规范依据的获得为前提,进而寻求地方行使税收立法权的现实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杨  
税收应以公平为本。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和经济学者对税收公平问题进行了不断探索,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税收公平思想或理论。我国古代的"任土作贡,分田定税"、"相地而衰征"等课税主张,就体现了区别不同情况分担赋税的税收公平思想。相比较而言,西方的税收公平思想出现较晚,但发展却较快。经过威廉·配第、尤斯蒂、亚当·斯密、阿道夫·瓦格纳、林达尔、萨缪尔森、布坎南等学者的不断研究和创新,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系统、完善的税收理论。本文对国外与我国税收公平观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剑文  胡翔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环保税法》是新《立法法》对税收法定原则清晰、明确规定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首部单行税法,也是我国首部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税种法。环保税在其法制安排上有多个亮点,其中尤具代表的,当属"税收法定原则"得到了有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剑文  胡翔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环保税法》是新《立法法》对税收法定原则清晰、明确规定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首部单行税法,也是我国首部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税种法。环保税在其法制安排上有多个亮点,其中尤具代表的,当属"税收法定原则"得到了有效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名宏  
税收法治是依法治国战略在税收领域的推进,是税制改革与财税制度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鉴于税收是国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之一,与纳税人财产权利天然紧张,因此,在构建和实践税收法治的过程中,注重税收所侵犯财产权的保护是税收法治应坚持的基本价值。按照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的工作部署和行动纲领,从权利保障的视角审视税收法治的结构和价值功能,诠释税收法治构建中纳税人权利的保护路径及逻辑演进,以促进税收法治和国家整体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志勇  
实现财政制度现代化是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而现代税收与政府预算制度建设是其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分析现代税收与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与演进,梳理两者间的逻辑关系,进而从法定、公平、效率、统一、规范、层级等方面探讨两项制度间的匹配与契合要求,并以我国当前政府预算改革为背景,提出加强税收法治化建设、协调直接税与间接税关系、完善地方税体系等促进税收制度现代化的主张。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高阳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界石,也是国际税收制度形成的总的历史背景。在人类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中,特别是工业化的背景下,所得税和公司法人这两个构成国际税收的基本制度要素出现。在此基础上,国际税收制度的制度框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逐渐形成并延续至今。在同一历史时期,国际税收理论也开始形成,并被贯彻到现代国际税收制度的整体法律体系内,至今仍然支撑着国际税收制度的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