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2)
- 2023(9390)
- 2022(7874)
- 2021(7635)
- 2020(6277)
- 2019(14423)
- 2018(14548)
- 2017(27027)
- 2016(14920)
- 2015(16819)
- 2014(16786)
- 2013(16197)
- 2012(15387)
- 2011(13986)
- 2010(14119)
- 2009(13499)
- 2008(13741)
- 2007(12239)
- 2006(11097)
- 2005(10493)
- 学科
- 济(60168)
- 经济(60069)
- 管理(45012)
- 业(39138)
- 企(33112)
- 企业(33112)
- 方法(23640)
- 中国(21019)
- 数学(20570)
- 数学方法(20334)
- 制(19486)
- 财(18913)
- 农(15936)
- 体(13899)
- 业经(13499)
- 贸(13469)
- 贸易(13460)
- 易(13237)
- 银(12532)
- 银行(12521)
- 行(12078)
- 融(11860)
- 金融(11858)
- 体制(11804)
- 学(10801)
- 务(10288)
- 财务(10263)
- 财务管理(10232)
- 企业财务(9739)
- 农业(9617)
- 机构
- 大学(215047)
- 学院(209636)
- 济(96101)
- 经济(94362)
- 研究(79174)
- 管理(75218)
- 理学(63402)
- 中国(63266)
- 理学院(62659)
- 管理学(61746)
- 管理学院(61339)
- 财(48888)
- 京(46840)
- 科学(42719)
- 所(39506)
- 财经(37233)
- 研究所(35103)
- 中心(34769)
- 经(34026)
- 经济学(31729)
- 江(31645)
- 北京(30628)
- 农(30459)
- 院(28320)
- 经济学院(28313)
- 范(27964)
- 财经大学(27759)
- 师范(27733)
- 业大(25501)
- 州(24310)
- 基金
- 项目(130540)
- 科学(104159)
- 研究(99367)
- 基金(97653)
- 家(84675)
- 国家(84004)
- 科学基金(71556)
- 社会(66367)
- 社会科(62957)
- 社会科学(62944)
- 基金项目(49793)
- 教育(46475)
- 省(46149)
- 自然(42765)
- 自然科(41788)
- 自然科学(41776)
- 自然科学基金(41086)
- 资助(40646)
- 划(40219)
- 编号(38380)
- 成果(34288)
- 部(31958)
- 制(30485)
- 重点(29963)
- 国家社会(29195)
- 教育部(28245)
- 中国(28030)
- 课题(27806)
- 发(27742)
- 性(26907)
共检索到341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及技艺文化的传承史,从来都是需要学徒制的,只是需要学徒制的规模、方式、标准有所不同。解放后我国企业学徒制的兴起、壮大乃至衰落,8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展的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试点及其在实践中蕴育的现代学徒制雏形,以及后期的缓慢进展乃至中断,其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经验与教训。当前我国两部委都在试点学徒制,只有以历史的经验和问题作为研究与实践的逻辑起点,以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为学徒制发展路径设计的依据,同时建立基于学徒、师傅和企业需求的利益回报递增机制,建立国家职业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从理论上说,现代学徒制的构建应该拥有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个基本面。政府牵着企业和职业院校,政府需要企业纳税,并通过职业院校给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连着政府和职业院校,企业要给政府提供税收并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需要职业院校提供高素质的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永强 刘嘉琪
在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的背景下,对中国特色学徒制进行层次升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理路。从2020年提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学徒制”以来,中央和地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借鉴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发展高层次学徒制的经验,从制度安排、参与主体、经费投入、完善监督评价和宣传示范等多个环节入手,着力推进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建设的步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任永波
学习环境是开展建构性学习各种资源的集合,有助于加速实现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以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为理论基础,遵循范梅里恩伯尔的逼真度原则,围绕问题、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协作工作、境脉支持六个方面,建构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学习环境模型,针对性提出重要他人的示范与指导、搭建脚手架、推行技术认证考核机制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提高学徒制人才培养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徒制 学习环境 教学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前虎 来文静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承担着为国家经济转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当前,学界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起源及传承问题尚缺少深入探讨,亟须进行科学、细致的梳理。事实上,近代以来,在经济转型人才需求改变、学校教育严重缺位以及传统学徒制改良诉求等诸多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学徒制基于传统,融合现代性因素,逐渐发展分化为养成工制、练习生制、艺徒学校等多种类型,呈现出学徒类型由固定模式向多元共存演进、学徒关系由技能传承向劳动用工演进、学徒培养由企业内教育向院校教育演进等近代演进特征,形成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近代形态",体现出"时变是守"的理念特色、"融汇中西"的实践特色、"为国救国"的文化特色等中国特色,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学徒制固有形态向中国特色学徒制近代形态转型,为构筑中国特色学徒制原创理论及实践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丽娟 黄日强
自发性变迁路径、强制性变迁路径和诱致性变迁路径是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度的三种主要路径。我国建立现代学徒制度应当以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路径的组合为主要路径,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些特点,先试点后推广,最终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度 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民盟中央、民盟天津市委课题组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不仅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能有效缓解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进而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制造业 竞争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小丰 孙跃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应然表现为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校企共建共享的教师队伍。针对现代学徒制实施中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行业企业的参与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师资队伍的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实然困境,应从求新、求真、求实三条途径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即转变思想观念和创新思维方式,政府规范引导和行业协调参与,学校和企业扎扎实实地开展合作。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应然 实然 完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前虎 来文静 路宝利
技能形成方式不仅关乎社会个体技能提升的路径,更关乎一个国家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培育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的战略。学徒制作为一种被社会广泛采用的技能形成方式,在近现代百年来“技能中国”社会构建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近现代百年来,中国特色学徒制传承历经了三次大规模演进,依次形成了中国特色学徒制近代形态—过渡形态—现代形态等三种发展形态,其技能形成理论由西方借鉴模仿向本土原创转换演进、技能形成路径由内部形成模式向融合发展模式演进,技能形成目标由技能培育向中华民族复兴演进,推动了百年来“技能中国”的社会构建和技能形成体系的创新发展,促进了技能人才的社会阶层流动。面向未来,建设“技能中国”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构建促进学徒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本土技能形成传统和技能形成制度体系,推动当代中国向高技能发展的未来社会图景迈进,为“技能中国”建设发挥职业教育担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红 雷前虎 来文静
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职业教育法》首次在国家法律层面对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作出了制度设计,开启了中国式学徒制现代化之路。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不仅要着力解决当代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难题,还要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本土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近现代以来,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现代学徒制话语的不断输入,影响乃至切断了本土有序传承,造成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传统危机。中国传统学徒制在传承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理论资源、实践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了传统资源支持。但这些资源尚处于“冻结”状态,化解中国特色学徒制传统危机需唤醒“被冻结的资源”,进行传统学徒制资源的价值重估、话语重释与实践创新,探索出中国式学徒制现代化之路,助力中国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全洲、谭立群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撰文,通过借鉴西方现代学徒制经验,结合我国传统学徒制发展历史基础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实践,论述了我国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了构建我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培养框架及运行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雅兰 刘晓萍
强政策牵引下的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后续发展动力,需要构建稳定的机制才能实现。我国乃至全球对学徒制的源需求来自工作内容的复合性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核心需求。在源动力的持续刺激下,如何构建我国学徒制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助推我国学徒制从模式迈向制度的关键。通过分析国际学徒制发展的内在动力、外部引力与协同推力三大动力要素,进而讨论各国政府在构建学徒制发展动力机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我国学徒制动力机制构建现状的反思,指出我国在国家统一治理与地方实施的双层治理模式下,存在治理专门化程度不足、外部引力过度依赖校企双方、成本分摊缺乏长期性激励的问题。为推动我国学徒制动力机制有效落实,应采取高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积极响应策略、强化治理的专门性、构建学徒制质量标准以及提供企业参与的持续性保障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0年来,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性实践发生了决定性转折,并由此开启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探索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100年的历程中,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都高度重视、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龙 黄日强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需要分析其相关的利益群体。利益群体的确立可以使得现代学徒制度能够真正在中国职教领域生根发芽。我国现代学徒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核心利益群和利益群两方面的支持。分析和明确它们的利益诉求和担当的责任,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旭 梁宏
贝宁双元学徒制改革是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采取了改组国家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组建职业继续培训与学徒制发展基金会、构筑双重国家资格认证体系、实施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改革等举措,为非洲地区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贝宁 职业技术教育 双元学徒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