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0)
2023(6645)
2022(5572)
2021(5433)
2020(4331)
2019(9556)
2018(9484)
2017(18182)
2016(9839)
2015(10990)
2014(10901)
2013(10782)
2012(10081)
2011(9076)
2010(9152)
2009(8635)
2008(8604)
2007(7960)
2006(7198)
2005(6306)
作者
(27442)
(23798)
(23196)
(22166)
(14611)
(11532)
(10369)
(9215)
(8926)
(8225)
(8074)
(7949)
(7316)
(7232)
(7180)
(7053)
(6921)
(6862)
(6787)
(6588)
(5852)
(5781)
(5750)
(5577)
(5397)
(5315)
(5254)
(4996)
(4829)
(4763)
学科
(44627)
(42278)
经济(42219)
(36101)
农业(29703)
管理(22783)
(16087)
企业(16087)
业经(14966)
方法(12610)
中国(11434)
数学(10585)
数学方法(10383)
地方(10089)
农业经济(10002)
(9951)
(8949)
农村(8939)
(8799)
(8445)
(7848)
(7810)
(7671)
(7580)
贸易(7572)
发展(7453)
土地(7453)
(7445)
(7390)
(7006)
机构
学院(142091)
大学(136696)
(59300)
经济(58117)
管理(53701)
研究(48185)
理学(46559)
理学院(46091)
(45900)
管理学(45273)
管理学院(45033)
中国(38652)
农业(34868)
科学(29524)
业大(28298)
(28199)
(24538)
(24374)
中心(23911)
(22511)
研究所(21906)
农业大学(21320)
财经(19213)
(19212)
师范(19055)
经济管理(17696)
(17543)
(17539)
(17159)
(16957)
基金
项目(93716)
科学(73951)
研究(72200)
基金(67443)
(58361)
国家(57704)
科学基金(49296)
社会(46595)
社会科(43560)
社会科学(43550)
(37807)
基金项目(36065)
编号(31385)
教育(31307)
(30325)
自然(29952)
自然科(29263)
自然科学(29258)
自然科学基金(28710)
(27688)
资助(25634)
成果(24974)
(21666)
(21120)
重点(20622)
课题(20194)
(19634)
(19224)
国家社会(19166)
(18898)
期刊
(75478)
经济(75478)
(52540)
研究(39904)
农业(35609)
中国(32287)
学报(23589)
科学(21793)
业经(19540)
大学(19056)
学学(18208)
(17496)
(16141)
(16051)
金融(16051)
管理(15770)
教育(15000)
农业经济(13419)
农村(13310)
(13310)
技术(11661)
问题(11266)
(9985)
世界(9314)
财经(9111)
农村经济(8850)
经济研究(8768)
经济问题(8634)
社会(8080)
(7958)
共检索到217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军  王秀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宏图  崔宝敏  
自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开始至今,许多有关农村制度变迁与合约选择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深深影响了学术界、决策界对家庭承包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判断。本文对此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评析。交易成本不仅产生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委托代理,也产生于人们所缔结的合约结构或所选择的组织形态不能与产权的多重属性达成必要的一致。与流行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农村集体产权或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仍然是可选择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概要性地比较了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产权与联产承包制下的集体产权的各自特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智勇  
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三农"保险在完善农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服务改善农村民生中发挥作用,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党的十八大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中央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继康  李岳云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央政府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社会焦点,"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影响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本文从历史检索与现实反思有机结合的视角,系统探讨了中国"三农"难题的四大成因,即:市场之因、制度之因、国情之因与政策之因,从而为"三农"难题的有效化解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前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龙  鲁英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但“三农”问题依然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有关“三农”问题理论的历史回顾 ,指出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是“三农”问题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强调了只有从中国“三农”的现实情况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在加速工业化中逐渐解决“三农”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惠文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改革是否符合法学原理,研究如何推进相应的制度建设。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结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分离为独立的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土地所有权是法律概念,而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不是法律概念,因此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存在明显的法学悖论。研究结论:法学中的权利与经济学中的产权具有较大的区别,必须在物权债权二元财产权体系中确定农村土地的权利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喆  
为深入理解三次分配对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并更好地把握三次分配的现实基础和亟待补齐的环节,我们需要把分配、财富和收入放在历史的长轴中研究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了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等问题,引发各界关注。其中"三次分配"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成为会议的焦点和亮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兵  
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传统概念上的土地功能发生了变化,这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发展空间。如何确保农村土地流转合理、合法、有序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法律视角进行分析,实践中应把握土地流转含义、程序及经济补偿三个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受祜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以来,在半年的时间内,从中央到地方,频繁的、高强度来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原因一是强调其重要性,二是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等把好经念歪情况。鉴于此,本文通过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反思20世纪的中、日、俄(苏)3国关系史,我们可以得到许多经验教训。概而言之为:两强凌一弱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落后挨打”的必然;处强邻之间只有自立自强才是唯一的出路;国家之间的关系只靠“友谊”不能维持长久;处理国家间关系“妥协”必不可少;应该牢记“和则两利,战则两伤”的历史教训,遵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准则。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守稼,缪振鹏  
唐杜佑的《通典》,宋郑樵的《通志》,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习惯上简称“三通”。这三部巨著系统地汇集了丰富的历史文献,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及政治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值得注意的是,“三通”中还保存了中国历史上丰富的人口思想和人口统计的资料。本文试图对“三通”中的历史人口统计,作一简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有关人口统计的零星片段记载,可上溯到远古,从卜辞、金文中就能找到不少。其他文字记载也很多。《国语·周语》记载西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乃料民于太原”,则是最早有记录的户口普查。然而,在中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严冰  何菁  
为落实军委关于科技强军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加速推进人才战略工程的指示精神,提高部队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经教育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中央电大从2001年起,先后成立了中央电大八一学院、总参学院、空军学院,面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根据军队特点依托军队建制、军事院校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杏梅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6省,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农民收入低,"三农"问题非常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对于中部崛起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中部崛起中的"三农"障碍,并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翁礼华  
“三农”问题是一个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问题,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追溯了“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对“三农”进行扶持的主要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