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7)
- 2023(14592)
- 2022(12173)
- 2021(11482)
- 2020(9386)
- 2019(21503)
- 2018(21516)
- 2017(41587)
- 2016(22961)
- 2015(25837)
- 2014(25875)
- 2013(25225)
- 2012(23120)
- 2011(20866)
- 2010(21035)
- 2009(19201)
- 2008(18708)
- 2007(16516)
- 2006(14791)
- 2005(13263)
- 学科
- 济(90079)
- 经济(89979)
- 管理(67518)
- 业(63588)
- 企(52474)
- 企业(52474)
- 方法(37066)
- 数学(31339)
- 数学方法(30929)
- 农(27414)
- 中国(25631)
- 财(22039)
- 业经(21912)
- 地方(21491)
- 学(20582)
- 农业(18247)
- 环境(17238)
- 贸(16592)
- 贸易(16581)
- 制(16458)
- 易(16093)
- 策(15647)
- 和(15442)
- 理论(15368)
- 技术(14658)
- 划(14618)
- 银(13715)
- 银行(13678)
- 务(13659)
- 财务(13584)
- 机构
- 学院(323177)
- 大学(322963)
- 管理(128735)
- 济(126721)
- 经济(123777)
- 研究(111249)
- 理学(110886)
- 理学院(109635)
- 管理学(107815)
- 管理学院(107213)
- 中国(81774)
- 京(69754)
- 科学(69285)
- 财(58002)
- 所(55565)
- 农(51793)
- 研究所(50650)
- 中心(49547)
- 江(47992)
- 业大(47881)
- 财经(46118)
- 范(44533)
- 北京(44439)
- 师范(44194)
- 经(41860)
- 院(41068)
- 农业(40120)
- 州(39099)
- 经济学(36346)
- 师范大学(35566)
- 基金
- 项目(220593)
- 科学(173022)
- 研究(163738)
- 基金(158540)
- 家(137744)
- 国家(136553)
- 科学基金(116910)
- 社会(101595)
- 社会科(96111)
- 社会科学(96086)
- 省(85727)
- 基金项目(84115)
- 自然(75872)
- 教育(74129)
- 自然科(73939)
- 自然科学(73920)
- 自然科学基金(72546)
- 划(72433)
- 编号(68121)
- 资助(64605)
- 成果(55868)
- 重点(49349)
- 部(47970)
- 发(47861)
- 课题(46954)
- 创(45186)
- 创新(42045)
- 科研(41334)
- 项目编号(41292)
- 国家社会(40963)
- 期刊
- 济(143881)
- 经济(143881)
- 研究(96914)
- 中国(60810)
- 学报(49724)
- 农(47914)
- 管理(47474)
- 科学(47056)
- 财(41959)
- 教育(38136)
- 大学(37585)
- 学学(35124)
- 农业(33273)
- 融(28761)
- 金融(28761)
- 技术(27112)
- 业经(24560)
- 经济研究(21823)
- 财经(21544)
- 问题(19227)
- 图书(18321)
- 经(18301)
- 业(17110)
- 科技(16051)
- 现代(15864)
- 理论(15700)
- 资源(15586)
- 技术经济(15014)
- 版(14682)
- 实践(14496)
共检索到476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妍
历史街区民居建筑的保护是颇受关注的城市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这一问题提供相关生态化的保护策略。文中首先对典型的三种民居保护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目前民居建筑保护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然后阐述生态化保护的概念,并说明这种保护方式的原则,最后提出了生态化保护的策略——功能再利用策略、技术普及策略、因"国"制宜策略以及相关保护政策的制定,并就每种策略列举相应实例,为历史街区民居的生态化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民居保护 生态化保护 保护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翔宇 潘琳 李鸽
文化与消费结缘,就意味着文化作为特殊的商品参与了消费,文化消费对社会建构的影响日益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入手,阐释了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
近代商业历史街区 文化消费 更新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坚韧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可缺少的两大自然及人文景观是西湖与大运河。运河杭州段沿线的传统街巷、建筑和景观在运河整体申遗和旅游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规划方案,其产业设施和功能区块随之置换,传统的居住生活方式亦随之改变。以运河申遗及旅游规划项目为研究平台,在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对比拱宸桥西、小河直街两大历史街区,对文化遗产恢复、重构运河经济结构、提升建筑与景观品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目标在于研究典型历史街区的共性和差异,提出活化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模式,并能对同类历史街区的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旅游城市 建筑 文化遗产 历史街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云兰
概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发达国家在历史街区保护的立法、行政管理、公众参与及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城市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的,处理好这一关系,城市将得以协调发展。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历史建筑 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永杰 韩光辉 吴承忠
北京旧城历史街区共计33片,文化积淀深厚,是古都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旧城历史街区由于城市建设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保护中存在着法制不健全、规划不到位且可操作性不强、管理粗放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首都旧城的历史街区,保护对策方面亟需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合理的规划、提高历史街区的管理水平等。
关键词:
北京旧城 历史街区 保护现状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焦林申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内容,最初兴于人文地理学,现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学中审视城乡环境的新视角。通过对地方理论的梳理,构建了地方理论框架,指出地方理论包括地方性和地方感两部分内容;其中地方感包含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三个维度。通过对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建筑、特色小吃、历史文化等方面;基于此,从传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建筑材料运用、食品卫生提升、文化符号运用、情感记忆促生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地方感营造策略。
关键词:
地方理论 地方感 地方性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辉 何益 刘畅
随着国内各地对历史街区开发力度的加强,视觉景观的更新设计产生模式化、同质化现象。面对历史街区更新中的这一共性问题,以听觉感知为切入点,选取重庆市弹子石老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声环境测试和声景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总体规划思路中应当合理组织声景序列,建议以地域文化特色声景为媒介,唤起历史空间的文脉记忆,营造历史街区场所感,凸显地域特色。
关键词:
声景 历史街区 更新设计 重庆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焦林申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内容,最初兴于人文地理学,现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学中审视城乡环境的新视角。通过对地方理论的梳理,构建了地方理论框架,指出地方理论包括地方性和地方感两部分内容;其中地方感包含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三个维度。通过对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建筑、特色小吃、历史文化等方面;基于此,从传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建筑材料运用、食品卫生提升、文化符号运用、情感记忆促生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地方感营造策略。
关键词:
地方理论 地方感 地方性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一兵 李汀珅 顾贤光 张矢远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有大量商住型传统街区的更新任务,然而现有的更新设计普遍存在大规模标准化更新而破坏街区原有肌理、一味追求大型商场而导致街区活力流失、无视原有居民居住成本而导致居民利益损害等等问题。本文借助于徐州市百惠传统街区的更新设计,探索通过复合化更新策略对街区的原有肌理、商业活力、居民利益进行保护,加大人们对于传统商住街区的关注,从而达到有效地保护传统商住型街区的目的。
关键词:
商住型 传统街区 复合化 城市更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廖开怀 刘利雄 朱雪梅 乔稳稳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关乎民生福祉,是提升城市幸福感与获得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回顾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历程,认为广州的历史街区微改造行动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追求多元利益平衡;剖析了部分历史建筑使用不当、文化价值有所流失、基础设施配套欠足、风貌保护不够完整等具体问题;同时借鉴国际历史街区更新经验,提出应加强特色风貌保护、提升优化环境以及完善管理制度三大方面的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锐 赵岩
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有着极其厚重的历史,但近年来由于拆迁纠纷不断,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保护与发展矛盾交织的一个缩影,关键问题在于当前针对此类传统民居型的历史街区的改造更新模式遇到了发展瓶颈。本文通过对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的现状分析,尤其针对老城南南捕厅地块老龄化问题严重的现象,从景观视角下对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开放式养老街区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为类似地块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
历史街区 老龄化 景观复兴 南京老城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巍 陈雨 张艺萍 吴富利
近年来城市更新趋于常态化,由于各个城市发展水平及定位不同,地域特色各异,其更新策略不可一概而论。以重庆街区更新为例,提出"人文、国际、生态、智慧"四个更新理念,在揭示各更新理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行动策略和路径;最后,以九龙坡区为例加以阐释,以期对其他地区的街区空间更新有所启发。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策略 重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联 沈丹
论文针对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旭璐 吴亮芳
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基础。有机更新下的街区文化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街区文化得以传承。针对某街区有机更新实践存在的治理主体单一、文化碎片化、商业同质化、本土化缺失等问题,深入挖掘有机更新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工作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有机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策略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滕有平 过伟敏
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化热潮中,历史街区的保护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以往的保护经验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的需求。针对再建与保护历史街区的双重需要,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整体保护、功能置换、多元与共生、回归街道的再生性保护策略。
关键词:
城市历史街区 再生性保护 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规划研究——以中国一汽历史街区为例
历史街区保护性旅游开发实证研究
基于地方性视角的历史街区商业化程度量化研究——以西安市北院门历史街区为例
非文物历史街区保护问题研究:一种对待历史的态度——以高邮为例
城市历史保护街区的多重价值分析——以哈尔滨花园街区为例
关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因子的研究——基于中、美、法对比角度
大运河沿岸普通传统民居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以无锡清名桥历史街区为例
历史街区保护视角下的容积率等值转移研究——基于Hedonic模型
住区再生为主导的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研究——以中国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与日本高梁市本町历史街区为例
城市中心历史街区“活化”保护规划研究——以湖州市小西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