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7)
- 2023(9474)
- 2022(8562)
- 2021(8280)
- 2020(6754)
- 2019(15858)
- 2018(15822)
- 2017(30323)
- 2016(16579)
- 2015(18610)
- 2014(18544)
- 2013(18554)
- 2012(16922)
- 2011(15258)
- 2010(15048)
- 2009(13637)
- 2008(13148)
- 2007(11144)
- 2006(9628)
- 2005(8373)
- 学科
- 济(63968)
- 经济(63892)
- 管理(47895)
- 业(44786)
- 企(38555)
- 企业(38555)
- 方法(31015)
- 数学(26143)
- 数学方法(25845)
- 农(16594)
- 中国(16124)
- 学(15653)
- 财(15043)
- 业经(14676)
- 地方(12770)
- 理论(12314)
- 和(11571)
- 农业(11089)
- 贸(10981)
- 贸易(10974)
- 易(10613)
- 制(10387)
- 技术(10293)
- 教育(9972)
- 务(9916)
- 环境(9889)
- 财务(9856)
- 财务管理(9840)
- 划(9368)
- 企业财务(9334)
- 机构
- 大学(234573)
- 学院(230649)
- 管理(96284)
- 济(87246)
- 经济(85247)
- 理学(84336)
- 理学院(83416)
- 管理学(82051)
- 管理学院(81642)
- 研究(75837)
- 中国(54451)
- 京(50218)
- 科学(48209)
- 财(38438)
- 所(37671)
- 业大(35029)
- 农(35012)
- 研究所(34572)
- 中心(33656)
- 北京(31857)
- 范(31751)
- 财经(31570)
- 师范(31487)
- 江(31445)
- 经(28808)
- 院(27660)
- 农业(27409)
- 州(26131)
- 师范大学(25727)
- 经济学(24579)
- 基金
- 项目(162527)
- 科学(127503)
- 研究(119705)
- 基金(117749)
- 家(101958)
- 国家(101098)
- 科学基金(87115)
- 社会(73412)
- 社会科(69392)
- 社会科学(69374)
- 基金项目(63526)
- 省(63011)
- 自然(57846)
- 自然科(56479)
- 自然科学(56468)
- 自然科学基金(55427)
- 教育(54802)
- 划(53281)
- 编号(49746)
- 资助(48226)
- 成果(40296)
- 部(35691)
- 重点(35579)
- 创(33819)
- 发(33750)
- 课题(33402)
- 创新(31383)
- 项目编号(31071)
- 科研(31060)
- 教育部(30611)
共检索到326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砚羽 谢伟
历史是现实的重要解释变量,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经济政治体制与当前现状相差悬殊,然而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对历史作用的关注并不充分。西方学术界,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诞生了理解历史对现实作用的重要概念-组织印记,研究组织成立时的条件对组织当前和未来产生的影响。本文遵循Stinchcombe的研究思路,综述了组织印记的概念,剖析了组织印记产生和固化作用并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总结了组织印记的作用领域,提出了组织印记研究对于中国情境的重要性及可能的研究机会。本文的学术贡献是:第一,系统地综述了组织印记理论,明确了组织印记对于中国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第二,识别了中国情境下组织印记的潜在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铁波 张雅 吴小节 曾萍
组织同形作为组织差异的相对概念,随着制度理论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已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组织同形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测量和影响绩效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展望,以供后续研究的参考。
关键词:
组织同形 制度理论 种群生态学 组织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媛 李阳 谢佩洪
文章盘点了目前国内外有关组织双元的主要研究成果,清楚界定并比较了结构双元与背景双元,归纳了组织双元与绩效的关系及实现双元的前导变量。更重要地,文章开创性地开发了一个组织双元的综合框架模型,并指出今后亟待研究的领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慧玉 杨俊
组织话语研究在本质上将组织视为话语性社会构建过程,以组织情境中的口头与书面话语文本为直接研究对象,以此剖析组织行为、现象、关系、要素及组织本身,这一特殊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以社会科学中的"语言转向"为发展契机,挑战实证主义传统,重思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对组织研究具有变革性意义,被广泛运用到制度、战略、身份认同、变革等关键组织研究领域。本文在系统梳理这四个领域主要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述评话语分析对组织研究的主要贡献,进而提出组织及其要素的话语构建过程理论研究模型,并从语言关注程度、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等方面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特别就中国组织话语体系建设及研究提出基本...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斌 徐琳 刘银国
组织污名是社会对组织的一种消极评价,事关组织的资源整合、持续发展乃至长期生存,需要积极加以管理。本文对国外有关组织污名问题的研究文献做了系统梳理,从组织污名的含义与生成、污名对组织及关联个人的影响,以及组织管理污名的策略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述评,并对该主题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组织污名 组织社会评价 消极社会评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雪松 江云 袁冰
组织认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在西方已成为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概念和关键变量,而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有必要对组织认同的概念内涵进行辨析,并对组织认同的前因和结果变量以及组织认同的类型进行系统研究。还要对我国组织认同研究的初步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并提出我国组织认同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组织认同 前因变量 结果变量 类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鹏
本文对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的实施背景、主要目标和行动、制度的特点和意义作了简要的评述,并对澳门基础教育法制的未来走向进行了评估与预测。本文作者认为澳门现阶段基础教育可以从五对关系中加以把握,而对这五时关系的解答就构成了该纲要法的主要框架。从内容来看,澳门《非高等教育纲要法》体现出对澳门教育传统的延续与创新,同时也带有一定程度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关键词:
澳门 基础教育法制 私立教育 私立学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杜兰英 段天格 李铭泽
不道德行为一直以来是管理者与学者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以往研究大多从消极因素(如辱虐领导、组织不公平等)出发,探讨个人、组织以及社会中所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对不道德行为的刺激作用。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好的动机"也可能是不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诱因,如不道德亲组织行为。不道德亲组织行为是指员工所有意行使的,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但却有利于组织的不道德行为。此概念自提出以来,便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但目前有关该主题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分析了不道德亲组织行为的概念内涵及测量方法,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总结了不道德亲组织行为产生的前因与影响机制,同时梳理了其在个体和组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安 佳美拉·鲁斯兰 陈武
组织透明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之一,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被不断推进。遵循系统文献综述法,整合不同研究视角的组织透明文献,对拓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内涵界定存在工具论(信息披露观和社交互动观)和伦理论两大派系,其中工具论把组织透明当做自我调节的一种管理手段,伦理论则认为组织透明是展示诚实、真诚和美德的一种管理实践;透明前因包括信息特征、组织特性、利益相关者特征和外部环境四大类,并在组织—利益相关者互动过程中分别影响组织透明意愿的动机触发和组织透明实现的产生条件;组织透明带来的影响涉及组织自身和利益相关者的"双刃剑"效应,均存在"利之刃"和"伤之刃"两种内在矛盾机制。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刘金菊 王宏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卢珊 蔡莉 詹天悦 蔡义茹
构建共生关系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应对不确定环境、把握创业机会的重要策略。然而,相关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无法助力实践发展。通过梳理组织间共生关系的相关文献,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的时间脉络、期刊分布、研究方法、应用理论、研究对象进行归纳,厘清组织间共生关系的概念。其次,从共生关系的核心维度、共生效应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二元组织间共生关系和生态系统共生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借鉴社会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制度理论等解释二者的差异。最后,本文从整合性视角对组织间共生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基于"六何"分析框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有助于厘清组织间共生关系的概念及研究脉络,揭示二元组织间共生关系和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差异,为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小平 田喜洲 郭小东
不同于亲组织行为、利他行为和主动性行为,组织中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个人为促进或保护他人、团队、组织福祉所采取的行为,具体包括亲社会组织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指导、知识共享等。基于量表与实验测量的独立研究和多样本元分析发现: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员工职业成功,改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而且还能促进组织创新、降低员工流失率、提升组织有效性;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则有个人特质、领导风格、同事因素、工作设计等。本文构建了亲社会行为循环管理机制,并提出未来理论研究应侧重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工具、影响机制、非线性影响、本土研究;而管理实践应重点关注亲社会行为的识别、评估与干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琛琳 郑晓明 李丽源
共情指个体对他人的情绪状态和想法的感知、理解和体验。共情对组织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组织管理中的共情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整理归纳了共情的定义,厘清了组织管理中共情的概念。从团队层面的群体共情和个体层面的个体共情入手,本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厘清共情在不同层面上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形成组织管理中共情的多视角多层面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基于组织管理中的两个重要行为主体(即,领导和员工),对领导共情与员工共情的研究进行细分;基于横向视角,关注领导特质对领导共情的影响;基于纵向视角,关注领导共情对员工共情的垂滴效应,以及员工个体共情对群体共情的影响;探索组织中共情的负面作用及其边界条件;优化相关研究方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晓怿 王云峰 于巍
传统的一般氛围研究因过于关注对整体组织环境的感知,且在测量上过于宽泛,易导致与其他变量在研究中的混淆,也使学者对其与结果变量间的关系观点不一。特定氛围更关注组织的某种特定现象或行为,其测量更倾向于对组织特定战略目标的描述而非个体对组织的情感,因而能将氛围与其他变量有效区别,且能对组织结果产生更好的预见作用。特定氛围现已成为组织氛围研究领域的热点和方向,尤其近些年来,对不同特定氛围间相互作用和对结果变量共同作用的研究,正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目前对特定氛围的实证研究缺乏系统梳理。基于此,本文对特定氛围的概念、分类与测量方法进行了回顾,系统梳理了特定氛围的前因和结果变量、中介和调节作用,根据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