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9)
2023(4597)
2022(4064)
2021(3862)
2020(3163)
2019(6610)
2018(6644)
2017(12623)
2016(6836)
2015(7373)
2014(6876)
2013(6393)
2012(5589)
2011(5028)
2010(4984)
2009(4885)
2008(4476)
2007(3631)
2006(3209)
2005(2845)
作者
(16723)
(13972)
(13941)
(13270)
(8949)
(6754)
(6308)
(5350)
(5273)
(4888)
(4837)
(4668)
(4351)
(4348)
(4266)
(4185)
(4124)
(4082)
(4056)
(3999)
(3393)
(3346)
(3247)
(3186)
(3157)
(3063)
(3057)
(3030)
(2815)
(2778)
学科
(23433)
经济(23402)
管理(16893)
(14781)
(11964)
企业(11964)
方法(7873)
土地(7703)
(7452)
(7334)
中国(6556)
数学(6491)
数学方法(6365)
(5836)
业经(5170)
(5042)
贸易(5039)
(4900)
农业(4634)
(4397)
经济学(4342)
理论(4287)
地方(4231)
问题(4084)
教育(3633)
(3626)
金融(3624)
(3511)
环境(3468)
(3411)
机构
学院(86375)
大学(84871)
管理(31746)
(31619)
经济(30886)
研究(28004)
理学(27280)
理学院(26956)
管理学(26390)
管理学院(26243)
中国(20946)
(17896)
科学(17208)
(15027)
(13658)
(13654)
中心(13245)
(12836)
(12741)
师范(12607)
业大(12583)
研究所(12372)
财经(12094)
(10930)
农业(10899)
北京(10733)
(10549)
(10334)
师范大学(10004)
经济学(9774)
基金
项目(59013)
科学(46543)
研究(45071)
基金(41965)
(36356)
国家(36052)
科学基金(30834)
社会(28499)
社会科(26918)
社会科学(26915)
(23426)
基金项目(21796)
教育(21190)
(19859)
编号(19680)
自然(19172)
自然科(18745)
自然科学(18742)
自然科学基金(18360)
资助(16684)
成果(15866)
课题(13549)
重点(13397)
(13179)
(12922)
(12661)
(11962)
创新(11810)
项目编号(11807)
(11547)
期刊
(36742)
经济(36742)
研究(24503)
中国(18991)
(13575)
科学(12480)
教育(12154)
学报(12136)
(11190)
管理(10764)
农业(9500)
大学(9159)
学学(8485)
业经(7850)
(6557)
金融(6557)
经济研究(6377)
技术(6308)
财经(5325)
(4641)
国土(4523)
问题(4501)
商业(4384)
(4375)
图书(4290)
(4230)
土地(4197)
资源(4048)
科技(3923)
(3874)
共检索到125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文章在历史比较视野下对土地冲突的形态变迁进行了考察,并明确了当下中国土地冲突的历史方位。研究表明,不同的历史社会条件下土地冲突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蕴:传统时期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生存危机引发的权力争端;革命时期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权利建构引起的社会重组;而现代社会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权利诉求带来的秩序调整。当下中国虽然从时序上看是现代的,但事实上处于一种祛除未净的前近代政治社会传统与应接不暇的后现代风险扩散的"对冲"当中,因此当前的土地冲突既带有"权力冲突"的特征,又呈现出"土地风险"的样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文章在历史比较视野下对土地冲突的形态变迁进行了考察,并明确了当下中国土地冲突的历史方位。研究表明,不同的历史社会条件下土地冲突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蕴:传统时期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生存危机引发的权力争端;革命时期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权利建构引起的社会重组;而现代社会的土地冲突本质上是权利诉求带来的秩序调整。当下中国虽然从时序上看是现代的,但事实上处于一种祛除未净的前近代政治社会传统与应接不暇的后现代风险扩散的"对冲"当中,因此当前的土地冲突既带有"权力冲突"的特征,又呈现出"土地风险"的样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佳星  
研究目的:土地权利冲突研究是构建、解决土地问题的基础,而权利冲突源自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和交叉性。解决土地权利冲突的关键,在于厘清土地上两种不同权利边界,构建中国本土化土地权利体系。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权利冲突表现为土地权利部分缺失的消极冲突和同地不同权的积极冲突;冲突产生的社会背景在于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结构的基础性变革;从权利的本源考量,则根源于民法理论对人身权与财产权内在逻辑、伦理结构区别的漠视。研究结论:通过将土地上冲突的权利分析、定性,可以较好的区分不同权利内涵,构建边界清晰的土地权利,为农地"三权分置"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克伟  
我国的土地权马克伟建立并完善以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社会主义地权制度,对于加强我国土地管理十分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地权问题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我国地权和地权制度已成为当前研究、讨论的热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红娟  
土地权利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即土地权利直接或间接衍生而来的权利需求和权益保障冲突等问题:公法和私法制度冲突,农民要求发展与土地制度安排的冲突,土地增值实际收益人与权利人冲突……这些冲突长期客观存在且是引起社会不安和隐患的重要因素,冲突实质是农民、农村土地权、农村经济三大主体要求发展,而现有制度安排不能满足或者适应这些发展的需求,基于有限土地资源之上的发展权的发展成了各方问题解决的关键。通过数据分析和法理研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理性法律环境制度的对策,即明确农村土地权利的主体和客体,实现土地所有权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兆军  
研究目的:以中国首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确立的农民土地权利保障目标为依据,探究人权理念下农民土地权利保护的应有完善。研究方法:人权法与物权法交叉视角下的文献资料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农民土地权利具有特殊的人权价值,虽然对其保护取得成就,但其进步中的问题仍然突出,以征地和乡土势力严重侵害农民土地权利并影响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为甚。欲充分保障农民在土地上的人权,必先寻求此问题的破解之道。研究结论:在尊重和保护农民人权的时代诉求下,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更需不断强化赋权后的维权功效、充分实现征地中的还权于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广辉  陈军伟  孟媛  
地震之后,江河易形,人事变迁,城市、田地、林地和农村宅基地等都需要重新清理、界定和分配。为尽快恢复灾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应重视因土地毁损引致的土地权属调整问题,这也是灾后重建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关于因自然灾害损毁引起的土地使用权变更问题,当前法律有着诸多规定,其中对宅基地、农业承包地等法律的规定相对是明确的。比如,物权法规定:"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以及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需要适当调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的,应当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办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春平  高云  彭静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马克思,1867)。针对我国耕地资源贫乏和市场化及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严重流失的现状,1986年制订并经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把“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立法宗旨,新世纪以来国家更是采取了“世界上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然而,耕地非农化的势头并未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年来又出现了近乎灾难性的“圈地热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表明,1986年至1995年十年间全国耕地累积减少7500余万亩,而1996年至2003年仅仅八年多时间,农用地就减少1亿亩。尽管这种“圈地”与当年英国圈地运动的“羊吃人”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剑   谢小灵  
秋风送爽,正是收获时节。9月29日,一场关于中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的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来自法学界、立法机关的专家学者,以及长期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的专家共20多人,围绕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合作完成的中国土地权利研究课题初步成果展开了研讨。专家们集中就课题研究在我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中的意义、我国土地权利研究中的焦点问题、研究课题成果的完善和转化等问题,发表了见解。这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是我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的新起点。从这里出发,可以迈向我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的新纪元。本刊现刊出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的座谈会发言摘编,以唤起各方对我国土地权利法制建设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后明  黄程程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不仅要明确农村土地现有分布和占有经营情况,还要对农村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所需要的所有、承包、经营、流转、抵押、转让和收益等权利进行界定,消除阻碍农村土地不合理配置的思想观念和制度因素,促进农村土地从产权模糊向权能清晰行使的转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淦  
"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复杂的土地权利类型,我们抱持怎样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解读新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历史变迁轨迹,分析农村土地权利的变化及背后所体现的法律意义上的正当性,进而提出对现阶段出现的农村土地权利应有的一个价值取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晓静  
关于外国人土地权利的制度研究目前并不多见。本文探索英国关于外国人的土地制度的发展和沿革。文章认为,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其土地所承载的政治属性日益淡化,而其经济属性日趋增强,从而使外国人,这一政治上与本国无密切联系,但是与该国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密切的人群可以获得土地权利。英国对于土地市场价值的逐步认同和外国人土地权利的逐步认可为在其他国家实现外国人土地权利的自由化提供了历史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光辉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到农民土地权利的赋权与保护。对土地资源特性和农民行为特性的分析表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同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