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5)
2023(5569)
2022(4860)
2021(4990)
2020(4063)
2019(8997)
2018(9100)
2017(17631)
2016(10123)
2015(11496)
2014(11483)
2013(11436)
2012(11152)
2011(10138)
2010(10567)
2009(10077)
2008(10304)
2007(9833)
2006(9137)
2005(8366)
作者
(29966)
(25814)
(25338)
(24183)
(15795)
(12636)
(11281)
(10074)
(9656)
(9282)
(8776)
(8662)
(8017)
(8004)
(7962)
(7702)
(7533)
(7514)
(7386)
(7184)
(6640)
(6492)
(6486)
(6047)
(5989)
(5855)
(5672)
(5440)
(5358)
(5255)
学科
(45202)
(44480)
经济(44419)
(36776)
农业(30136)
管理(22964)
(16238)
企业(16238)
业经(14046)
方法(12921)
中国(11850)
地方(11816)
(11708)
数学(11193)
数学方法(10920)
(10451)
农业经济(10078)
(9064)
(9051)
农村(9039)
(8705)
(8618)
土地(8201)
(7841)
(7574)
贸易(7566)
发展(7563)
(7551)
(7343)
(7333)
机构
学院(149505)
大学(144531)
(60944)
经济(59551)
研究(54008)
管理(53295)
(49492)
理学(44975)
中国(44555)
理学院(44468)
管理学(43492)
管理学院(43254)
农业(37598)
科学(33824)
(31348)
业大(29949)
(29631)
(27147)
中心(26250)
研究所(26140)
(25042)
农业大学(22866)
(20840)
(20832)
师范(20669)
财经(20366)
(19873)
北京(19845)
(18769)
(18220)
基金
项目(90919)
科学(69839)
研究(68844)
基金(63980)
(56144)
国家(55513)
科学基金(45656)
社会(42678)
社会科(39697)
社会科学(39682)
(36623)
基金项目(33968)
编号(30699)
(29818)
教育(29694)
(28559)
自然(28206)
自然科(27458)
自然科学(27454)
自然科学基金(26932)
成果(25791)
资助(25788)
(21213)
(20300)
重点(20229)
课题(19950)
(18682)
(17739)
(17727)
(17512)
期刊
(82650)
经济(82650)
(56326)
研究(45018)
农业(37906)
中国(36222)
学报(26878)
科学(24056)
大学(21096)
(20706)
学学(20031)
业经(19480)
(18980)
金融(18980)
(17263)
教育(16102)
管理(15759)
农村(13908)
(13908)
农业经济(13791)
问题(12377)
技术(11893)
(10956)
财经(10156)
世界(10081)
经济问题(9276)
农村经济(9153)
经济研究(8986)
资源(8850)
(8768)
共检索到244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萧正洪  
关中农村灌溉用水资源权属关系的最基本特点是所有权与使用权二者的分离,农民只享有使用权,而包含于水粮之中的水资源使用权费是国家所有权藉以实现的经济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中,水权的取得方式和分配原因、实现的途径和管理方式存在着若干差异,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明清时期水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及其与地权关系的分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雅男  
2005年7月上旬,笔者参加了在湖北省荆门市高阳镇进行的一次调查活动,主要关注农村水利的建设和利用,调查时日虽短,但一些尖锐的问题已经暴露在我们面前,在为之惊讶、愤怒、欣慰的时候,有必要将事实公之于众,引起注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玉艳  严伟榆  杨自琼  王白娟  
为有效利用水利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种植水平,在Visual studio 2008平台上,利用ArcGIS Server.NET ADF提供的组件,使用C#语言开发了农田灌溉水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水窖分布、数量、储水量的数字化管理;采用空间分析建模实现水窖的规划选址;利用地区常年平均有效降雨量、农作物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及巡检员现场采集的水窖蓄水量对灌溉缺水量进行估算。可为水窖的规划、储水计划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宝峰  
探讨大中型灌区的灌溉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以河南省昭平台灌区为例,采用实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现行管理体制的不足,提出了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灌溉管理体制模式,并对采用这种管理体制模式时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新燕  蔡焕杰  王健  程冬玲  
 在分析雨水集蓄系统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降水序列分析子系统、集水量分析计算子系统、蓄水设施优化设计子系统、灌溉水量优化分配模型子系统和经济模型的农田灌溉雨水集蓄系统,并以陕西省礼泉县北部丘陵区为例,采用该系统对大田作物(小麦、玉米)雨水集蓄灌溉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  翟庆志  
针对农田灌溉系统中电能消耗高且利用率低的问题,根据管道灌溉系统的特点,将变频调速技术引入水泵电机的节能控制。分析了包含变频器异步电机、水泵和管网的灌溉系统构成和节能基本原理,构建各部分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系统仿真。仿真案例结果表明:引入变频调速装置,可实现水泵出水口流量或扬程0~1的连续变化,节能率达56.6%;采取出水端扬程或者流量闭环控制,可以实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调制,进而控制水泵电机的运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锁贵  
邢台地区农田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试验研究技术成果鉴定会,前不久在邢台召开。本课题是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委托我局进行的。此项试验研究工作自1982年冬开始到1987年秋,历时五年,分别在柏乡、新河、邢台县各选一个试验点连续进行。其主要目的是从农业增产总效益中将灌溉措施的增产效益分出来。即求得水利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从而为研究灌溉工程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盈  
在公共财政投入薄弱的条件下,公法人管理和非公法人管理都比较低效,但是前者低效的原因在于政府投入不足,与自身管理无关;后者则存在严重的管理缺陷,且长期的管理绩效远远低于公法人管理。在公共财政投入充足时,公法人和非公法人管理的绩效都会有所增加,但是公法人更为有效。据此,我国新时期为实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目标应该进行管理制度的公法人化改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健  韩一军  
基于中国15个小麦主产省2000—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SFA-Malmquist指数法和面板工具变量法探讨了农田灌溉设施的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17年间,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升1.66%,技术进步率和效率提升率年均增长1.21%和0.38%,总体表现为技术诱导型的增长模式;农田灌溉规模的扩张可以在保障小麦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推动技术进步,实现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双重驱动;农田灌溉质量的提升表现出正向的技术进步效应,但对技术效率却产生了微弱负向影响,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不显著。因此,在保持灌溉规模扩张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驱动作用的同时,挖掘灌溉质量提升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潜能,将会是实现小麦稳产增产的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永红  杨名远  
我国农业面临着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 ,发展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分析了节水激励机制或缺是我国农田灌溉用水效率低的主因 ,进而从农业水权和水价制度两方面研究了农田灌溉节水激励机制形成的路径 ,并运用利润最大化模型 ,对五种不同水权和水费计收方式组合情况下的节水激励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得出农田灌溉节水激励机制形成有赖于水权与水价制度创新的结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栾健  韩一军  
干旱灾害对小麦稳产增产影响很大。明晰不同农田灌溉水平下旱灾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5个小麦主产省区199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法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了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旱灾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减灾能力的时空异质性,主要结论如下:①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总体呈现波动提升趋势,年均增长0.98%,东、中、西部地区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明显的时序变化趋同性和空间分布异质性,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水平最高,主导着生产前沿面移动,中、西部地区技术效率提升潜力巨大;②随着有效灌溉率的提升,旱灾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其负向影响随着有效灌溉率的提升而呈现阶梯型下降;③1991—2016年间,各小麦主产省农田水利设施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农田水利设施减灾能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多集中于甘肃、陕西、四川和云南等西部省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勇洪  叶彩华  李文华  
区域尺度上开展农田灌溉量预报需要考虑土壤、作物和大气的空间差异性。论文针对农田灌溉现状分别建立了需水量灌溉预报模型和土壤湿润层灌溉预报模型,并在预报模型中引入RS和GIS技术来考虑预报参数的空间差异性,初步实现了区域尺度上250 m分辨率网格化的农田灌溉量预报,并在北京地区冬小麦灌溉量预报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北京地区2010年冬小麦6月灌浆期间和11月下旬越冬前冻水的预报灌溉量分别为375 m3/hm2和600 m3/hm2,均较现行农业生产中建议的灌溉量明显偏少,具有节水经济效益潜力。这些结果显示了RS和GIS技术在区域尺度上农田灌溉预报中的良好应用潜力,且预报结论和应用效果能达到较好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景政   穆月英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以农田灌溉设施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更是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源头保障。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系统考察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对农民经济福利的影响。利用200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对农民福利的影响效应,检验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增进农民福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田灌溉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均显著促进农民农业收入增长,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表明农田灌溉设施建设能够有效增进农民福利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对东中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农民经济福利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表明农田灌溉设施在资源禀赋充裕、经济发展水平高以及未实施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地区更能充分发挥农民福利增进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农业生产集聚和技术进步,表明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农民福利增进效应主要通过驱动农业生产地理集聚、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因此,未来应持续推进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构建高水平、现代化农田灌溉设施体系并完善管护制度,以进一步发挥农田灌溉设施的福利增进效应,更大限度提升农民福利水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风田  裴培  丁冬  普蓂喆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后,灌区农户集体使用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方式大为减少,相反,农户更多地选择自组织建设小型水利设施的灌溉方式。在"大水利"被"小水利"替代的演变中,有必要研究农户灌溉方式的转变对其时间分配的影响。借鉴加里.贝克尔时间和家庭生产分析框架,根据时间分配理论,利用湖北省600个农户的样本数据,就灌溉方式对农户时间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田水利灌溉方式的转变对农民时间分配有较大的影响;集体灌溉的农户比家庭灌溉的农户参与农外创收性劳动的概率更高,时间也更长,从而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红梅  文杰  
农田灌溉系统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探讨群体认同、关系网络与农户治理农田灌溉系统协同行为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机理,并利用湖南省6县市602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群体认同对农户治理协同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农户治理协同程度影响不显著,可能的解释为农户群体认同度并未完全达成一致而表现出治理程度不够深入;(2)关系网络对农户治理协同意愿和协同程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协同程度的显著性受家族成员消极态度或社会原子化现象影响有所减弱;(3)关系网络在群体认同对农户治理协同意愿及程度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缓解我国农村公共事物治理危机、促进乡村振兴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参考价值,建议通过培育和强化农户乡土情节与集体行动荣誉感、重视与维系农户和谐关系等提升农户治理农田灌溉系统的协同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