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0)
- 2023(14972)
- 2022(12370)
- 2021(11651)
- 2020(9394)
- 2019(21697)
- 2018(21653)
- 2017(41285)
- 2016(22791)
- 2015(25783)
- 2014(25799)
- 2013(25241)
- 2012(22895)
- 2011(20279)
- 2010(20018)
- 2009(18291)
- 2008(17591)
- 2007(15323)
- 2006(13435)
- 2005(11660)
- 学科
- 济(87163)
- 经济(87071)
- 管理(63869)
- 业(59369)
- 企(49563)
- 企业(49563)
- 方法(37213)
- 数学(30710)
- 数学方法(30342)
- 农(26228)
- 中国(25323)
- 业经(22555)
- 地方(20847)
- 财(20190)
- 学(19630)
- 农业(17883)
- 理论(16866)
- 和(16186)
- 制(15176)
- 环境(14476)
- 贸(14154)
- 贸易(14144)
- 教育(14028)
- 易(13649)
- 技术(13577)
- 务(13041)
- 财务(12971)
- 财务管理(12952)
- 发(12645)
- 划(12274)
- 机构
- 大学(313050)
- 学院(312890)
- 管理(123517)
- 济(115577)
- 经济(112746)
- 理学(107002)
- 理学院(105763)
- 管理学(103889)
- 管理学院(103323)
- 研究(102844)
- 中国(75048)
- 京(67682)
- 科学(66163)
- 财(52232)
- 所(50793)
- 农(48740)
- 中心(46641)
- 研究所(46602)
- 业大(46533)
- 江(46191)
- 范(45572)
- 师范(45222)
- 北京(42618)
- 财经(42272)
- 州(40114)
- 经(38287)
- 院(38030)
- 农业(37945)
- 师范大学(36509)
- 技术(34077)
- 基金
- 项目(218863)
- 科学(171316)
- 研究(163857)
- 基金(155833)
- 家(134895)
- 国家(133673)
- 科学基金(114728)
- 社会(101309)
- 社会科(95569)
- 社会科学(95542)
- 省(86760)
- 基金项目(83467)
- 教育(75027)
- 自然(73746)
- 划(72488)
- 自然科(71875)
- 自然科学(71859)
- 自然科学基金(70527)
- 编号(69585)
- 资助(62140)
- 成果(56607)
- 重点(48784)
- 课题(47551)
- 发(47382)
- 部(47043)
- 创(45245)
- 项目编号(42560)
- 创新(41939)
- 科研(41077)
- 国家社会(40649)
- 期刊
- 济(129654)
- 经济(129654)
- 研究(90559)
- 中国(60985)
- 学报(50159)
- 科学(45889)
- 农(45439)
- 管理(44234)
- 教育(42376)
- 财(39136)
- 大学(37553)
- 学学(34540)
- 农业(31822)
- 技术(27439)
- 融(23379)
- 金融(23379)
- 业经(23169)
- 图书(21843)
- 经济研究(19567)
- 财经(19566)
- 问题(17607)
- 经(16591)
- 业(16538)
- 资源(16447)
- 科技(15448)
- 书馆(15123)
- 图书馆(15123)
- 版(15077)
- 理论(14859)
- 现代(14477)
共检索到453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宁虹雯 吕本富
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就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推动其资源价值化开发。释放历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能量,需要从市场化的角度,通过构建文化IP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来实现。国内很多地区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IP的路径就有许多选项。本文选取经济基础较差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海南儋州作为研究案例,以打造文化IP视角,探索如何有效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禀赋,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增长。此外,本文总结出儋州打造和运营IP的方法,对全国经济落后地区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海霞
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城市功能重新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掘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价值,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休闲度假价值,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绍兴古城为例,从古城休闲度假旅游体系的构建出发,探讨古城旅游产业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的发展路径,包括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产业的调整、古城风貌的塑造、休闲度假产品的打造、商业业态的更新、古城慢行交通的建设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抄军,刘沛林,王良健,陈友龙
文章在界定历史文化古城非利用价值构成的前提下,以在凤凰古城实地调研和向全国发放的CV调查表的数据为依据,以2002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口为总人口样本,利用条件价值法(CVM)对历史文化古城的非利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3年凤凰古城的非利用价值为314,019万元,其中存在价值139,361.67万元、遗产价值101,867.79万元、选择价值72,758.22万元。
关键词:
历史文化古城 凤凰 非利用价值 评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常光宇 胡燕 曹昌智
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认定、保护、传承的核心和基础,是通过深入系统发掘研究,清晰认知其重大价值与文化特色。只有抓住根本,才能读懂古代和近代城市的历史,知其价值特色和文化基因本源所在,进而把握历史文脉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厘清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思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山东潍坊为例,从全域自然人文资源梳理整合切入,透过历史空间形态演变和地域文化源流解析,进行鞭辟入里的认知研究,为探索坚守价值导向途径和方法,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奉以刍荛之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祝燕琴 闻霞 李奇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和平台。但是许多城市在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与建设中却存在着严重的趋同现象,并不能彰显城市文化精神。文章以常州为例,分析了常州市的历史文化特点,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及审美需求,提出设计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环境设施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并进行了设计实践。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公共环境设施设计 常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昱 彭祚登
国槐作为我国的乡土树种,具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且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国槐自古以来充分参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这也使其上升到更高的文化意义领域,奠定了国槐的历史文化基础。国槐文化是树木文化乃至中国林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国槐的栽培历史,国槐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学艺术中的体现以及国槐的经济价值。开展此项研究,对填补树木文化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对国槐的文化属性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国槐 历史文化 经济价值 文化属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华颖
我国目前已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2座,省级的也有上百座。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如何进行规划和保护?其指导思想应该怎样?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共同特征是:历史悠久,古迹众多,风景秀丽,名胜引人,人文荟萃,名流辈出,资源丰富,物产闻名,文化活跃,交往频繁,能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然而,仅谈共同特征而不谈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春菊
文章认为,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提炼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物质文化品质和非物质文化品质,使历史文化资源重放异彩,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资本和源泉。文章提出,要树立"名人名牌意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挖掘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整合文物古迹资源,开发其潜在的旅游价值。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 提升 城市品质 衡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江
近年来,国内各地都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投入,同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也在向纵深发展。本文以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提出以客栈、博物馆、商埠、会所、艺文空间、秀场为主要业态,采取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创建具有特色魅力的文化产业园区。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产业园区 西津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万立
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共有资源属性往往被免费过度使用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而凤凰古城版"圈地运动"说明科斯定理在解决历史文化名城"公地悲剧"时并非完全适用,同时也说明在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角色定位不清、缺乏有效的城市发展监管机制、缺乏及时的问题应对机制等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中政府政策的改进路径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凤凰古城 收费 改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丹
文化旅游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名镇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挖掘名镇的文化旅游资源,能推动当地文化保护建设,推广当地本土文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邯郸市广府镇为例,分析了研究历史文化名镇文化资源的意义,阐述了对广府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广府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名镇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静芳 唐嘉耀 高淑敏
随着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布和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商业化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武汉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Python爬虫从大众点评网站获取商户LBS数据,将商户业态分为8类,综合运用GIS的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业态在空间分布类型及分布状态上均存在差异;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会受到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密度、街巷空间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空间分布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廖开怀 刘利雄 朱雪梅 乔稳稳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关乎民生福祉,是提升城市幸福感与获得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回顾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历程,认为广州的历史街区微改造行动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追求多元利益平衡;剖析了部分历史建筑使用不当、文化价值有所流失、基础设施配套欠足、风貌保护不够完整等具体问题;同时借鉴国际历史街区更新经验,提出应加强特色风貌保护、提升优化环境以及完善管理制度三大方面的应对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孔旭红 蒋长春
文章从资源、经济发展程度、旅游业发展状况等方面对我国3个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泉州、乐山的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出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名城形象的创新和区域合作等发展观念的改变。
关键词:
旅游 历史文化名城 保定 泉州 乐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伟 李丽梅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是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认为 ,城市游憩商业区是城市中某一特定的区域 ,本文通过苏州实证性的研究指出 ,城市游憩商业区在城市发展的整体态势下呈现为动态的发展图景 ,尤其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 ,城市中游憩商业区的形态往往会突破单核的固定结构而表现为多核结构 ,整体上又往往呈现为链状、环状或网状形态等等 ,从而形成一个游憩商业区系统SRBD。系统中各游憩商业区因其自身形成背景、发育过程和功能定位等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 ,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