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4)
- 2023(9491)
- 2022(8420)
- 2021(8000)
- 2020(6869)
- 2019(15936)
- 2018(15652)
- 2017(30996)
- 2016(17374)
- 2015(19905)
- 2014(20374)
- 2013(20118)
- 2012(19451)
- 2011(17644)
- 2010(18142)
- 2009(17149)
- 2008(17603)
- 2007(16252)
- 2006(14396)
- 2005(13224)
- 学科
- 济(71525)
- 经济(71439)
- 管理(47741)
- 业(45932)
- 企(36606)
- 企业(36606)
- 方法(31698)
- 数学(26888)
- 数学方法(26440)
- 农(22769)
- 财(19561)
- 中国(19395)
- 学(17166)
- 地方(16933)
- 贸(15304)
- 贸易(15297)
- 业经(15172)
- 易(14811)
- 制(14717)
- 农业(14704)
- 和(12138)
- 银(12122)
- 银行(12089)
- 策(11909)
- 理论(11907)
- 环境(11547)
- 行(11522)
- 融(11361)
- 金融(11357)
- 务(11295)
- 机构
- 大学(259964)
- 学院(259607)
- 济(104768)
- 经济(102295)
- 管理(94591)
- 研究(93017)
- 理学(79914)
- 理学院(78893)
- 管理学(77265)
- 管理学院(76765)
- 中国(70704)
- 科学(58297)
- 京(56084)
- 财(51156)
- 所(49566)
- 农(48126)
- 研究所(44681)
- 中心(42681)
- 江(41987)
- 财经(39347)
- 业大(38896)
- 农业(37810)
- 范(37030)
- 师范(36713)
- 北京(35871)
- 经(35351)
- 州(33243)
- 院(32723)
- 经济学(31736)
- 师范大学(29371)
- 基金
- 项目(162984)
- 科学(126671)
- 研究(119330)
- 基金(116188)
- 家(101486)
- 国家(100605)
- 科学基金(83981)
- 社会(73079)
- 社会科(69021)
- 社会科学(68999)
- 省(63881)
- 基金项目(60707)
- 教育(55071)
- 划(54779)
- 自然(54472)
- 自然科(53074)
- 自然科学(53050)
- 自然科学基金(52075)
- 编号(49827)
- 资助(48986)
- 成果(43176)
- 重点(37354)
- 部(36238)
- 发(36145)
- 课题(35385)
- 创(32669)
- 科研(31214)
- 性(30922)
- 创新(30560)
- 教育部(30431)
- 期刊
- 济(122516)
- 经济(122516)
- 研究(79981)
- 中国(50670)
- 农(44357)
- 学报(42445)
- 财(39647)
- 科学(38600)
- 管理(33248)
- 大学(31377)
- 教育(29838)
- 农业(29426)
- 学学(29321)
- 融(27107)
- 金融(27107)
- 技术(20974)
- 业经(19892)
- 财经(19623)
- 经济研究(18625)
- 问题(17076)
- 经(16918)
- 业(15419)
- 贸(14534)
- 版(13558)
- 图书(13457)
- 技术经济(12643)
- 理论(12616)
- 国际(12394)
- 统计(12196)
- 资源(11997)
共检索到400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曦 黄耀志
历史文化街区的视觉污染是一个给城市景观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都带来严重威胁的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视觉污染的因素谈起,分析了其现状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视觉污染 保护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钟行明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活力复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昌智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三个基本层次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底线。但是由于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含混不清,表述不一,成为普遍困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监管的障碍之一。为此,本文立足于社会实践,详细论述了导致思想认识出现混乱的症结所在,呼吁加强学术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以适应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建筑 概念界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鑫 张希 钱行健 林箐 王向荣
自2019年国家提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以来,运河遗产的相关保护和规划工作进入新的阶段,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作为运河聚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真性"保护受到诸多挑战。文章首先探讨了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原真性"保护的内涵,选取"原置、重构、转换、介入"4类典型的更新模式,从空间感知和图文感知两个角度构建"原真性"评价的系统理论框架,并借助POI数据点、照片图像、点评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指标评价与解析,以反思当前更新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矛盾。最后从空间营造、功能活化、文化传承和生活留真4个方面探讨"原真性"保护下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的更新对策,旨在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下重申"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未来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和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廖永林 曹爽
以"大拆大建"为主要方式的旧区改造导致风貌破坏,历史保护问题亟待重视。土地利用价值的逆向调整,限制了城市更新中通过改变土地用途弥补改造成本的可能性,直接加大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项目的改造成本。倡导实施"单元最小化"改造模式,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地价支持,降低更新改造成本。城市更新是城市政府通过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文环境的综合整治活动。如何运用现行土地政策,推进
关键词:
国有土地使用权 城市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俊 蒋玉川
历史街区是城市演进历程的见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引起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问题。文章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从改造前后的空间布局、功能导向、文化气息及价值效益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古迹改造过程中的得失,并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重要性,以期探寻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的完美方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耀志 罗曦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和标准,文章从历史文化街区在景观视觉方面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一般景观视觉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以苏州寒山寺景区为例,探讨了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新的可行的景观视觉影响评价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景观视觉影响评价 寒山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晨 曾坚
基于人的环境认知层次与历史文化街区特点选取街道系统、空间环境、物质设施和心理感知作为准则层因子,并进一步细分为16个指标层因子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步行环境评价体系。以天津五大道地区作实证研究,通过重要性一绩效分析的二维四象限图解析调研数据,确定各要素在优势区、改进区、机遇区和维持区的位置。最终从改进机动交通管理、完善街区硬件设施、丰富街区细节空间和引导街区有机更新四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慧超 洪泉 李婧妮 赵萱 吴凡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以大运河杭州段3个历史文化街区——桥西、小河直街、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探究街区评价与使用人群特征、评价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街区的关注偏好与评价差异。研究发现:(1)街区的业态、特色、历史感、消费成本是影响评价的关键因素;(2)女性较男性更关注于环境的"文艺"氛围,且关注或参与的活动类型更为丰富,本地游客较外地游客更关注于日常活动和交通可达性;(3)3大街区特色区分明显,桥西街区的非物质文化最为丰富;(4)网络评论文本分析显示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成效突出。文章建议街区管理者在未来适当调整街区业态,合理控制消费成本,引导游客对于街区文化与特色的认知,将有助于提升游客的评价;街区的改造提升应考虑不同属性游客的偏好,并充分关注原住民和周边居民的需求,同时借助"网红"效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大运河文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升洲路与中山南路的交叉口,有一条徽派和民国建筑风格交融的街巷,"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以著名的甘熙宅第俗称"九十九间半"为文化依托,亲历了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战乱和硝烟,目睹了人世间无数次的悲欢和离合,如今静静得卧在这里,安详地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缓缓地摇着蒲扇,娓娓道来过往的故事。南京除了令人津津乐道的明文化、民国文化外,还有一个就是鲜有人提及的清文化。"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这里粉壁黛瓦、雅致风华的江南建筑风貌凝聚了南京历史文化之魂,显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更展示了一个城市的人文和艺术水平。穿过醒目的"熙南里"牌楼,走进不远处的街区内景——甘熙宅第,这里有云锦、剪纸、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朔 姜斌 宋寿剑
环境小品的生态设计是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构建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小品生态视角的设计分析,得出生态设计与其在设计思想、设计内容、设计审美方面的关联属性。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小品生态设计的路径:历史元素功能形式"再设计";古典园林式的生态审美意蕴营造;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辅以设计实例说明,以协助设计师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小品生态设计实践。
关键词:
环境小品 历史文化街区 生态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中枢 胡敏
历史文化街区是名城保护三个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名称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结合名城大检查的实例,从有与无、是与否、好与坏三个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问题进行剖析,并探讨进一步完善的途径。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名城大检查 问题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朔 姜斌 宋寿剑
环境小品的生态设计是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构建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小品生态视角的设计分析,得出生态设计与其在设计思想、设计内容、设计审美方面的关联属性。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小品生态设计的路径:历史元素功能形式"再设计";古典园林式的生态审美意蕴营造;满足不同人群需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辅以设计实例说明,以协助设计师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小品生态设计实践。
关键词:
环境小品 历史文化街区 生态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竞 李和平 曹珂
通过对传统聚焦物质空间的历史街区保护方法的系统总结与问题剖析,提出以特征价值为导引的历史街区保护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市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例,从类型特征总结、保护发展定位、保护要素梳理、景观—文化关联、保护要素管控、历史档案维护、文化—业态耦合、遗产展示利用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以价值识别、价值关联、价值延续、价值活化为具体实施路径的历史文化街区价值导引保护方法,以期丰富我国既有遗产保护理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时少华
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治理是制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出发,在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数据收集,从网络密度、关联性、互惠性、等级性、传递性以及中介性展开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一从凝聚性看,要疏解当地政府机构以及压力集团两个利益集团内部的派系林立问题;二从关联性看,加强当地政府机构与社区之间的有效关联;三从互惠性以及传递性看,加强企业内部、社区和压力集团之间的利益互惠关联,建立利益集团内部和集团之间的利益互赖与合作交流机制;四从等级性看,增加NGO保护组织和行业协会、媒体和专家在街区保护中的话语权与决策权;五从代理性看,要重点培养企业和社区利益集团的协调人、守门人和代理人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