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5)
- 2023(13301)
- 2022(11653)
- 2021(11263)
- 2020(9151)
- 2019(21353)
- 2018(21437)
- 2017(41268)
- 2016(22769)
- 2015(25624)
- 2014(25613)
- 2013(25099)
- 2012(23368)
- 2011(20749)
- 2010(20868)
- 2009(18849)
- 2008(18370)
- 2007(15930)
- 2006(14006)
- 2005(12304)
- 学科
- 济(84068)
- 经济(83967)
- 管理(63840)
- 业(60736)
- 企(51484)
- 企业(51484)
- 方法(36816)
- 数学(30585)
- 数学方法(30152)
- 农(25154)
- 中国(23271)
- 财(21342)
- 业经(20421)
- 地方(20285)
- 学(18074)
- 理论(17030)
- 农业(16704)
- 制(15465)
- 贸(15379)
- 贸易(15367)
- 和(15223)
- 易(14882)
- 策(14832)
- 教育(13852)
- 技术(13835)
- 环境(13463)
- 务(13223)
- 财务(13158)
- 财务管理(13136)
- 划(12874)
- 机构
- 学院(310145)
- 大学(309543)
- 管理(124114)
- 济(117638)
- 经济(114665)
- 理学(106967)
- 理学院(105740)
- 管理学(104007)
- 管理学院(103420)
- 研究(102963)
- 中国(76520)
- 京(66783)
- 科学(63644)
- 财(54834)
- 所(50568)
- 中心(47118)
- 农(46865)
- 江(46729)
- 研究所(45927)
- 业大(44565)
- 范(44307)
- 师范(43981)
- 财经(43316)
- 北京(42464)
- 经(39228)
- 州(38427)
- 院(38036)
- 农业(36340)
- 师范大学(35372)
- 技术(33921)
- 基金
- 项目(210785)
- 科学(164891)
- 研究(159898)
- 基金(149690)
- 家(128635)
- 国家(127443)
- 科学基金(109515)
- 社会(97220)
- 社会科(91827)
- 社会科学(91804)
- 省(82855)
- 基金项目(79865)
- 教育(74237)
- 自然(70790)
- 划(69618)
- 自然科(69039)
- 自然科学(69025)
- 编号(68194)
- 自然科学基金(67749)
- 资助(61026)
- 成果(56624)
- 课题(47115)
- 重点(46740)
- 部(46189)
- 发(45263)
- 创(43697)
- 项目编号(41695)
- 创新(40447)
- 教育部(39740)
- 大学(39693)
- 期刊
- 济(133373)
- 经济(133373)
- 研究(93974)
- 中国(60868)
- 管理(46189)
- 学报(45152)
- 教育(43720)
- 科学(43099)
- 农(43090)
- 财(40657)
- 大学(34673)
- 学学(31930)
- 农业(30209)
- 技术(28587)
- 融(26962)
- 金融(26962)
- 业经(22588)
- 图书(20128)
- 财经(19915)
- 经济研究(19798)
- 问题(17501)
- 经(16889)
- 业(15683)
- 理论(15416)
- 科技(15003)
- 现代(14878)
- 实践(14361)
- 践(14361)
- 技术经济(14221)
- 坛(14139)
共检索到459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旭璐 吴亮芳
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基础。有机更新下的街区文化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街区文化得以传承。针对某街区有机更新实践存在的治理主体单一、文化碎片化、商业同质化、本土化缺失等问题,深入挖掘有机更新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工作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有机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策略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强 吕斌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城遗留区域,以其悠久历史和特色的风貌塑造和传承着城市风貌,是历史城市风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街区更新常对重点历史保护区做风貌管控,但缺乏系统性风貌管控指导。文章以北京南锣鼓巷为研究对象,将"管控范围"与"管控机制"两个层面结合,进行街区风貌管控研究,使历史街区风貌得以延续传承,以为其他历史街区风貌管控提供借鉴。
关键词:
风貌管控 历史文化街区 有机更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英 高宏波 王刚
从智慧城市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求出发,梳理出智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提炼出城市空间的智慧发展理念。以苏州平江路悬桥巷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该区域公共空间活力丧失、文化衰败的现象,以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精神愉悦、文化传播、时空可达性为导向,通过植入一定数量的"微中心"——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以及智慧城市技术支撑体系的运用等城市有机更新策略,在传承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激活老城区的空间活力,并辐射带动周边城区,进行街区公共空间的智慧创新升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英 高宏波 王刚
从智慧城市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求出发,梳理出智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提炼出城市空间的智慧发展理念。以苏州平江路悬桥巷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该区域公共空间活力丧失、文化衰败的现象,以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为基础,以精神愉悦、文化传播、时空可达性为导向,通过植入一定数量的"微中心"——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以及智慧城市技术支撑体系的运用等城市有机更新策略,在传承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激活老城区的空间活力,并辐射带动周边城区,进行街区公共空间的智慧创新升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岚
如何在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中,做到街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地方与社会特征的延续,是论文所关注的课题。以温州朔门历史街区更新为例,以探索通过有机更新模式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有机更新 历史街区 朔门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敏 王成晖
随着城镇化发展不断提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已成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广东省已公布的16条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基础数据、大数据等定性和定量数据相结合,探索以多源数据为基础,建立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进行全程评价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全方位把握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情况,并根据街区具体评估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造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数据 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更新 规划评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焦林申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内容,最初兴于人文地理学,现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学中审视城乡环境的新视角。通过对地方理论的梳理,构建了地方理论框架,指出地方理论包括地方性和地方感两部分内容;其中地方感包含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三个维度。通过对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建筑、特色小吃、历史文化等方面;基于此,从传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建筑材料运用、食品卫生提升、文化符号运用、情感记忆促生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地方感营造策略。
关键词:
地方理论 地方感 地方性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焦林申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内容,最初兴于人文地理学,现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学中审视城乡环境的新视角。通过对地方理论的梳理,构建了地方理论框架,指出地方理论包括地方性和地方感两部分内容;其中地方感包含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三个维度。通过对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建筑、特色小吃、历史文化等方面;基于此,从传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建筑材料运用、食品卫生提升、文化符号运用、情感记忆促生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地方感营造策略。
关键词:
地方理论 地方感 地方性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廖永林 曹爽
以"大拆大建"为主要方式的旧区改造导致风貌破坏,历史保护问题亟待重视。土地利用价值的逆向调整,限制了城市更新中通过改变土地用途弥补改造成本的可能性,直接加大了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项目的改造成本。倡导实施"单元最小化"改造模式,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地价支持,降低更新改造成本。城市更新是城市政府通过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文环境的综合整治活动。如何运用现行土地政策,推进
关键词:
国有土地使用权 城市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孔亚暐 仝晖 任海东
在我国城市同质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集中体现所在城市特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迫在眉睫。结合蓬莱市画河大世界项目设计,指出基于类型学思路的"层级嵌入"式建筑更新策略,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合理保护与良性更新的有效方法,即结合当代城市功能需求,在地域文化传统与城市空间中提取"原型",并在街区、建筑和建构上分层级应用于建筑更新中,实现积淀历史文脉与迎合时代发展的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与更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联 沈丹
论文针对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遥 殷敏 魏云 张宇 王伟杰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集聚效应使得部分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人口压力大、基础设施不足、空间活力缺失等问题。文章以南京市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11-1片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以街区功能置换和空间重组的模式。将人口容量的研究引入街区的保护更新中,作为规划的前期工作,文章着重研究了容量的量化分析和效能分析的方法,以期提高更新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适用性。研究结合街区特征和数据的可获性,确定环境人口容量指标主要为空间容量、交通容量、设施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4个维度,选取计算模型得出4项容量指标的数值区间,并采用木桶原理确定理想的瞬时环境人口容量和日均环境人口容量。结果显示,街区的瞬时容量高达4.90㎡/人,环境容量需要做好疏解工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廖开怀 刘利雄 朱雪梅 乔稳稳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关乎民生福祉,是提升城市幸福感与获得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回顾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历程,认为广州的历史街区微改造行动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追求多元利益平衡;剖析了部分历史建筑使用不当、文化价值有所流失、基础设施配套欠足、风貌保护不够完整等具体问题;同时借鉴国际历史街区更新经验,提出应加强特色风貌保护、提升优化环境以及完善管理制度三大方面的应对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翔宇 潘琳 李鸽
文化与消费结缘,就意味着文化作为特殊的商品参与了消费,文化消费对社会建构的影响日益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入手,阐释了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
近代商业历史街区 文化消费 更新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钟行明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活力复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LBS数据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化空间分布研究——以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的游憩者感知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与居民意愿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基于公众参与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以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为例
南京城南评事街历史城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复兴实践——以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保留建筑为例
基于多源数据的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原真性”感知评价与更新对策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利益网络治理研究——以北京南锣鼓巷街区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创建文化产业园区的思路与路径——以镇江西津渡为例
基于文化基因理念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法探索——重庆寸滩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城市经济学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以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