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2)
- 2023(9271)
- 2022(7690)
- 2021(7177)
- 2020(5640)
- 2019(12818)
- 2018(12555)
- 2017(23427)
- 2016(12302)
- 2015(13680)
- 2014(13308)
- 2013(12880)
- 2012(11757)
- 2011(10241)
- 2010(10121)
- 2009(9103)
- 2008(8729)
- 2007(7703)
- 2006(6750)
- 2005(5735)
- 学科
- 济(51269)
- 经济(51234)
- 业(35934)
- 管理(34547)
- 企(30095)
- 企业(30095)
- 地方(20594)
- 技术(17188)
- 农(17133)
- 中国(15609)
- 业经(15542)
- 方法(14964)
- 农业(11989)
- 技术管理(11870)
- 产业(11298)
- 数学(11298)
- 数学方法(11196)
- 地方经济(10096)
- 学(8795)
- 环境(8541)
- 理论(8505)
- 财(8503)
- 制(8411)
- 发(8395)
- 和(8092)
- 划(7278)
- 贸(7256)
- 贸易(7245)
- 易(6857)
- 教育(6604)
- 机构
- 学院(163702)
- 大学(157640)
- 济(65193)
- 管理(63836)
- 经济(63815)
- 研究(55280)
- 理学(54930)
- 理学院(54217)
- 管理学(53490)
- 管理学院(53141)
- 中国(39815)
- 科学(33970)
- 京(33624)
- 江(30801)
- 财(27281)
- 所(25978)
- 中心(25819)
- 范(24497)
- 师范(24312)
- 农(24090)
- 研究所(23633)
- 业大(22791)
- 州(21648)
- 财经(21346)
- 院(21156)
- 北京(20133)
- 师范大学(19347)
- 经(19074)
- 经济学(18825)
- 省(18378)
- 基金
- 项目(115707)
- 科学(92636)
- 研究(90574)
- 基金(80632)
- 家(69178)
- 国家(68501)
- 科学基金(59709)
- 社会(58177)
- 社会科(55092)
- 社会科学(55082)
- 省(50152)
- 基金项目(44411)
- 划(40003)
- 教育(39824)
- 编号(37460)
- 自然(36021)
- 自然科(35023)
- 自然科学(35014)
- 自然科学基金(34391)
- 创(30320)
- 成果(29171)
- 发(29017)
- 资助(28837)
- 创新(27259)
- 课题(27249)
- 重点(26325)
- 发展(24009)
- 展(23645)
- 部(23622)
- 国家社会(23301)
共检索到247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江
近年来,国内各地都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投入,同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也在向纵深发展。本文以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提出以客栈、博物馆、商埠、会所、艺文空间、秀场为主要业态,采取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创建具有特色魅力的文化产业园区。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产业园区 西津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钟行明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活力复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敏
本文总结了镇江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空间特色,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并从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街巷建筑尺度控制和街巷界面延续等方面提出了保护镇江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特色的措施。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传统街巷 特色 镇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静芳 唐嘉耀 高淑敏
随着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布和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商业化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武汉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Python爬虫从大众点评网站获取商户LBS数据,将商户业态分为8类,综合运用GIS的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业态在空间分布类型及分布状态上均存在差异;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会受到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密度、街巷空间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空间分布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亚琦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也愈加重视,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难点在于保护历史环境和适应城市发展的双重要求。本文以南京门西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门西地区条件的分析,对应老年住区的基本要求,着重从居民的生活角度出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老年住区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 更新 老年住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变“冷资源”为“热经济”,助力龙江经济全面振兴[1]。哈尔滨依托独特的冰雪资源,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冰雪文化。文章以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了标志性的冰雪资源和冰雪文化,分析了在哈尔滨优势冰雪经济条件下,区域文旅产业“冷资源”运用的不足,提出了冰雪文化赋能区域文旅产业开发的路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晨 曾坚
基于人的环境认知层次与历史文化街区特点选取街道系统、空间环境、物质设施和心理感知作为准则层因子,并进一步细分为16个指标层因子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步行环境评价体系。以天津五大道地区作实证研究,通过重要性一绩效分析的二维四象限图解析调研数据,确定各要素在优势区、改进区、机遇区和维持区的位置。最终从改进机动交通管理、完善街区硬件设施、丰富街区细节空间和引导街区有机更新四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燕 赵万民 杨光
通过对目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的梳理,结合文化基因理念的再认识,从文化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两个特性认识出发,建立基于文化基因传承理念的历史文化街区显性物质空间和隐性非物质空间的保护设计框架,并以重庆市寸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践检验。
关键词:
文化基因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方法 寸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蒋丽芹 熊乙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将满意度的衡量标准细分为31个指标,即观测变量,然后运用IPA分析法进行游客满意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无锡市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将游客满意度的31个观测变量划分为四种类型——优势变量、弱势变量、改进变量和保持变量,研究观测变量分布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古镇建设的重点及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毅
不少特色小镇建设涉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和再利用问题,其实质是传承特色小镇蕴涵的文化传统以实现小镇价值的整体提升。以上海新天地和思南公馆两个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为例,介绍特色小镇建设中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和再利用的方法以及历史文化与商业资本融合的具体途径,以供特色小镇建设者们参考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温天蓉 叶胜发 邓金平 吴宁 童磊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巨大损失难以估量。本文以灶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剖析了其现状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基于GIS技术评估了其火灾风险;构建了集预防、救援、评估反馈于一体的综合消防安全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消防规划策略,以期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文化街区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适应街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聪恺 肖远飞 张曦
以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评判街区综合价值、梳理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突出问题、调查公共参与意愿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经济学方法深入探讨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着力点,包括:挖掘历史文化保护价值、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保护机制、重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打造经济可持续的活力街区等,最后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敏 王成晖
随着城镇化发展不断提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已成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广东省已公布的16条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基础数据、大数据等定性和定量数据相结合,探索以多源数据为基础,建立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进行全程评价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全方位把握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情况,并根据街区具体评估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造对策和建议,为更好地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数据 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更新 规划评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兆芳 赵勇 李沛帆 谷峥
以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5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公众感知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中,公众普遍重视文物古迹保护,认为环境杂乱是文物古迹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历史建筑保护的首要问题为质量加固和内部供热等设施的改造;在街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方面,应主要整治与历史街巷风貌不协调的环境设施,改变电力电信线路杂乱、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本研究主要反映了公众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观意愿,可为政府在保护决策中提供依据,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公众参与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勇 崔景 倪烨昭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承载着多元主体的社会交往与日常生活,其空间品质是环境质量与精神感知关系的相互映射。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从物质空间、历史文化以及心理感知3个维度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空间品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路径、变量路径效应与满意度的关系特征、居民满意度特征,最后分析3个维度满意度差异性的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