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2)
2023(13724)
2022(12143)
2021(11546)
2020(9630)
2019(22545)
2018(22169)
2017(43410)
2016(23301)
2015(26278)
2014(26119)
2013(25507)
2012(23240)
2011(20404)
2010(19958)
2009(17932)
2008(17250)
2007(14610)
2006(12459)
2005(10525)
作者
(63607)
(52844)
(52398)
(50163)
(33918)
(25376)
(23969)
(20958)
(20285)
(18726)
(18217)
(17646)
(16653)
(16493)
(16425)
(16018)
(15894)
(15828)
(15212)
(15021)
(12885)
(12709)
(12685)
(12211)
(11798)
(11702)
(11607)
(11549)
(10500)
(10497)
学科
(89744)
经济(89648)
管理(66524)
(63196)
(54230)
企业(54230)
方法(45901)
数学(39462)
数学方法(38932)
(23796)
(23445)
中国(22116)
业经(20909)
地方(19231)
(18237)
(17529)
理论(16114)
农业(15875)
(15416)
贸易(15408)
(15258)
(15223)
财务(15153)
财务管理(15122)
(15038)
银行(15004)
(14820)
企业财务(14334)
技术(14038)
(14036)
机构
大学(317562)
学院(316382)
管理(131871)
(122080)
经济(119421)
理学(115540)
理学院(114300)
管理学(112189)
管理学院(111609)
研究(97461)
中国(74095)
(66674)
科学(60972)
(55680)
(47624)
业大(47303)
中心(46290)
(46199)
财经(45835)
(44457)
研究所(42482)
(41986)
(41934)
师范(41634)
北京(41460)
农业(37194)
(37087)
经济学(36169)
(35969)
财经大学(34580)
基金
项目(227193)
科学(179584)
研究(166459)
基金(165901)
(143233)
国家(142010)
科学基金(123974)
社会(104809)
社会科(99321)
社会科学(99295)
基金项目(89151)
(88240)
自然(81843)
自然科(79971)
自然科学(79952)
自然科学基金(78484)
教育(77024)
(74283)
编号(68679)
资助(67834)
成果(53928)
(50101)
重点(49922)
(47384)
(47135)
课题(45737)
创新(44069)
科研(43620)
教育部(43493)
大学(43049)
期刊
(127081)
经济(127081)
研究(90038)
中国(54705)
学报(48432)
管理(47226)
科学(45131)
(42340)
(42296)
大学(37774)
学学(35562)
教育(35274)
农业(29049)
(28292)
金融(28292)
技术(28061)
业经(22388)
财经(21804)
经济研究(19704)
(18456)
图书(17376)
问题(16890)
理论(15998)
科技(15197)
实践(14892)
(14892)
技术经济(14790)
(14619)
(14608)
商业(14500)
共检索到443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孔翔  王惠  侯铁铖  
历史文化商业街若能凸显地方性特征将更具吸引力,经营者的地方感不仅是商业街地方性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地方性建构的主体基础。对屯溪老街经营者地方感进行了实地调研,初步探讨了经营者地方感的形成机制,并为历史文化商业街的优化发展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者地方感不仅受到地方文化景观和经营活动绩效的影响,更与经营者同游客的互动交流相关,而这也将影响到历史文化商业街的吸引力。老街商业开发的模糊定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地方性,但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经营者与游客的频繁互动,则有助于增进经营者地方感。由此,历史文化商业街的发展不仅要重视保护特色文化景观,更要优化商业活动品质,促进经营者与游客的互动,这是增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钱树伟  苏勤  祝玲丽  
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是近十多年来国外环境心理学和游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旅游者地方依恋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情感联结关系。通过设计测量量表并构建旅游者地方依恋对购物行为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以屯溪老街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旅游者地方依恋的两大构成维度—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对旅游者购物动机、购物偏好、购物满意度及忠诚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情感性依恋(地方认同)比功能性依赖(地方依赖)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效应;②地方认同对购物动机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γ11=0.84),表明旅游者对具有地方象征性意义与本土化特色的屯溪老街的情感性依恋比对老街购物场所的功能性依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馥佳  赖阳  韩凝春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是商业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借力的特殊商业功能区,符合现代休闲与品质生活方式,占据未来商业发展的重要一席。本文通过对北京一些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扫街与消费者问卷调研,对中外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比较分析与案例研究,剖析此类街区发展优势与存在的共性问题,对街区的商业布局、品牌引进、文化体验氛围营造、运营与管理能力提升四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帆  陈恩虎  齐先文  
烔炀老街作为古镇历史遗存的承载者,秉承丰厚的历史文化,由此衍生出旅游开发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资源的转化,是实现烔炀老街价值多元化的有效途径。烔炀老街旅游开发需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保护与有限开发原则,明确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与路径,提出活化保护与有限开发对策,进一步提升"江淮古镇"美誉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焦林申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内容,最初兴于人文地理学,现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学中审视城乡环境的新视角。通过对地方理论的梳理,构建了地方理论框架,指出地方理论包括地方性和地方感两部分内容;其中地方感包含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三个维度。通过对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建筑、特色小吃、历史文化等方面;基于此,从传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建筑材料运用、食品卫生提升、文化符号运用、情感记忆促生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地方感营造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焦林申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内容,最初兴于人文地理学,现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学中审视城乡环境的新视角。通过对地方理论的梳理,构建了地方理论框架,指出地方理论包括地方性和地方感两部分内容;其中地方感包含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三个维度。通过对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西安回民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历史建筑、特色小吃、历史文化等方面;基于此,从传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建筑材料运用、食品卫生提升、文化符号运用、情感记忆促生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地方感营造策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余向洋  沙润  胡善风  程菻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屯溪老街为例,从旅游者的属性变量和旅游行为变量的视角,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虚拟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游客满意度的差异性。研究认为,在旅游者属性变量方面,老街游客满意度评价差异性不显著;在旅游行为变量方面,旅游者的同伴性质、游览时间和购物花费的不同因子水平上旅游者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显著。团体旅游者满意度最高,并且随着旅游时间的延长和旅游花费的增加,游客满意度有所增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于屯溪老街的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左红伟  李早  喻晓  王达仁  崔巍懿  
本研究首先对屯溪老街主街道立面进行眼动实验以获得人们对街道"二次轮廓"(临时外部附加物)视觉行为的量化分析,得出"二次轮廓"中侧向招牌、灯笼、雨篷、货物台、对人的视觉吸引力依次降低;其次,采取问卷调查法对老街现状进行初步风貌评价,得出老街"二次轮廓"中各要素与传统风貌的关联性;最后针对"二次轮廓"中各要素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静芳  唐嘉耀  高淑敏  
随着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布和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商业化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以武汉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Python爬虫从大众点评网站获取商户LBS数据,将商户业态分为8类,综合运用GIS的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商业业态在空间分布类型及分布状态上均存在差异;商业业态的空间分布会受到历史文化资源分布密度、街巷空间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空间分布提出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磊  张晨笛  张青萍  
神垕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镇,名闻天下的传统钧瓷工艺和极富特色的明清街巷风貌为神垕带来了无数美誉。然而,与拥有完整界面形态的老街相比,神垕的其他街巷由于无序建设和管控不当致使其传统景观肌理遭到了破坏,造成整体景观基质碎化、文化与物质遗存比例失衡的问题。而以往专注物质层面研究的方法已被证明存在着割裂地域文脉、忽视人文传统的明显局限,如何针对"神垕特点"提出有效的肌理保护、修复策略始终是值得深思的难题。本研究从文化入手,以老街的景观肌理为蓝本,以空间形态、肌理基础颇似老街的白衣堂巷弄为依托,在系统分析老街肌理特色的基础上,展开通过情感节点串联人文传统的肌理弥合思路阐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向北  杨星莹  
英国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和意大利穆拉托里建筑类型学都是西方当代城市形态构成和演变认知的重要理论,并在欧洲城市研究中得到了成熟的运用。在城市建筑的研究及实践领域,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的方法不可分割,它们结合各自的优势,形成了应用性更高的形态类型学。通过对形态类型学核心理论的解读以及剖析,提出从物质形态分析方法着手对"阳光100·慈云老街"改造进行分析,探究形态类型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价值及作用,并提出其在运用过程中所面临挑战的思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夏雪莹  吴小根  陈婉怡  童雨茜  向东宇  
游憩者的感知与评价是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研究的基础。从传统文化、创意创新、现代符号、科技服务和负面商业5个维度构建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评价体系,并比较了游憩者对于各维度商业现象的态度及差异。结合现状及访谈对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憩者对于夫子庙商业适宜性的感知评价为"一般"水平,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与商业业态的融合不足,创意创新受到游憩者普遍青睐,部分现代符号从观感上影响游憩体验,科技服务得到合理运用,负面商业仍然存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司洁  李欣鹏  薛靖裕  李锦生  
伴随着旅游文化消费的兴起,通过商业开发改善历史街区的人居环境品质和整体空间活力,已是当下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主要方式。以西安市北院门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对北院门历史街区核心区人群活动的热力值、热区占比分析,发现了餐饮业在该区域占主导地位,而历史遗产则处于衰败的现状。同时,结合对原住居民的调查访谈,认为北院门历史街区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且对历史街区的地方性产生了负面影响。提出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商业开发,应当以地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前提的观点,并提出规划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学工  
商业街是中华民族在商品流通领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千年的产生、发展、演变,为我们呈现出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商业及其文化的历史画卷。商业街作为城市商业发展的载体,成就了都市商业的繁华,造就了富有地方都市特色的商业文化。为我们今天的城市商业街向国际化迈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茜  刘贵文  马昱  戴彦  
当前,商业功能保护与植入已基本成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必要手段,对历史街区发展产生了深刻的正负面影响。如何对历史街区进行有效的商业开发控制与引导,形成适度的商业量,营造适宜的商业空间,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取重庆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对历史街区的商业化现象和商业化程度进行系统性分析评估,进一步提出历史街区适度商业化的评判标准,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研究的参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历史街区适度商业化的规划建议,以期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效保护利用做出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