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9)
2023(14863)
2022(12901)
2021(12229)
2020(10125)
2019(23310)
2018(23265)
2017(44530)
2016(24448)
2015(27573)
2014(27853)
2013(27474)
2012(25514)
2011(23016)
2010(23030)
2009(20981)
2008(20314)
2007(17969)
2006(16029)
2005(14243)
作者
(70159)
(58012)
(57720)
(54771)
(37223)
(27910)
(26302)
(22854)
(22216)
(20866)
(20140)
(19598)
(18556)
(18497)
(17822)
(17793)
(17327)
(17095)
(16700)
(16579)
(14474)
(14402)
(14001)
(13331)
(13005)
(13000)
(12962)
(12924)
(11754)
(11607)
学科
(100378)
经济(100270)
管理(67044)
(61334)
(49429)
企业(49429)
方法(40033)
数学(32848)
数学方法(32487)
中国(30521)
地方(28678)
(28604)
业经(23727)
(22549)
(21584)
农业(19533)
理论(17528)
(17509)
(16956)
环境(16866)
(16200)
贸易(16184)
(15817)
(15552)
技术(15473)
(14759)
银行(14719)
(14542)
金融(14539)
地方经济(14434)
机构
大学(339712)
学院(339353)
管理(133486)
(129863)
经济(126701)
研究(118084)
理学(114236)
理学院(112808)
管理学(110966)
管理学院(110306)
中国(87867)
(75404)
科学(74619)
(60392)
(59641)
(55048)
研究所(54102)
中心(53608)
(51740)
(49963)
业大(49718)
师范(49531)
北京(48634)
财经(47218)
(43209)
(42811)
(42749)
农业(42578)
师范大学(40170)
经济学(37479)
基金
项目(229911)
科学(179730)
研究(170994)
基金(163676)
(141836)
国家(140534)
科学基金(120191)
社会(105865)
社会科(100072)
社会科学(100048)
(90743)
基金项目(87987)
教育(77653)
自然(77319)
(76183)
自然科(75350)
自然科学(75333)
自然科学基金(73930)
编号(71690)
资助(66691)
成果(58635)
(52841)
重点(51153)
(49788)
课题(49544)
(47040)
创新(43747)
项目编号(43304)
科研(43137)
国家社会(42439)
期刊
(152874)
经济(152874)
研究(102760)
中国(72263)
学报(52469)
(50817)
科学(49788)
管理(48715)
(44167)
教育(43811)
大学(39285)
学学(36228)
农业(35508)
(29387)
金融(29387)
技术(29344)
业经(26485)
经济研究(22827)
图书(22763)
财经(21835)
问题(20221)
(18621)
(18299)
资源(18276)
科技(16717)
理论(16492)
(15812)
现代(15747)
书馆(15695)
图书馆(15695)
共检索到515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丹  
文化旅游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名镇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挖掘名镇的文化旅游资源,能推动当地文化保护建设,推广当地本土文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邯郸市广府镇为例,分析了研究历史文化名镇文化资源的意义,阐述了对广府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广府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潘立新  
文章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凤阳旅游资源的特点,对其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方琳  曾绍伦  李健  
本文在对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现状和特色进行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制约文化名镇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四川名镇旅游业的开发进行了探索,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文章材料的收集主要运用了田野调查法,专家、群众访谈法等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健  曾绍伦  杨方琳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罗城古镇建筑属川南民居传统穿逗木构架形式,镇内的船形街布局世界罕见,极具旅游开 发价值。本文简述了其旅游资源的现状,归纳了当地建筑、艺术、民俗和遗存的特色,并对其旅游产品形象和市场定位进行 了分析,最后对罗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庞海  
南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使之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文章在深入分析南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的若干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金姝兰  金威  廖合群  
运用调查法、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鄱阳湖流域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较大,但除5A、4A级的历史文化名村(镇)外,其他景区知名度不大,消费者对其娱乐、购物满意度不高。研究区应以婺源、景德镇瑶里为龙头,依托江西四大名山,提升区位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度开发乡村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费巍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不可再生的遗产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旅游价值。针对其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实践,围绕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与破坏问题,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原住民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并从演化视觉分析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和策略选择,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可为协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生态旅游开发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消解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及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亚娟  马耀峰  孙根年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基础上,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和旅游服务等角度提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进行案例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荣富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托。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国内旅游的兴起,全国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使旅游产品供求状况走出了短缺阶段。但总体上,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仍较低,也不乏粗俗者,因而影响经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海霞  
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城市功能重新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掘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价值,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休闲度假价值,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绍兴古城为例,从古城休闲度假旅游体系的构建出发,探讨古城旅游产业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的发展路径,包括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产业的调整、古城风貌的塑造、休闲度假产品的打造、商业业态的更新、古城慢行交通的建设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安民  
通过对泉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域背景、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泉州市文化旅游市场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泉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春菊  
衡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从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看,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景观转换,使城市化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是当前发展衡水市旅游事业以及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认为,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应从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的转换与开发、文物古迹的旅游转换与开发等方面着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正元  
旅游事业和历史文化名城之间,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世界上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往往就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如雅典、罗马、威尼斯、巴黎、伦敦、北京、西安、曼谷、德里、雅加达等等,既有大量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又是当代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旅游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现代旅游业不仅仅是组织人们观赏风景,游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孔旭红  蒋长春  
文章从资源、经济发展程度、旅游业发展状况等方面对我国3个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泉州、乐山的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出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名城形象的创新和区域合作等发展观念的改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文,陈国生,赵毅  
城镇旅游形象力在城镇活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源自西方企业识别系统 (CIS)的旅游地形象问题已成为推动旅游效应的必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经验 ,运用DI理论对照评述了双江旅游开发的实践 ,对2 1世纪双江文化历史名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