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8)
2023(5928)
2022(4394)
2021(4147)
2020(3173)
2019(7408)
2018(7247)
2017(12753)
2016(7270)
2015(8680)
2014(9054)
2013(8246)
2012(7454)
2011(6533)
2010(6408)
2009(5970)
2008(6092)
2007(5145)
2006(4630)
2005(4621)
作者
(19181)
(15913)
(15616)
(15197)
(10135)
(7562)
(7340)
(6132)
(6081)
(5760)
(5494)
(5453)
(5189)
(5099)
(5000)
(4919)
(4782)
(4678)
(4642)
(4543)
(4169)
(3891)
(3771)
(3729)
(3683)
(3663)
(3588)
(3544)
(3200)
(3196)
学科
(29572)
经济(29540)
(16614)
管理(15955)
中国(13829)
(13409)
企业(13409)
(9966)
业经(9406)
地方(9211)
方法(8416)
农业(6713)
(6182)
(6125)
产业(6103)
(6052)
理论(6043)
(5907)
数学(5869)
数学方法(5806)
教育(5626)
发展(5253)
(5243)
(5148)
(5108)
(4957)
金融(4956)
(4798)
贸易(4792)
(4639)
机构
学院(95357)
大学(94868)
(38111)
研究(37939)
经济(37191)
管理(31599)
中国(27969)
理学(26149)
理学院(25752)
管理学(25247)
管理学院(25041)
科学(21822)
(20813)
(18970)
(17751)
研究所(17024)
中心(16789)
(16518)
师范(16409)
(15112)
(15069)
(13654)
师范大学(13436)
财经(13365)
北京(13269)
(12282)
(12241)
业大(11775)
经济学(11645)
教育(11471)
基金
项目(60798)
研究(47988)
科学(47966)
基金(42426)
(36550)
国家(36185)
社会(30751)
科学基金(30512)
社会科(28926)
社会科学(28918)
(23458)
教育(22610)
基金项目(21866)
编号(20693)
(20373)
成果(17971)
自然(17398)
自然科(16974)
自然科学(16972)
自然科学基金(16662)
资助(15822)
课题(15286)
重点(14768)
(14666)
(13209)
(12965)
国家社会(12697)
(12511)
(12376)
项目编号(12232)
期刊
(48401)
经济(48401)
研究(34981)
中国(25942)
教育(19187)
(15449)
学报(15324)
科学(14295)
(14273)
管理(13605)
大学(12192)
学学(10886)
农业(10499)
(10171)
金融(10171)
技术(9304)
经济研究(8588)
业经(7912)
图书(7587)
财经(7184)
(6398)
问题(6396)
(6165)
书馆(6048)
图书馆(6048)
职业(5970)
(5788)
国际(5604)
(5515)
论坛(5515)
共检索到163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国睿  赵瑞情  王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在这场巨变中,文化教育事业承载着巨大的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浦东新区是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文化群落,其教育生态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区内既有富有历史意蕴的历史名校,也有生机蓬勃的现代新校。提炼并振兴区内的历史名校,既可以发挥历史名校的文化传统,推动历史名校的现代化进程,促使其内涵发展;也可以通过借鉴历史名校的办学传统,促进现代新校的文化建设。可以说,历史名校现代化工程,不仅是历史名校现代化的需要,更是浦东新区整体提升教育品位的需要。根据浦东新区教育工作会议“开展浦东历史名校、老校振兴工程,提炼和弘扬名校、老校的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月华  
苏州现代学校从创办至今,一百多所学校筚路蓝缕,以博大仁爱的教育思想,以科学求真的教育精神,精致质朴,智巧变通,兼容开放,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文化魅力。研究这一文化族群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特征,有助于我们对苏州基础教育近百年的历史及其办学规律进行科学、客观、理性的再认识,以实现新的伟大文化觉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笪顺林  
本文在分析浦东新区发展现代农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浦东开发开放的龙头地位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探讨了未来浦东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几种模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荆丽梅  孙晓明  梁鸿  李明  娄继权  崔欣  
目的:探索实施"医药分开",取消"以药补医"的方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方法:对浦东新区19所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收入等进行分析测算,设计取消"以药补医"的实施方案,并测算各机构的政策性亏损情况及各保障制度的补偿情况等。结果和结论:各医院总体收入略有减少,原药占比高的医院略有亏损,原药占比低的医院略有盈余;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亏损较为明显。建议:财政补贴设立"过渡期",引导医疗机构转变机制;加强对医院运行情况的监管和考核,建立基于第三方的绩效考核和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鸿,刘滢  
由于农村的地位边缘化、城市化以及城乡一体化,而导致了浦东新区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消亡,原来的财政政策已经不适应现在发展的要求。通过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城乡财政政策及医疗现状如设备、人员情况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若干财政政策的构想,即区、镇分级负担模型、倾斜配比模型、分类给付模型及其相应的推进机制,以期能加速实现浦东新区城乡一体化的步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太仓沙溪高级中学,已经走过近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90年的风雨春秋,载录着丰硕业绩;90年的淬砺奋发,声教讫于四海。1960年就曾荣获"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等称号,同年被评为江苏省44所重点中学之一,1980年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9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桃李满天下,芳菲遍四海。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院士,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龚树模,中国舞蹈协会原主席、新舞蹈艺术创始人吴晓邦,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梁树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金话筒奖获得者、北京电视台编导孔洁等一大批中华英杰从沙中起步,走向辉煌的人生。改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龙庭  庄菊明  
本文在分析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城郊型现代化农业的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以及市场运行机制转轨的客观需要,提出浦东新区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转轨,向特色农业、宾馆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外向型和城市复合型农业方向发展。最后提出一些实施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毛媛媛  丁家骏  
以上海市原浦东新区为例,研究影响居住区犯罪的环境要素并检验国外相关理论在国内居住区中的适用性。依据相关犯罪统计数据选取案件高发、中发、低发居住区各20个,通过现场勘查获取这60个居住区现状环境要素数据,检验出对犯罪数量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居住区规模、物业管理、居住区主路形式、居住区绿地功能四个方面,涉及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中形象与维护,自然监视以及活动支持三方面要素。同时也发现居住区规模、领域感以及通道控制等方面与居住区犯罪的关系与国外研究结论存在差异,说明国外相关理论和经验在我国居住区的适用性有待检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鸿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超常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持与经济同步发展。然而,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重要的问题:一级医院利用效率不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贫困人口就医、医疗费用的控制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与把握,是保证新区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水金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素有移民城市之美誉,其海纳百川的胸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和活力,造就了上海历史上的辉煌。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效应的进一步积聚,浦东对海内外各类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也成为全国务工女性的首选地之一。50余万处于劳动年龄段的青壮年女性的流入,为新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新区外来女性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行职业分布等展开较详尽地分析,以企能为新区政府制定人口规划和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