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
2023(1432)
2022(1207)
2021(1218)
2020(1014)
2019(2400)
2018(2348)
2017(4317)
2016(2455)
2015(2866)
2014(2934)
2013(2994)
2012(3051)
2011(2543)
2010(2467)
2009(2290)
2008(2290)
2007(1979)
2006(1721)
2005(1599)
作者
(6579)
(5493)
(5482)
(5261)
(3979)
(2789)
(2629)
(2324)
(2115)
(2108)
(2061)
(1956)
(1859)
(1799)
(1781)
(1744)
(1712)
(1676)
(1668)
(1544)
(1409)
(1382)
(1311)
(1283)
(1274)
(1264)
(1239)
(1193)
(1183)
(1156)
学科
(10226)
经济(10215)
地方(5424)
方法(3745)
管理(3730)
文化(3715)
(3600)
(3541)
中国(3262)
(3046)
企业(3046)
业经(2925)
农业(2419)
教育(2322)
数学(2299)
市场(2293)
理论(2293)
数学方法(2269)
(2234)
产业(2135)
(2107)
地方经济(1811)
文化产业(1775)
文化市场(1775)
事业(1720)
城市(1663)
土地(1511)
经济理论(1502)
(1440)
环境(1395)
机构
学院(31865)
大学(31428)
研究(11477)
管理(10731)
(9319)
经济(8998)
理学(8795)
理学院(8595)
中国(8486)
管理学(8365)
管理学院(8285)
(7986)
(7949)
科学(7532)
(6714)
师范(6687)
中心(6138)
(6047)
(5847)
(5450)
师范大学(5432)
北京(5172)
(5066)
研究所(4905)
(4503)
(4492)
业大(4433)
(4201)
农业(3859)
教育(3695)
基金
项目(21497)
科学(16560)
研究(16518)
基金(14385)
(11994)
国家(11822)
社会(10185)
科学基金(10080)
社会科(9482)
社会科学(9479)
(8601)
基金项目(7932)
(7705)
教育(7507)
编号(7342)
成果(6392)
自然(6332)
自然科(6158)
自然科学(6155)
自然科学基金(6028)
资助(5628)
课题(5578)
(5102)
(4797)
重点(4738)
规划(4471)
(4447)
(4182)
发展(4165)
(4114)
期刊
(14685)
经济(14685)
研究(10983)
中国(9133)
教育(6154)
学报(5188)
(5048)
科学(4936)
大学(3962)
管理(3707)
学学(3555)
农业(3396)
(3396)
金融(3396)
(3223)
图书(2918)
(2824)
资源(2711)
城市(2624)
书馆(2508)
图书馆(2508)
业经(2493)
技术(2422)
问题(2141)
(2056)
(1921)
(1840)
论坛(1840)
现代(1816)
财经(1756)
共检索到54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树森  
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的随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距炎帝神农出生地裂山之西南二十公里处的擂鼓墩,1978年秋出土了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早期诸候之一的曾侯乙大墓葬。出土各种珍贵文物2300余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兰天   宋桂林   董淑敏  
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成为零陵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永州、零陵、一地两名,人杰地灵。这里曾孕育过书法“草圣”怀素,文学家柳宗元,军事家蒋婉、黄盖,哲学家李达等杰出人才,历代名家欧阳修、陆游、元结、寇准、黄庭坚等也都留下了许多墨宝。 “八五”及后十年期间,永州将围绕“兴工强农重科技,扩城活商办旅游”的发展战略,兴工促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仲尧  
本文论述了历史名城的主要特征,认为历史名城的经济功能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历史名城作为旅游资源的意义,更要自觉运用名城的文化力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少牧  陈若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子昇  
发展旅游事业要具备的条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有可供游人参观游览的项目。在这一点上我国是得天独厚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丰富多采,遍布全国。而名胜古迹又多集中在各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周围。因此,保护和建设好历史文化名城对发展旅游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阎国来  
韩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庆州庆州,作为韩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早已名扬四海,蜚声世界。庆州位于韩国东南部,濒临日本海,人口有10多万,市区及郊区面积为214平方公里。庆州境内遍布名胜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12个文化都市之一。韩国政府为了保护这里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华颖  
我国目前已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2座,省级的也有上百座。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如何进行规划和保护?其指导思想应该怎样?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共同特征是:历史悠久,古迹众多,风景秀丽,名胜引人,人文荟萃,名流辈出,资源丰富,物产闻名,文化活跃,交往频繁,能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然而,仅谈共同特征而不谈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静  
伴随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城市化进程加剧的特点。在新一轮现代化建设高潮中,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都将重新审视如何实现更为有效的保护问题。文章以杭州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以苏州和杭州为代表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保护途径,分析杭州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和教训,针对城市空间结构转变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实意义,分层次讨论杭州通过借助新城发展得以保护老城现状的城市"理性增长"必然性,最终提出依托休闲经济发展实现杭州"以老城养老城"良性循环的解决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燕  曹昌智  陈晟  李丹  张艳琼  
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价值评估,合理定位,是保护名城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必须通过深层研究、发掘、梳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抽丝剥茧,发现其本质规律,寻找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通过郑州研究案例,还原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之源"的重大价值和地位,从而为提升郑州城市形象和彰显城市文化品位,增强郑州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中,建成我国中部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和国际化商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钺  李夙  
以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研究了如何分析和把握名城特色的问题 ,提出了分层面分析的思想和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研究了名城特色的继承和发扬问题 ,并结合长沙市的具体情况 ,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其名城特色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季康  
作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正在迎接城市的新复兴。在此过程中,外来劳动力的进入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如何正视并协调好新扬州市民的聚集与融并,是摆在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城市面前的一大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维  李梦垚  李晶  张月朋  
苏州是一个拥有2500多年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发展开启“存量更新”模式的背景下,如何在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完整延续古城历史格局的同时,引导城市存量发展和城市更新,提升空间品质,彰显文化价值,成为了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基于苏州市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项目的实践,探索在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深入应用CIM平台,建立包含识别、策划、规划、审查、评估5大环节的古城保护更新流程,设计7大功能模块,为苏州古城建立全方位数字化画像,辅助古城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相关规划和项目的决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姗  李欣韵  魏方  
当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为城市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借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功经验,以江苏常州为例,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并对旧城的保护与更新、如何延续历史文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新城建设带动旧城发展的观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龙  苏原  
新时期国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法、理念、视角不断拓展、创新。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落实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要求,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名城体检评估制度建立。结合柳州名城保护规划实践,针对当前名城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新时期名城保护规划方法和路径,分别从凝聚共识,建立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再认知的遗产名录;整体保护,构建基于大山水环境多层次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网络;融入城市,探索活化利用新模式三个方面阐述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相关研究和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