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7)
2023(2587)
2022(2080)
2021(1912)
2020(1569)
2019(3485)
2018(3430)
2017(6453)
2016(3479)
2015(3950)
2014(3888)
2013(3896)
2012(3431)
2011(3156)
2010(3188)
2009(3193)
2008(3510)
2007(3064)
2006(2707)
2005(2426)
作者
(10232)
(8492)
(8310)
(8147)
(5405)
(4077)
(3941)
(3388)
(3198)
(3046)
(2953)
(2894)
(2831)
(2717)
(2627)
(2507)
(2500)
(2484)
(2460)
(2385)
(2139)
(2116)
(2011)
(1946)
(1895)
(1863)
(1813)
(1782)
(1687)
(1681)
学科
管理(16098)
(13233)
经济(13219)
(12852)
(11947)
企业(11947)
(5670)
方法(5572)
(4995)
财务(4988)
财务管理(4984)
资源(4635)
企业财务(4418)
数学(4411)
数学方法(4371)
(3964)
中国(3627)
(3404)
业经(3295)
环境(3181)
(2906)
理论(2906)
人事(2892)
人事管理(2892)
(2543)
(2520)
(2190)
农业(2089)
教育(2052)
地方(1964)
机构
大学(52747)
学院(52307)
管理(21246)
(19704)
经济(19193)
理学(18185)
理学院(18016)
管理学(17750)
管理学院(17653)
研究(16361)
中国(12669)
(11526)
科学(10122)
(9795)
(8161)
财经(7889)
(7875)
中心(7550)
(7475)
师范(7443)
研究所(7428)
北京(7399)
(7141)
业大(6716)
(6690)
(6477)
师范大学(5994)
财经大学(5877)
(5858)
商学(5843)
基金
项目(34918)
科学(27531)
研究(25920)
基金(25491)
(22197)
国家(22023)
科学基金(19017)
社会(16764)
社会科(15846)
社会科学(15839)
基金项目(13159)
(13072)
自然(12312)
自然科(11844)
自然科学(11840)
教育(11837)
自然科学基金(11640)
(11075)
编号(11039)
资助(10207)
成果(8929)
(7983)
重点(7818)
(7362)
国家社会(7198)
课题(6991)
(6876)
教育部(6808)
项目编号(6793)
人文(6739)
期刊
(22106)
经济(22106)
研究(13527)
中国(11444)
(9780)
学报(8107)
管理(7497)
科学(7126)
教育(5872)
大学(5636)
(5139)
资源(5112)
图书(5033)
学学(4939)
财经(4146)
技术(4124)
书馆(3843)
图书馆(3843)
财会(3777)
业经(3664)
农业(3634)
(3574)
经济研究(3227)
会计(3115)
问题(2822)
(2803)
金融(2803)
(2546)
通讯(2494)
(2489)
共检索到77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世驰  陶晶  
真实可靠的会计盈余信息是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有效率配置的基础。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和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在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实现有效率配置方面都存在缺陷。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由于不能保证账面价值和计量时点现行市价一致,所确定的会计盈余脱离"现在的经济真实",因此不能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率配置;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虽然保证了账面价值与计量时点现行市价一致,但是当现行市价不能反映资产内在价值时,同样不能保证所确定的会计盈余真实可靠,不能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率配置。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求账实形式上的一致,还包括账实实质上的统一。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过渡,保证了账实形式上的一致;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关键难题是如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佳琳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高度,这预示着我国的市场化改革的深度及广度将进一步加强。市场经济越发展,公允价值会计越重要。公允价值会计的地位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加广而不断获得提升,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两者将会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情景。本文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培红  
笔者认为,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会计理论的一大基石;在现代会计环境下会计观念也在彻底变革,公允价值更能体现相关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也存有一定的困惑,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历史成本将逐步向公允价值过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玉洋  秦希  闫立峰  
历史成本计量以其客观性长盛不衰,但20世纪年代以后,历史的天平偏向公允价值,但公允价值的弊端引来众多学者的诟病,导致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冲突,根源在于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有限性、导致金融机构经营业绩的悖论及其净收益结果的逻辑性缺失等。两种计量属性的合理融合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考磊  
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空前激烈的争论。文章从公允价值的思想渊源、运用的先导、产生与发展,以及在中国的运用四个方面梳理了公允价值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公允价值发展的历史规律,以期对当前公允价值争论的解决以及公允价值未来的改进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盖地  梁淑红  
公允价值从其价值内涵来说,是一种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价格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讲的交换价值,由人们的效用价值来决定。金融危机之时,人们对建立在短期市场均衡理论之上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计量提出质疑,企图通过修订对活跃市场的定义来完善公允价值的市场价格计量模式,但公允价值市场计量模式的完善又将公允价值引入一个新的困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James Cataldo  Morris McInnes  
论文在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框架下,以权益投资者的企业价值评估为视角,探讨了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和应用问题。在资产负债会计体系下,即便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无法反映企业的整体经济价值。企业价值需要借助金融模型估计,传统收入费用会计体系下的净收益指标是模型中的关键变量,但资产负债表中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净收益的计量失去了逻辑一致性。这对权益估价模型的应用造成了干扰,从而损害了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有用性。论文认为对投资者提供公允价值信息的最佳方式是单独披露,而不是表内确认。最近FASB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有关会计准则的修订反映了计量方法多样化的趋势,但计量方法的优势并不取决于该计量方法是否符合计量对象的具体特点,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宫荔  
会计计量的关键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它对会计信息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会计界一直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着激烈讨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存在明显的缺陷,而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成熟。文章就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比较,从而对这两项会计计量属性作出定位,认为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具有现实适用性,在我国将逐渐取代历史成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明春  刘西红  
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备受关注,损失惨重的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加剧金融危机,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因此,本文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决策有用观和金融创新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但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历史成本适用的环境不断发生改变,缺乏相关性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从经济发展的特定环境来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应该仍然以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会计信息,结合补充公允价值的信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将是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明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是两种非常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许多研究认为,公允价值必将取代历史成本。本文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对立性和统一性,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共同促进了会计目标的实现,二者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环境下,两种计量属性的使用应有所侧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秧秧  
本文对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进行了剖析,认为传统公允价值定义在计量时态方面的模糊性,其与历史成本并不具备直接的对应与可比关系,公允价值是买入价格抑或脱手价格也缺乏清晰界定。美国FAS157对公允价值定义的重新思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缺憾,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更为可比的基础,应为各自与市场价格的联系,即"当前假想交易中的价格估计"与"过去已发生交易中的实际价格"。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李国民  
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支持和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争论,已经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未来发展以及意在将公允价值会计推广到其他领域的进程带来了挑战。作为公共产品的会计制度提供的会计信息是非中性的,因此,也带来了非中性的预料不到的结果。由于历史成本会计的缺陷,它不可能成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替代,因此,可以通过完善现行会计制度、并配合其他方法来减少公允价值会计制度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措施:提升估值技术的可靠性,建立逆周期的准备金制度,解决准则执行中存在的诸如部分准则过于复杂、针对性披露较少、面临的诉讼风险等问题。此外,正确区分财务报告资本和监管资本有助于认知公允价值会计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菁  
文章从资源配置成本的一般概念出发,提出了资源配置成本图,分析了我国实际工作中低计、漏计资源配置成本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