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4)
- 2023(6649)
- 2022(5329)
- 2021(4848)
- 2020(3987)
- 2019(9060)
- 2018(8979)
- 2017(17032)
- 2016(9039)
- 2015(10590)
- 2014(10688)
- 2013(10747)
- 2012(10289)
- 2011(9582)
- 2010(10250)
- 2009(9794)
- 2008(9557)
- 2007(8806)
- 2006(8344)
- 2005(7769)
- 学科
- 济(61587)
- 经济(61540)
- 管理(24958)
- 业(20002)
- 方法(17495)
- 企(16895)
- 企业(16895)
- 地方(16345)
- 学(15042)
- 数学(14381)
- 数学方法(14120)
- 中国(13370)
- 地方经济(12169)
- 业经(11169)
- 理论(9836)
- 农(9732)
- 制(8684)
- 财(8193)
- 和(7984)
- 经济学(7790)
- 融(7699)
- 金融(7697)
- 环境(7176)
- 银(7131)
- 银行(7121)
- 体(7006)
- 行(6866)
- 发(6724)
- 农业(6654)
- 教育(6643)
- 机构
- 大学(149806)
- 学院(148341)
- 济(66114)
- 经济(64656)
- 研究(53859)
- 管理(50462)
- 理学(41405)
- 中国(40981)
- 理学院(40858)
- 管理学(40006)
- 管理学院(39726)
- 京(32390)
- 科学(31680)
- 财(30207)
- 所(27928)
- 研究所(24910)
- 江(24176)
- 财经(23500)
- 中心(23179)
- 范(22815)
- 师范(22656)
- 经济学(21803)
- 北京(21128)
- 经(20947)
- 农(19420)
- 州(19252)
- 经济学院(19002)
- 院(18647)
- 师范大学(18120)
- 业大(17523)
- 基金
- 项目(85036)
- 科学(65885)
- 研究(64461)
- 基金(59606)
- 家(51252)
- 国家(50832)
- 科学基金(42699)
- 社会(41210)
- 社会科(39022)
- 社会科学(39005)
- 省(32992)
- 教育(30100)
- 基金项目(29724)
- 划(27545)
- 编号(26447)
- 资助(25482)
- 自然(25100)
- 自然科(24470)
- 自然科学(24464)
- 自然科学基金(23960)
- 成果(23422)
- 重点(19645)
- 发(19559)
- 课题(19410)
- 部(18555)
- 国家社会(17192)
- 创(16752)
- 性(16121)
- 发展(16082)
- 教育部(16023)
共检索到244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涛 王宏磊
文章对19世纪中后期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之间展开的一场关于经济学方法论范式的论战进行了评析,提出论战表面上看是两派围绕历史归纳法与理性演绎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认知而产生的争论,本质上则是主张先验理性主义还是坚持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分歧:在门格尔的体系中存在着先验的经济学真理,在施穆勒的体系中否认一切先验绝对真理的存在,只承认存在着相对的、暂时的经济学真理。就方法论来说,如何将理性演绎和历史归纳两种研究范式有机完美结合,仍然是现代经济学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历史学派 奥地利学派 范式之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烈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注重方法论及哲学基础,其方法论迥异于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该学派经济学方法论特征极为重要。文章通过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解读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方法论:方法论主观主义是硬核,方法论个体主义是保护带,基于真实时间的过程研究是正面启示法,反对经济学中数学方法的滥用是反面启示法。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理论内部虽有不一致甚至冲突,但基本都在研究纲领的范围之内。该学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需基于基本研究纲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华 王晓玲
本文首先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也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政府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本文在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辨析的基础上,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春学
米塞斯与哈耶克是新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的国际学术声望和地位要高于米塞斯,但米塞斯却是当然的精神领袖。米塞斯培养出了第三代、第四代遵循和发展奥地利学派传统的经济学家,而且新奥地利经济学的几乎所有贡献或者始于米塞斯的著述,或者源于进一步发展其观点的努力。这些贡献对自由市场制度作出了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读。如果要想对市场之所以有效率的广泛基础和某些重要细节获得更好的理解,自然不能忽视米塞斯的贡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明
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在经济学派的大家庭中默默无闻。虽然其众多的理论洞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当代经济学所吸收,但长期以来一直遭到主流经济学的排斥和打压。然而,立足于"把人当人"的社会哲学层面,将经济学纳入人类行为通论架构之中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在"符号逻辑"和"数学思维"遭到普遍质疑的今天,其理论魅力正与日俱增。因此,重拾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观念,并反思中国当代经济学研究就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奥地利经济学派 当代经济学 价值观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栾林
本文从现象学角度出发,考察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现象学之间不同阶段的历史联系,并从两者对实证主义的态度,意向性对人的行动理论的影响,两者关于时间性和不确定性的观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复兴中遇到的理论困境以及解释学转向等方面出发,论证了现象学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影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在现代表现为科学主义思潮,哲学基础的不同使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忠禄
我国的竞争情报研究虽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至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试图通过引进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为竞争情报研究奠定一个经济学理论基础。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的观点和"企业家发现"的观点为竞争情报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奥地利学派强调信息的"主观发现"、强调"主观信息"以及强调定性的分析方法,对竞争情报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 竞争情报 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左金隆
奥地利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其方法论主要有三大"基石"构成,即,主观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演进理性主义。它对于其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渲化具有特殊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东勃
奥地利经济学有着坚实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在社会科学的定位上,奥地利经济学反对逻辑上的心理学要素,反对本能主义、行为主义和整体主义,主张有机的自由主义;在经济学的定位上,奥地利经济学反对笼统地划分理性与非理性,反对对经济学作表面层次的物质主义的定义,强调稀缺性由其引致的自由选择才是经济学的根本前提。
关键词:
奥地利学派 理论经济学 经济认识论 理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富强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极力推崇自由市场机制,其中,新古典经济学构建了逻辑化的市场来为市场出清辩护,奥地利学派则将自由市场与企业家才能发挥结合在一起,而这成为当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主要理论基础。然而,奥地利学派的分析逻辑却存在严重局限:(1)在市场主体的"异质"内涵的设定上,仅仅关注自然性差异,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社会性差异;(2)在市场主体的行为逻辑的理解上,将自然性差异嵌入在理性分析框架中,从而忽视了社会性差异带来的权力因素对理性的侵蚀;(3)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认知上,主要从警觉性而非创造性来定义企业家精神,进而理想化了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和企业家的逐利行为;(4)在社会大众的能力认知上,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分析框架,从而忽视了有限理性的市场主体往往会被错误的信息以及强烈的诱惑所误导;(5)最终,在分析思维和范式上,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根基于科学主义认知观的"科学不思",却又陷入了根植于神秘主义认知观的"科学不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铭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一些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曾广被经济学家视为仅是一段历史插曲的奥地利经济学派获得了新的发展。他们沿着米塞斯《人类行为》的研究思路,推进了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竞争性市场理论,将之拓展至企业家理论、产业组织研究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等诸多领域,并与新古典经济学始终保持着距离。尽管独特的方法论使得他们大都反对使用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以致其经济理论难以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但是他们深刻的经济思想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志刚
现代奥地利学派在基础方法论上产生了"继承"与"突破"的两种分歧思路,而奥地利学派制度分析方法主要基于其中的"突破"方面。在奥地利学派制度分析方法之中,方法论主观主义仍然保持了基础性地位,而方法论个人主义则存在弱化的趋势;博弈论方法也进入到奥地利学派制度分析之中,但仍存在较大局限;而该学派传统的过程方法则表现出与演化方法的一致性。正是这些基础性的方法决定了奥地利学派制度分析的独特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旭东 田国强
赫维茨是现代经济学发展史上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学说内核。赫维茨的经济理论和思想谱系中既有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也得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说的启发和影响,但后者长期以来被学术界所忽视。本文主要研究奥地利学派与赫维茨经济思想的学术关联,并从知识信息与理性认知、建构理性与演化理性、自由放任与政府作用等不同视角,对两方面的经济思想进行异同比较及鉴别判断,探讨其对于中国深化改革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镜鉴,尤其是对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
关键词:
赫维茨 哈耶克 奥地利学派 机制设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俊明 谷超
奥地利学派认为货币需求结构变化是诱发危机的真正原因,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不同主体的购买力对比发生变化,致使不同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并导致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但是,这种资源配置结构本身并不反映实际的资源相对稀缺度,一旦货币需求的影响减弱了,资源结构就会回调,进而引发经济振荡。当货币需求结构变化持续到足以影响绝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程度时,资源结构的回调就表现为广泛的行业振荡,也就是衰退和萧条;由于现有的垄断货币发行体制使得货币发行者可以回避超发货币的成本来发行货币,尽管人们并不知道这个程度是多少,但货币超发迟早会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因此,消除危机的方法是引入一种竞争性的货币发行机制,以解决发行货币...
关键词:
奥地利学派 经济周期 货币危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远凤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普遍主义研究方法和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本文在对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折的基础上,着重对经验研究方法作了分析和评价。虽然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对于未来管理学体系的形成而言,经验研究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经验学派 方法论 比较研究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