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3)
- 2023(14282)
- 2022(12693)
- 2021(12182)
- 2020(10039)
- 2019(22931)
- 2018(22625)
- 2017(43097)
- 2016(23325)
- 2015(25984)
- 2014(25726)
- 2013(25264)
- 2012(23128)
- 2011(20618)
- 2010(20678)
- 2009(19154)
- 2008(18181)
- 2007(15641)
- 2006(13694)
- 2005(11887)
- 学科
- 济(87466)
- 经济(87342)
- 管理(63917)
- 业(62087)
- 企(50580)
- 企业(50580)
- 方法(39022)
- 数学(32619)
- 数学方法(32197)
- 农(27168)
- 中国(24532)
- 财(22299)
- 地方(21249)
- 业经(20870)
- 学(19945)
- 农业(18803)
- 制(16424)
- 理论(16327)
- 贸(15660)
- 贸易(15647)
- 易(15085)
- 和(15080)
- 教育(14067)
- 环境(13762)
- 务(13675)
- 财务(13599)
- 财务管理(13575)
- 银(13475)
- 银行(13437)
- 技术(13253)
- 机构
- 大学(319424)
- 学院(318662)
- 管理(125260)
- 济(119850)
- 经济(116996)
- 理学(108654)
- 理学院(107308)
- 管理学(105262)
- 研究(105222)
- 管理学院(104665)
- 中国(77913)
- 京(67865)
- 科学(66558)
- 财(55991)
- 所(52072)
- 农(49748)
- 中心(48914)
- 研究所(47482)
- 江(47044)
- 业大(46872)
- 范(46031)
- 师范(45663)
- 财经(44799)
- 北京(42656)
- 经(40599)
- 州(38909)
- 院(38546)
- 农业(38504)
- 师范大学(36908)
- 经济学(35058)
- 基金
- 项目(221671)
- 科学(174299)
- 研究(164587)
- 基金(159768)
- 家(138793)
- 国家(137542)
- 科学基金(118212)
- 社会(102631)
- 社会科(96970)
- 社会科学(96949)
- 省(86700)
- 基金项目(85498)
- 自然(76790)
- 教育(76087)
- 自然科(74997)
- 自然科学(74980)
- 自然科学基金(73596)
- 划(73205)
- 编号(68662)
- 资助(64442)
- 成果(56220)
- 重点(49422)
- 部(48277)
- 发(47162)
- 课题(46912)
- 创(45931)
- 创新(42628)
- 项目编号(42293)
- 科研(42068)
- 教育部(41671)
共检索到465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光华 滑小莉 党晓红 刘艳
六盘山地区生活着大量陕西回民后裔,受地理、历史空间以及经济结构、人口结构、教育结构等因素制约,其在自身文化形态、文化建设、文化消费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与公共文化缺乏协调发展,外在的改善"文化贫困"能力和内在的改善"贫困文化"动力不足。研究六盘山地区陕西回族后裔"文化致贫"原因和治贫策略,需要从地理历史空间视角探讨文化模式形成的诸多自然、社会因素,研究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协调发展问题,重点解决文化"扶志"和教育"扶智"两大关键问题,引导回族群众走出历史文化和地理空间的局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杨玉锋
本文提出"四加法"、"廊三线组合"和"五位一体化"的创新扶贫方式,旨在为宁夏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开发思路,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绿色扶贫机制,从而解决片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瓶颈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问题,为全国同类地区创新扶贫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宁夏六盘山 特困地区 扶贫方式创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翟颖 程涛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人文因素关系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可以看作是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桥梁。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深,以城市文化、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文化传播领域成为当代地理学新的研究重点,也为人文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牛国元 俞鸿燕 赵功强
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今后10年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扶贫开发是该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以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为典型的科技扶贫开发工作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进一步研究该地区科技扶贫开发工作的着力点选择具有战略性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王亚峰
推进精准扶贫是实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是我国"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宁夏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而对宁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宁夏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宁夏 精准扶贫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王亚峰
推进精准扶贫是实施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是我国"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宁夏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进而对宁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宁夏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宁夏 精准扶贫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长伟 段正梁 曾美艳
旅游与反贫困密切相关,旅游扶贫是扶贫开发的有效手段之一。从旅游扶贫效率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区域旅游扶贫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六盘山片区的57个贫困县为例,运用DEA模型测算该区域旅游扶贫效率,分析该区域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分解效率以及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片区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处于中等水平(0.717),仅有泾源县等8个县区实现了DEA有效,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在区域内分布不均衡且主要受规模效率的影响和制约;过半县区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通过增加资源要素投入可以提高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区域旅游扶贫综合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宁静 殷浩栋 汪三贵 刘明月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本文基于乌蒙山和六盘山片区产业扶贫试点项目的3个省8个县的准实验研究数据,采用DID分析了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收入的影响。理论上,产业扶贫项目通过直接带动可以增加农户的经营性收入,通过就业带动可以增加农户的工资性收入,通过资产收益和补贴可以增加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实证研究发现,产业扶贫项目对家庭人均总收入具有正向作用,具体而言,产业扶贫项目对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人均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影响不显著。通过PSM-DID模型以及安慰剂检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该结论反映了当前产业扶贫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即基层政府和执行主体在成本、收益、风险等因素影响下偏好资产收益模式,所以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和劳动务工的参与程度并不高。为此,需要让贫困户更多地参与到农业产业链中,同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并培育经营主体和农村的精英人才,增强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户脱贫致富。
关键词:
贫困 产业扶贫 专业合作社 精准脱贫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薛平拴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小娟 杨红娟
与其他地区回族相比,云南大理上丰呈庄回族在举办圣纪节的时间选择、可参与者身份规定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差异性地方特点。对上丰呈庄回族圣纪节仪式的考察表明,作为社会互动的重要环节,仪式中的互访与共餐既增强了回族内部的凝聚力,也通过允许、接纳其他民族参与而实现了族群边界的跨越。在多民族交错杂居地区,不同民族在长期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社会互动密切,在各自保持传统的同时也不断突破固有的边界,促成了彼此社会关系与文化关系的聚合,建构起民族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关键词:
民族 边界 聚合 社会互动 圣纪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段小红 杨岩岩
[目的]探究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耦合协调有助于全面了解移民的生计问题,对提高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及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该文以甘肃省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移民家庭的生计状况进行调查,选取测度指标并计算各类移民的生计资本值,根据移民收入来源对生计模式进行分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生计模式下移民5项生计资本间的关系。[结果]生计资本内部耦合水平总体较低,处于低度耦合和失调衰退等级;非农型的生计资本耦合度和协调度最高,分别为0.299和0.230,是最为接近中度耦合和过渡协调阶段的生计模式;两类兼业户的次之,处在(0.15,0.3)的区间内,属于低度耦合和衰退协调的中高级阶段;纯农户的较低,为0.172和0.223,处于低度耦合和协调衰退的中阶段;补贴户的最低,耦合度、协调度均在(0,1)的区间,处在低度弱耦合和恶性失调等级。[结论]古浪县不同生计模式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资本存量和差距,导致其耦合协调性较差、差异较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晗 张小永
明末清初之际,社会经济矛盾日益突出,清政府试图通过推行兴屯垦殖政策,以达到"增赋裕饷"和"弭盗安民"的目的。然而由于政策本身的漏洞和执行者自身的问题,使得该项政策实行三年之后便归于失败。本文以中国传统农牧业边缘地带—陕北中部地区为案例,依据清代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以政策—人—环境相互作用的全程考察为主线,通过揭示制度、政策因素作用于环境的途径和方式,深化该种驱动力对区域环境影响程度的认识。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三贵 郭建兵 李梦思
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基于乌蒙山和六盘山片区产业扶贫试点准实验研究项目,利用3省7县807户两期微观农户面板数据,解决潜在内生性问题,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了产业扶贫合作社对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扶贫合作社对农户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稳健性分析和安慰剂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扶贫合作社对土地经营规模大、家庭农业劳动少、户主年龄高和非建档立卡户样本群体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扶贫合作社通过提供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户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发现,产业扶贫合作社能通过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基于以上结论,在乡村振兴阶段应继续扶持产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注重关注产业合作社对不同农户的异质性影响,提升产业合作社技术培训的供给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带动农户增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绍良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多姿多彩。具有民族性、情感性等特点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生活》课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价值,它有助于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加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热爱;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充实、丰富和拓展《文化生活》课程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运用中要注意适度、适切、适用、适体,提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课中的运用效率。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课 运用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克源 张焱
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衔接作为我国反贫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贫效果和政策优势逐步显现,但制约两项制度衔接绩效的影响因素仍未消除。文章选取六盘山连片特困区具有典型贫困特征的定西市两个县作为研究样本,借助NVivo11分析软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两项制度衔接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贫困人口识别、政策评价监督、干部队伍建设、部门之间协作是核心影响因素,政策精准及政策执行系核心影响过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两项制度衔接的相关对策,以期助推衔接过程更加合理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