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7)
- 2023(3898)
- 2022(3532)
- 2021(3362)
- 2020(2799)
- 2019(6413)
- 2018(6401)
- 2017(12014)
- 2016(6587)
- 2015(7414)
- 2014(7116)
- 2013(6950)
- 2012(6673)
- 2011(5970)
- 2010(5724)
- 2009(5237)
- 2008(4778)
- 2007(4083)
- 2006(3522)
- 2005(2973)
- 学科
- 济(23241)
- 经济(23220)
- 管理(17998)
- 业(13958)
- 地方(10761)
- 环境(10627)
- 农(10023)
- 企(9664)
- 企业(9664)
- 方法(7680)
- 农业(6920)
- 数学(6587)
- 数学方法(6514)
- 划(6078)
- 学(5938)
- 业经(5442)
- 资源(5192)
- 中国(5165)
- 财(4776)
- 规划(4753)
- 地方经济(4613)
- 环境规划(4593)
- 和(4257)
- 技术(3857)
- 生态(3708)
- 贸(3608)
- 贸易(3604)
- 制(3495)
- 发(3462)
- 易(3413)
- 机构
- 学院(86266)
- 大学(84524)
- 管理(31478)
- 济(30005)
- 研究(29773)
- 经济(29109)
- 理学(27275)
- 理学院(26844)
- 管理学(26311)
- 管理学院(26166)
- 中国(21610)
- 科学(21034)
- 农(19843)
- 京(18254)
- 业大(16378)
- 农业(15539)
- 所(15200)
- 中心(14997)
- 江(14319)
- 研究所(13995)
- 范(13784)
- 师范(13686)
- 省(12650)
- 财(12566)
- 州(11336)
- 师范大学(11121)
- 院(10848)
- 农业大学(10803)
- 北京(10788)
- 财经(9873)
- 基金
- 项目(63510)
- 科学(49001)
- 研究(46241)
- 基金(43981)
- 家(38519)
- 国家(38160)
- 科学基金(32400)
- 省(28952)
- 社会(28306)
- 社会科(26545)
- 社会科学(26532)
- 基金项目(24801)
- 划(22148)
- 自然(21613)
- 自然科(20879)
- 自然科学(20870)
- 自然科学基金(20440)
- 教育(19979)
- 编号(19565)
- 资助(16436)
- 成果(14978)
- 发(14942)
- 重点(14138)
- 课题(13439)
- 创(13064)
- 部(12819)
- 创新(12251)
- 计划(12230)
- 科研(12181)
- 发展(11666)
共检索到126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军民 郑建栋
根据历史古城环境的特性和现状,从物质层面的建筑环境、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以及非物质层面的社会环境对历史古城进行了解构。依据米脂窑洞古城这一具体案例,指出目前历史古城面临着建筑环境混杂、景观环境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环境衰败等严峻挑战。结合米脂窑洞古城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历史古城环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历史古城 环境 保护 米脂窑洞古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军民 唐伊娟 郑建栋
适宜的人居环境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榆林市米脂窑洞古城为例,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根据米脂窑洞古城保护规划的实践,总结提炼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保护对策,探索对传统聚落进行科学保护的方法。
关键词:
传统聚落 人居环境 米脂窑洞古城 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周飞 季佳慧
历史古城是饱含过去时代真实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为人们所使用的活着的历史文化遗存。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作为和现代城市联系较为紧密的遗产类型,历史古城的保护、利用难免与其所在区域的人居环境发展产生博弈。以米脂窑洞古城为例,在对古城概况及其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保护区划、保护规划、环境规划、人口与基础设施规划、展示规划等专项解读了《米脂窑洞古城保护总体规划》为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人居环境协同所进行的创新与探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稳亮 周飞 季佳慧
历史古城是饱含过去时代真实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为人们所使用的活着的历史文化遗存。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作为和现代城市联系较为紧密的遗产类型,历史古城的保护、利用难免与其所在区域的人居环境发展产生博弈。以米脂窑洞古城为例,在对古城概况及其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保护区划、保护规划、环境规划、人口与基础设施规划、展示规划等专项解读了《米脂窑洞古城保护总体规划》为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人居环境协同所进行的创新与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稳亮 季佳慧 周飞
正视历史城镇的区域复杂特性,尊重城镇居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元需求业已成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论题。以米脂窑洞古城为例,对古城的民生问题现状进行调查并初步建构了米脂古城的民生需求结构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参与《米脂窑洞古城保护规划》实践中对于民生需求的规划可控因素分析,对古城民生需求的类型、内容与特征进行归纳,并据此展开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米脂古城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关键词:
民生需求 古城保护与利用 米脂窑洞古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红彦
本文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对生态脆弱区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评价。首先,根据米脂县的实际情况,确定耕地利用集约度的评价指标;然后,用熵值法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各个指标进行加权;最后,通过功效函数计算出米脂县2005年-2009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值。得出以下结论:2005-2009年,米脂县的耕地集约度一直在增加,但是增长幅度不大,人工成本投入和生产成本投入不协调,经济发展是制约生态脆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耕地利用集约度 米脂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迪 陈海 史琴琴 张行 耿甜伟
目前,黄土丘陵沟壑区等生态脆弱区生态风险评估已成为地理学与生态学应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热点之一。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米脂县为研究区,构建"风险概率—敏感性—损失度"(PSI)的三维评价框架,并以子流域为评价单元进行数据整合,分析了米脂县2009-2015年准则层与综合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及其重心转移,并基于风险主导因子给出米脂县风险防范分区及降险对策。结果如下:(1)2009-2015年风险概率分别为49.93%、52.92%,有上升趋势;生境敏感性分别为0.61、0.60,下降了1.6%,生境质量趋好;损失度分别为0.42、0.46,损失度增加。(2)生态风险呈现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研究期间生态风险值分别为0.14、0.15,风险有所升高;风险重心向西南转移跃入银州川道且风险演化主体方向为西北—东南走向。(3)风险预警区、生态恢复区、预警恢复兼顾区、自然调控区面积占比分别为7.53%、6.57%、23.86%、62.04%。基于风险主导因子的风险防范分区可有效进行风险消解,促进区域生境的可持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杰 陈海 刘迪 耿甜伟 董嘉薇
[目的]分析农户尺度农业碳排放效率差异并揭示多层次影响因素,对提供微观决策支持和推进农业农村低碳高效发展意义重大。[方法]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在测算57个村庄共861个农户农业碳排放及效率的基础上,从农户尺度分析农业碳排放及效率差异,最后基于多层次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1)农户整体农业碳排放效率较低,且示范村中的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高于非示范村农户,示范村与非示范村下同一类型农户的冗余类型及占比和示范村(或非示范村)不同类型农户的冗余类型及占比差异明显;(2) 年龄、务农年限、教育水平和农业技能培训是影响农户农业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3)就全体农户而言,乡村振兴示范村、距县城距离和政府支持力度是影响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的主要环境变量,务农年限和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的主要个体变量。影响示范村与非示范村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因素有较大差异。[结论]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和影响因素迥异,应根据村庄环境、农户特征等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姗姗 陈海 梁小英 刘俊新
利用有限理性理论与方法进行行为决策研究已成为多样化决策研究中的热点。研究微观尺度土地利用变化中农户有限理性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对于揭示农户土地利用驱动因子、调整农户决策行为与优化农业景观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通过构建农户效应收益模型,利用2009—2011年农户调查数据揭示理性最优决策与农户实际决策之间的差异性;利用体现农户行为满意度的Probit模型分析有限理性决策的影响因素。结论为:①高西沟村农户理性最优决策与实际决策差异性较大,说明农户在实践中采用有限理性进行土地利用生产;②构建Probit模型模拟农户满意度决策行为态度,选取的4类变量较好地解释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六三 吴普特 赵西宁
为了评估黄土丘陵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选取研究区典型四县——米脂、清涧、子洲和吴堡,假设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粮食补贴全部以粮食实物兑现和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的坡耕地提供粮食生产为前提,运用修订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来对比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米脂县和子洲县粮食安全影响较明显,对清涧县和吴堡县影响甚微。不同退耕规模对不同人口密度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结果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粮食补偿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耕地压力指数 粮食安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海 郗静 梁小英 陈姗姗
作为中国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土地利用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不足,不能有效揭示宏观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微观机理,难以合理解释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变化。本文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进行研究,利用经历权重法定量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结束前后不同农户群体土地利用策略的变化;利用构建的农户群体土地利用决策模型,模拟不同政策情景下农户群体土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及其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显示还耕和撂荒两种土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及其空间配置,能揭示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微观机理,为分析农户群体土地利用行为的变化、探讨农业政策与农户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途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世雄 梁小英 梅亚军 温馨 王艳妮 毛南赵
目前,建立于复杂性科学基础上的多智能体模型(MAS)已成为模拟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方法。论文在MAS理论之上,构建一个基于CAtegory-Belief-DeSire-intention(CBDi)决策结构的MAS模型,结合net logo软件平台,模拟分析农户Agent土地利用行为,并将结果与Belief-DeSire-intention(BDi)模型进行比较。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冯阳坬村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对基于CBDi的MAS模型验证(模型精度为87.19%),相比于传统的BDi决策模型精度有所提高;2)net logo平台能够展示农户决策的过程,直观地显示MAS模型的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涛 陈海 白红英 高海东
以Agent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模型框架为基础,选择政策、市场、Agent自身及与其它Agent相互作用、土壤肥沃程度等因素作为Agent对环境认识的基础,结合环境反馈值,初步构建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决策模型,这对于从微观主体层面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采用农户Agent强化学习模型,模拟了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得出以下3个结论:①经过对Agent强化学习模型的检验和验证(按面积统计误差率为5.5%),认为该模型较适合于微观层面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研究;②该模型可定量表达政策、市场、农户自身及与其他农户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萌 谢臻 张凤荣 张天柱 常玉旸
为探究黄土丘陵区乡村"人、境、地"演变特征及原因,并对村庄是否迁并进行诊断分类,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遥感解译耕地变化等方法,在识别黄土丘陵区乡村人地系统演化特征、探究乡村衰落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迁并村庄的诊断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2001—2020年米脂县调研乡村人口流失率达54.75%,老龄化与低文化程度在村庄常住人口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8.44%、72.79%;调研村窑洞空置率达51.78%,基础设施缺失,本村就医率仅25.78%,人均农业水资源量仅有39.53m~3;农业载体的耕地因撂荒与退耕还林还草减少了61.67%;2)造成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包括:黄土丘陵区农业产量低,农业生产效率水平低,人均经营耕地少,乡村生活质量差等内因;城乡就业收入差距大,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等外因;3)围绕人口、住房、城乡关系、水资源及耕地5个维度建立迁并村庄诊断指标体系,分类结果表明迁并村庄主要是生活与生产功能较差的偏远村庄。本研究建立的迁并村庄诊断指标体系可运用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乡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为科学、有效地开展迁村并点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艳妮 陈海 宋世雄 梅亚军 温馨
运用模拟平台模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揭示农户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和调整土地利用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生态脆弱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典型村陕西省米脂县姜兴庄为例,以信念—愿望—意图模型(BDI)为基础,构建有限理性能力与资源(CR-BDI)模型。基于NetLogo平台对CR-BDI模型和传统BDI模型的模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CR-BDI模型更适于微观尺度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研究。2014年该模型面积失误率为6.78%,比传统BDI模型低8.48%,空间准确率比传统BDI模型高10.10%,2015年CR-BDI模型和传统BDI模型的整体空间正确率分别为78.8%和69.2%;2CR指数有利于体现农户的有限理性,与实际种植决策较为符合;3利用NetLogo平台有利于直观再现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微观机理,可作为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互动机理的良好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态脆弱区土地集约利用、景观复杂性、村落专业化的关系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对农业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
基于多层次模型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
基于ODD框架的农户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构建及模拟——以陕西省米脂县马蹄洼村为例
基于多智能体和土地转换模型的耕地撂荒模拟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基于农户视角的耕地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
地方财政收入对GDP动态响应的数量关系解构——以陕西省为例
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的协调性问题——以陕西省为例
土地整治在耕地保护中的成效评价——以陕西省为例
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以陕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