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8)
2023(9399)
2022(7914)
2021(7366)
2020(5952)
2019(13253)
2018(13029)
2017(24564)
2016(12987)
2015(14177)
2014(13412)
2013(12562)
2012(11148)
2011(9997)
2010(10029)
2009(9826)
2008(9238)
2007(8012)
2006(7076)
2005(6276)
作者
(32985)
(27590)
(27546)
(26184)
(17302)
(12992)
(12409)
(10635)
(10441)
(9605)
(9290)
(9160)
(8663)
(8488)
(8432)
(8428)
(8230)
(8184)
(7948)
(7788)
(6733)
(6638)
(6392)
(6350)
(6187)
(6101)
(6050)
(6032)
(5424)
(5377)
学科
(43683)
经济(43591)
管理(42059)
(36522)
(31580)
企业(31580)
(15792)
方法(15204)
(14510)
中国(13814)
(13259)
数学(12412)
数学方法(12235)
业经(12101)
(10132)
(9690)
财务(9665)
财务管理(9641)
企业财务(9102)
(8896)
贸易(8891)
(8636)
银行(8628)
(8625)
(8581)
体制(8557)
农业(8341)
(8247)
地方(8221)
(8153)
机构
学院(171999)
大学(170779)
(70270)
经济(68858)
管理(64646)
理学(55526)
研究(55424)
理学院(54876)
管理学(53989)
管理学院(53658)
中国(42817)
(37876)
(36554)
科学(31181)
财经(28230)
(26050)
(25602)
中心(25530)
(25276)
北京(23890)
研究所(23157)
(22852)
经济学(22504)
业大(22432)
(22384)
师范(22197)
财经大学(21119)
(20551)
经济学院(20089)
(19809)
基金
项目(116055)
科学(92940)
研究(89164)
基金(84954)
(72595)
国家(71974)
科学基金(62968)
社会(59213)
社会科(55956)
社会科学(55947)
基金项目(44520)
(44347)
教育(41260)
自然(38306)
(37741)
自然科(37422)
自然科学(37415)
自然科学基金(36732)
编号(36505)
资助(32800)
成果(30246)
(28302)
重点(26231)
(25803)
课题(25443)
(25282)
(24919)
国家社会(24602)
创新(23608)
(23391)
期刊
(81842)
经济(81842)
研究(53598)
中国(35793)
(30163)
管理(25550)
学报(23879)
科学(22777)
(22213)
教育(21156)
大学(19510)
学学(18149)
(15997)
金融(15997)
农业(14664)
财经(14426)
业经(14424)
技术(13697)
经济研究(13589)
(12500)
问题(10286)
(8454)
(8250)
现代(8124)
财会(7922)
商业(7743)
科技(7616)
会计(7493)
理论(7352)
(6873)
共检索到258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珍  
通过回顾驻京办的历史与职能变迁,就其当下所处的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从制度变革的先行条件、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意识形态的分布状况和政治遗产的核心要素及其继承状况这四个纬度对《意见》出台后驻京办发展的可能性后果进行了解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为民  徐金玲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往往会涉及校企合作产权问题。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审视校企合作产权变迁,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权政策变迁可分为萌芽期、开创期和推进期。外部产业转型和内部主体发展两个方面是影响校企合作产权政策变迁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提升校企合作产权政策供给质量,应进一步明晰校企合作中的产权主体,出台保护产权措施,鼓励产权主体分享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提升产权中技术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伊然  
制度变迁的效率假说隐含地将经济体简约为一个绝对理性的最大化行为者,这种做法存在缺陷。就长期而言,制度变迁的本质是内生的,但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制度演进过程既体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又不乏偶然性和机遇。经济因素或政治因素都可能导致内卷化,即长期陷入某种低效率或无效的制度安排。有效制度的演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而实现:它往往得益于一些偶然事件的影响或冲击,但也可能因经济行为者如利益集团的推动而出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婷  谢升梅  江长州  
基础教育援藏政策在援藏战略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肩负着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使命。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可以发现,基础教育援藏政策在变迁历程上经历了探索、初步构建、逐步健全、长效化以及精准化发展五个典型阶段,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援藏政策体系;在变迁路径上,基础教育援藏政策呈现从路径依赖到路径突破的特征,前者由学习效应、适应性期望、协同效应和退出成本增长所致,后者表现为由“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援藏理念转换以及由“大水漫灌式”到“精准滴灌式”的援藏模式转向;在动力机制上,宏观社会结构决定基础教育援藏政策走向,中观制度环境影响基础教育援藏政策实践进路,微观行动者推动基础教育援藏政策变迁。展望未来,需要健全基础教育援藏政策体系,促进西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林  Brent Jesiek  
本文将历史制度主义用于较长时间跨度的教育政策变迁研究,系统分析了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变迁全过程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合作教育政策结构性变迁首先在于《莫里尔法案》等成功实施引起新的宏观政策情境,金字塔式多层次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社会舆论、公众态度和市场力量的介入。其次在于不同政治变量的排列组合,社会经济作为政策发端与变迁的直接动力;大学、企业、学生与政府在合作教育上形成利益结合点;实用主义成为政策发端与变迁的理论基础;合作教育理念先在工程教育领域站稳脚,成为后续发展的大本营。合作教育政策历史性变迁的逻辑包括:重大推动事件形成的关键节点促进了合作教育政策的构建与准备;路径依赖是合作教育政策存续与发展的主要机制,体现在政策内容与模式、政策功能效用等方面。合作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历史否决点造成了政策的断裂,包括合作教育政策内部蕴含的矛盾与院校能否及时建立合作教育成功的关键要素两方面。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施晓光  
印度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发轫于18世纪中叶,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殖民地政府在这个时期通过建立高等教育制度,完成了印度高等教育现代化。本文采取历史文献分析方法,复现其高等教育制度变迁过程,并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阐释影响印度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力和内在机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郑佳佳  何炼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农民直接拥有土地所有权、收回农民土地所有权、收回农民土地使用权,以及归还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历史。目前中国走到了必须尽快对农地所有权制度进行改革的阶段,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认知对农地制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信息传递机制、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利益分享主体则是影响政府认知的三个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晶  程红艳  蔡云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徒制经历了生产现场学徒制、学徒制向学校职业教育过渡、现代学徒制、中国特色学徒制四个阶段。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历史制度主义这一经典制度研究范式将学徒制的分析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立体、深刻的图景中。文化观念、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影响着学徒制变迁的方向,构建成本、学习效应成本、协调效应成本、适应性预期使学徒制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学校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学徒制演进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学徒制制度逻辑的分析,我国学徒制发展可从转变认识理念、突破路径依赖、协调主体间利益关系等三个方面优化制度逻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元   柯水发   乔丹  
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梳理了我国林区管理体制变迁“分-合-分”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范式划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以探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其变迁机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互动等特征,本质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对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的重新调整。制度变迁萌生于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伊春两次管理体制变革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和特征:在第一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效应弱而由基层行动者产生的行动压力较强,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第二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较强但国家行动者强势介入,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最后,在建立改革历史观、结构观和动态观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合-分”的本质、树立改革的动态意识及形成改革的行动者思维,从而推动改革再深入,助力东北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元   柯水发   乔丹  
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梳理了我国林区管理体制变迁“分-合-分”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范式划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以探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其变迁机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互动等特征,本质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对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的重新调整。制度变迁萌生于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伊春两次管理体制变革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和特征:在第一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效应弱而由基层行动者产生的行动压力较强,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第二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较强但国家行动者强势介入,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最后,在建立改革历史观、结构观和动态观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合-分”的本质、树立改革的动态意识及形成改革的行动者思维,从而推动改革再深入,助力东北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朱乐平  
高职教育政策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变迁历经需要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巩固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改革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与深化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变迁深受经济体制、管理模式及传统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各阶段发展方式呈现较强的路径依赖现象,政府和高职院校的理性选择影响政策变迁。推动产业转型、变革管理机制和满足个体需求是高职教育政策的变迁的主要动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雅俊  
制度、观念与利益及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学前教育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促进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必须重视观念层面的研究,重视新观念的推广与传播。在当前相对和平的局势下,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学前教育政策宜采取渐进性的变迁模式,应注意学前教育政策内外矛盾的"阈值效应",避免制度产生破坏性断裂;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时,应全面考虑学前教育政策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可能引起的种种变化。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有助于理解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调整和制订学前教育政策,把握学前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慧琳  姚佳胜  赵光磊  
随着家庭教育立法进程的不断推进,家庭教育政策成为家庭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探究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萌芽、深入和全面三个发展阶段。其变迁深受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的影响,政府的理性选择、政策发展的需要以及公共问题的出现是家庭教育政策发展的动力机制,在不同阶段也因成本设置、协同效应以及学习效应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夯实家庭教育法治保障,推动政策体系逐渐完备;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体系,促进家庭教育政策贯彻落实;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宣传,减少政策变迁阻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慧玲  金向鑫  李金耀  
新中国区域财税治理历经70余年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其财税政策创新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释析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建立、发展、完善、创新的变迁过程和扶持型、倾斜型、建设型、创新型的演进路径,厘清央地财政关系、强化预算管理改革、规范税费法律制度的内容取向和协调性、渐进性、连续性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域共同体、府际关系、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利益格局的动力机制;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关系视角,提出了强化“财权适度”、规范“精准定位”和明确“效能政府”等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总体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鹏云  
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域看,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结构受到宏观历史情境、变量及其他政策序列、行为主体博弈互动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历史变迁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的特性,存在关键节点并呈现为断裂平衡的过程。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应打破"历史否决点"并适应新的制度环境,不断推动制度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