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6)
- 2023(12794)
- 2022(10673)
- 2021(10163)
- 2020(8122)
- 2019(18278)
- 2018(18022)
- 2017(33510)
- 2016(18759)
- 2015(20741)
- 2014(20405)
- 2013(18887)
- 2012(17222)
- 2011(15800)
- 2010(16165)
- 2009(15114)
- 2008(14652)
- 2007(13076)
- 2006(11929)
- 2005(10798)
- 学科
- 济(57715)
- 经济(57619)
- 管理(55059)
- 业(48432)
- 企(40791)
- 企业(40791)
- 中国(23789)
- 教育(21405)
- 财(21279)
- 方法(19754)
- 农(19418)
- 制(18184)
- 数学(16327)
- 数学方法(15992)
- 业经(15512)
- 理论(14036)
- 学(13649)
- 策(12540)
- 贸(12468)
- 贸易(12461)
- 务(12275)
- 财务(12239)
- 财务管理(12209)
- 体(12191)
- 易(12178)
- 农业(12140)
- 银(11953)
- 银行(11937)
- 企业财务(11535)
- 行(11460)
- 机构
- 大学(248745)
- 学院(247607)
- 济(96735)
- 经济(94434)
- 管理(88789)
- 研究(85656)
- 理学(75522)
- 理学院(74606)
- 管理学(73325)
- 管理学院(72808)
- 中国(61239)
- 京(52243)
- 财(51485)
- 科学(47246)
- 范(41355)
- 师范(41112)
- 所(40973)
- 江(39695)
- 财经(38979)
- 中心(38406)
- 研究所(36443)
- 教育(35450)
- 经(35268)
- 北京(33446)
- 师范大学(33226)
- 农(32479)
- 院(31346)
- 州(30922)
- 经济学(30119)
- 业大(29766)
- 基金
- 项目(157327)
- 研究(127358)
- 科学(126640)
- 基金(111548)
- 家(94516)
- 国家(93558)
- 科学基金(80778)
- 社会(80364)
- 社会科(75795)
- 社会科学(75785)
- 教育(65167)
- 省(61952)
- 基金项目(56923)
- 编号(55072)
- 划(53475)
- 成果(48664)
- 自然(48107)
- 自然科(46991)
- 自然科学(46981)
- 自然科学基金(46119)
- 资助(44218)
- 课题(40892)
- 部(36769)
- 重点(36617)
- 制(36061)
- 发(35027)
- 年(34704)
- 性(34448)
- 项目编号(33775)
- 创(33683)
共检索到391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婷 谢升梅 江长州
基础教育援藏政策在援藏战略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肩负着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使命。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可以发现,基础教育援藏政策在变迁历程上经历了探索、初步构建、逐步健全、长效化以及精准化发展五个典型阶段,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援藏政策体系;在变迁路径上,基础教育援藏政策呈现从路径依赖到路径突破的特征,前者由学习效应、适应性期望、协同效应和退出成本增长所致,后者表现为由“输血式”到“造血式”的援藏理念转换以及由“大水漫灌式”到“精准滴灌式”的援藏模式转向;在动力机制上,宏观社会结构决定基础教育援藏政策走向,中观制度环境影响基础教育援藏政策实践进路,微观行动者推动基础教育援藏政策变迁。展望未来,需要健全基础教育援藏政策体系,促进西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林 Brent Jesiek
本文将历史制度主义用于较长时间跨度的教育政策变迁研究,系统分析了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变迁全过程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合作教育政策结构性变迁首先在于《莫里尔法案》等成功实施引起新的宏观政策情境,金字塔式多层次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社会舆论、公众态度和市场力量的介入。其次在于不同政治变量的排列组合,社会经济作为政策发端与变迁的直接动力;大学、企业、学生与政府在合作教育上形成利益结合点;实用主义成为政策发端与变迁的理论基础;合作教育理念先在工程教育领域站稳脚,成为后续发展的大本营。合作教育政策历史性变迁的逻辑包括:重大推动事件形成的关键节点促进了合作教育政策的构建与准备;路径依赖是合作教育政策存续与发展的主要机制,体现在政策内容与模式、政策功能效用等方面。合作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历史否决点造成了政策的断裂,包括合作教育政策内部蕴含的矛盾与院校能否及时建立合作教育成功的关键要素两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为民 徐金玲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往往会涉及校企合作产权问题。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审视校企合作产权变迁,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权政策变迁可分为萌芽期、开创期和推进期。外部产业转型和内部主体发展两个方面是影响校企合作产权政策变迁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提升校企合作产权政策供给质量,应进一步明晰校企合作中的产权主体,出台保护产权措施,鼓励产权主体分享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提升产权中技术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贾建国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一项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供给过剩、利益冲突、互补性制度改革时滞和机会主义行为等现象,影响和制约着制度运行的有效性,亟待政府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强制性制度变迁 集团化办学 基础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朱乐平
高职教育政策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变迁历经需要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巩固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改革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与深化发展主导型政策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变迁深受经济体制、管理模式及传统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因素影响。各阶段发展方式呈现较强的路径依赖现象,政府和高职院校的理性选择影响政策变迁。推动产业转型、变革管理机制和满足个体需求是高职教育政策的变迁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政策 高职院校 历史制度主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雅俊
制度、观念与利益及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学前教育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促进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必须重视观念层面的研究,重视新观念的推广与传播。在当前相对和平的局势下,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上,学前教育政策宜采取渐进性的变迁模式,应注意学前教育政策内外矛盾的"阈值效应",避免制度产生破坏性断裂;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时,应全面考虑学前教育政策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可能引起的种种变化。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范式有助于理解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调整和制订学前教育政策,把握学前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慧琳 姚佳胜 赵光磊
随着家庭教育立法进程的不断推进,家庭教育政策成为家庭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探究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萌芽、深入和全面三个发展阶段。其变迁深受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的影响,政府的理性选择、政策发展的需要以及公共问题的出现是家庭教育政策发展的动力机制,在不同阶段也因成本设置、协同效应以及学习效应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夯实家庭教育法治保障,推动政策体系逐渐完备;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体系,促进家庭教育政策贯彻落实;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宣传,减少政策变迁阻力。
关键词:
历史制度主义 家庭教育 政策变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明洪 刘建霞
省市对口援藏是中国最为规范的对口援助形式,也是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横向转移支付形式。这一制度是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没有得到明确划分的前提下建立的,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但在以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时代,其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并初步实现了与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嫁接。这种对口援藏制度虽然与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质相通,但制度的运作却不仅体现出横向转移支付性质,而是更多地体现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推动实现国家一体化的政治目标。在此基础上,各承担对口援藏任务的省市又根据实际情况从制度上做出了多样化的选择。也正是为了体现对西藏
关键词:
西藏 对口支援 横向转移支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姚松 曹远航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探究中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历史变迁,为分析该政策的演进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分析发现:70年来中国教育扶贫政策深受环境变迁与国家主导、观念认知与国家能力、行动者与关键节点等因素影响。教育扶贫政策变迁历经了1949年、1984年、2013年三个重要历史否决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背景下,把握好新的历史关键节点,加快完善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加强教育扶贫供给侧改革,促进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突破原有路径依赖,实现新的制度均衡,是教育扶贫政策转型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肖肖 姚佳胜 李颖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主要经历了以高考统招为主导的依附发展期、以高校自主招生为基点的多元探索期及以分类考试为核心的深度改革期。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在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影响下呈现渐进式变迁特征,在政策构建成本与协同效应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此外,社会经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是促使政策变迁的外部推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与个人价值诉求是推动政策演进的内在动力。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应优化制度体系,加强政策导向;加强产教融合,完善评价体系;消弭社会偏见,破除“身份”门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慧玲 金向鑫 李金耀
新中国区域财税治理历经70余年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其财税政策创新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释析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建立、发展、完善、创新的变迁过程和扶持型、倾斜型、建设型、创新型的演进路径,厘清央地财政关系、强化预算管理改革、规范税费法律制度的内容取向和协调性、渐进性、连续性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域共同体、府际关系、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利益格局的动力机制;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关系视角,提出了强化“财权适度”、规范“精准定位”和明确“效能政府”等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总体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恬 邱小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不断调整和发展的变迁过程。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是集权管理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价值观;资助政策出现明显的路径依赖源于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自我强化和职业院校行动者的支持;资助政策变迁的动力来源于内部供需矛盾和外部示范效应。在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要加强政策治理共同体建设、着力"中国特色"探索、合理借鉴国外经验、强化资助育人导向,带动突破路径依赖束缚,推动资助政策创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生资助政策 历史制度主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应中
产教融合政策是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立足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历经初步探索、恢复重建、巩固发展、多样化创新和不断深化五个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文化心理等深层结构影响着政策变迁。昂贵的构建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等因素,促进职业教育系列政策互相交错,产生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效应。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个人发展需求中,政府、学校和企业的理性选择,构成了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断深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存 何爱霞
成人教育扶贫政策在推进成人教育扶贫实践,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发挥着指引性作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对我国成人教育扶贫政策百年变迁历程进行梳理发现,成人教育扶贫政策可分为酝酿、萌芽、形成与深化四个时期。社会基础与政府主导、多种效应与工具理性、主体博弈与关键节点构成了成人教育扶贫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任务背景下,应鉴往知来,传承发扬我国成人教育扶贫政策的百年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党建+"的成人教育扶贫政策;营造全方位的成人教育扶贫协同机制,他扶与自扶相结合;由工具取向转为人文导向,架构多维成人教育扶贫格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雨丹 张莹
在多族群、多语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变迁反映了不同语种群体的利益纠葛和内部矛盾,其本质是政治权力博弈的过程。印度作为多族群、多语言的国家,其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殖民统治时期、独立初期和1968年之后“三语方案”时期。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来看,印度语言教育政策变迁深受宏观语言生态环境、母语教育思潮与印度教民族主义冲击等深层结构因素的影响。殖民时期殖民者与印度民族主义者、印度独立后联邦政府与地方邦政府的势力角逐与权益博弈是印度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制度适应性预期、体系生成与退出成本高昂、政策协同性效应使得印度语言教育政策在路径依赖机制中实现了多语言的存续与强化。
关键词:
印度 语言教育政策 历史制度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