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2)
- 2023(15438)
- 2022(13261)
- 2021(12499)
- 2020(10235)
- 2019(23341)
- 2018(23263)
- 2017(44612)
- 2016(24425)
- 2015(27280)
- 2014(27222)
- 2013(26950)
- 2012(24594)
- 2011(22419)
- 2010(22447)
- 2009(20816)
- 2008(20203)
- 2007(18034)
- 2006(16148)
- 2005(14228)
- 学科
- 济(101335)
- 经济(101202)
- 业(73075)
- 管理(68544)
- 企(51340)
- 企业(51340)
- 农(51292)
- 方法(40055)
- 数学(34711)
- 数学方法(34321)
- 农业(34164)
- 业经(27223)
- 中国(26115)
- 财(24577)
- 地方(23618)
- 制(22633)
- 学(20813)
- 体(16270)
- 贸(16142)
- 贸易(16134)
- 环境(15686)
- 易(15668)
- 发(15067)
- 技术(15061)
- 银(14985)
- 银行(14946)
- 理论(14887)
- 和(14819)
- 务(14274)
- 行(14274)
- 机构
- 学院(346358)
- 大学(345376)
- 济(139345)
- 管理(137393)
- 经济(136304)
- 理学(119365)
- 理学院(118039)
- 研究(117079)
- 管理学(116150)
- 管理学院(115518)
- 中国(88135)
- 京(73153)
- 科学(72395)
- 农(71067)
- 财(63156)
- 所(58475)
- 业大(56481)
- 农业(54305)
- 中心(53571)
- 研究所(53055)
- 江(51330)
- 财经(49863)
- 范(46642)
- 师范(46276)
- 北京(45674)
- 经(45318)
- 院(41921)
- 州(41153)
- 经济学(40612)
- 经济管理(37745)
- 基金
- 项目(238608)
- 科学(188187)
- 研究(178014)
- 基金(172897)
- 家(150073)
- 国家(148746)
- 科学基金(127668)
- 社会(113104)
- 社会科(106688)
- 社会科学(106661)
- 省(93721)
- 基金项目(92334)
- 自然(81188)
- 教育(79863)
- 自然科(79195)
- 自然科学(79180)
- 划(77916)
- 自然科学基金(77740)
- 编号(74053)
- 资助(69148)
- 成果(60169)
- 重点(53133)
- 部(52829)
- 发(51961)
- 课题(50121)
- 创(49302)
- 制(46935)
- 国家社会(46339)
- 创新(46026)
- 教育部(44917)
- 期刊
- 济(160251)
- 经济(160251)
- 研究(102222)
- 农(72800)
- 中国(69373)
- 学报(55459)
- 科学(51928)
- 农业(49426)
- 管理(47176)
- 财(46684)
- 大学(43156)
- 学学(40796)
- 教育(38160)
- 融(31558)
- 金融(31558)
- 业经(30729)
- 技术(28755)
- 财经(23857)
- 业(22867)
- 经济研究(22593)
- 问题(21871)
- 经(20256)
- 版(18903)
- 科技(17202)
- 理论(16627)
- 图书(16453)
- 技术经济(16270)
- 资源(16154)
- 现代(15995)
- 世界(15543)
共检索到510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鹏云
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域看,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结构受到宏观历史情境、变量及其他政策序列、行为主体博弈互动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历史变迁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的特性,存在关键节点并呈现为断裂平衡的过程。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应打破"历史否决点"并适应新的制度环境,不断推动制度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敏 宋士云
五十年来,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大致历经了三次模式的选择,即:1956-1978年主要依靠集体和公益金运行,由生产队或生产大队组织实施的集体供养模式;1979-2001年以村提留和乡统筹为其经费和实物来源的集体供养模式;2002年以来以国家财政供养为主,集体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帮扶为辅的现代社会保障模式。
关键词:
五保对象 五保供养制度 社会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随着新修订的《农村五保工作条例》的颁行与实施,我国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型,由小型的社区互助制度转型为由公共财政支持的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整体看,当前的新型五保供养制度还不完善,尚有提升空间。重点应理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各自作用,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力度,同时做好五保供养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统筹和衔接。一、新型五保供养制度的建立及创新(一)体制改革倒逼新型五保供养制度建立传统五保供养制度是以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经济依靠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施晓光
印度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发轫于18世纪中叶,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殖民地政府在这个时期通过建立高等教育制度,完成了印度高等教育现代化。本文采取历史文献分析方法,复现其高等教育制度变迁过程,并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阐释影响印度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力和内在机制。
关键词:
印度高等教育 历史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燕云
通过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其初级、形成、发展、衰落、重建等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原因的分析,以明确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提高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长生 厉毅
开放大学政策是我国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对其变迁逻辑进行分析,为理解开放大学政策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历史制度主义理论为视角,综合分析收集到的有关开放大学政策文本发现: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经历了改革破冰、战略转型和深化改革三个阶段;宏观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经济发展、利益关系、教育观念等多元政治变量以及相关政治行动者与政策的互动是影响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变迁的主要结构因素;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和高昂的变革成本等因素所产生的自我强化机制,导致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变迁呈现强劲的路径依赖,但在路径依赖中也实现了一定的政策微调和政策置换。基于对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变迁逻辑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我国开放大学政策建设在未来要关注宏观制度情境变化、把握政策创新契机和构建完善的政策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忠怀 吴晓聪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地域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并决定了农村地域人口的流动方向。本文从土地制度入手,分析了不同阶段土地政策对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影响,探讨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关系,研究认为农村地域人口流动虽然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土地制度才是影响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
农村地域 人口流动 土地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艳玲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趋势下,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而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调整变化和发展完善的过程,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已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与传统农村养老保障相比,无论是从建制理念,还是从制度设计来看,新农保所凸显的新变化都值得充分肯定。回顾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之路,梳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探讨在新的制度环境下该如何完善新农保制度,显得十分必要和意义重大。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永香 刘洋 李伟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是中国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梳理中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发现其在变迁模式、变迁路径与变迁过程上呈现出三重变迁逻辑,而制度环境、制度系统、观念与行动者之间的协同互动则构成其变迁的动力机制。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为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制度变迁轨道,需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征地思想、确立依法征地的制度原则、融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为民 徐金玲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往往会涉及校企合作产权问题。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审视校企合作产权变迁,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权政策变迁可分为萌芽期、开创期和推进期。外部产业转型和内部主体发展两个方面是影响校企合作产权政策变迁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提升校企合作产权政策供给质量,应进一步明晰校企合作中的产权主体,出台保护产权措施,鼓励产权主体分享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提升产权中技术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德军 朱道林
研究目的:解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规律,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4方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进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研究结果:生成了各利益主体进化博弈关系表及策略对比趋势图。研究结论:(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以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过渡的历史过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该顺应这种趋势;(3)农民集体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中央政府策略选择不完全的产物,其产权关系不清、权能缺失。(4)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历史变迁 进化博弈论 农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本文搭建了一个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民私有制下自由流转到计划经济下的限制流转、改革开放初期的宽松流转,再到当前的限制流转四个阶段。这其中公有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弱势松散的农民群体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起推动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被不断弱化,农民逐渐沦为最大利益受损者。虽然目前存在制度外收益的诱惑,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的巩固、制度变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群体的势弱,使农村宅基地依然面临流转限制的制度锁定困境。未来较为可行的农村宅基地变迁路径为中央政府推动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形成改革共识,建立代表农民权益的经济组织,给予地方政府利益补偿,严控流转风险。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制度 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晓斌 夏厚俊 胡振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是个连续过程,变迁中引发的问题及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源于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从制度环境的变迁入手,对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变迁。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铁柏 柯水发
回顾了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优势和自身缺陷,指出当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作为产权主体的信用社社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参与民主管理,出现经营的多元目标冲突。并通过对北京农村信用合作社试点改革的分析表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商业化是其制度变迁的可选择方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朝顺
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迅速发展,在部分地区已处于主导地位,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此作出解释,认为根据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制度安排所具有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强监管,而不是以“一刀切”方式禁止或放开民间金融,是破解农村民间金融困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